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郁秋荣 《苏州医学》2004,27(1):22-23
罗格列酮(Avandia,商品名迪雅,葛兰素史克公司产品)是新一代胰岛素增敏剂,由于直接改善胰岛素抵抗,不仅可以有效控制血糖,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还可对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产生有益影响,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本对我科经饮食运动治疗和(或)合用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不能满意控制血糖的36例2型糖尿病患,分别加用罗格列酮治疗,观察其疗效和完全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6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胰岛素增敏剂—马来酸罗格列酮 (文迪雅 )单用或与二甲双胍 /磺酰脲类合用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观察。方法 :对 6 1例 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 1 2周的文迪雅治疗。包括单一用药组 1 7例 ,合用二甲双胍组 2 1例 ,合用磺酰脲组 2 3例。结果 :与基线比较 ,患者空腹血糖 (PBG)、餐后 2h血糖 (P2hBG)、糖化血红蛋白 (HBAK)、空腹胰岛素 (FINS)水平均下降 ,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治疗后 |A |增加 ,|R1|降低 ,副作用轻微 ,体重增加 ,轻微胃肠道反应 ,未观察到肝、肾功能损害。结论 :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降血糖疗效确切 ,能降低 2型糖尿病人FINS水平 ,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副反应轻微 ,是 2型糖尿病有效和安全的口服降糖药。  相似文献   

3.
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的降血糖疗效。方法:采用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试验,55例2型糖尿病人分为两组,A组给罗格列酮2mg口服,1次/d,B组给格华止850mg口服,1次/d,如2周后血糖≥11.1mmol/L,则各组加量至2次/d,疗程8周。结果:罗格列酮治疗后PBG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降血糖总有效率为82.8%,疗效与格华止相近(P〉0.05);能降低FIN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5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苯那普利、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罗格列酮,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快速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早餐后2h血糖(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PB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 FINS)、肝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 HbAl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 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 HDLC)、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 UAE)、尿酸(uric acid, UA)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 HOMA-IR)、空腹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fasting β-cell function index, FBCI)、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insulin secretion function index, HOMA-IS).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FBG、FBCI、HOMA-IS下降,胰岛功能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FBG、PBG、HbAlc、TG、FINS、HOMA-IR均下降,HDLC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BG、PBG、HbAlc、TG较对照组减低(P<0.05),FBCI、HOMA-IS升高(P<0.05),胰岛β细胞功能较对照组好.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在二甲双胍等药物的基础上加用罗格列酮,能有效减轻胰岛素抵抗和提高胰岛素分泌功能,降低血糖,调节血脂,同时能控制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温春成 《吉林医学》2013,34(10):1879-1880
目的:对照分析应用罗格列酮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47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原有治疗的基础上,餐时加服罗格列酮钠片4~8 mg,1次/d,二甲双胍0.25 g,3次/d,治疗12周后观察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2 h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脂全项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12周的治疗,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2h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前后血脂全项指数及体重指数(BMI)的比较,HDL-C与LDL-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项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格列酮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及降低胰岛素抵抗(IR),降糖效果明显,临床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初诊2型糖尿病早期采用胰岛素泵(CSII)强化治疗已取得临床可喜成绩,部分病人强化治疗后可单纯采用生活方式干预,使糖尿病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罗格列酮是一种胰岛素增敏剂,可改善胰岛  相似文献   

7.
赵文杰 《中外医疗》2007,26(20):9-9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的降糖效果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有效性.方法 6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为期40周的罗格列酮治疗观察,单用二甲双胍组27例;合用磺脲类加二甲双胍组33例.均接受罗格列酮4mg/片,晨服.结果 2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胰岛素、胰岛抵抗指数(IRI)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罗格列酮是胰岛素增敏剂,有明显的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细胞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赵伟河  田永红 《中原医刊》2006,33(10):14-16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将36例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分别使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和口服降糖药治疗30d,治疗前后观察空腹和餐后2h血糖、空腹和餐后2h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血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餐后2h胰岛素、血胆固醇、甘油三酯、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和胰岛素敏感指数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口服药对照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胰岛素强化治疗组与口服药对照组治疗后相比,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餐后2h胰岛素明显降低,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升高,P<0.05。结论短期强化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可以更好的纠正糖脂代谢紊乱,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9.
胰岛素抵抗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状态,对该病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002年6月至2004年6月我们观察了34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服用原剂量二甲双胍或磺脲类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罗格列酮4mg/d共24个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患者多伴有脂质代谢异常 ,学者们先后用血脂和脂蛋白的改变作为脂质代谢障碍的观察指标。近年来 ,国内外对载脂蛋白的血清浓度及发生异常的机理作了初步研究〔1〕。本文采用日本第一化学生产的载脂蛋白试剂 ,对 6 4名健康成人以及 41例 2型糖尿病患者的载脂蛋白A1、B、血脂、血糖、胰岛素、C肽进行检测 ,并对其结果进行了临床探讨 ,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对照组为健康成人 6 4例 ,男女各半 ,年龄分布为 18~ 70岁之间 ,身体健康 ,体重标准、生活饮食习惯相似。本组无肥胖及消瘦者 ,体重指数均在 2 2~ 2 3 5…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40例应用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吡格列酮联合门冬胰岛素30)与对照组(门冬胰岛素30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r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7-I胰岛素用量。结果:两组患者的FBG,2hPBG和HbA1C均得到良好控制;治疗组胰岛素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能减少胰岛素用量。  相似文献   

12.
李志萍 《西部医学》2008,20(2):288-289
目的探索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本组5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三组。分为单纯应用胰岛素组16例;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组25例;胰岛素、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组15例。结果治疗12周,观察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P2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均有下降,而胰岛素、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组变化明显。结论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特别是肥胖患者,胰岛素用量较大时加用罗格列酮能有效控制餐前及餐后血糖,使糖化血红蛋白在理想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胰岛素增敏剂对2型糖尿病超质量男性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探讨瘦素在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测定80例超质量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胰岛素增敏剂前、后的血清胰岛素和瘦素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超质量男性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比正常体质量糖尿病患者明显升高,胰岛素增敏剂治疗3个月后,患者胰岛素及瘦素水平均明显降低。结论:作为胰岛素增敏剂的二甲双胍和罗格列酮都能降低瘦素水平,其中二甲双胍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预混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将46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3例.治疗组使用预混胰岛素加三餐时各嚼服50~100 mg阿卡波糖,采用早、晚餐前30min皮下注射预混胰岛素.对照组单用预混胰岛素.观察两组的血糖、胰岛素日用量、低血糖发生率、HbA1c情况.结果:治疗组HbA1c、2 hPG、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低血糖事件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预混胰岛素联合口服阿卡波糖能良好地控制高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比单用预混胰岛素更好地控制血糖,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CSII)短期强化与甘精胰岛素(IG)联合三餐前速效胰岛素治疗针对口服降糖药物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方法:将70例2型糖尿病(T_2DM)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CSII)短期强化组和甘精胰岛素(IG)联合三餐前速效胰岛素组,两组的年龄、BMI、FPG、2h PG、Hb 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两组FPG、2 h PG均较前明显下降(P<0.05)。胰岛素泵(CSII)强化组能够更有效控制空腹血糖,且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风险均低于甘精胰岛素(IG)联合三餐前速效胰岛素组(P<0.05)。结论:针对口服降糖药物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应用胰岛素泵(CSII)短期强化治疗可迅速控制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6.
李柏龄  李素霞  张晓凡 《吉林医学》2013,(25):5181-5182
目的:比较甘精胰岛素与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58例T2DM患者,使用口服降糖药(OAD)但血糖控制不达标(HbA1Cd>7.5%),随即分为两组:甘精组30例,预混组28例。分别采用每晚10点注射甘精胰岛素、三餐前口服阿卡波糖和预混胰岛素(诺和锐30)早晚餐前皮下注射。治疗目标空腹血糖(FPG)<6.0 mmol/L,餐后2 h血糖(2hPG)<10.0 mmol/L,治疗12周。结果:两组患者FPG、2 h PG、HbA1C均低于治疗前,但甘精组FPG较预混组下降明显(P<0.05),达到FPG<6.0 mmol/L(63%vs50%,P<0.05)和HbA1C<7.0%(60%vs46%,P<0.05)的更多。低血糖的比例低(P<0.05)。结论:每晚1次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及餐前口服阿卡波糖治疗T2DM,使血糖控制良好,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T2DM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初诊T2DM患者,按就诊单、双日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瑞格列奈1~3mg及二甲双胍0.25~0.5g,每日各3次口服;强化组给予优泌乐(速效胰岛素)三餐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来得时)睡前皮下注射。4周后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Alc(HbAlc)、胰岛B细胞功能指数(HOMA-B)、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糖达标时间等。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有明显下降,强化组下降更明显,分别为(15.2±3.2)mmol/L vs (5.9±0.5)mmol/L,(20.2±1.8)mmol/L vs (7.5±0.5)mmol/L,(10.4±1.36)% vs (6.94±0.44)%,均P〈0.01;(3.49±0.82) vs (5.32±2.20),(2.20±0.81) vs (1.02±0.41),均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T2DM,能明显增强胰岛B细胞的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使患者血糖控制良好。  相似文献   

18.
血脂异常、2型糖尿病与代谢综合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苏丽  王中心 《医学综述》2005,11(12):1102-1104
代谢综合征(MS)是一种多种代谢相关疾病,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认为,胰岛素抵抗(IR)是其中心环节,导致糖、脂代谢紊乱,高血糖与高脂血症互相影响,恶性循环,并贯穿于2型糖尿病整个发生、发展过程中。现仅就三者之间的关系及代谢紊乱的可能机制简要综述如下。1代谢综合征与血脂异常目前,国际上关于MS的众多标准中共同的代谢异常包括:①腹部肥胖或超重;②致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高甘油三酯(TG)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症];③高血压;④IR或葡萄糖耐量异常。此外,高尿酸血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纤溶、凝血异常等都被…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诺和锐30强化治疗初发T2DM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76例确诊为T2DM患者给予诺和锐30治疗,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T2DM患者的胰岛素用量、出院空腹血搪、餐后血糖、住院时间同治疗前相比有明显下降,低血糖发生率为0.结论 运用诺和锐30强化治疗初发T2DM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口服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地特胰岛素或甘精胰岛素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80例口服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原有口服药的基础上,一组(治疗组)睡前注射地特胰岛素,另一组(对照组)睡前注射甘精胰岛素,观察12周。结果:FBG、2hPG和HbA1c下降,在血糖达标所需时间、每天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方面,2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在控制2型糖尿病血糖方面同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