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改进传统手术方式,用睾丸鞘膜部分切除,鞘膜开窗术治疗小儿睾丸鞘膜积液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0月~2005年6月应用睾丸鞘膜部分切除、鞘膜开窗术治疗小儿睾丸鞘膜积液82例的手术方式,术后3、6、12个月B超复查随访临床资料。结果 平均住院时间8.5天,无并发症。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 睾丸鞘膜部分切除,鞘膜开窗术治疗小儿睾丸鞘膜积液局部创伤小,符合生理要求,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成用。  相似文献   

2.
我们自1991年2月~1992年6月,采用睾丸鞘膜切除后折褶缝合残余鞘膜治疗睾丸鞘膜积液14例,术后疼痛轻,无并发症,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14例,年龄8~68(平均46)岁。病程6个月~8年,均为单侧睾丸鞘膜积液,其中左侧8例,右  相似文献   

3.
从1989年3月起,我们采用鞘膜开窗术治疗睾丸鞘膜积液12例13侧,疗效显著。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12例,年龄为14~78(平均56)岁。病程4个月~14年。单侧睾丸鞘膜积液11例,双侧1例。积液量65~400(平均136)ml.  相似文献   

4.
鞘膜积液在小儿中常见,但由于手术处理不当,常造成复发。作者于1996年3月~2000年3月,行鞘膜导管高位结扎冶疗小儿鞘膜积液30例,手术简单,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均为男性,年龄6个月~10岁,右侧18例,左侧12例。交通性鞘膜积液8例,精索鞘膜积液8例,精索睾丸鞘膜积液5例,睾丸鞘膜积液9例。住院手术12例,门诊手术18例。均采用静脉全麻与腹股沟斜切口,切口长约2~2.5cm;22例行鞘膜高位结扎,鞘膜积液切开放液术,8例术中未能找到鞘膜导管而行鞘膜翻转术或鞘膜切除术。随访3月  相似文献   

5.
高渗糖硬化治疗睾丸鞘膜积液50例李智勇从1988年10月以来,采用高渗糖溶液治疗睾丸鞘膜积液5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0例,年龄2~60岁,其中15岁以下45例。病程3个月~6年,平均3年。均为单侧睾丸鞘膜积液。局部皮肤用0.1%新洁...  相似文献   

6.
消痔灵治疗睾丸鞘膜积液50例赖雁从1991年9月以来采用精制消痔灵鞘膜内注射治疗睾丸鞘膜积液50例,疗效较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0例,年龄3个月~68岁。除1例为双侧外,其余均为单侧。其中右侧28例,左侧21例;病程2个月~3年;积液量4~1...  相似文献   

7.
睾丸鞘膜积液多采用鞘膜翻转或切除治疗.1986年笔者以四环素液行鞘膜腔内注射治疗本病16例.疗效较满意,报告如下.本组16例,年龄3~61岁.治疗前A超测定积液囊最小2cm×3cm×3cm,最大5cm×6cm×9cm.均为非交通性睾丸鞘膜积液.治疗方法:常规消毒皮肤,抽净囊内积液.把以5ml生理盐水溶解的0.25g四环素液注入鞘膜腔内、盖消毒敷料.注药后适当应用抗生素以防感染.注药后1个月A超复查,12例积液消失,3例再次注药,1例因家长要求改行手术治疗,术中见鞘膜表面已有四环素沉积,鞘膜皱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睾丸鞘膜恶性间皮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到2022年10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泌尿外科诊治的7例睾丸鞘膜恶性间皮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7例患者初诊年龄[M(IQR)]为49(23)岁(范围:27~64岁)。主要临床表现有阴囊肿大7例, 鞘膜积液2例。3例患者发生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2例患者合并远处转移(肺, 肺门、纵隔及锁骨上淋巴结)。结果 3例患者初治即接受患侧根治性睾丸切除术, 2例在外院接受了经阴囊睾丸切除术, 2例因诊断为鞘膜积液在外院先接受了睾丸鞘膜切除术, 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后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泌尿外科接受了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均未明显升高。2例患者PD-L1免疫组化染色呈阳性。1例患者接受了术后辅助化疗, 2例患者在肿瘤复发后接受了一线化疗。使用的化疗方案包括顺铂+培美曲塞方案等。随访截至2022年10月, 3例复发, 其中2例因肿瘤进展死亡。中位总体生存期35个月(范围:4~87个月), 中位无复发生存期6个月(范围:2~87个月)。结论睾丸鞘膜恶性间皮瘤早期可积极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 术后密切随访。转移性肿...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腹腔镜联合经阴囊小切口鞘膜切除术治疗特殊小儿鞘膜积液的经验。方法 2016年1月~2019年1月共收治22例特殊小儿鞘膜积液,包括复发鞘膜积液12例(其中2例年龄12岁),多房性鞘膜积液5例,年龄12岁7例。年龄2~14岁,平均5.4岁。经脐双切口腹腔镜鞘状突高位结扎,经阴囊2 cm切口行鞘膜切除。结果 2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8~41 min,平均33 min。均术后第3天出院。随访6~36个月,平均24.9月,均无鞘膜积液复发、睾丸回缩、睾丸萎缩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鞘状突高位结扎联合经阴囊小切口鞘膜切除术治疗特殊小儿鞘膜积液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睾丸鞘膜腔内结石十分少见 ,国内仅有散在的报道[1] 。1988年 10月~ 2 0 0 0年 10月 ,作者先后收治 3例 ,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例 1  4 7岁 ,已婚 ,右侧睾丸胀痛不适 ,阴囊内扪及多个结节 1.5个月 ,于 1988年 10月 6日入院。体检 :右鞘膜轻度积液 ,右侧睾丸外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节段性鞘膜积液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j例小儿节段性鞘膜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表现为腹股沟区或阴囊有囊性肿物,大小无变化。对有症状的积液鞘膜囊进行处理,切除精索鞘膜和多余的睾丸鞘膜,并行睾丸鞘膜翻转术;在内环口处高位结扎闭合或未闭合的鞘状突并切断,并将术中新发现的节段性鞘膜囊和鞘状突仔细分离.一并切除。结果i35例患儿中,术中发现节段性鞘膜囊数量(包括出现临床症状的鞘膜囊)2个26例,3个8例,4个1例。有临床症状的鞘膜囊多为1个,体积较大,术前已确诊;新发现的鞘膜囊一般较小,数量为1~3个,长度多为1~3cm,直径0.3~0.8cm。术后随访2~8年无复发。结论:对于诊断为鞘膜积液并行手术治疗的患儿,术中仔细探查有助于发现非常隐蔽的节段性鞘膜积液。  相似文献   

12.
睾丸及精索鞘膜积液为泌尿科常见病 ,婴幼儿施行手术可能会影响睾丸及精索的血液循环及发育 ,家长对手术亦有顾虑。我院 1992~ 1996年收治 31例 ,取得满意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4岁 15例 ,15~ 2 0岁 7例 ,2 1~ 5 8岁 9例。其中继发于外伤及炎症 6例 ,5 0岁以上 3例 ,其余均为先天性鞘膜积液。病程 1~ 3年 11例 ,4年以上 7例 ,10年以上 4例。 31例中睾丸鞘膜积液 2 6例 ,精索鞘膜积液 5例。积液量 2 0~30ml者 12例 ,30~ 10 0ml者 6例 ,10 0ml以上者 3例。2 治疗方法备皮 ,75 %酒精消毒。于阴囊外下方进针 ,避开精索…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男性患者采用不同术式行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后睾丸鞘膜积液的发病率,发病时间,及其与手术术式的相关性.方法 总结165例男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不同术式的182次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回顾性分析不同术式睾丸鞘膜积液的发病率.结果 患者术后出现了25例次的鞘膜积液.Poloma术后鞘膜积液的发生率为21.2%,Ivanissevich术后鞘膜积液的发生率为13.2%,腹腔镜精索内静脉高位集束结扎的患者术后鞘膜积液的发生率为20.7%,而高位分离结扎的患者术后鞘膜积液的发生率为8.O%;术后6个月内出现鞘膜积液并不常见,大多数出现鞘膜积液的患者都是在手术12个月以后,甚至手术2年以后.结论 术中保留淋巴管对于预防术后睾丸鞘膜积液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单孔腹腔镜下经皮腹膜外结扎术(LPEC)治疗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对输精管走向、睾丸容积及血供的影响。方法: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共有92例男性患儿,术前诊断为单侧交通性鞘膜积液,行单孔LPEC。术前、术后1个月和6个月通过超声了解输精管走向、睾丸容积及血供。结果:所有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无严重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超声检查提示均无输精管扭转及绞窄,睾丸容积及血供较术前无改变(P0.05)。结论:单孔LPEC治疗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安全有效,对输精管发育和睾丸容积、血供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淋巴管技术治疗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青少年Ⅲ度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12例,年龄11~14岁,平均12.5岁,均为左侧。患侧睾丸明显小于健侧,其中4例运动后阴囊有明显坠胀不适。术中睾丸鞘膜注射1%亚甲蓝,腹腔镜下保留精索淋巴管行选择性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观察术后鞘膜积液、睾丸萎缩、复发等情况。结果 12例睾丸鞘膜内注射亚甲蓝后均在腹腔镜下观察到蓝染的精索淋巴管,行保留淋巴管的选择性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手术时间36~50 min,平均45 min。术后随访8~18个月,中位数12个月,术后患侧未出现鞘膜积液、精索静脉曲张复发、睾丸坏死萎缩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保留精索淋巴管的选择性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外环横行小切口行鞘状突高位结扎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手术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5年12月间我科经外环横行小切口行鞘状突高位结扎术的80例鞘膜积液患儿临床资料,平均年龄3.8(1~9)岁。右侧病变45例,左侧病变35例,其中交通性鞘膜积液66例,精索鞘膜积液10例,睾丸鞘膜积液3例,复发鞘膜积液1例。结果本组80例患儿全部治愈,平均手术时间15(10~25)min,平均出血量1.5(0.5~2)ml。术后平均1.5(1~3)d出院。无输精管及精索血管损伤、医源性睾丸回缩、睾丸萎缩等并发症发生。全部病例随访6个月~1年无复发。结论经外环横行小切口行鞘状突高位结扎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疗效确切,且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小儿睾丸卵黄囊瘤合并鞘膜积液诊治分析(附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提高小儿睾丸卵黄囊瘤的诊治水平,探讨小儿睾丸卵黄囊瘤合并鞘膜积液的临床特点及其中关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2年4月收治7例睾丸卵黄囊瘤合并大量鞘膜积液患儿的临床资料。7例均初步诊断为睾丸卵黄囊瘤,临床Ⅰ期。术中快速病理证实为卵黄囊瘤后,行根治性高位精索睾丸切除术。7例术后随访时间341个月,按术后第1年每个月;第2年每3个月;第3年每6个月随访。内容包括常规体检、血清甲胎蛋白(AFP)、胸片、B超及CT。结果:7例术后病理均证实为睾丸卵黄囊瘤,未累及精索切缘端。6例术后1个月内血清AFP降至正常,诊断为临床Ⅰ期,未行化疗,无复发、转移;1例术后1个月血清AFP116μg/L,诊断为临床Ⅱ期,予PVB方案化疗,术后3个月失访。结论:小儿睾丸卵黄囊瘤合并鞘膜积液易于误诊,应常规检查B超。Ⅰ期患儿可单纯行根治性高位精索睾丸切除术,术后需密切随访;Ⅱ期患儿术后辅以联合化疗。目前尚无证据支持小儿睾丸卵黄囊瘤与鞘膜积液存在关联,其预后与同期病例相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儿睾丸鞘膜积液鞘膜腔压力对睾丸体积的影响。方法 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90例单侧睾丸鞘膜积液,年龄1岁~5岁2月,中位年龄2岁3月。术前行阴囊超声检查,记录双侧睾丸体积,患侧睾丸体积小于对侧[(0. 67±0. 21) ml vs.(0. 70±0. 21) ml,t=-5. 493,P=0. 000]。依据查体、超声诊断明确后,行腹腔镜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术前应用自制测压装置测定患侧鞘膜腔压力。结果本组90例鞘膜腔压力4. 0~32. 0 cm H_2O(平均15. 95 cm H_2O)。压力≤15 cm H_2O 36例,患侧及对侧睾丸体积无显著性差异[(0. 68±0. 21) ml vs.(0. 69±0. 21) ml,t=-1. 452,P=0. 155];压力 15 cm H_2O 54例,患侧睾丸体积小于对侧[(0. 66±0. 21) ml vs.(0. 70±0. 21) ml,t=-6. 159,P=0. 000]。所有患儿术后均恢复良好,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随访1~12个月(平均10个月),无复发。结论在睾丸鞘膜积液患儿中,较大的鞘膜腔压力( 15 cm H_2O)可影响睾丸体积。1岁以上鞘膜积液如张力较高,应密切观察,早期手术,解除睾丸压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合并睾丸鞘膜积液的治疗方法。方法:对9例2~12岁尿道下裂合并睾丸鞘膜积液患儿行带蒂睾丸鞘膜瓣代尿道术。结果:①效果满意者7例,均正位开口排尿,切口无感染,术后7~10d出院;②较满意者1例,局部感染,尿道外口狭窄,行尿道扩张后,排尿通畅;③不满意者1例,发生尿瘘,为阴囊型。结论:带蒂睾丸鞘膜瓣代尿道术疗效满意,手术创伤小、取材方便、组织修复迅速,对合并有睾丸鞘膜积液的尿道下裂患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合并睾丸鞘膜积液的治疗方法。方法:对9例2~12岁尿道下裂合并睾丸鞘膜积液患儿行带蒂睾丸鞘膜瓣代尿道术。结果:①效果满意者7例,均正位开口排尿,切口无感染,术后7~10d出院;②较满意者1例,局部感染,尿道外口狭窄,行尿道扩张后,排尿通畅;③不满意者1例,发生尿瘘,为阴囊型。结论:带蒂睾丸鞘膜瓣代尿道术疗效满意,手术创伤小、取材方便、组织修复迅速,对合并有睾丸鞘膜积液的尿道下裂患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