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郭宁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6):123-124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肠系膜淋巴结炎6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经高频超声诊断确诊,观察淋巴结大小、形态、数量及分布情况。结果68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肿大淋巴结位置:脐周26例显的淋巴结,最大面积为1.3cm×1.3cm,血流较丰富,其中24例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盆腔与肠间隙积液,经治疗后肿大淋巴结回缩。结论高频超声能准确诊断,右下腹32例,混合部位5例,其他部位5例;所有患者均为淋巴结肿大,最大面积为1.7cm×2.7cm;其中10例患者脐周或右下腹出现3~5个增大不明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有助于临床诊断、治疗及随访,可作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要影像检查方式。 相似文献
2.
肠系膜淋巴结炎又称Brennemann综合征,好发于少年儿童,为小儿腹痛常见病因。患儿多因反复脐周疼痛或急性腹痛而就诊,但因其缺乏典型症状,且无特异性检查手段而导致诊断困难[1]。近年来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普及应用,使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高频超声检查肠系膜淋巴结,评价其在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5例伴急性腹痛的患儿进行常规检查,记录肿大淋巴结的部位、大小、回声、形态及长短轴比值(L/S值)。结果统计发现有90%显示了肿大淋巴结,以右下腹多见,占71%,皆为多发。结论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肿大淋巴结,可作为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的首选影像诊断方法 。 相似文献
4.
<正>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小儿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常见于2~10岁儿童,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以往临床诊断率低,随着高频超声的发展,对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2009 ̄05—2011 ̄07笔者所在科经高频超声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者320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组320例,男201例,女119例;年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5~17 MHz高频探头,对因腹痛的患儿进行超声检查,并对其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发现90 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其声像图表现为腹腔内可见数个大小不等的低回声椭圆形结节,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匀,长径与横径的比值(C/T)≥2,治疗10 d后复查,肿大的淋巴结消失或缩小.结论:高频超声可作为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高频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就诊的30例临床初步诊断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观察组)进行高频超声检查,选择同期在本院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高频超声检查声像图改变。 结果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典型的声像图特征是腹部探及数个肿大淋巴结,观察组肠系膜淋巴结较对照组明显肿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高频彩色超声检查可作为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采用高频超声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接收的疑似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218例,所有患儿均高频彩超腹部扫查,经治疗后对比其与治疗前的声像图变化,并统计分析与正常淋巴结(对照组)的不同点。结果本组218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淋巴结声像图变化包括:淋巴结明显肿大,纵横比均>2,伴丰富的血流信号,RI为0.530.63;治疗前后的淋巴结大小与血供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采用高频超声诊断后可见较为典型的超声表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7岁以下小儿,病变累及回肠末端一组淋巴结,症状为发热、腹痛,诊断只依据临床症状、体征,而无其他依据,我们选用高频探头对肿大肠系膜淋巴结进行超声检查,增加了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依据.现将近年我院经超声诊断并治疗后复查证实的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是指因上呼吸道感染后而引起回、结肠区域肠系膜淋巴结的炎症,是引起小儿腹痛的常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观察腹痛患儿肠系膜淋巴结的超声声像图表现,以探讨其临床价值。1仪器与方法使用PHILIPs 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患儿取仰卧位,处于安静状态,充分暴露腹部,以脐为中心进行多切面扫查,在排除其他肠道疾病后,重点为肠系膜淋巴结进行扫查,记录其数目、大小、形态以及内部回声、周边情况、内部血流等。同时,选取最大淋巴结长轴径为长径(L),在其垂直断面上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应用于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抽选57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炎症组)进行高频彩超检查,对其超声图像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并抽选57例健康患儿为对照组,予以对比分析。结果 57例患儿腹腔内高频彩超检测均可见淋巴结肿大,并且多位于脐周或者是中下腹,彩色多普勒可见血流信号增多;炎症组患儿肠系膜淋巴结的长径(L)、短径(S)以及内部回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高频彩超能快速判断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是临床首先诊断方法,同时可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鉴别诊断、治疗效果评估等提供可靠的影像学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高频彩超资料,并于治疗后对比分析。结果患儿均有不同程度淋巴结肿大,且分布有一定规律性。结论高频探头能清晰显示腹腔肿大淋巴结,为临床诊断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80例腹痛小儿常规进行全腹检查,排除其他疾病,重点扫查右下腹及脐周淋巴结的数量、大小及形态,并对二维图像以及多普勒血流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0例患儿在脐周及腹腔内可探及数枚椭圆形低回声结节,长径与短径之比均>2,长径>1.0 cm,短径>0.5 cm。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其内均探及血流信号,阻力指数0.5~0.63之间。结论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及治疗后的随访观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来入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被诊断为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100例,回顾分析其影像学检查结果,详细的描述和记录腹腔肠系膜淋巴结的数量、大小、范围、形态、内部回声及血供状况。结果淋巴结主要分布位置为右下腹44例,占44.0%;其次是脐周32例,占32.0%;再次是右下腹和脐周18例,占18.0%;左下腹6例,占6.0%。淋巴结长径范围为1.0~2.5cm,短径范围为0.5~0.9cm。所有患者的长短径之比>2,且同一肠系膜区域内淋巴结数量均超过2个。肿大淋巴结由于长径增大明显而呈椭圆形,其表面较为光滑,边界清,以低回声为主。85例患儿的淋巴结内查见条索状、点状的血流信号,占85.0%。结论临床上主要将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与急性阑尾炎、肠系膜淋巴结结核和淋巴瘤相鉴别,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无创、准确、安全、方便、可反复进行观察,是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近二年来在本院门诊就诊的42例腹痛患儿进行超声检查。结果42例腹痛患儿中33例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结论高频超声能清晰、直观的显示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程度、范围、数量等情况,可作为检查肠系膜淋巴结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结炎临床特点和高频超声的此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临床和高频超声探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儿均在腹腔内探测到5~8个椭圆形低回声结节,以右下腹为主。结论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及治疗后随访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高频超声在诊断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临床和影像资料,观察其高频超声表现特点。结果高频超声筛查出肿大肠系膜淋巴结68例,单纯回盲部34例,单纯脐周11例,混合出现者6例,其他部位17例;肿大淋巴结长径1.0~2.5cm,长径与宽径之比≥2。彩色多普勒于淋巴结内探及点、条状的稀疏或较丰富的树枝状分布血流信号,动脉血流阻力指数〉0.6;所有患者抗感染治疗有效,复查肿大淋巴结减小或消失。结论高频超声诊断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方慧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13):1973-1975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诊断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于我院诊治的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103例,进行高频探头加压探查,观察其高频超声表现的特点.结果 本次研究的103例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部位主要以回盲部和脐周部为主,亦有同时出现,经过抗感染治疗后主要症状明显好转;经过复查的28例患儿中,淋巴明显减少或消失.结论 高频超声诊断儿童肠系膜琳巴结炎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以有效配合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研究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采用高频超声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7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100例,对其临床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患儿的淋巴结全部有一定程度的肿大,采用高频超声诊断发现肿大的淋巴结在脐部附近和右侧腹部下方,淋巴结当中可以看见彩色血液流动。结论: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采用高频超声进行临床诊断,可以获取明显的临床诊断结果,使发生误诊、漏诊的几率明显降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高频超声对98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98例腹痛小儿,常规进全腹检查后,重点扫查肠系膜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回声及数量。结果:98例患儿均在腹腔内检测到数枚椭圆形低回声结节,以右下腹为主。结论: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及治疗后的随访观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高频超声检查肠系膜淋巴结,探讨其在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10岁100例腹痛小儿行中上腹部、脐周、侧腹部及下腹部超声检查。结果肠系膜淋巴结均有不同程度的肿大,肿大的淋巴结形态规则,内部结构显示清晰,彩色多普勒血流量显像(Colordoppler folow imaging,CDFI),显示血流信号增多。结论高频超声检查能清晰、快速、准确的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可作为首选影像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