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蔡玲 《广西医学》2011,33(9):1156-1157
目的 探讨早产儿脑室内出血(IVH)的超声诊断,以及其发生率与高危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196例早产儿进行超声检查,分析脑室内出血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高危因素.结果 196例早产儿中发生IVH 121例,发病率61.7%,其中重度IVH发生率24.8%,且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窒息程度越重,其发病率越高.结论 早产儿脑室内出血与胎龄、出生体重、窒息程度密切相关,血小板减低、机械通气治疗等亦可导致IVH发病率升高.  相似文献   

2.
脑室内出血(IVH)在临床上常见,具有急骤起病、发展迅速、病情凶险等特点。如不及时正确处理,常常危及生命。自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院应用脑室穿刺脑脊液引流术治疗脑室内出血31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诊断新生儿脑室内出血(IVH)的方法.方法:对产科和新生儿科的345例住院新生儿于生后2~7d进行常规床边头颅超声检查.结果:345例新生儿中总IVH发生率为28.7 %(99/345),重度IVH发生率为2.0 %(7/345),其中早产儿总IVH发生率为90 6%(58/64);足月儿总IVH发生率为14.6%(41/281),93%的患儿无明显临床症状.结论:胎龄、出生体重、母体因素均与IVH发生率密切相关,并进一步证实常规头颅超声检查对新生儿脑室内出血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低体重儿脑室内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用超声扫查低体重儿颅内结构,观察脑室内出血声像特征,部分病例行CT扫查。结果1级IVH单侧多于双侧,左侧多于右侧。89.2%的1级IVH病灶可完全吸收。1级IVH的预后良好。脑室内出血发生率呈下降趋势。各级IVH声像图表现:侧脑室前角和体部下方见团片状高回声影,丘脑尾状核沟室管膜下见各种形态的高回声区;侧脑室腔内回声增强增多,其腔径可增宽或不增宽,有时可见絮团状稍高回声块影;脑室周脑实质可出现高回声或无回声区。结论超声能准确诊断低体重儿脑室内出血并进行分型,可指导临床治疗并评估疗效。  相似文献   

5.
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临床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室内出血(IVH)的率及其发生相关高危因素。方法:对2004年6月至2005年6月我院新生儿科收住的早产儿143例,应用B超诊断仪进行床边头颅B超检查。结果:143例早产儿平均胎龄(33.5±2.03)周,平均体重(2128±524)g,于生后3d~7d检查。IVH的发生率为34.97%,重度IVH发病率为4.9%,早产儿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发病率愈高,其出血程度也愈重。围生期窒息、合并有肺透明膜病、肺炎、呼吸暂停等疾病以及机械通气等因素与早产儿脑室内出血密切相关。结论:IVH发生率高,有严重合并症者发生率增高,常规进行床边头颅B超检测,可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6.
曹兆兰  黄志云 《海南医学》2007,18(11):129-130
目的 探讨早产儿脑室内出血(IVH)的相关高危因素和诊断.方法 对2006年6月~2007年5月我院新生儿科收住的早产儿常规应用B超诊断仪进行床边头颅B超检查.结果 443例早产儿于生后1~7d应用B超诊断仪进行床边头颅B超检查,IVH的发生率为67.5%(299/443),重度IVH发病率为15.1%(67/443),早产儿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发病率愈高,其出血程度也愈重.围生期窒息、妊高征、合并有肺透明膜病、肺炎、肺出血、呼吸暂停等疾病以及机械通气等因素与早产儿脑室内出血密切相关.结论 IVH发生率高.有严重合并症者发生率增高,常规进行床边头颅B超检测,可早期诊断,为早期治疗及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外伤性脑室内出血(IVH)是一种较为少见的颅内出血,多伴有严重的脑损伤,死亡率高。以往早期诊断较困难,自计算机断层扫描(CT)应用后,逐渐引起人们重视。我院1988年3月~1992年2月收治11例IVH,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转运早期早产儿对其脑室内出血的影响及其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搬运早期早产儿对其脑室内出血(IVH)的影响,并研究其对策。方法以1998年1月到2007年10月我院收治的206例早期早产儿为研究对象。设为三组:A组,无搬运组;B组,有搬运组,且搬运前未预防性使用苯巴比妥;C组,有搬运组,但搬运前半小时预防性地使用了苯巴比妥。再比较三组早产儿IVH的发生率。结果三组早产儿IVH发生率明显不同,A组、B组、C组分别为36.4%(24/66)、82.8%(72/87),56.6%(30/53),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搬运早期早产儿易使其IVH发生率明显增加,因此对于早期早产儿应尽量避免搬运,以减少其脑室内出血(IVH)的发生率;若必须搬运则可在搬运前半小时预防性地运用苯巴比妥,便可部分地减少其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脑室外引流联合纤溶酶(EVD+FE)和单纯脑室外引流(EVD)治疗脑室内出血(IVH)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数据库,查找这两种治疗手段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9年8月31日.同时手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按预先制定的纳入和排除...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脑室内出血有很高的病死率,以往通常采用单纯的脑室外引流术治疗。本科采用持续引流与尿激酶脑室内注射的方法治疗原发性脑室内出血15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脑室内出血     
吴全理 《广西医学》2000,22(3):545-546
脑室内出血在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较常见,其发生率为30%~38%(1~3).本病的病因以高血压最常见,其次为动静脉畸形、烟雾病、动脉瘤、外伤、脑瘤卒中和血液病,个别病例原因不明(4).据文献报道(1,2,5~8),脑室内出血病死率为26.9%~83.3%.本文就各种治疗方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脑室出血发病急,进展快,血凝块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后致颅内压急剧升高,很快可引起脑疝。中重度脑室内出血病死率高达60%~90%。我科自2005年2月~2010年10月开展脑室灌注并腰大池端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脑室血肿,取得了一  相似文献   

13.
王贵琦  黄涛 《吉林医学》2007,28(12):1418-1419
脑室内出血是神经外科较常见的危重病,文献报道死亡率可高达60%~90%.脑室系统周围有基底节、丘脑、下丘脑、脑干等结构,脑室内出血除可造成脑室系统梗阻外,对上述结构的挤压刺激,也可造成一系列严重并发症,治疗困难,死残率高.  相似文献   

14.
脑室内出血(IVH)是早产儿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引起早产儿死亡及幸存者智力、运动发育障碍的重要原因。因此,尽早确诊和积极合理治疗是取得良好预后的关键。我院应用苯巴比妥预防早产儿脑室内出血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床旁彩超对早产儿脑室内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床旁彩超对早产儿脑室内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6例早产儿(男62例,女54例)在出生后72h内行床旁颅脑彩色超声检测。结果胎龄及出生体重越低.脑室内出血(IVH)发生率越高,P〈0.05。随IVH的加重,惊厥、肌张力改变更加常见,部分程度较轻的IVH无临床症状。结论床旁颅脑彩超是监测早产儿IVH的首选方法,胎龄和出生体重越低,IVH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16.
各种因素引起早产儿血压不稳定,导致脑血流突然增加、脑静脉压增高以及脑血流降低等表现时,易引起早产儿脑室管膜下的胚胎生发层基质破裂导致脑室内出血(IVH),IVH是引起早产儿死亡和幸存者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报道早产儿IVH的发生率高达65%以上。为有效降低IVH的发生率,2003年12月至2005年12月,作者依据2002年第6届全国新生儿学术会议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不同胎龄新生儿脑室内出血发生率的调查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陈惠金  潘琢如 《上海医学》1998,21(4):193-195
目的 :为了解不同胎龄新生儿脑室内出血 ( IHV)自然发生率。方法 :于 1996年 7月至 9月三个月内 ,对所有出生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产科的 330例新生儿在生后一周内进行头颅 B超检查 ,以调查不同胎龄新生儿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330例新生儿的平均胎龄为 39.6± 1.9( 2 8~ 4 2 .6)周 ,出生体重为 3.36± 0 .4 9( 1.2 9~ 4 .84 ) kg。总的 IVH和严重 IVH的发生率分别为 15.8%( 52 / 330 )和 3% ( 10 / 330 )。其中早产儿分别为 76.5% ( 13/ 17)和 35.3% ( 6/ 17) ,足月儿分别为 12 .5%( 39/ 313)和 1.3% ( 4 / 313)。所有 IVH患儿均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资料显示 IVH主要发生在出生体重偏低和胎龄偏小的新生儿中。臀位分娩与 IVH的发生有统计学意义。妊高症的轻重程度似与 IVH有一定关联 ,Apgar评分亦有偏低趋势 ,但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娩期间常易发生胎儿全身血压的突然紊乱 ,或可解释正常的分娩过程也会引起 IVH的发生。结论 :本文进一步证实了所有新生儿在生后一周内均应进行头颅 B超检查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苯巴比妥预防早产儿脑室内出血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室内出血(IVH)是早产儿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引起早产儿死亡及幸存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重要原因。我院应用苯巴比妥预防早产儿IVH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王立江  狄树亭 《中国民康医学》2004,16(7):408-408,418
目的 :探讨脑室穿刺治疗脑室内出血的方法、疗效及转归。 方法 :本组 2 0例脑室内出血患者 ,采用单侧或双侧脑室额角穿刺脑脊液外引流 ,配合脑室内注射尿激酶 ,必要时行脑脊液置换或椎管内注药治疗。 结果 :采用Greab氏分级方法 :评分在 1~ 4分 6例患者出院时ADL分级为Ⅰ~Ⅱ级 ;4~ 8分 11例患者出院时ADL分级为Ⅱ~Ⅴ级 ;8~ 12分 3例患者中 1例出院时ADL分级为Ⅴ级 ,2例患者死亡。结论 :脑室穿刺脑脊液外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 ,创伤小 ,应激反应少 ,对治疗原发病、减轻脑水肿、减少后遗症、降低病死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苯巴比妥预防早产儿脑室内出血(IVH)的疗效。方法:以2005年3月-2007年12月期间入住我院新生儿病房,经头颅CT检查的胎龄28~34周早产儿病例8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47例。治疗组在出生后6h内应用苯巴比妥负荷量20mg.kg-1.d-1,分两次间隔12h静脉给予,在负荷量12h后给予维持量日5 mg/kg,共用5d。不使用苯巴比妥的患儿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患儿发生IVH7例,发生率18.4%,其中重度3例,发生率7.9%。对照组患儿IVH22例,发生率46.8%,其中重度13例,发生率27.7%。治疗组IVH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期间未见呼吸抑制及反应低下等不良反应。结论:对胎龄少于34周早产儿生后早期用苯巴比妥预防IVH具有一定效果,可降低儿IVH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