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治疗性疫苗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治疗性疫苗联合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抗病毒治疗效果。方法:43例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2例为治疗性疫苗(基因重组乙肝疫苗30μg联合佐剂1m1).皮下注射.每月1次,联合干扰素α-2a干扰素用法为300万单位~600万单位,肌注.1次/d.连用半个月后改隔日1次,疗程为6个月。对照组(单用干扰素)21例,用法及疗程同研究组。结果:血清HBeAg阴转率治疗组为13/22(59.1%).对照组为6/21(28.6%)(P<10.05)。HBVDNA阴转率治疗组为14/22(63.6%).对照组为7/21(33.3%)(P<0.05)。ALT的复常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治疗性疫苗联合干扰素治疗CHB息血清HBeAg及HBV DNA阴转率高于单用干扰素,说明治疗性疫苗可以提高干扰素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唐坤华  陈慧  张建军 《临床荟萃》2005,20(22):1304-1305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治疗是临床难题,拉米夫定、干扰素等有40%左右的疗效,而且各有其不良反应,实难令人满意。我院专科门诊使用左旋咪唑涂布剂联合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治疗102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副作用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扰素是机体免疫细胞产生的一种具有抗病毒、抗细胞增殖和免疫调节等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长期注射后产生中和抗体的比率较低.疗效稳定且可重复,是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有效及首选的药物。在长期治疗过程中,干扰素对机体产生一定的副作用,而影响治疗效果。1999年10月~2004年3月我科应用干扰素治疗CHB患者共104例,并进行观察,探讨减轻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组体人α-2b干扰素联合乙型肝炎疫苗、左旋咪唑涂布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每组88例。A组采用大剂量重组体人α-2b干扰素和左旋咪唑涂布剂、乙型肝炎疫苗联合治疗;B组采用重组体人α-2b干扰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4周。结果:A组的食欲不振、腹胀改善均明显优于B组(P均〈0.01);A组治疗结束时、治疗后6个月ALT正常率、HBeAg阴转率及HBVDNA阴转率均明显优于B组(P均〈0.05)。结论:重组体人α-2b干扰素和左旋咪唑涂布剂、乙型肝炎疫苗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其疗效持久,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索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180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干扰素组及苦参素组 ,分别进行治疗。结果 联合用药组HBeAg阴转率、HBeAb阳转率、HBV DNA阴转率均高于其他两组 (P <0 .0 5、P <0 .0 1、P <0 .0 0 1)。结论 联合用药组抗HBV复制优于单用药物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α-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180例患者随机分为α-干扰素联合胸腺肽、α-干扰素及胸腺肽三组,观察各组的ALT、HBV DNA、HBeAg、抗HBe及肝纤维化指标,包括Ⅲ型前胶原肽(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蛋白(LN)、透明质酸(HA)的变化。【结果】治疗结束时联合组的HBV DNA滴度的变化及转阴率、HBeAg阴转率、抗HBe阳转率及肝纤维化指标的改善均明显高于另两组(P<0.05~P<0.01),干扰素组优于胸腺肽组(P<0.05)。随访6个月联合组的HBV DNA、HBeAg、抗HBe等指标仍优于另两组(P<0.05~P<0.01)。【结论】α-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是治疗CHB的有效组合。  相似文献   

7.
干扰素α(IFN-α)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病毒携带者已被国内外肝病专家公认,但干扰素γ(IFN-γ)抗乙型肝炎病毒鲜见报道。为探讨其疗效,我们选择300例患者,分3组抗病毒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慢性乙型肝炎,显示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群体的巨大。因此,寻找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方法,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在感染者体内复制或清除,是阻滞病情发展,降低乙型肝炎病死率的关键。为探讨联合用药抗-HBV的应答情况,对40例病毒复制活跃的轻型慢性乙型肝炎进行临床研究,为进一步拓宽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肝炎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干扰素a和拉米夫定是目前抗乙型肝炎病毒疗效较为肯定的药物。经严格对照,单用拉米夫定与标准疗程的干扰素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年的应答率基本相同。由于拉米夫定和干扰素a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但不良反应增加。我们选取未曾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比较拉米夫定和干扰素a序贯治疗与单用拉米夫定的疗效,并从生物化学、病毒学、免疫学、病理学等方面探讨影响疗效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比较干扰素与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43例,随机分为干扰素组和阿德福韦酯组,检测病人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乙肝五项、HBV-DNA、血常规及甲状腺功能变化。结果干扰素组与阿德福韦酯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干扰素组粒细胞减少及流感样症状发生率较高,与阿德福韦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88、39.17,P〈0.05),其他不良反应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干扰素和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相当,但阿德福韦酯的不良反应相对更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干扰素(IFN)联合肝康栓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06例,分为A组52例,B组54例,均每日肌肉注射IFN(IFN-α)3×106U,4周后改为隔日1次。A组同时联合应用肝康栓栓剂,早晚1粒塞肛,治疗期间不再接受其他护肝药物治疗;B组治疗期间根据患者肝功能情况可辅助以甘草酸二胺(甘利欣)胶囊口服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①生化指标,治疗后第1个月时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均明显好转(P<0.05),自第2月起基本恢复正常。②HBsAg、HBeAg的阴转率,治疗第3个月及第6个月时,A组明显高于B组(P<0.05),HBVDNA水平2组均显著下降(P<0.05),A组较B组更明显(P<0.05)。复发率比较A组显著低于B组(P<0.05)。③血清INF-αI、L-6及IL-2水平与治疗前比较,2组INF-αI、L-6下降,IL-2上升,A组较B组更明显(P<0.05)。结论:IFN联合肝康栓能有效恢复患者肝功能,增强抗病毒效应,降低复发率,这可能与肝康栓参与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α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儿童诱发甲状腺功能紊乱的临床特点。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解放军第302医院青少年肝病科住院,干扰素α为基础抗病毒治疗并随访的慢性乙型肝炎儿童406例,每24周检查甲状腺功能五项,对随访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本组患儿25.86%出现甲状腺功能紊乱,以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为主(17.98%),6.16%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72%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幼儿组(13岁)患儿未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43岁)患儿未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47岁(7.55%)及87岁(7.55%)及816岁(9.26%)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幼儿组(1.44%)。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儿中女性(11.11%)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4.15%)。(2)68%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儿、42.86%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儿有临床表现;治疗前过氧化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 Ab)升高的患儿均进展为甲状腺功能疾病。(3)Logistic结果显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生与女性及治疗前治疗中出现TPOAb、Tg Ab升高相关。结论α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儿童诱发甲状腺功能紊乱以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为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生与女性及治疗前治疗中出现TPOAb、Tg Ab升高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的疗效及影响抗病毒疗效的因素。方法将85例丙氨酸转氨酶(ALT)〉2×正常值上限(ULN)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成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组和HBeAg阴性组。给予PEG-IFNu-2a 180μg皮下注射,每周1次,疗程12个月,3个月无治疗应答者停药,观察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6、12、18、24个月时ALT水平,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对治疗应答的影响。结果①HBeAg阳性组患者治疗结束时的完全应答率及停药后6、12、18、24个月的完全应答率与HBeAg阴性组患者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两组患者治疗前ALT〉5×ULN者治疗结束时的完全应答率与ALT〉(2~5)×ULN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治疗前HBVDNA栽量水平(低、中、高3个组),HBeAg阳性组和HBeAg阴性组患者治疗结束时的完全应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EG-IFNa-2a对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有较好的治疗应答,血清ALT〉5×ULN的患者,PEG-IFNa-2a治疗的疗效好。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颇为复杂,在整个过程中细胞因子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细胞因子是由活化的免疫细胞和某些基质细胞(如骨髓基质细胞)等分泌的具有高度活性、多种功能的小分子蛋白类因子的统称,大多是细胞受抗原或丝裂原等刺激活化后产生的,微量浓度(ng/L)即可产生生物学  相似文献   

15.
α干扰素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是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后以肝细胞损害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疾病,通过HBV病毒产物诱发机体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激发自身免疫反应,引起免疫调节紊乱,导致肝细胞损伤、肝纤维化以及肝功能损害。我国是乙型肝炎  相似文献   

16.
张小玉  王雷  钟备  魏强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3):2784-2785
目的:对照比较研究苦参素联合胸腺肽对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患者的治疗作用,观察其肝功能指标、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HBV-DNA阴转率的变化,并与干扰素进行对比.方法:选择58例近6个月内未接受过抗病毒或其他免疫调节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苦参素联合胸腺肽治疗组(治疗组)和干扰素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30例,苦参素胶囊(江苏正大天晴药业生产)0.2 g口服,每日3次;胸腺肽肠溶片15 mg,每目3次.对照组28例,干扰素500万U,隔日1次肌注,分别观察治疗3、6个月后肝功能指标、HBeAg、HBV-DNA阴转率的变化,结果:治疗3及6个月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胆红素等肝功能指标恢复均较好,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HBeAg、HBV-DNA阴转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苦参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较好,与干扰素一样有较好的抗病毒效果.  相似文献   

17.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乙型肝炎(乙肝)治疗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抗病毒治疗,另一类为免疫治疗。抗病毒治疗主要是α干扰素(IFNα)和核苷类药物,但疗效不甚满意。乙肝患大多存在免疫紊乱,免疫治疗可以打破免疫耐受状态,诱导有效的机体免疫,抑制并清除病毒,为乙肝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鞠金昌  赵莉  黄承锁  高海燕 《临床荟萃》2004,19(10):575-576
干扰素α和拉米夫定是目前抗乙型肝炎病毒疗效较为肯定的药物。经严格对照,单用拉米夫定与标准疗程的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年的应答率基本相同。由于拉米夫定和干扰素α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但不良反应增加。我们选取未曾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比较拉米夫定和干扰素α序贯治疗与单用拉米夫定的疗效,并从生物化学、病毒学、免疫学、病理学等方面探讨影响疗效的因素。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收集我院1998~2 0 0 2年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男性6 0例,女性10例,年龄18~5 2岁。按2 0 0 0年全国传染…  相似文献   

19.
魏群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9):2062-2062
目的 探讨干扰素与胸腺肽联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5-02-2010-07于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进行治疗的1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干扰素与胸腺肽联用组)92例和对照组(干扰素组)92例,后将两组患者HbeAg、HBV-DNA的转阴率、患者满意情况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HbeAg、HBV-DNA的转阴率、患者满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扰素与胸腺肽联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好,有十分明显的抑制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LAM)与干扰素(IFNα)联合用药与单独用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1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1∶1∶1比例随机分为3组:联合组予LAM和IFNα-2b治疗;LAM组单予LAM治疗;IFN组单予IFN治疗,疗程均1 a。结果:治疗1 a后,LAM组和IFN组血清HBeAg/抗HBe转换率和HBV-DNA转阴率均低于联合组(P〈0.05)。结论:联合治疗的1 a疗效优于单用组,且能减少病毒YMDD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