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风以猝然跌倒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无昏倒而突然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也是人们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这类疾病起病急骤,来势凶猛,病情变化迅速,即使经过积极抢救而幸存者,也约有70~80%的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1],如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失语等.  相似文献   

2.
《医药世界》2002,(10):54-55
溶栓胶囊与中风、脑血栓、脑梗塞 中风是中医学的一个病名,也是人们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和俗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无昏倒而突然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包括西医的脑出血、脑血栓、脑梗塞等。血栓是导致中风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3.
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临床表现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及早的治疗及有效护理可助患者及早康复。现就中风患者出院指导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风,是中医学中的一个病名,现代医学称为急性脑血管疾病,又叫脑卒中.它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无昏倒而突然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相似文献   

5.
“半身不遂”是怎么造成的 中风也叫做脑血管意外、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阻塞(缺血性中风)或者破裂(出血性中风)引起的脑组织供血障碍的病变。病情轻的中风患者可能只有头晕、手脚无力,严重的则出现半身不遂、失语、吞咽困难甚至昏迷,抽搐,  相似文献   

6.
中风后遗症是患有脑血管疾病半年后留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语蹇,肢体偏瘫,麻木等功能障碍。给患者和家庭带来诸多不便和痛苦。近年来笔者采用针灸、中西药、推拿等综合治疗中风后遗症效果显著。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已收治了60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现就其疗效经过深入探讨和实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风的中医康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康复治疗中风患者的临床疗效。通过中风病康复治疗,使中风致残者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达到功能康复,重返社会的目标中风是因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以昏仆、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謇不语等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1]。中风之病主要可分为出血中风和缺血中风。  相似文献   

8.
景在平 《家庭用药》2009,(12):20-21
中风是引起中老年人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俗称“大中风”。大多教人会认为.中风就是脑血管硬化引起破裂出血.导致半身不遂.甚至死亡、但是近50年采的研究发现,很多中风患者的病因并不是脑血管硬化破裂,而是由于脑血管猿窄和闭塞。除了传统的药物治疗以外,现在有了较为有效的手术方法防治中风,即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名教师,也是一个中风后遗症患者,今年52岁,我于1999年5月患中风,留下后遗症——半身不遂,左手不能用,走路跛行,事实上,我在中风前就有几次小中风,但没有在意,最终酿成大中风。  相似文献   

10.
老年中风后遗症是由于脑血管病(主要为脑出血及脑梗塞)病情稳定后缺乏康复措施而引起。患者常有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史。大部分表现为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肢体麻木无力、语言障碍、吞咽困难等。其高致残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缩短了老年人的寿命。且患者病情稳定后,由于对疾病和康复训练的认识不足,所以对治疗的依从性差,而这又关系着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故及早实施康复护理极为重要。我科自1997年开展健康教育以来,对老年中风后遗症患者治疗的同时实施此措施取得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偏瘫康复汤治疗中风后遗症55例梅楠(郑州铁路分局医院郑州市450052)中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年发病率为100~200/万[1],其常遗留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等后遗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积极有效地进行治疗,使其康复,对减轻患者家...  相似文献   

12.
<正>中风起病急骤,临床表现错综复杂,与六淫中风性"喜行而数变"的特点相似,共同症状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为特点。后遗症多表现为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蹇涩等,少数患者可出现口角流涎不止,呈疼痛面容。中风流涎症临床并不多见,但往往沥绵难愈,给患者带来难言的痛苦。笔者阐述中风的辨证分型及其治疗和中风流涎症的病机和辨证治疗,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缺血性中风 中风又称脑卒中,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上海市中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全国中等水平,但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全国每年中风死亡人数达百万。存活患者约500万~600万,其中75%以上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常见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等症状,造成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中医中药在中风恢复期治疗,中风后机能康复以及预防再次中风方面具有独到优势。  相似文献   

14.
侯震 《首都医药》2003,10(24):30-32
中风又名卒中,临床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偏身麻木为主症。因其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与风性之善行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名中风,也称“非风”。《景岳全书·非风》云:“非风一证,即时人所谓中风证也,此证多见卒倒,多由昏愦,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而古今相传,咸以中风名之,其误甚矣。” 中风患者平素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加之忧思恼怒,或饮酒饱食,或房室劳累,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中风)是以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伴有昏迷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缺血性中风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梗死和暂时性脑缺血发作,出血性中风包括脑溢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中医辨证分为中经络型和中脏腑型。  相似文献   

16.
石晶 《中国实用医药》2008,3(20):160-161
中风后遗症是指发生在出血性中风(如脑出血)、缺血性中风(如脑栓塞)急性期过后遗留下来的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等症状,中医谓之偏枯、偏风等,属于中老年人多发难治的疾病之一。我门运用中医辨证施治,治疗中风后遗症124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话说中风     
中风又名“卒中”,相当于西医所说的脑血管意外,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中风发病急、变化快,犹如自然界的风一样善行而数变,临床上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和口眼歪斜为主证,是与心肌梗塞、癌症一样为常见病、多发病,并且是引起老年人致死的三大疾病之一,故而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18.
乳腺疾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疾病是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病死率也有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广大妇女的健康及生命,而大部分女性对乳腺疾病认识不足,知识缺乏,不仅加重了她们的心理负担,而且对疾病的治疗也产生了负面影响.为了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提高患者对乳腺疾病的认知程度,2007年6月~2009年6月对240例门诊患者进行乳腺疾病健康教育需求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中风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中风病是西医学中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它大体上包括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疾病,表现形式为猝然昏厥,半身不遂或偏身麻木,言语蹇涩或未见昏厥而以突发口眼歪斜,肢体活动不力。因起病急,变化快,见症多,与自然界风性善行数变的特性相似,故名为中风。因其具有病情重,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故加强护理是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合并症,降低病死率与致残率的重要环节。因此,及时抢救治疗与恢复功能,是治疗中风的关键,也是护理工作的重点。中风病人大量的护理工作由护士承担,有些危重患者,还需要家  相似文献   

20.
<正> 脑卒中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倒而仅以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为主证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而且常留有后遗症。笔者自2001年以来以降纤酶与川芎嗪合用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4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并与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的38例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接受治疗的86例患者,均经过脑 CT 确诊为脑梗塞,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病程在6小时~30天之间,对照组38例,病程在6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