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曾经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传染病发病率已大幅度下降,而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等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成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证实慢性病的发生与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包括吸烟、酗酒、不合理膳食、缺乏体力活动和精神因素等[1]。2012年7月我们课题组对本地区目前慢性  相似文献   

2.
<正>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慢性病共病(multimorbidity)定义为共存于同一患者体内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慢性病[1]。慢性病共病可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残疾,增加患者的死亡率以及医疗资源的占用[2-4],给患者、医护人员和医疗卫生系统带来极大的负担和挑战。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  相似文献   

3.
吴正  严娟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1):1393-1394
生活方式的变化、城市化和老龄化使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慢性病成为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预计,到2030年全球死于慢性病的人数将占总死亡人数(6 700万)的56%,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将由2004年的1 710万上升至2 340万,主要死于缺血性心脏病和脑卒中[1]。为了解南京中医药大学教职工常见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南京市养老机构老年人不同身体健康状况的生活质量情况,为改善机构内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HOQOL-BREF量表和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对21所养老机构的700名老年人进行生活质量和健康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养老机构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较高(85.41%),患病种类较多,其中排在前两位的依次是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随年龄的增加,机构内老年人的患病种数增加;患病与不患病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在各个领域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2种以上慢性病老年人生活质量低于患1种慢性病老年人(P﹤0.01)。[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生活质量处于较低水平。完善老年人的护理策略及有关事宜时,应重视养老机构内老年人群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边远山区慢性病健康俱乐部实施效果,为推广慢性病健康俱乐部模式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分析龙陵县3个乡镇高血压组、2型糖尿病组健康俱乐部实施后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2型糖尿病干预前总体知识知晓率、随机血糖达标率、服药依从比例不高,干预后随机血糖达标率、总体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较干预前相应达标率分别提高23.04%及以上(P0.05),而随机血糖值明显下降(P0.05);高血压组干预后BIM达标率、血压达标率、服药依从性比例分别提高至少5.78%及以上(P0.05),BMI平均值降低(P0.05)。2个组10个问题知晓率不高,干预后几个主要问题知晓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边远山区开展慢性病健康俱乐部可作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管理的一种重要补充手段,一定程度上提高该类地区患者服务质量,但是目前处于探索阶段,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选取等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6.
正背景有研究证明增加身体活动能够有效预防和延缓心脏病、糖尿病、癌症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的发病,积极的身体活动对慢性病患者的身体健康具有诸多益处,例如降低慢性病恶化、继发疾病及死亡的风险[1]。同时,身体活动能够降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和机体功能衰退,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精神健康及生活质量[2]。因此,当务之急是需要制订相关策略帮助慢性病患者及慢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和生活方式。[方法]对都江堰市天马镇60岁以上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及进行有关因素调查。[结果]该镇的高血压的患病率37.2%,女性高血压患病率有随年龄增加呈升高趋势(趋势χ2=4.308,P=0.038),高血压与文化程度关系不大,随着吸烟年支数的增加,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增加(趋势χ2=11.241,P=0.008)。冠心病、卒中中高血压患病率较高(χ2=9.24,P=0.002)。[结论]高血压的患病率较高,高血压的相关因素是女性年龄、吸烟年支数。慢性病冠心病和卒中中高血压的患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慢性病主要包括糖尿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脂血症等[1]。随着经济的不断陕速发展,人类生活水平出现显著提高,社会老龄化现象也日趋加重,以糖尿病与高血压为主要代表的慢性病也逐渐成为了危害人类健康,尤其是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2、3]。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上海市某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现况,探索居民(特别是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对1 201名社区居民进行社会人口学特征、日常生活行为等情况调查,并使用中文版SF-36量表测试调查对象的生活质量。[结果]调查对象的慢性病患病率为54.6%,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低于健康居民。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年龄、婚姻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和睡眠质量等。[结论]慢性病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巨大,采取有针对性的社区健康干预、疏导、支持和认知疗法等干预措施,对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包头市社区居民不良生活方式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口的老龄化及与社会心理、行为因素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日趋增多 ,使疾病的致死致残率逐年增加。有关统计资料表明 ,我国每天平均有 1 3万人死于慢性病 ,慢性病的死亡人数已占总死亡人数的 3 4 [1 ] 。而慢性病的发病往往与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有关 ,有研究显示 ,人类的疾病大约 5 0 %与生活方式和行为有关[2 ] ,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对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内蒙古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包钢医院于2 0 0 0年 4~ 1 0月对包头市 9个社区居民进行了随机…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健康生活启动活动对提高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效果。[方法]启动仪式现场对120名居民,启动后2周对202名居民和30名领取礼包者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启动仪式前后,居民对平衡膳食、不吸烟、不或少量饮酒的认知,不健康生活方式与心脏病、中风、高血压等疾病的认知、能量收支平衡、膳食结构平衡、"日行一万步"含义、平衡膳食、合理活动预防慢性病的认知上有差异。[结论]启动仪式对提高居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效果明显,但需落实长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上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社区导向基层医疗模式 (communitycriented primarycare ,COPC) [1 ] 运用于慢性病管理后 ,降低了医疗成本 (直接医疗费用支出 ) ,提高了慢性病的管理率和有效控制率[2 ] 。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抓住了这个契机 ,2 0 0 2年初在全区范围内全面推广 ,各街道所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取地区人口 1/ 10的社区 ,采用COPC模式对慢性病 (高血压、糖尿病 )进行规范管理 ,准备以 5~ 10年的时间逐年递增 ,逐步实现全人群覆盖的慢性病管理 ,使本区慢性病有效管理率若干年后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3 ] 。通过…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以高血压病、糖尿病为代表的慢性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2013年我国各种因素导致的914万例死亡中,慢性病所占比例为86%[1]。慢性病为一种行为(或生活方式)疾病,生物医学手段在其预防、保健、治疗方面的效果显得十分有限且费用昂贵。目前我国社区卫生资源匮乏,城市卫生资源80%集中在大医院,仅有20%在社区[2]。慢性病患者的管理率低,治疗率和控制率均难以提高。  相似文献   

14.
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noncommunicable chronic diseases,NCDs)主要包括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恶性肿瘤等[1]。2016年我国居民慢性病死亡率为459.21/10万[2],已成为威胁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因其病程长、病因复杂,且治疗费用高、难治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在慢性病的诊断、治疗及康复过程中,除药物治疗对患者的疾病症状和生活质量具有改善效果外,非药物疗法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提出要建立健康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明确政府、医疗卫生机构和家庭、个人等各方在健康管理方面的责任,完善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和服务流程[1]。在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建设中政府主导是关键,部门协作是基础,全民参与是动力,技术支撑是保障[2]。《"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强化个人健康责任,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引导形成自主自律、符合自身特点的健康生活方式,有效控制影响健康的生活行为因素,形成热爱健康、追求健康、促进健康的社会氛围"[3]。上海市静安区是第一批国家级示范区[4],在示  相似文献   

16.
王宏  周毅  刘达伟  汪洋  窦义蓉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6):3003-3005,3008
[目的]探讨重庆市初中学生生活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初中学生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对重庆市1302名初中学生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重庆市初中学生的总体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影响初中学生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睡眠时间、锻炼时间、父母亲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父母亲的文化程度、年级、性别、目前是否患有慢性病及视力情况。[结论]在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过程中,应注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重视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提高父母的文化素养、父母应采取积极的教子方式。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的慢性病如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等,已成为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为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桥社区农村老年人MS的现况,为本地区农村居民慢性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我们对康桥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引起的死亡比例不断增加,并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人口老龄化等新形势下,中国农村慢性病发病和防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群的主要疾病负担来自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与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西方人群研究证据显示,吸烟、过量饮酒、体力活动不足、不健康的膳食习惯、肥胖等行为生活方式是主要慢性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由于行为生活方式和疾病谱的差异,西方人群证据不一定适用于中国人群。在中国人群中确定行为生活方式与主要慢性病的关联方式和效应大小,有助于明确综合生活方式干预对我国慢性病负担的收益大小,及指导相关指南的制订。近年来,包括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在内的以中国人群为研究对象的一系列前瞻性队列研究证据明确了几种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对我国主要慢性病的影响,特别是补充了我国人群一些特定生活方式(如职业性体力活动)、当前营养膳食结构背景下的一些饮食习惯(如吃水果、鸡蛋、辣食和饮茶等)以及特有的健康问题(如出血性脑卒中、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的人群病因学证据。本文旨在综述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近年来获得的相关研究证据。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行为导致心血管疾病高发。有研究显示,适度体育锻炼可明显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适当的体育运动能够促进身体健康,改善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坚持每天至少活动30 min,如步行、骑车,做家务等[2]。心血管疾病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