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评价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项目实施效果,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慢性病防治知识和技能,为项目推广积累经验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4年4月以广西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采用自身干预前后对照研究方法,对295名自愿参加自我管理活动的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项目干预,干预期为1年。在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和血糖检测,对干预前后患者在糖尿病核心知识知晓、生活方式、自我管理行为和血糖控制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比较,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用SPSS 18.0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χ~2检验和秩和检验。结果干预后,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症状、发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发生低血糖的高危因素、糖尿病的危害及并发症和糖尿病的防治措施6项核心知识方面的得分比干预前均有较大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糖尿病患者在吸烟,饮酒,摄入油、盐情况以及饮食习惯方面均较干预前得到了改善,健康生活行为方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糖尿病患者遵医嘱服药率、进行眼底检查和足部检查的比例、血糖监测频率较干预前有了明显提高,对血糖控制和自身健康状况满意度较干预前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机血糖值正常比例由干预前的49.83%上升至干预后的5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项目能改变社区糖尿病患者生活行为方式,提高自我管理意识和管理效能,在控制血糖方面起到一定效果,值得在社区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社区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接收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17例,均给予社区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的血糖水平及相关行为。结果:干预后,患者血糖水平低于干预前,遵医行为、合理饮食、生活规律、定期运动占比高于干预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给予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后,可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帮助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改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三位一体"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为探讨临床高血压防治管理模式和有效防治心脑血管病提供依据。方法于2016年1-12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邯郸市2个社区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社区随机分成健康教育组(112例)和对照组(108例)。对照组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按自主需求采用一般生活方式指导干预。健康教育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医院、社区和家庭联合的"三位一体"健康教育。干预时间为1年。干预前后均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测定。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健康生活方式以及高血压相关知识等。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设计χ2检验和完全随机设计χ2检验。结果干预前,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的高血压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58.9%和5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健康教育组高血压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88.3%)较干预前升高,且高于对照组干预后(5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健康生活方式总体形成率(46.3%和4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健康教育组健康生活方式总体形成率(80.9%)高于干预前,且高于对照组干预后(4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血压控制率分别为42.0%、4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的血压控制率(77.7%、62.0%)均较干预前提高,且健康教育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体质指数、血脂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健康教育组体质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位一体"健康教育不仅能够提高患者血压控制率和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更能有效改善患者健康行为,对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某农村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识、态度、行为(知信行)情况以及健康干预的效果,为建立和完善糖尿病社区-医院-个人健康教育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上海市青浦区某农村社区2006年纳入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区糖尿病数据管理库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400名作为干预组,随机抽取其他社区的2型糖尿病患者562名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糖尿病知信行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测定空腹血糖.对干预组进行健康教育、行为干预、膳食干预等多途径有针对性的社区-医院-个人的综合干预,为期1年.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对典型症状、糖尿病易患人群、导致危害和血糖控制标准的知晓率分别为65.00%、45.99%、33.42%、71.1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对“减肥有利于血糖控制”、“对控制血糖的信心”等信念、知识的认知情况好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的血糖水平分别为(7.46±2.31)和(8.20±1.90)mmol/L,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农村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医院-个人综合干预,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促进糖尿病防治信念和行为的形成,有助于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干预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本项目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石岩街道官田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登记的2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不施行任何健康教育,对观察组施行社区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 h血糖(2h PBG)控制情况、对糖尿病了解程度、生活质量。结果经过2年的社区健康教育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FBG、2h PBG均得到良好控制,对糖尿病的相关疾病知识了解更深入科学,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结论社区健康教育干预可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疾病基本知识的认知程度,调节不良生活习惯,对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学工程》2018,(3):307-308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300例,按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为两组,并从每组中抽取50例作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进行一般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社区综合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ADL评分、空腹血糖水平和健康知识掌握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和ADL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空腹血糖水平和ADL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健康知识掌握率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0%(P<0.05)。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可缓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负面情绪,有效降低空腹血糖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健康知识掌握率,为日后生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健康教育及社区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红桥区咸阳北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 0 0 8年7月1日-2 0 1 3年6月1日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治疗患者1 2 0例,选取条件为居住在同一社区。对以上患者采取社区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治疗。分析比较干预前后1 2 0例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血糖值高低及对生活的满意程度。结果干预后,患者对糖尿病知识平均得分多(1.9 0±0.3 1),远高于干预前的(0.6 6±0.2 3)分;干预后血糖明显降低;干预后患者对生活的满意度为9 4.1 6%,远高于干预前满意度的5 6.6 7%。患者在干预前后以上数据经分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运用社区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辅助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可以使患者提高对生活的满意度,有助于血糖的降低,疾病的预防,值得广泛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8.
社区健康教育对提高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对提高社区糖尿病人遵医行为的效果评价。方法对社区糖尿病患者以参加健康俱乐部的形式,进行系统的糖尿病教育和生活干预。一年后,问卷调查,收集108例社区糖尿病患者完整的资料,分析患者接受教育前后对糖尿病饮食知识的认知变化,血糖的控制情况以及生活干预后的遵医行为,结果经SPSS软件处理,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接受教育后,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及遵医行为显著提高(P<0.05)血糖控制达标及基本达标率58.3%,高于教育前的24.5%(P<0.01)。结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以开展健康俱乐部的形式进行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遵医行为以及血糖控制达标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对农村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以提高农村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浙江省嵊州市剡湖街道219例农村糖尿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1年,在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后农村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11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均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患者相信糖尿病能预防(86.92%)、相信改善行为生活方式可以控制血糖(83.64%)、相信遵医嘱服药可以控制血糖(91.59%)的比例均高于干预前;干预后患者合理饮食(84.11%)、按医嘱用药(89.72%)和定期检测血糖(64.95%)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以上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血糖控制理想率为47.20%,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农村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改变其相关态度和行为,改善其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接诊的血糖波动较大且未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干预组给予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干预10个月。比较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两组患者满意度、糖尿病基础知识知晓率。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均低于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干预组健康基础知识知晓率及满意度均高于干预前,且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提升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基础知识知晓率、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提升患者糖尿病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性干预对提高社区糖调节受损(IGR)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浦东新区祝桥镇的干预村和对照村各1个,两村共筛选出IGR患者75例,按患者所在的村分为干预组39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指导,干预组给予综合性生活方式干预。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相关知信行变化情况,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知信行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知信行高于本组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生活方式干预是提高社区IGR患者相关知信行和降低糖尿病风险的重要干预措施和有效途径,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社区护理干预及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人生活方式社区护理干预,使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以随机抽查出的68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分为干预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干预组主要采取经常性的健康教育(包括派发健康教育小册子,集中授课、定期回访等),动态观察干预前后患者血糖。对照组不做其他干预,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结果干预组在进行生活方式护理干预后,生活不良方式明显改善,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结论对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进行护理干预,使患者转变不良生活方式,有助于延缓糖尿病的发展及降低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构建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评价及其效果。方法将青浦区2006年已纳入糖尿病数据管理库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知、信、行问卷调查。试验组筛选重点干预人群,采取多种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措施,对照组未作处理。从糖尿病知识、态度、行为和血糖改变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控制情况,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的糖尿病知识、防治态度、行为方式好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血糖控制水平好于对照组,试验组干预前一组糖尿患者占58.50%,干预后占42.49%,低于对照组的51.43%;试验组的糖化血红蛋白较为平稳,平均下降9.5%(P<0.05),达标率由干预前的34.3%上升到38.3%,高于对照组的31.0%。结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的管理和控制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通过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五步骤构建的"社区-医院-个人"一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可使糖尿病患者了解其健康状况;重视患者参与度,有利于改变不健康行为并控制血糖,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对提高社区糖尿病人遵医行为的效果评价。方法对社区糖尿病患者以参加健康俱乐部的形式,进行系统的糖尿病教育和生活干预。一年后,问卷调查,收集108例社区糖尿病患者完整的资料,分析患者接受教育前后对糖尿病饮食知识的认知变化,血糖的控制情况以及生活干预后的遵医行为,结果经SPSS软件处理,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接受教育后,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及遵医行为显著提高(P〈0.05)血糖控制达标及基本达标率58.3%,高于教育前的24.5%(P〈0.01)。结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以开展健康俱乐部的形式进行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遵医行为以及血糖控制达标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目标健康教育实施效果。方法将80例在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按社区归属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40例,两组均进行追踪。干预组开展医院、社区、家庭联合式目标健康教育,常规组行常规社区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血糖、血脂等血液生化指标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血液生化指标均得到有效控制。干预组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价和自我评价均显著高于常规组。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联合式社区目标健康教育,有助于控制血糖,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后的效果。方法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在社区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实施健康教育、进行饮食指导、实施运动干预、给予心理疏导、指导血糖监测、定期家庭随访等护理措施;调查患者在实施前和干预1年后的自我管理能力达标率及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值。结果社区护理干预后患者在遵医嘱服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自我检测血糖、定时复查等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高于干预前,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前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值基本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结论社区护理能提高患者对糖尿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和服药依从性、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社区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生命质量改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1日—2017年7月30日在深圳市南山区西丽医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20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纳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社区常规管理,实验组在社区常规管理的同时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3个月后的血糖控制程度、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命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糖尿病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患者饮食控制、运动管理、药物监测、血糖监测、足部护理和高低血糖处理评分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实验组患者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和满意度评分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社区健康教育干预可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为改变与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对834例高血压患者实施为期1年的用药指导、行为指导、主题电影播放及社区健康讲座等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对比干预前后群体行为的改变与血压控制效果。结果①干预后较之干预前,健康取向行为人数明显增多(P<0.01);②干预后患者血压值(137.8±10.7)/(86.3±7.2)mmHg较之干预前(159.4±13.4)/(102.1±9.5)mmHg明显降低(P<0.01)。结论实施系统化社区健康教育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生活方式,控制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居家康复期乳腺癌患者的生活方式和对健康知识关注度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廊下镇52例行乳房切除术的乳腺癌患者进行干预前后的调查问卷。结果干预后,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癌相关知识知晓率从干预前的41.24%上升到78.64%。结论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能够提高乳腺癌患者居家康复期的健康认知和行为改变,提高其健康知识知晓率,最终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上海市大团社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知识干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从2017年糖尿病管理信息数据库中随机抽取符合入选标准的Ⅱ型糖尿病患者196例。实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干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知识干预效果和影响因素。结果干预后,患者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干预前(均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和职业是影响干预效果的独立因素。结论大团地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知晓率较低,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