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比较紫杉醇脂质体与普通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两种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本试验采用开放式、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56例需新辅助化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表阿霉素组(A组)和普通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组(B组)。A组每周期予以紫杉醇脂质体175mg/m,B组每周期予以紫杉醇175mg/m,每周期两组表阿霉素均为75mg/m2。21天为1周期,每周期评价毒性反应,2周期化疗后评价疗效。结果 入组病例中A组完成28例,B组完成27例。A组和B组的总有效率(CR+PR)分别为53.6%和48.1%(P>0.05)。两组毒副反应中皮疹、皮肤潮红发生率具有明显差异,以A组较低(P<0.05);其他如血液学毒性、呕吐、腹泻及发热等基本一致(P>0.05)。结论 紫杉醇脂质体与普通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相当,但紫杉醇脂质体过敏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紫杉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NP方案和DP方案进行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82例不能手术的ⅢA期及ⅢB期NSCLC患者(ⅢA26例,ⅢB56例)根据入选标准随机分组,其中40例进入NP组,42例进入DP组。NP组:化疗方案:长春瑞滨(NVB)15~18mg/m,d;顺铂(DDP)70mg/m。放射治疗从第1天开始,6MV-X射线照射,三维适形照射DT40Gy/4~4.5w后缩野,追加剂量至DT60~65Gy/6~6.5w。DP组:化疗方案:多西紫杉醇(DOC)70~75mg/m,DDP70mg/m,放射治疗方案同NP组。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NP组获CR10.0%,PR52.5%,SD25%,PD19.1%;DP组获CR11.9%,PR5.8%,SD23.8%,PD9.5%,两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的CEA、CYFRA21 1和CA19 9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有降低,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NP组和DP组的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65%、42.5%、37.5%和76.2%、57.1%、45.2%。NP组和DP组的1年、2年和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8.9%、48.9%、42.2%和79.1%、65.1%、51.2%。主要毒副反应为放射性食管炎和白细胞减少,两组患者的1~3级放射性食管炎和2~4级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均较高。结论 NP为化疗方案的同期放化疗和DP为化疗方案的同期放化疗疗效没有明显差异,毒副反应也相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和评价西妥昔单抗(爱必妥)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国人晚期大肠癌患者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08年12月我院经病理证实的晚期大肠癌患者43例,爱必妥400mg/m2,第1次;以后250mg/m,每周1次,或者500mg/m,每2周1次;伊立替康(开普拓)180mg/m,第1天,静滴30分钟;亚叶酸钙200mg/m,第1、2天,静滴2小时;氟尿嘧啶(5-FU)400mg/m,静推,第1、2天,5-FU600mg/m,持续静滴22小时,第1、2天,每2周重复。每例至少接受4周期化疗后评价疗效。结果:全组43例均可评价,有效率(CR+PR)为34.9% (15/43),SD48.8% (21/43),PD16.3% (7/43)。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8.9个月,中位生存期(OS)19.3个月。治疗相关毒副反应主要为皮疹、迟发性腹泻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国人晚期大肠癌疗效肯定,可使大部分患者临床获益,其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曲妥珠单抗(赫赛汀)联合吉西他滨(GEM)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MB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HER2阳性的MBC女性患者9例,给予GEM1000mg/m,静脉滴注,d1、d8、d15,4周重复;赫赛汀静脉滴注,首次4mg/kg,其后每周1次,2mg/kg,连续使用。结果:9例患者中,CR1例(11.1%),PR6例(66.7%),SD和PD各1例(11.1%),有效率(RR)为77.8%,疾病控制率(DCR)为88.9%;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为18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23个月。主要毒性反应是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且均为Ⅰ ~Ⅱ度。结论:赫赛汀联合吉西他滨对于难治性转移性乳腺癌是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卡培他滨(CAP)联合长春瑞滨(NVB)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卡培他滨2 500mg/m,分2次口服。连续服用2周;长春瑞滨25mg/m,d1、d8快速静脉滴入。3周为1周期。至少治疗2个周期。结果 36例患者可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13例,病情稳定(SD)10例,病情进展(PD)9例,总有效率(CR+PR)为47.2%,疾病控制率(CR+PR+SD)为75.0%。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手足综合征,其次为胃肠道反应及脉管炎,均可以耐受。结论 CAP联合NVB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有较好的疗效,尤其是对蒽环类及紫杉类治疗失败的患者疗效显著,且耐受性好,并发症轻。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常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46例初治ⅢB和Ⅳ期NSCLC患者,包括鳞癌17例,腺癌23例,其他类型6例,均采用恩度联合常规化疗,其中联合TP方案12例,联合GP方案15例,联合NP方案19例。恩度剂量为15mg/次,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静滴3~4小时,第1~14天连续给药。TP方案:紫杉醇(PTX)175mg/m第1天,顺铂(CDDP)25mg/m第1~3天;GP方案:吉西他滨(GEM)1 000mg/m第l、8天,CDDP25mg/m第1~3天;NP方案:长春瑞滨(NVB)25mg/m第1、8天,CDDP25mg/m第1~3天。均21天为1周期。所有患者至少完成2个周期,根据WHO疗效评定及毒副反应分级标准,观察其近期疗效、1年生存率、肿瘤进展时间(TTP)及毒副反应。结果:46例初治晚期NSCLC,获CR2例(4.35%),PR17例(36.96%),SD14例(30.43%),PD13例(28.26%),客观反应率(RR)为41.31%,疾病控制率(DCR)71.74%。中位TTP为5.1个月,1年生存率为38.2%。治疗相关毒副反应主要为食欲不振,疲乏,轻度的心脏毒副反应,包括心悸、胸闷、血压升高等,全组无心律失常及出血发生。骨髓抑制、Ⅰ ~Ⅱ度胃肠道及外周神经毒性均可耐受。结论:恩度联合常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近期客观疗效较高,安全性好,但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西妥昔单抗联合含伊立替康方案治疗国人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14例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入组,为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单药或FOLFIRI方案,西妥昔单抗首次给予负荷剂量400mg/m,而后每周维持量为250mg/m。3例患者行K-ras检测。结果:可评价病例12例,其中PR2例,SD5例,RR16.7%,DCR58.3%。12例患者中位TTP为9.3周。MST为41.3周。2例K-ras野生型的患者中,1例获得PR,TTP为32周;1例SD。1例K-ras突变型的患者治疗2周期后PD。与西妥昔单抗相关的毒副反应为痤疮样皮疹(78.6%)和过敏反应(14.2%)。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国人晚期结直肠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方案治疗晚期复治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12例晚期复治乳腺癌患者,接受培美曲塞500mg/m,d,奈达铂25mg/m,d~d,3周重复,至少2个周期评价疗效。结果 12例患者的有效率(CR+PR)为33.3%,疾病控制率(CR+PR+SD)为75.0%。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皮疹和胃肠道反应。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复治乳腺癌高效、低毒、可耐受,对蒽环类和紫杉类药失效者仍然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长春瑞滨(NVB)加顺铂(DDP)同步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 50例Ⅲ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同步放化疗组和单放组,每组各25例。单放组采用6MV或15MVX线常规外放疗DT40Gy,后采用三维适形放疗2.5~3Gy/f,1f/d,至DT70~75Gy,同步放化疗组在放疗的第1~3天联合NP方案化疗(NVB25mg/m,d、d,DDP30mg/m,d~d),21天为1周期,放疗后再采用该方案化疗3~6个周期。结果 同步放化疗组与单放组的有效率(CR+PR)分别为84.0%和64.0%(P>0.05);1、2年生存率分别为76.0%、36.0%和68.0%、24.0%(P均>0.05)。主要毒副反应表现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结论 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NP方案同步化疗治疗Ⅲ期NSCLC近期疗效好,且毒性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吡柔比星联合顺铂二线治疗进展期软组织肉瘤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阿霉素和异环磷酰胺一线化疗失败的进展期软组织肉瘤患者9例,吡柔比星50mg/m第1天静滴,顺铂25mg/m第1~3天静滴。21天为1周期,完成2~6个周期,中位周期数为4。结果 全组患者CR0例,PR2例(22.2%),SD5例(55.6%),PD2例(22.2%),有效率(RR)为22.2%(2/9),疾病控制率(DCR)77.8%(7/9)。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3个月(2~21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7个月(3~27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粒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和脱发,其他不良反应少见。结论 进展期软组织肉瘤患者阿霉素和异环磷酰胺一线化疗失败后改用吡柔比星联合顺铂二线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疾病进展,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晚期乳腺癌多支超选择性动脉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经临床穿刺活检病理明确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为介入化疗组(30例),采用Seldinger’s方法术前在DSA造影下多支供血动脉分别超选择性插管,靶血管区域化疗栓塞。B组为对照组(30例),采用术前常规外周静脉全身注药新辅助化疗,2组化疗方案均用吡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比较两组的近期、远期疗效,生存率,复发率,疗程、并发症及化疗不良反应。结果:A组完全缓解(CR)6例(20.0%),部分缓解(PR)23例(76.7%),稳定(SD)1例(3.3%),CR+PR 29例(96.7%),平均疗程时间(29.8±3.2)d,A组复发5例16.7%),中位生存期39个月。B组CR 1例(3.3%),PR 22例(73.3%),SD 7例(23.3%),CR+PR23例(76.7%),平均疗程时间(39.9±4.5)d,复发16例(53.3%),中位生存期25个月。A组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B组(P<0.05)。平均疗程低于对照组,复发率降低且生存时间延长。结论:中晚期乳腺癌术前多支供血动脉超选择性插管,靶血管区域化疗栓塞可明显提高疗效,降低临床分期,降低化疗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增加手术切除机会,减少术中出血和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ATP MgCl2 加常规抗癌药物局部动脉灌注对晚期恶性肿瘤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对象分为A(化疗药 ATP MgCl2 )和B (单纯化疗药 ) 2组 ,进行动脉灌注治疗 ,并对比 2组临床疗效及其副反应。结果 :A组 4 0例 ,CR 5例 ,PR 8例 ,MR 5例 ,SD 17例 ,PD 5例 ,有效率为 32 5 %。B组 39例 ,CR 1例 ,PR 7例 ,MR 11例 ,SD 14例 ,PD 6例 ,有效率为 2 0 5 %。 2组间未见明显毒副反应差异。结论 :ATP MgCl2 可提高抗癌药物的抗癌作用 ,对一些中、晚期恶性肿瘤具有较好的疗效 ,无明显的毒副反应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肿瘤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评估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联合NP方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并对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选择中晚期NSCLC患者101例按入院的单双日分为2组,双日入院的定为A组(46例),给予肿瘤组织间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结合NP方案锁骨下静脉化疗;单日入院的定为B组(55例),采用单纯NP方案锁骨下静脉化疗。两组所用化疗药物剂量参考的标准相同。结果:A组46例患者,CR5例,PR16例,SD20例,PD5例,有效率为45.7%(21/46)。B组55例患者,CR2例,PR11例,SD30例,PD12例,有效率为23.6%(13/55)。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37,P=0.02。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肿瘤组织间植入联合NP方案化疗治疗NSCLC创伤小,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少而轻,近期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一线化疗方案,但传统3wk方案毒副反应较大。因此本研究为比较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改进的3wk方案与传统3wk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毒副反应及1a生存率。方法68例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Ⅲb或Ⅳ期NSCLC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改进方案(A组)和传统3wk方案(B组)化疗。A组:多西紫杉醇总剂量按75mg/m^2,分2次分别于d1、d8,静脉滴注;每天顺铂25mg/m^2,静脉滴注,dl-d3,每3wk重复;B组:多西紫杉醇75mg/m^2,静脉滴注,d1,顺铂用法同A组,每3wk重复。2周期后评价疗效与毒副反应,并随访la生存率。结果两组均无CR,A组PR10例,SD20例,PD4例,总有效率为29.4%;B组PR11例,SD20例,PD3例,总有效率为32.4%;A组1a生存率为38.2%,B组1a生存率为35.3%,两组疗效(P=0.793)及1a生存率(P=0.801)差异无显著性。中性粒细胞Ⅲ/Ⅳ度减少A组17.6%;B组47.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0)。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改进的3wk方案治疗NSCLC与传统3wk方案相比,疗效相似,但血液学毒性明显下降,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5.
黄丹丹  李涛  张军  陈博  郎锦义 《中国肿瘤临床》2012,39(23):1961-1963
  目的  评价尼妥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近期疗效。  方法  将65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分为3组, 单纯放疗组14例; 同步放化疗组29例; 尼妥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组(联合治疗组)22例。观察近期疗效、治疗不良反应。  结果  65例患者中完全缓解7例, 部分缓解46例, 稳定病情8例, 病情进展4例, 总有效率81.5%。其中单纯放疗组总有效率57.1%;同步放化疗组总有效率86.2%;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0.9%, 仅有2例患者出现Ⅰ度皮疹, 1例患者出现Ⅰ度恶心, 有2例患者出现轻度血压下降, 均未影响治疗。  结论  联合治疗组、同步放化疗组的近期有效率高于单纯放疗组, 但联合治疗组是否优于同步放化疗还无定论; 尼妥珠单抗的近期不良反应小, 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目的:卡培他滨是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方案用药,但在晚期乳腺癌的维持治疗中的研究较少。本文旨在探讨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一线化疗后处于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或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的62例患者分为2组,卡培他滨治疗组(31例)患者予以单药口服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对照组(31例)患者予以定期随访观察。每2个化疗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卡培他滨治疗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ion,TTP)为12(2~24)个月,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8)个月,且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亚组分析中,未绝经组、激素受体阳性组、HER-2阳性组、有内脏转移组、有肺转移组及既往未接受过卡培他滨化疗组的患者中,卡培他滨治疗组患者的TT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卡培他滨治疗组总有效率(CR+PR)为19.4%(6/31),肿瘤控制率(CR+PR+SD)为74.2%(23/31)。主要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及血液学不良反应,其次为胃肠道不良反应,但均可以耐受。卡培他滨治疗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结论:卡培他滨用于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后的维持治疗可以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ombination therapy of 4 cycles with docetaxel 70 mg/m(2)every 3 weeks and trastuzumab as primary chemotherapy for operable breast cancer was determined in 21 patients (pts) by assessing the 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 (pCR) rate, clinical response rate (RR), breast conservation surgery (BCS) rate and toxicities. To date, 19 pts have completed surgery. The pCR rate was 21% [95% CI 6%-46%] . The overall RR was 90% [95% CI 67%-99%] , with 5 CR, 12 PR, 2 SD and 0 PD. Grade 3 or 4 adverse events were leukopenia 48%, neutropenia 67%, hemoglobin 5%, and febrile neutropenia 10%. All non-hematological toxicities were mild and manageable. The pCR rate is not as low as that achieved in previous international studies. The combination of docetaxel and trastuzumab was a well-tolerated and very active regimen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HER 2-overexpressing operable breast cancer. This regimen promises to be one of the leading future treatments for progressive breast cancer.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多西紫杉醇(TAX)、顺铂(DDP)、5-氟尿嘧啶(5-Fu)三药联合方案诱导化疗加DDP同期放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40例初诊局部晚期(UICC分期Ⅲ、Ⅳ期)鼻咽癌患者入组,随机分为诱导化疗加DDP 3周方案组(A组),诱导化疗加DDP单周方案组(B组)。两组均先行2个疗程诱导化疗,方案为TAX 60 mg/m2第1天;DDP 60 mg/m2第1天;5-Fu 600 mg/m2 第1天至第5天,每3周重复,共2个周期。第7周开始放疗,放疗第1天同时行化疗。A组:DDP 80 mg/m2第1天,每3周1次,共2次;B组: DDP 30 mg/m2第1天,每周1次,共6次。放疗采用二维适形照射,鼻咽原发病灶68~72 Gy,34~36次,7周,颈部淋巴结阳性区60~66 Gy,30~33次,6~6.5周。结果 40例共完成78个疗程诱导化疗,A、B组各1例出组。38例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A组17例完成2个疗程同期DDP化疗;B组10例按计划完成6个周同期化疗,4例完成5周化疗,4例完成4周化疗,1例只完成2周化疗。诱导化疗后CR 4例(10.5 %),PR 27例(71.1 %),SD 7例(18.4 %),总有效(CR+PR)率81.6 %。治疗结束后CR 32例(84.2 %),PR 5例(13.2 %),SD 1例(2.6 %),总有效率 97.4 %。结论 TPF诱导化疗加DDP同期放化疗是治疗晚期鼻咽癌的可行方案,推荐使用同期DDP 3周化疗方案。剂量强度可否提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泰索帝联合顺铂治疗蒽环类药物耐药的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8例蒽环类药物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均接受泰索帝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泰索帝75mg/m2静滴,第1天;顺铂80mg/m2静滴,第1天或分3天给予;每3周重复,完成3个周期化疗后评价疗效,有效病例4周后确认。结果28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CR3例,PR13例,SD11例,PD1例,总有效率(CR PR)57.1%(16/28)。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结论泰索帝联合顺铂是治疗蒽环类药物耐药的晚期乳腺癌的有效化疗方案,不良反应能够耐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节拍化疗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维持治疗中的近远期疗效、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方法:将经联合化疗有效的58例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卡培他滨节拍化疗组和卡培他滨常规剂量组两组,每组患者各29例。节拍化疗组患者给予卡培他滨节拍化疗,常规剂量组患者给予常规剂量卡培他滨化疗。治疗2个月后评价近期疗效,每个月评价不良反应,并统计两组患者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中位生存时间、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58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节拍化疗组患者中CR 0例,PR 5例,SD 22例,PD 2例,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17.2%和93.1%;常规剂量组患者中CR 0例,PR 6例,SD 20例,PD 3例,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20.7%和89.7%。两组患者的ORR和DC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节拍化疗组患者的中位肿瘤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7.1个月,与常规剂量组患者(6.9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节拍化疗组患者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72.4%、58.6%,与常规剂量组患者(69.0%、5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改善方面,节拍化疗组患者显著优于常规剂量组患者(P<0.05);节拍化疗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和手足综合征等,均以Ⅰ-Ⅱ度为主,均可耐受,常规剂量组患者的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显著高于节拍化疗组(P<0.05)。结论:卡培他滨节拍化疗作为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维持治疗,其近远期疗效与常规剂量维持化疗相当,同时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反应轻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