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垂体腺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报道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45例大型垂体腺瘤。方法 经翼点入路开颅,采用显微手术解剖鞍区各脑池,充分利用鞍区4个间隙切除肿瘤。结果 45例中达全切除或次全切除40例,占89%,无手术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复发2例,占4.4%。结论 采用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垂体腺瘤,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巨大侵袭型垂体腺瘤经颅切除的显微手术策略和并发症防治。方法对46例巨大侵袭型垂体腺瘤患者,根据术前影像学资料选用不同的手术入路,术中经鞍区不同解剖腔隙显微镜下先行瘤内切除肿瘤,再分离视神经,注意保护鞍区的微血管。结果肿瘤全切除34例,次全切除12例。16例出现尿崩;10例出现下丘脑功能损伤表现;术中视神经均解剖保留,视力好转24例,无改善9例,加重10例。结论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是巨大垂体腺瘤手术成功的前提,熟练掌握鞍区的微血管解剖,娴熟的显微手术技术是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大型垂体腺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报道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30例大型垂体腺瘤。方法 经翼点入路开颅,采用显微手术解剖鞍区各脑池,充分利用鞍区4个间隙切除肿瘤。结果 30例中达全切除或次全切除26例,占87%,无手术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复发1例,占3.3%。结论 采用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大型垂体腺瘤,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经蝶入路显微切除大和巨大型垂体腺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大和巨大型垂体腺瘤较理想的手术治疗原则。方法 所有病例采用经唇下蝶窦入路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结果 30例肿瘤手术全切除26例,4例肿瘤因侵袭入鞍膈上和/或海绵窦内而行大部分切除,其中1例经额术后再二期经鼻蝶入路显微切除鞍内和蝶窦内肿瘤。结论 多数大和巨大垂体腺瘤可选择经鼻蝶入路全切。  相似文献   

5.
大型垂体腺瘤经颅显微手术切除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介绍经颅切除大型、巨大型垂体腺瘤的显微操作技术与经验。方法23例病人均取右侧眶.额下入路。充分降低脑张力,先切除囊内肿瘤组织,次环行切除鞍上瘤壁(鞍隔)。避免非直视下切除瘤壁至后床突,以保护垂体柄。鞍内瘤壁予电凝。结果肿瘤全切除9例,次全切除14例。9例出现尿崩,其中8例症状轻微,尿崩于术后1-2周内消失;1例尿崩持续8个月。35/46只眼术后视力好转(75.2%),无1例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无1例死亡。除1例因经济原因提前离院外,余22例出院时一般情况良好,生活自理。结论右侧眶-额入路是大型、巨大型垂体腺瘤手术的理想入路。熟悉鞍区显微解剖,循囊内肿瘤全切、鞍上瘤壁环切、鞍内瘤壁电凝的顺序与方法及娴熟的显微外科操作技术是全切除肿瘤的基础和关键,并能有效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和评估大型鞍区肿瘤不同手术入路的疗效. 方法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神经外科和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自2004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治疗鞍区大型肿瘤患者82例,其中双额底内侧入路32例,单鼻孔经蝶入路32例,扩大的翼点入路12例、单侧额下外侧入路6例,评估不同入路的结果和预后. 结果 本组肿瘤全切除66例,次全切除16例,其中经双额底内侧入路肿瘤全切除28例(87.5%),次全切4例;单鼻孔经蝶经入路肿瘤全切除26例(81.2%),次全切6例;扩大的翼点入路肿瘤全切除9例(75%),次全切3例;单侧额下外侧入路肿瘤全切除3例(50%),次全切3例.无手术死亡患者. 结论 鞍区大型肿瘤的切除可根据肿瘤类型选用经扩大的翼点入路或双额底内侧入路,单鼻孔经蝶入路主要适用于垂体腺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型鞍区肿瘤经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分析8年来经翼点入路对23例大型鞍区肿瘤运用显微手术,根据肿瘤生长的位置,从鞍区各个间隙切除肿瘤。结果23例病例全切15例,占65.2%;次全切4例,占17.4%,大部分切除2例,占8.7%;死亡2例,占8.7%。结论翼点入路对于处理大型鞍区肿瘤显露好,熟悉鞍区的解剖间隙,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充分利用该间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鼻窦镜辅助下经单鼻孔入路垂体腺瘤显微手术切除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10  
目的总结鼻窦镜辅助下经单鼻孔入路垂体瘤显微手术切除术的经验及初步体会.方法鼻窦镜辅助下,经单侧鼻腔,严格中线入路打开蝶窦前壁,暴露鞍底.然后在神经显微镜下行垂体瘤切除,最后鼻窦镜下鞍底重建.结果 21例患者中16例一次手术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1例巨大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 GH)腺瘤大部分切除,后经改良翼点入路二次手术切除,1例巨大催乳素(prolactin, PRL)腺瘤分2次经蝶肿瘤切除,术后患者症状均改善.尿崩2例,分别于术后7 d、15 d停止;脑脊液漏1例,保守治疗2周治愈.结论耳鼻喉科医师解剖熟悉,鼻窦镜下显露鞍底准确充分,神经外科医师显微镜下可克服内镜单手操作的不便,二者结合有利于减少经单鼻孔入路垂体瘤切除的创伤,提高安全性,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鼻蝶入路切除鞍区斜坡肿瘤的优缺点。方法:经鼻蝶显微手术。结果:对118例鞍区斜坡肿瘤采用鼻蝶入路手术切除,效果满意,107例垂体腺瘤行全切或次全切除。3例囊性颅咽管瘤行永久性引流,6例脊索瘤行次全切除。结论:合理应用本手术入路,对某些颅底肿瘤的切除是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翼点入路切除鞍上大型颅咽管瘤的显微手术技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为探讨大型鞍上颅咽管瘤经翼点入路全切除的显微手术技巧。方法 随访分析和回顾总结我科63例颅咽管瘤病人手术治疗和预后情况,介绍充分开放外侧裂、暴露切除肿瘤、合理利用各手术间隙、重要组织结构保护及关键器械使用等方面的技巧。结果 本组全切51例,次全切12例,无手术死亡。经该入路切除鞍区肿瘤路径短、损伤少、暴露充分;在传统四个手术间隙基础上,合理使用颈内动脉上间隙增加了肿瘤的直视范围和角度,更有利于肿瘤的切除。结论 翼点入路是鞍区肿瘤手术的理想入路。熟悉显微解剖,充分利用各手术间隙及娴熟的显微操作技巧是全切肿瘤的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11.
经颅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鞍区肿瘤(附2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颅单侧额下入路和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区肿瘤的疗效。方法对15例位于鞍内、鞍上主要在轴线上的鞍区肿瘤采用一侧额下入路,5例偏轴线生长或巨大型向鞍旁、鞍后侵袭的肿瘤采用经翼点入路手术切除。结果肿瘤全切除10例,次全切除7例,大部分切除3例。术后14例发生短暂尿崩,10例出现低钠血症,1例出现高钠血症,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经颅额下和翼点入路切除鞍区肿瘤具有操作直观、显露良好、损伤小的优点,结合显微操作技术,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
经翼点入路显微切除大型垂体腺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总结经翼点入路显微切除大型垂体腺瘤的方法及经验。方法2002年1月~2005年11月我科采用翼点入路在显微镜下切除大型垂体腺瘤39例,术中充分利用鞍区周围的各个自然解剖间隙,应用良好的显微技术切除向各方向侵袭生长的肿瘤。结果全切除34例(87.18%,34/39)、次全切5例(12.82%,5/39),全组无死亡病例。平均随访11个月,患者临床症状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手术效果良好。结论经翼点入路是治疗大型垂体腺瘤的一种良好的手术入路,熟练掌握规范的手术入路和局部显微解剖以及良好的显微外科技巧是保证手术疗效的根本。  相似文献   

13.
经颅联合入路切除大型垂体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大型垂体瘤手术切除的方法.方法对32例大型垂体瘤采用额下-翼点联合入路,其中6例巨大垂体瘤加作眶入路.结果肿瘤全切除16例,次全切除10例,大部分切除6例,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额下-翼点联合入路或加作眶入路,切除大型垂体瘤,疗效满意,适用于大型垂体瘤的经颅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结果 36例中,肿瘤全切除32例,次全切除4例。12例术后出现一过性尿崩,5例出现轻度脑脊液鼻漏,经对症处理后好转。18例视力下降者中,术后16例恢复正常,2例好转。结论 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简便、安全和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48例巨大型全体瘤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经验。方法 通过对48例巨大型全体瘤采用翼点入路,运用显微手术,根据肿瘤生长的位置,从不同间隙切除肿瘤。结果 全切35例,占72.9%,次全切9例,占18.8%,大部分切除3例,占6.2%,死亡1例,占2.1%。结论 翼点入路是巨大型全体瘤手术切除的优选入路,绝大多数患者可达到肿瘤的全切及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经蝶窦显微手术切除鞍区肿瘤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报告96例鞍区肿瘤采用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体会。介绍该手术方法及其适应证,以提高手术技巧,预防并发症,降低手术死亡率。方法回顾分析1993年至1999年间本科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96例鞍区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96例鞍区肿瘤,其中全切除51例,次全切除39例,仅作病检切除6例。病检证实,垂体肿瘤92例,其中泌乳素腺瘤79例,生长激素腺瘤4例,混合性腺瘤6例,无功能腺瘤3例;颅咽管瘤2例;脑膜瘤1例;鼻咽癌1例。好转89例,无变化7例,无恶化死亡。本组病人亦未出现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等手术并发症。结论本手术所需手术设备相对简单,适用于沿身体纵轴位发展的鞍区肿瘤,特别适用于垂体微腺瘤和向下发展突入蝶窦的肿瘤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技术和手术显微镜结合经单鼻孔经蝶入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应用及手术技巧。方法对14例经CT扫描和MRI检查确诊为垂体瘤患者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单鼻孔入路,磨除蝶窦前壁,暴露鞍底,显微镜下切除垂体瘤主体后内镜下切除残余肿瘤。结果全切11例,近全切3例。术后3例出现一过性脑脊液漏,尿崩5例。7例内分泌检查正常,8例视力好转,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辅助单鼻孔经蝶入路能良好地显示蝶窦、鞍区等结构,弥补显微镜的盲区,而手术显微镜能提供三维视野,在经鼻入路过程及切除鞍区肿瘤主体具有优势,二者结合有利于肿瘤的全切除,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回顾总结2008-03~2011-03 94例内镜辅助下的显微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式的优缺点和克服其弊端的方法.结果 94例垂体腺瘤肿瘤全切除74例(78.7%),次全切除18例(19.1%),部分切除2例(2.1%).结论 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技术简便、安全和有效.在经鼻蝶人路过程及鞍区肿瘤切除方面具有优势,可提高肿瘤全切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巨大型垂体腺瘤幕上显微外科治疗的经验进行总结.方法对21例巨大型垂体腺瘤(直径≥4 cm)病人的病历资料进行总结,其中向鞍内-鞍上生长者12例,向一侧鞍旁5例,双侧鞍旁2例,鞍后2例.行经翼点入路14例,额下-翼点7例.术中利用解剖间隙首先囊内去除软质肿瘤,然后剥离鞍旁肿瘤包膜,注意保护垂体柄.结果肿瘤全切除13例(62%),大部切除8例,术后死亡2例.结论巨大型垂体腺瘤可经幕上入路,并根据肿瘤的生长类型适当扩大翼点切口,注意保护丘脑下部及视神经;术后应继续行抗肿瘤治疗.  相似文献   

20.
颅咽管瘤的显微手术入路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的显微手术入路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颅咽管瘤的临床资料。显微手术采用改良翼点入路93例,经鼻蝶入路8例,经纵裂-胼胝体-穹隆间入路4例,经皮质侧脑室入路3例,额下入路3例,颞下入路2例,额下+改良翼点联合入路2例,双侧额下入路1例。结果肿瘤全切除76例,次全切除30例,大部分切除10例。随访81例,时间1~60个月,平均42.3个月。GOS5分68例,4分5例,3分5例,1分3例。肿瘤复发18例。结论显微手术全切颅咽管瘤效果良好,改良翼点入路适用于大多数病人,充分利用颈内动脉分叉间隙有利于全切除肿瘤。应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及病人一般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