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搬移法治疗骨感染、骨缺损及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骨折后,因大块骨缺损、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合并感染引起的骨不连,一直是骨科临床上棘手的难题。我们自1998年起对9例此类患者采用骨搬移法(bone transport,BT)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外露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胫骨感染外露部软组织清创、死骨摘除、胫骨干骺端截骨搬移治疗胫骨感染性骨外露22例。结果20例获随访8~27个月,其骨感染及骨外露全部一期治愈,无复发,胫骨骨折及缺损全部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7.8个月。结论骨搬移技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外露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骨搬移治疗感染性胫骨及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甘肃省人民医院应用骨搬移技术治疗的23例感染性胫骨缺损并软组织缺损患者资料,其中男17例,女6例;年龄为22~53岁,平均(35.8±4.8)岁.胫骨缺损长度为5~13 cm,平均(8.6±1.1)cm;软组织缺损面积为3...  相似文献   

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4):2282-2285
[目的]评价VSD联合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骨折伴软组织缺损的效果,了解影响骨愈合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选择的患者为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胫骨骨折伴软组织缺损者,共计60例,选择要求为随机,地点为本医院骨科,所有患者均采用VSD联合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移技术。观察手术效果评估、功能恢复评估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了解影响手术效果的危险因素。[结果]采用VSD联合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移技术治疗软组织平均缺损面积达8.4 cm的胫骨骨折患者,经过长达1年多的随访,骨折愈合良好,平均外固定时间约6.8个月,胫骨明显延长,且外固定指数和骨搬运速度等也得到很好的恢复,经Paley评估优良率达到81.67%,影响骨愈合、功能恢复的因素有延长长度和外固定时间。[结论]VSD联合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移技术不仅在治疗效果上具有优势,且在控制感染方面也具有很高的有效率,能够在单次手术中完成固定、康复、塑形,应用价值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骨搬移治疗胫骨骨缺损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方法。方法 :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应用骨搬移技术治疗38例胫骨骨缺损患者,男26例,女12例;年龄36~66岁,平均49.0岁;均为开放性胫骨骨折。38例患者骨缺损长度为4~9.6 cm,平均5.2 cm,术后及时调整力线及搬移速度,患者坚持负重。结果 :38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时间17~36个月,平均24.0个月。19例患者对合端自然愈合,其余18例分别经手风琴技术(10例)、植骨辅助内固定(8例)相应处理后愈合。1例患者因神志不清、肺炎、膝关节脱位、糖尿病、脑瘫后遗症等难以护理,患者家属强烈要求手术截肢,故予以截肢处理。骨搬移时间为4~10个月,平均7.1个月。搬移长度为5~11.6 cm,平均8.0 cm。根据Johner-Wruhs胫骨干骨折疗效评价标准:优11例,良18例,中6例,差3例。除1例截肢外,其余病例均治愈,无感染复发、再骨折等。结论:骨搬移法是治疗胫骨骨缺损的有效方法,但其存在许多并发症是限制其临床应用的主要因素,包括搬移距离过长时长骨力线的偏移(骨外露)、钉道感染、钢针松动、软组织下陷、膝踝关节功能丧失、牵张骨痂不长、对合端接触后骨不愈合等。  相似文献   

6.
二处截骨骨搬移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二处截骨骨搬移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及其加速骨和软组织愈合的可能性.方法 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共收治6例胫骨大段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0~51岁,平均34.5岁.致伤原因:交通伤5例,机器压砸伤1例.均为Gustilo ⅢB型开放性骨折.小腿胫前软组织缺损面积为8cm ×4cm~24cm×11 cm,胫骨缺损长度为8~18cm.清创后采用半环槽外固定支架固定,胫骨上、下干骺端截骨骨搬移治疗骨缺损和软组织缺损.术后每侧截骨端骨搬移速度为1 mm/d,直至搬移骨折端对合,本组患者搬移所需时间为40~100 d,平均66.6 d. 结果 6例患者术后获10 ~ 36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小腿软组织缺损愈合,骨缺损均获重建,4例患者双下肢等长,2例患肢肢体长度较健侧短缩1.5 cm.软组织愈合时间为60 ~ 180 d,平均103 d;骨愈合时间为12 ~31个月,平均19.3个月.所有患者牵拉结束后,未发现骨不连和骨痂愈合过快而无法继续牵拉成骨的现象,均不需要植骨. 结论 二处截骨骨搬移不但可有效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而且可加快骨搬移和软组织愈合的速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和总结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移技术联合皮瓣、VSD技术治疗胫骨长段骨缺损及骨外露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本科2011年10月~2013年12月应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联合皮瓣、VSD技术治疗胫骨长段骨缺损及骨外露患者16例;小腿软组织缺损范围(4.0~6.0)cm×(3.0~4.5)cm,胫骨骨缺损长度4.5~8.0 cm,平均6 cm。先清创取出死骨块、VSD技术覆盖创面控制感染,再用Ilizarov骨搬移技术使骨缺损修复,骨折愈合。参照Paley评价标准进行功能评价,并分析其骨折愈合时间、带外固定架时间、术后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4个月,平均10.5个月。其中11例应用皮瓣转移覆盖创面修复,3例通过游离皮片移植创面愈合,2例经换药愈合,软组织修复良好。使用VSD 3~6期,平均4.8期;带外固定架时间6~18个月,平均10.3个月;骨段搬移延长4.5~8.0 cm,平均6 cm;骨折愈合时间6~15个月,平均9.8个月。根据Paley骨折愈合与功能分级评价骨搬移结果及功能,优9例,良5例,可2例。[结论]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移技术联合皮瓣、VSD技术治疗胫骨长段骨缺损及骨外露具有操作简便、疗效肯定、并发症发生率低、可随时调整纠正畸形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交通伤等高能量损伤造成的骨损伤日益增多。胫骨骨折伴骨缺损是骨科常见的临床疾病,同时也是骨科医生长期以来面对的棘手问题。下肢骨缺损,尤其是胫骨骨缺损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胫骨骨搬移是指人为将胫骨切断,利用可移动的外固定装置沿其纵轴方向持续缓慢的牵引,使截下的活性骨块按照设计的方向、合适的速度和频率移动,搬移至预定位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诊一期行骨短缩-延长骨搬移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伴骨缺损与常规分期手术治疗的优缺点。方法随机选择胫骨开放性骨折伴骨缺损60例,分成A组(一期骨短缩延长治疗组)和B组(常规分期手术治疗组),A组根据Ilizarov牵张成骨理论,采用可同时短缩延长型外固定架进行断端的加压短缩、干骺端的截骨延长一期修复骨缺损;B组常规一期清创外固定、二期修复骨缺损治疗,比较住院时间、手术次数、平均住院费用、平均骨愈合时间、感染概率、取髂骨植骨率、患者满意率。结果 A组住院时间、手术次数、平均住院费用、平均骨愈合时间、感染概率、取髂骨植骨率均少于B组,患者满意率高于B组。结论急诊一期骨搬移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伴骨缺损,选择合适病例,掌握好适应证,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0.
2002年10月~ 2012年10月,我科采用环形外固定架近远端干骺端双向骨搬移治疗35例成人胫骨中段感染性骨不连或骨缺损患者,取得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本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18 ~ 55岁.车祸伤18例,高处坠落伤11例,重物砸伤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6~24个月.患者均为小腿中段骨折,经过2~7次手术后形成骨缺损或感染性骨不连.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应用环形外固定架的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术后感染性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采用清创+Ⅰ期节段性截骨、骨搬移术治疗的19例胫骨骨折术后感染性骨不连的患者,其中男16例,女3例;年龄37~62岁,平均(46.2±11.8)岁.分析并评估本组患者的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06—2020-06采用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的68例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术后第3~5 d开始进行骨搬移,每天向外搬移1 mm(分4次进行,每次0.25 mm),搬移14 d后原位置停留3 d,然后按照相反方向、相同速度往回搬移14 d,此时注意复查X线片观察胫骨开窗骨块位置。结果 6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3个月。68例术后3个月复查下肢CT血管造影,结果显示与术前对比患肢微循环再生、重建丰富,侧支循环建立良好。本组术后3个月疼痛VAS评分、足部皮温、踝肱指数、间歇性跛行距离、经皮氧分压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疗效确切且操作简单,可改善患肢血运、促进创面愈合,在选择合适的患者和手术适应证前提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骨-软组织复合搬移技术治疗伴有皮肤缺损的胫骨骨缺损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10月~2014年7月对7例伴有皮肤缺损的胫骨骨缺损患者行骨-软组织复合搬移治疗。男5例,女2例,年龄25~54岁,平均35.2岁。彻底清创,截除病骨,干骺端截骨,安装Ilizarov外固定架行骨-软组织复合搬移治疗伴有皮肤缺损的胫骨骨缺损。定期随访,软组织靠拢后,予以清创缝合。随访X线片示两缺损端对合后,根据骨愈合及矿化情况,逐步简化Ilizarov外固定架,达到骨性愈合后,拆除外固定架。统计并发症、骨愈合情况,踝、膝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33个月,平均24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外支架取出后再次骨折,患膝、踝关节功能良好。1例出现钉道感染,经清创换药及抗生素治疗后感染控制;1例出现外固定架术后软组织阻挡,行软组织松解术后阻挡解除。Paley骨愈合评分标准评定优5例,良2例。[结论]骨-软组织复合搬移技术是治疗伴有皮肤缺损的胫骨骨缺损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易于推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骨搬移技术应用于胫骨骨缺损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胫骨骨缺损患者63例,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骨搬移技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同侧带蒂腓骨转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Barid-Jackson评分以及HH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性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1),Paley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组间比较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arid-Jackson评分和HH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骨搬移技术应用于胫骨骨缺损的临床治疗,操作简便,能够缩短患者术后愈合周期,改善踝关节与膝关节功能,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骨搬移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骨搬移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10月至2007年10月采用胫骨感染骨端清创、重建外固定支架加压固定及胫骨干骺端截骨骨搬移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纠正肢体短缩畸形45例。结果45例胫骨感染均得到一期控制,软组织缺损创面消灭,4例出现钉道感染;44例骨折愈合,1例骨折端再次形成骨不连;39例双下肢长度基本恢复一致,6例仍有1.5~3cm肢体短缩畸形存在,1例因截骨端提前愈合使肢体未能达到预期长度;术后截骨端骨延长2~9cm,平均延长6cm,无血管及神经损伤的症状出现;术后外固定支架固定6~12个月,平均8个月,所有病例延长区新骨组织形成良好。结论采用骨搬移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能达到一次手术兼顾控制骨端感染、消灭皮肤创面、骨折端不需植骨达到骨性愈合及均衡肢体长度的临床治疗作用,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03—2014-10诊治的46例胫骨骨缺损,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骨搬运技术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单臂外固定架手术治疗)。比较2组骨愈合指数、AKS膝关节、Baird踝关节功能、Fernandez-Esteve骨痂评分,观察组疗效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1~25(18.7±7.2)个月随访。观察组骨愈合指数低于对照组,但AKS膝关节、Baird踝关节功能、Fernandez-Esteve骨痂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疗效回归分析显示,肢体负重开始时间(OR=1.10,P=0.002)、骨搬运速度(OR=1.07,P=0.010)、骨搬运频率(OR=1.17,P=0.021)评分是骨愈合指数评分的保护性因素,吸烟(OR=0.89,P=0.006)、骨缺损长度(OR=0.96,P=0.000)、年龄(OR=0.87,P=0.000)评分是骨愈合指数评分的危险性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合端接触面积(OR=1.21,P=0.001)、肢体负重开始时间(OR=1.19,P=0.001)、负重持续总计时间(OR=1.06,P=0.005)评分是骨痂评分保护性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在骨愈合、骨延长速度、重建下肢肢体长度和功能方面有更好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搬移术治疗尺桡骨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7-12采用骨搬移术治疗的16例尺桡骨感染性骨缺损,术中清创并切除感染骨段,采用环式外固定架固定,确定截骨平面后行骨膜下截骨,术后沿着骨轴线向缺损处持续牵张。结果 1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24~36个月,平均30.0个月。未出现重要神经及血管损伤,2例出现对接端骨段轴向偏移,2例出现钉道感染,3例创面无法直接愈合,均经对症处理后治愈。外固定支架固定时间7~15个月,平均8.9个月。对接端骨愈合时间3~14个月,平均7.5个月。末次随访时前臂关节活动度:腕屈曲40°~55°,平均52.1°;腕背伸40°~60°,平均46.6°;肘屈曲135°~150°,平均141.6°;肘伸展0°~10°,平均4.7°;前臂旋前55°~85°,平均74.7°;前臂旋后65°~90°,平均80.6°。结论骨搬移术治疗尺桡骨感染性骨缺损具有骨量需求小、抗感染能力强、可同时修复软组织缺损等优势,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骨折术后骨感染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6—2013-06应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27例胫骨骨折术后骨感染。结果 27例术后均获得平均28(16~50)个月随访。骨搬移长度平均7.9(5~12)cm,搬移时间平均78(55~160)d,骨搬移停止至拆除外固定架时间平均180(95~220)d。出现针道感染2例,停止搬移,静点抗生素、对症处理后感染控制;出现牵张成骨区成骨不全1例,植骨后愈合;拆除外架后发生牵张成骨区骨折1例,经内固定后骨愈合;骨搬移停止后,对15例断端进行去除嵌压组织、新鲜化处理后断端骨性愈合,9例无需进一步手术,通过断端加压后骨愈合,3例加压固定3个月后无明显愈合表现,按照骨不连处理方案,应用手风琴技术处理后顺利愈合。结论应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骨折术后骨感染骨缺损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骨搬移过程中的环形固定器有利于畸形矫正,但患者对单边固定器有更好的耐受性。严谨的术前设计、精细的术中操作、耐心细致的术后随访是治疗成功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采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后发生再骨折的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该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20年1月应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后发生再骨折的19例胫骨感染性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1例;年龄15~66(37.7±13.0)岁。再骨折致伤原因:摔伤4例,砸伤1例,撞伤1例,无明显外伤史13例。再骨折发生的时间:2例外固定架尚未拆除时,发生同侧股骨远端骨折;其余17例最短1 d,最长30个月。再骨折部位:再生区8例,对接点9例,同侧股骨干2例。按笔者新提出的改良Simpson分型进行再骨折分类,再骨折治疗方法包括石膏托固定、牵引或外固定架固定。采用Ilizarov方法研究与应用学会(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of Ilizarov,ASAMI)标准进行骨愈合与功能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9~17(12.3±3.2)个月。按改良Simpson分型:Ⅰa型3例,Ⅰb型1例,Ⅰc型3例,Ⅱ型1例,Ⅲ型9例,Ⅴ型2例。所有再骨折愈合,无一例发生感染。保守治疗6例,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3、5、3、2、2、2个月,其中1例发生成角约20°的畸形愈合。手术治疗13例,骨折愈合时间为2~6(4.4±1.4)个月。按ASAMI评分标准:骨愈合均为优。功能结果优6例,良13例,其主要原因为踝关节或膝关节僵直。结论:新的改良Simpson分型与骨搬移后再骨折的临床实际类型更为贴切,对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外固定架治疗再骨折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应用腓骨横向搬移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2004年4月至2009年10月收治4例胫骨大段骨缺损患者,男3例,女1例;年龄14~62岁,平均27岁.胫骨缺损长度为13~25 cm.采用环形外同定支架固定,腓骨远、近端分别截骨后用2根橄榄针穿过腓骨固定于牵引器上,术后逐渐牵拉腓骨至胫骨骨缺损区,并于断端取髂骨植骨.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12~60个月(平均34.6个月)随访.4例患者应用腓骨横向搬移修复胫骨大段骨缺损均获成功,治疗时间(安装外固定支架至拆除外固定支架时间)为12~26个月,平均19个月.全部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复发,牵引过程中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2例患者有针道感染,均为表浅软组织感染,无需特殊处理,拔除牵引针后愈合.随着负重行走等功能锻炼,腓骨逐渐增粗,未发生再骨折.患肢功能恢复良好,均能完全负重行走.结论应用Ilizarov外固定支架进行腓骨横向搬移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ipsilateral fibular transport with an Ilizarov frame for treatment of massive tibial bone loss. Methods From April 2004 to October 2009, 4 cases of massive tibial bone loss were treated with an Ilizarov frame and ipsilateral fibular transport. They were 3 men and one woman, aged from 14 to 62 years (average, 27 years). Their tibial losses ranged from 13 to 25 cm. The whole tibia was first fixed with an external Ilizarov ring frame. Osteotomy was then performed at both distal and proximal parts of the fibula, before the isolated fibula was fixed to the Ilizarov frame with 2 olive wires. Next, the isolated fibula was gradually distracted to the site of tibial bone loss at a speed of one mm per day. Bone grafts were transplanted where and when the isolated fibula touched the tibia at last. Results The 4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an average duration of 34. 6 months (range, 12 to 60 months). The external fixation time ranged from 12 to 26 months, (average, 19 months). Two patients had superficial pin site infection during fibular transport and healed spontaneously after removal of the pins. All the wounds were completely healed and no wound infection recurred. No nerve injury occurred during the fibular distraction.After full-weight bearing exercise, the isolated fibula became thicker gradually and no refracture happened.All patients regained good walking with full weight-bearing. Conclusion Gradual ipsilateral fibular transport with an Ilizarov frame is a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therapeutic method for patients with massive tibial bone lo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