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为减少胎粪性便秘患儿灌肠的次数,对灌肠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深部清洁灌肠。改进后的灌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操作方法。深部清洁灌肠因插入较深,灌洗液可充分稀释粪块,结肠效果好,并可减少灌洗次数。  相似文献   

2.
按摩灌肠治疗早产儿黄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隆  刘静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3):172-172,175
目的探讨按摩灌肠对早产儿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早期给予按摩灌肠干预,连续2周后评价效果。结果治疗组早产儿的光疗天数、黄疸持续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摩灌肠有助于减轻早产儿黄疸程度,降低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灌肠对早产儿黄疸的影响。方法:将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原治疗护理方案,实验组在原方案中加用温盐水灌肠。分别观察胎便排完所需时间、经皮胆红素值、光疗例数及光疗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胎便排完所需时间短,经皮胆红素值低,光疗例数及平均光疗时间少,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0.05)。结论:在原治疗护理方案中加用温盐水灌肠,不失为控制早产儿胆红素浓度,减少高胆红素血症进而减少胆红素脑病发生机率的简便、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冷光源蓝光治疗早产儿黄疸疗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冷光源蓝光治疗早产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59例黄疸早产儿分成冷光源蓝光组和普通单面蓝光组,分别用两种光源照射黄疸早产儿,测定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同时观察患儿体温、大便性状改变及皮疹发生情况等。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照8 h后,冷光源蓝光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较普通单面蓝光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冷光源蓝光组均未出现发热、腹泻、皮疹等;普通单面蓝光组5例出现皮疹,2例出现发热,1例大便次数增多。结论冷光源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尤其适用于早产儿。  相似文献   

5.
早产儿黄疸的特点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早产儿童疸的特点和治疗方法作一综述。方法:对早产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和治疗进展最新成果加以分析整理。结果:展现早产儿胆红素代谢机制和治疗领域的最新成果。结论: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有助于早产儿黄的护理和治疗,对降低早产儿胆红素脑病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按摩灌肠对早产儿黄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按摩灌肠对早产儿黄疸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按摩灌肠组、单纯按摩组、灌肠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按摩灌肠组、单纯按摩组和灌肠组在此基础上早期分别给予按摩灌肠、单纯按摩和单纯灌肠,连续2w后评价效果。结果按摩灌肠组早产儿的黄疸持续天数、光疗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按摩组和灌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摩灌肠组第14天TCB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按摩组和灌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按摩灌肠组病理性黄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2w内黄疸消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按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按摩灌肠有助于早产儿出生后黄疸尽早消退,减轻黄疸程度,降低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莫兰 《中国医药导报》2010,7(24):158-159
目的:探讨开塞露灌肠对早产儿黄疸的影响。方法:将5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用10ml注射器抽取开塞露2ml/kg,加等量生理盐水,用消毒8号导尿管轻轻插入肛门内2~3cm,然后把抽取好的开塞露经导尿管缓慢注入肛门,注射完后停留2min再拔出尿管;对照组不用开塞露,按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早产儿胎便排完所需时间、经皮胆红素值。结果:治疗组胎便排完所需时间短,经皮胆红素值低,黄疸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有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早产儿黄疸进行早期干预,能有效降低早产儿黄疸的发病率,进而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几率,从而提高围生儿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8.
早产儿由于其红细胞、肝脏及胃肠道的功能不成熟,较正常足月儿更易出现高胆红素血症,且程度较重,延续时间更长[1].国内资料表明新生儿出生后第1周内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为40%~65%,甚至高达87.6%[2].  相似文献   

9.
非营养性吸吮及灌肠早期干预早产儿黄疸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玉美  凌赛泳  林梅 《右江医学》2007,35(2):150-151
目的观察非营养性吸吮及灌肠早期干预早产儿黄疸的效果。方法将48例需经鼻胃管喂养的早产儿,随机分为干预组(26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采用早产儿配方奶鼻胃管喂养、静脉营养、蓝光照射、药物治疗以及新生儿抚触等常规治疗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非营养性吸吮及灌肠。比较两组生后第3、7、14天的血清胆红素值、光疗总时间、每次胃残余奶量、每天大便次数及胎粪排尽时间。结果干预组早产儿生后第3、7、14天的血清胆红素值均明显降低、光疗总时间明显缩短,胃残余奶量明显减少、大便次数明显增多、胎粪排尽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非营养性吸吮加灌肠早期干预早产儿黄疸能有效减少肠肝循环,促进肠蠕动,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可作为一种早期干预早产儿黄疸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0.
非营养性吸吮早期干预早产儿胎粪排出延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早期干预早产儿胎粪排出延迟的临床作用。方法将52例需经鼻胃管喂养的早产适于胎龄儿,根据是否辅以非营养性吸吮,随机分成非营养性吸吮(non-nutritive sucking,NNS)组(NNS组)30例和对照组22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配方乳经鼻胃管喂养以及静脉营养方案,而NNS组则在此基础上辅以非营养性吸吮。分别记录两组早产儿初次胎粪排出时间、胎粪排尽时间、胃残留奶量、每日大便次数。结果NNS组早产儿初次胎粪排出时间、胎粪排尽时间明显缩短,胃残留奶量明显减少,而平均每日大便次数则明显增多,与对照组比较,t值分别为:6.58、5.87、4.87、10.76,P均<0.01,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结论非营养性吸吮可以促进早产儿胎粪排出,增加每日排便次数,可有效预防早产儿胎粪排出延迟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产儿及足月儿黄疸期凝血功能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病例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医院早产儿黄疸患儿45例(记为早产儿组)、足月儿黄疸患儿57例(记为足月儿组)、健康新生儿49例(记为对照组),对比3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的变化;分析不同血胆红素水平PT、aPTT、TT、FIB差异。结果早产儿组、足月儿组PT、aPTT、TT较对照组延长,Fbg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儿组与早产儿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1.3~205μmol/L组、206~342μmol/L组、≥343μmol/L组PT、aPTT、TT较51.3μmol/L组延长,Fbg较51.3μmol/L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1.3~505μmol/L组、206~342μmol/L组、≥343μmol/L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儿和早产儿黄疸会造成凝血功能变化,且血胆红素水平越高变化越明显,临床应重视对黄疸患儿凝血功能的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口服清肠饮清洁肠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输尿管结石患者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口服清肠饮,对照组给予传统清洁灌肠。结果:临床拍片的质量分析结果,治疗组优良占98%,对照组优良占78%,经x~2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清肠饮具有较好的清洁肠道作用,能排净粪便和气体,优于传统清洁灌肠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放免测试方法对31例早产新生儿血浆胃动素水平进行了测定,并与同时期出生的38例正常足月新生儿进行对照,结果表明,早产儿后开奶产胆血浆胃动素浓度明显高于正常足月新生儿,随着胃肠道喂养的开始,早产儿血浆胃动素水平的增高也十分显著,胃动素对于早产儿胃肠运动障碍和胃肠运动的成熟有着重要的病理,生理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住院的早产儿营养摄入以及体重增加情况,以此对早产儿早期的营养支持决策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对从我院NICU出院的93名早产儿,计算其不同阶段的体重增长速度,计算恢复至出生时体重的平均天数,达到推荐摄入标准(RDIs)的平均天数并对出生体重低于1 500 g组和1 500~2 000 g组进行比较,比较其出生以及出院时体重的百分位数以及积分.结果 93名早产儿平均体重增长速度在生后第1周为-4.3 g/d,第2周为6.7 g/d,整个住院期间为19.1 g/d.79名早产儿出现了生理性体重下降,恢复时间为11.1 d,达到RDIs的时间为19.0 d,低于1 500 g组所需时间较长.93名早产儿中,出生体重低于第10百分位的占52.3%,而出院时达到79.5%,明显增加;出院时体重百分位数积分(1.81±0.74)分较出生时(2.35±0.78)分有明显的降低.结论 早产儿在出生后早期容易出现生长发育落后,出院后有必要坚持治疗,继续强化营养,以实现追赶生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温盐水回流灌肠联合腹部抚触治疗早产儿胎粪性便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95例早产儿胎粪性便秘,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使用温盐水回流灌肠联合腹部抚触;对照组47例,采用肛门排气或开塞露肛内注入,观察排便及临床症状消失情况。结果观察组首次排胎粪时间及量、排净胎粪时间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温盐水回流灌肠联合腹部抚触治疗早产儿胎粪性便秘,效果显著,无明显副作用,不增加新生儿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量喂养对早产儿血清胃泌素(gastrin,GAS)水平的影响及其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2例早产儿分为观察组(有喂养不耐受)22例与对照组(无喂养不耐受)20例,观察组患儿予微量喂养;对照组患儿行常规喂养。两组患儿分别在生后24h内及7日龄后行血清胃泌素水平的测定,观察两组患儿治疗1周后临床状况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入院时的血清胃泌素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减低,治疗7d后两组血清胃泌素水平无显著差异;观察组在达全量肠内营养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P〈0.01),而在住院期间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高峰值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一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吸入性肺炎等严重的喂养并发症。结论早产儿血清GAS水平与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关系密切,微量喂养可促进早产儿胃肠道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17.
刘敏 《中外医疗》2009,28(35):161-162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早产儿的早期干预技术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本文正是基于此,针对该项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文章首先回顾了早期干预的历史,在阐述早产儿早期干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介绍了早期干预的程序,分析了早期干预对早产儿预后的影响,总结了早期干预的现状。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早期干预改善早产儿预后的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同时对于早期干预改善早产儿预后的理论研究也能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早产儿呼吸衰竭的发病原因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早产呼吸衰竭患儿31例临床资料,并纳入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足月呼吸衰竭患儿61例纳入对照组。记录两组患儿基础资料(性别、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妊娠并发症以及原发疾病、预后等资料,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找出影响早产儿呼吸衰竭的发病原因及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经过对两组入选研究的患儿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性别、分娩方式、并发症及预后评价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体质量、肺部感染、湿肺、呼吸暂停原发疾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非条件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体质量、肺部感染、湿肺、呼吸暂停均可能是影响早产儿呼吸衰竭发病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早产儿呼吸衰竭的预后与足月呼吸衰竭相近,其发生多与体质量以及原发疾病等因素有关,临床应根据患儿不同疾病的表现及时进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36例危重早产儿应用肠道外静脉营养支持疗法的效果.方法 对2000年3月~2003年10月住院的36例危重早产儿给予肠道外营养支持,将糖、脂肪、氨基酸、水溶性和脂溶性维生素及水、电解质等营养成分组成“全合一”,按拟定的液速、糖速,通过微量注射泵给予持续静脉输注.以早产儿体重增长曲线作为疗效评估的依据,并在患儿出院后6个月~2年进行随访,另将未行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的37例危重早产儿作为对照.结果 治疗组36例患儿中34例符合体重增长曲线,35例随访显示体格、智力发育正常,对照组37例中仅10例符合体重增长曲线,12例体格智力发育低于同龄儿水平,两组早产儿的疗效间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正规的静脉营养支持对于危重早产儿的体重增长及治疗后的体格、智力发育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