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十二指肠动脉出血介入治疗44例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疗的疗效和护理.方法:对44例消化道出血进行血管遣影检查,对有阳性发现的病例行栓塞治疗或药物灌注治疗并进行护理.结果:44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完全止血25例(56.8%),止血不完全14例(31.8%),复发5例(11.3%);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5%.结论:介入治疗对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DSA)与介入治疗的方法 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25例行DSA检查,通过显示造影剂外溢,病理血管和肿瘤染色确定出血的原因及部位,对出血部位行超选择动脉插管灌注垂体后叶素止血或明胶海绵栓塞治疗.结果 血管造影发现病灶20例(80%),其中血管畸形12例,肿瘤5例.小肠憩室3例.介入治疗20例.均先应用垂体后叶素灌注止血,即时止血14例.止血率70%,6例未能即时止血者进行介入栓塞治疗,5例即时止血,1例术后24小时出血停止.结论 DSA检查及介入治疗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具有重要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明胶海绵作为栓塞剂在动脉内栓塞治疗难治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8例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股动脉穿刺插管,选择胃十二指肠动脉、胃左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干动脉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酌情对脾动脉、肝固有动脉行超选DSA,发现出血动脉及其他异常动脉显影,用高压消毒过的明胶海绵颗粒和新鲜明胶海绵条栓塞靶血管。结果18例患者DSA首次血管造影阳性者16例。在16例DSA阳性的消化道出血患者中进行栓塞治疗,止血成功15例,有效止血率为93.75%(15/16例)。对2例DSA结果阴性的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试验性栓塞,止血成功1例,有效止血率为50%(1/2例)。结论采用明胶海绵作为栓塞剂在动脉内栓塞治疗难治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和介入治疗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38例行DSA检查.通过显示造影剂外溢、病理血管和肿瘤染色确定出血原因及部位,对出血处行超选择动脉插管灌注血管加压素止血或明胶海绵、含钡聚乙烯(PVA)微球栓塞治疗.结果:血管造影阳性27例,其中血管畸形17例,肿瘤6例,小肠憩室3例,回盲部溃疡1例.介入治疗27例,其中17例血管加压素灌注止血,即时止血13例,止血率76%;10例介入栓塞治疗,即刻止血8例,2例术后24 h出血停止. 结论:DSA检查和介入治疗对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有重要的诊断及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5.
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消化道出血的血管造影阳性发现率及介入治疗的疗效评价。方法 对21例消化道出血进行血管造影检查,对有阳性发现的病例行栓塞治疗或药物灌注治疗。结果21例动脉造影阳性发现16例,发现率76%。对10例行栓塞治疗,栓塞成功止血率100%,6例行药物灌注止血,3例止血,3例48h后再出血,行外科手术治疗。结论 动脉血管造影为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检查方法,介入治疗为消化道出血止血的非手术性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DSA)与介入治疗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25例行DSA检查,通过显示造影剂外溢、病理血管和肿瘤染色确定出血的原因及部位,对出血部位行超选择动脉插管灌注垂体后叶素止血或明胶海绵栓塞治疗。结果血管造影发现病灶20例(80%),其中血管畸形12例,肿瘤5例,小肠憩室3例。介入治疗20例,均先应用垂体后叶素灌注止血,即时止血14例,止血率70%;6例未能即时止血者进行介入栓塞治疗,5例即时止血,1例术后244,时出血停止。结论DS憷查及介入治疗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具有重要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7.
《陕西医学杂志》2015,(8):970-971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消化道出血价值及介入治疗疗效。方法:选择本院于2013年1~6月收治的12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动脉DSA检查,随机分为两组,即栓塞组、药物灌注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120例患者中,经DSA检查诊断阳性率为109例(90.8%),且不同消化道出血病因表现不同;栓塞组止血总有效率53例(96.4%),明显高于药物灌注组45例(83.3%,P<0.05)。栓塞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7%(7/55);药物灌注组13.0%(7/54),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DSA检查诊断消化道阳性率较高,具有重要诊断价值,且于介入下治疗消化道出血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动脉性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8例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血管造影检查,对有阳性发现的病例行药物灌注或栓塞治疗.结果 28例动脉造影阳性发现率75%,其中16例行栓塞治疗,5例行药物灌注,均止血成功.结论 做好全面、细致的观察及护理,是保证介入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动脉性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8例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血管造影检查,对有阳性发现的病例行药物灌注或栓塞治疗。结果28例动脉造影阳性发现率75%,其中16例行栓塞治疗,5例行药物灌注,均止血成功。结论做好全面、细致的观察及护理,是保证介入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经导管栓塞靶动脉与动脉内灌注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8例急性或慢性反复消化道出血患者,先作选择性血管减影显像(DSA)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及出血原因后,即经导管栓塞靶动脉或作动脉内灌注。结果 灌注11例,即时止血率84.6%;栓塞9例,即时止血率100%;均无并发症。结论 经导管栓塞靶动脉与动脉内灌注治疗消化道出血疗效肯定,尤其对不能开腹手术的病例,能及时挽救生命,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动脉性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6例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血管造影检查,对有阳性发现的病例行栓塞治疗或药物灌注.结果 6例动脉造影阳性发现率100%,其中5例行栓塞治疗,1例行栓塞+药物灌注,均止血成功.结论 做好全面、细致的观察及护理,是保证介入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DSA检查及栓塞治疗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是随机选取了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30例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腹腔动脉、肠系膜上下动脉造影,对可能出血的部位进行选择性插管造影,其中17例患者明确诊断并行栓塞治疗。结果 30例患者中20例造影阳性(66.7%),10例阴性(33.3%)。18例接受了栓塞治疗,16例出血停止,一个月内无复发出血;1例栓塞后次日死亡;1例栓塞三天后复发出血,进行外科手术后痊愈。结论 DSA检查对急性消化道大出血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栓塞介入治疗对消化道出血止血效果优良,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消化道出血的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介入诊断和治疗对急性消化道出血的应用及其价值。方法:急性消化道出血病例23例,常规在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下动脉插管造影。造影后保留导管持续灌注血管加压素或行栓塞治疗,追踪观察止血情况。结果:23例中14例有血管异常表现,其中5例见造影剂外溢。17例行灌注治疗,6例行栓塞治疗。22例在介入治疗后止血,I例治疗无效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诊断不明确或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消化道出血患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及介入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导管介入治疗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价值。方法:35例均行动脉造影,灌注凝血酶针+明胶海绵栓塞,确诊有门静脉高压者21例行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TVE)、脾动脉部分栓塞术(PSE),不明原因出血6例,单纯动脉内灌注凝血酶针。结果:所有患者均达到有效的止血效果。结论:经动脉灌注凝血酶、灌注+栓塞、PTVE及PSE为消化道出血患者提供了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下消化道出血介入诊断和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2例下消化道出血病人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对明确出血部位行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或经导管持续灌注血管加压素止血治疗。结果:22例病人中,诊断明确19例,DSA诊断阳性率为86.4%(19/22),其中,出血发生在空肠9例,回肠5例,结肠5例。18例成功止血,介入治疗成功率94.7%(18/19)。术后随访6~12个月,有2例再出血,病人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放射学对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是安全有效的,特别是介入治疗具有独特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管造影及动脉栓塞对确定消化道出血部位及止血的价值。方法:1996年10月-2005年2月临床收治的26例消化道出血病人。先行动脉造影确定出血部位,将导管超选至出血动脉,经导管注入明胶海绵颗粒,共栓塞32根动脉,其中有胃左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肠系膜上下动脉及膈动脉。全部病人随访1~8年。结果:成功率100%(32/32),立即止血100%,19.2%复发再出血。26例患者治疗后部分出现轻微腹胀,腹痛等合并症。无胃肠道坏死、穿孔等并发症。结论:介入治疗急性消化道大出血定位准确,安全有效,为外科手术争取了时间。对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没有明确原发病或无外科手术指征的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可首先考虑介入法治疗。  相似文献   

17.
血管造影阴性的消化道大出血再次造影及介入治疗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再次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在首次血管造影阴性的消化道大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3例首次血管造影阴性并经介入治疗后再次出血1-6 h内行超选择性血管造影,小肠、结肠出血或可疑出血于肠系膜上、下动脉灌注收缩剂,胃十二指肠动脉、肝动脉及直肠上、下动脉出血或可疑出血直接栓塞。结果:24例阳性中第2次血管造影显示炎症9例,小肠憩室3例,血管畸形2例,多发假性动脉瘤2例和肿瘤2例;第3次血管造影显示炎症2例,肿瘤3例和毛细血管扩张症1例。再次造影阳性和阴性出血控制率分别为79%(19/24)和53%(10/19),其中17例阳性1次灌注收缩剂或栓塞后止血,2例2次栓塞止血,4例小肠和1例结肠止血失败行手术止血;19例阴性患者采用灌注收缩剂后止血10例,7例失败行外科止血,2例死亡。所有介入治疗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首次血管造影阴性再出血的患者再次行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不仅能提高血管造影的阳性率,而且也能有效控制出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讨超选择性血管造影及动脉介入栓塞技术对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对60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进行动脉血管造影,发现出血征象时超选靶血管并采用不同栓塞材料进行栓塞治疗。结果 60例血管造影发现出血阳性征象54例,栓塞治疗60例,54例立刻止血成功,即刻止血成功率为90%,3例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及时行动脉造影及栓塞介入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消化道动脉性出血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消化道出血的动脉造影诊断和介入治疗方法。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11例消化道动脉性出血先行动脉造影.对阳性病例行栓塞治疗,对阴性病例行药物灌注治疗。结果8例栓塞病例完全止血;3例灌注病例2例立刻止血,1例12小时内止血,3天后因多器官衰竭、DIC而死亡。结论介入治疗消化道动脉性出血疗效迅速、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大部切除术后出血的急性血管造影与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大部切除术后出血患者10例,采用Se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行常规腹腔动脉血管造影,根据出血病因及出血部位分别行出血动脉的栓塞或缩血管药物局部灌注治疗,对不能明确出血病因及出血部位者行灌注治疗.结果:本组血管造影有阳性发现8例,其中7例见造影剂外溢.6例行栓塞治疗,3例行灌注治疗,1例血管痉挛自行闭塞.10例均在介入治疗后止血,其中7例即刻止血.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大部切除术后出血在急诊血管造影的基础上行选择性出血动脉栓塞或缩血管药物灌注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