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高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Agarwal等报道86%的MDH患者合并高血压,解放军肾脏病专业协作组调查了我国28个省市的2001例血液透析患者,结果表明高血压发病率为81.52%,控制率为58.98%。高血压使MHD患者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增加,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l3l。而单次血液透析过程中透析相关性高血压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痛苦和额外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血液透析是ESRD患者常用的肾脏替代疗法之一。目前应用的常规透析模式存在透析不充分、易并发多种并发症等问题。研究发现,每日透析在改善高血压、钙磷代谢紊乱、贫血、营养不良、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较常规透析具有明显优势,并可减少医疗费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扩大应用。  相似文献   

3.
血液透析中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明  郭玲 《中华肾脏病杂志》2005,21(12):756-756
探讨血液透析(HD)中各类并发症与患者的年龄、透析的次数和透析时间的关系,以便更好的预防和治疗各种透析中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或血液透析结束后数小时内发生的与透析治疗本身相关的并发症,称为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而低血压是其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可高达20%~30%,是当前透析治疗中值得关注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清除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体内的中大分子毒素、减少各种慢性并发症,可采用血液滤过、血液滤过透析、腹膜透析及高通量透析。由于高通量透析操作简便、疗效确定,临床越来越被广泛地采用^[1,2],而发生与治疗相关的急性并发症常常影响透析的正常进行,可导致患者脱水及毒素清除不充分,其中以低血压、失衡综合征、高血压最为常见,急性并发症发生时常需要采取降低血流量、中断超滤、  相似文献   

6.
透析低血压是血液透析的常见并发症,透析低血压使血液透析不能顺利进行,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害患者的生命。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改进,透析患者老龄化和糖尿病肾病在透析人群中所占比重的不断增长,将来这个问题可能会更加严重。因此如何预防老年透析患者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使血液透析能够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有报道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存在明显的左卡尼汀的缺乏,血液透析患者的左卡尼汀缺乏与血液透析患者的一些并发症密切相关。本文就左卡尼汀对老年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影响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营养状况,降低透析并发症。方法 应用护理程序对126例血液透析患者(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与105例实施常规护理的血液透析患者(对照组)比较,观察患者饮食营养状况、透析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饮食控制依从性及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水负荷过高、血压异常及内瘘闭塞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对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血液透析低血压(intradialytic hypotension,IDH)是CKD5期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在10%~40%。血液透析相关低血压也是较难处理的并发症,严重的低血压可以诱发心律失常,缩短透析时间导致透析不充分甚至中断透析。不仅会影响血液透析治疗的正常进行,降低治疗效果,频繁发生低血压还可增加患者的痛苦,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同时也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患者在营养状态、透析效果及并发症的差异。方法:对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其中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患者各20例的营养、透析效果指标,以及近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各组患者年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白蛋白(Al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非糖尿病患者比,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的远期预后差,感染和营养不良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高通量透析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的影响。方法将3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高通量与低通量交替使用的混合透析组(混合透析组,n=20)、低通量常规透析组(常规透析组,n=17)。混合透析组交替采用高通量透析器F60和低通量透析器F6,常规透析组采用低通量透析器F6,进行血液透析2年,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碱性磷酸酶(AKP)、血钙、血磷水平的变化。结果透析前后混合透析组血磷下降率显著优于常规透析组;随着透析时间的推移,常规透析组患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状明显加重,iPTH、AKP显著升高,血磷呈升高趋势,血钙呈下降趋势;混合透析组患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状无明显加重,血钙显著升高,iPTH、AKP升高不明显,血磷呈下降趋势;两组比较,混合透析组iPTH、AKP、血磷显著低于常规透析组,血钙显著高于常规透析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透析组。结论高通量透析可以延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SHP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是治疗儿童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本文对近年来的文献进行综述,介绍了儿童肾功能衰竭透析治疗的指征、方式及其选择、并发症和预后等现状。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各有所长,在选择治疗方式时,应当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社会心理等多方面考虑,慎重地作出判断。治疗过程中,应当注意预防并发症的产生。随着透析技术的不断进步,儿童肾功能衰竭的预后已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2.
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替代方法之一,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为低血压。反复发作的低血压不但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而且会影响血液透析的充分性,降低透析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存率[1]。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过程中的低血压(intradialytichypotension,IDH)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20%~40%。IDH直接影响到透析的充分性和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增加透析患者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樊佳  黄坚 《浙江创伤外科》2010,15(2):239-24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逐年增加,透析并发症也越来越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尤其心血管并发症是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据报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以上患有心血管疾病.其死亡率高出一般人群10~20倍。本文拟对26例患者透析时的心律失常情况进行研究,为防治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发生心律失常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营养状况,降低透析并发症.方法 应用护理程序对126例血液透析患者(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与105例实施常规护理的血液透析患者(对照组)比较,观察患者饮食营养状况、透析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饮食控制依从性及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水负荷过高、血压异常及内瘘闭塞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对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留置导管长期血液透析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长期留置血液透析(下称血透)导管的置入方法、透析效果以及并发症。方法 采取带皮下隧道长期留置导管置入术建立血透通路15例,观察其透析效果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15根长期留置血透导管共使用2820d,平均每根留置时间188d,其透析效果优于人造血管和临时性血透导管,但不及动静脉内瘘。长期留置血透导管常见的并发症为血流不畅和感染。经干预均可控制。结论 长期留置血透导管对于老年人、心功能不全或造瘘困难者是较好的选择,其透析效果较好,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6.
血液透析患者中约20%发生低血压,甚至发生严重血管并发症如脑梗死、心肌和肠系膜缺血等,而慢性水潴留则会引起顽固性高血压、脑出血、心力衰竭等。血容量监测能更好的控制透析患者水分,达到最优化的干体质量状态,进而预防透析中各种并发症。近年,各国学者关于血容量监测在评估干体质量应用方面作了很多研究,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及中药敷贴联合辨证施护对血液透析过程中高血压的影响。方法对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研究。第1阶段(4周)透析间期给予常规治疗和服用降压药,透析过程中发生高血压时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第2阶段(4周)在此基础上于透析间期增加实施耳穴贴压、中药敷贴及辨证施护的中医护理干预。结果两个阶段透析间期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2阶段透析过程中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显著低于第1阶段(均P〈0.05)。结论耳穴贴压及中药敷贴联合辨证施护,可维持患者血液透析过程血压稳定。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引起的终末期肾病患者逐渐增加,在许多国家是患者接受透析治疗的第一位病因。糖尿病患者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的建立与管理较为困难,透析过程中也易发生低血压等并发症;腹膜透析存在腹膜渗透性增加、超滤作用丧失和腹膜纤维化等问题。肾移植是糖尿病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其生存率和临床康复情况比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好。  相似文献   

19.
随着透析疗法的不断发展,如何提高老年血液透析(HD)患治疗、护理已成为血液净化工作的重要课题。我们通过血管通路,透析中并发症对老年血透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护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血液透析相关低血压的防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透析低血压(intradialytic ypotension,IDH)是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20%~30%。IDH常导致患者难以达到干体重,并可引起透析充分性降低和众多心血管事件,从而增加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