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嵌合体与同种异体肾移植免疫耐受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嵌合体表达情况与免疫耐受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3对引物 ,应用PCR和RT PCR方法 ,检测接受男性供体肾移植的女性受者外周血及尿沉渣Y染色体特异片段DNA和mRNA表达 ,进行嵌合体与免疫耐受相关性研究。 结果  176例女性受者嵌合阳性 137例 ( 77.84 % ) ,阴性 39例 ( 2 2 .16 % )。阳性组平均存活时间 ( 8.9± 3.7)年 ,阴性组 ( 5 .2± 3.9)年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阳性组发生排斥反应 15例 ( 10 .9% ) ,阴性组 11例 ( 2 8.2 % )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肾移植术后受者体内嵌合状态与免疫耐受相关 ,微嵌合体可以作为器官移植免疫耐受监测的生物学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双份脐血移植(DCBT)受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的嵌合状态.方法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2a型男性患者1例,接受改良白消安环磷酰胺方案+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预处理,输注5个抗原(5/6)相合和4个抗原(4/6)相合的非血源脐血各1份,移植后19 d粒系造血重建.移植后87 d,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DCBT后受者及正常供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别培养MSC,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诱导其向成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分化,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MSC表面造血及免疫相关分子的表达,短串联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受者MSC、外周血、骨髓中供者细胞嵌合率.结果 移植后受者MSC与正常供者MSC具有相似的细胞形态、免疫表型以及分化潜能,均能表达白细胞介素6、干细胞因子、白血病抑制因子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造血及免疫相关分子的mRNA.DCBT后受者骨髓优势脐血嵌合度达96.4%,外周血嵌合度达95.7%,MSC的优势脐血嵌合度为5.4%,MSC中受者本身部分占94.6%.结论 DCBT后,受者造血重建仅来自于其中1份脐血.移植后骨髓MSC大部分来源受者本身,部分嵌合的供者MSC来源于植入的单份脐血.  相似文献   

3.
供体骨髓输注发生嵌合体与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供体骨髓输注发生嵌合体与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供体为男性的女性尸体肾移植患者55例,分为术前未行供体骨髓输注者30例(未输注组);术前行供体骨髓输注的肾移植25例(输注组).自末梢血中提取DNA,利用nested PCR法检测Y染色体上的特异基因片断DYZ-1.结果:证实有微嵌合发生共32例中13例(40.6%)、23例无嵌合体存的病例中有10例(43.5%),都发生过1次或1次以上的急性排斥反应,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输注组中当微嵌合现象消失、PCR检测转为阴性时,未见排斥反应病例发生.结论:供体骨髓输注有利于促进微嵌合的形成,嵌合体的消失现象与急性排斥反应之间无相关关系,不能以此作为诊断急性排斥反应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往研究提示肾移植受者体内有供受者来源的 DNA 微嵌合体出现。但其是否可作为移植肾脏存活状况的预测指标尚未确认,主要是缺少足够的例数。方法:用 RT-PCR 预测性地检测126例曾接受男性肾移植的女性血浆中的 Y 染色体基因 SRY_1、DYZ~(1st)、DYZ~(2nd)。结果:在这126例女性肾移植受者的血浆中SRY_1、DYZ~(1st)、DYZ~(2nd)基因阳性率为77%。微嵌合体阳性受者的移植肾存活率为8.7年;而阴性受者的移植肾存活率为5.4年。出现急性肾排斥反应的阳性受者为10%,而阴性受者为28%。结论:肾移植受者血浆中可以有供者 DNA 微嵌合体出现。利用 RT-PCR 手段检测血浆中微嵌合体可成为移植肾的存活状况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前受者外周血抗原特异性单个效应细胞频数与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斑点实验方法,检测8名健康志愿者及25例肾移植受者术前外周血淋巴细胞经同种异体抗原刺激后分泌特异性细胞因子(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和白细胞介素5)的单个效应细胞频数,并对25例受者肾移植后的情况进行随访,时间至少为半年。结果8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分泌γ干扰素(INFγ)的细胞的频数最高,为15/500000~120/500000,其频数在连续4个月内相对稳定。受者术前体内存在的供者特异性的、分泌INFγ的细胞频数与供、受者间HLA配合情况无关;25例肾移植受者中,21例移植术后均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其术前供者特异性的、分泌INFγ的细胞频数除2例外,均低于40/500000;4例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术前供者特异性的、分泌INFγ的细胞频数分别为86/500000、104/500000、128/500000及264/500000。结论移植术前测定受者体内供者特异性的、分泌INFγ的细胞频数可以作为评估受者针对供者的特异性免疫反应能力的方法之一,并为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扩大供者来源,探讨在子-母微量嵌合体基础上同胞间非T淋巴细胞去除(Non-TCD)HLA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可行性。方法受者的原发病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性淋巴细胞病变,供者为其胞弟,供、受者HLA有3个抗原不同,经套式序列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供者微量嵌合体阳性。采用全身照射、司莫司汀、阿糖胞苷、环磷酰胺及兔源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等对受者进行预处理;采用环孢素A、霉酚酸酯及甲氨蝶呤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移植后受者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0.5×109/L和血小板>20×109/L的时间分别为11、18d,骨髓检查显示增生活跃,粒细胞系、红细胞系形态和比例正常;1、2、3、6个月和1年时完全供者型嵌合>90%。术后发生Ⅱ度急性GVHD及慢性局限性GVHD,经调整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后缓解。受者现基本恢复正常生活。结论子-母微嵌合体阳性的HLA半相合同胞可作为Non-TCD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供者。  相似文献   

7.
肾移植受者术后免疫状态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移植术后如何了解移植受者术后的免疫状态 ,合理应用免疫抑制药物 ,在免疫不足和免疫过度之间取得平衡 ,仍是移植医生面临的难题。通过血中免疫抑制药物浓度的测定 ,结合外周血中的T细胞亚型、细胞因子、细胞粘附分子、含供者基因的微嵌合体、术后PRA水平的测定以及移植肾穿刺标本和细针抽吸细胞的免疫学检查、供受者特异性淋巴细胞体外混合培养反应情况的检测 ,才能较为准确地了解和评价移植受者术后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8.
非清髓性脐血移植治疗成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与追踪观察无关供者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CBSCT)治疗成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SAA)后 ,脐血造血细胞的植入情况及疗效。方法 单份脐血 (3例 )和双份脐血 (3例 )移植治疗成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共 6例。输入的脐血单个核细胞 (MNC)数为 (1.6~ 10 .7)×10 7/kg(按患者体重计 )。预处理方案由低剂量的环磷酰胺 (CTX)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ALG)组成。CTX总用量为 6 0mg/kg ;ALG为 12 0mg/kg。移植后供者细胞植入状态的检测方法采用微卫星DNA指纹法或萤光定量PCR分析。结果  6例中有 5例移植后有供者细胞植入证据 ,均为供、受者细胞混合嵌合状态。 2例接受双份脐血移植者均仅显示单份脐血植入。迄今追踪时间平均 2 1个月 (7~ 5 0个月 ) ,4例造血完全恢复。 2例移植后早期死于重症感染 ,其中 1例曾有早期植入证据。结论 Allo CBSCT治疗成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可形成较长期的稳定供、受者造血细胞混合嵌合体。脐血可作为造血干细胞来源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9.
肾移植受者术后免疫状态的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肾移植术后如何了解移植受者术后的免疫状态,合理应用免疫抑制药物,在免疫不足和免疫过度之间取得平衡,仍是移植医生面临的难题。通过血中免疫抑制药物浓度的测定,结合外周血中的T细胞亚型、细胞因子、细胞粘附分子、含供者基因的微嵌合体、术后PRA水平的测定以及移植肾穿刺标本和细针抽吸细胞的免疫学检查、供受者特异性淋巴细胞体外混合培养反应情况的检测,才能较为准确地了解和评价移植受者术后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国内外公认的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外周血和骨髓中不同亚型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存在差异,allo-HSCT后供、受者免疫细胞嵌合状态演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移植后供者各种免疫细胞亚群的嵌合状态分析因其极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在判断allo-HSCT的临床效果、疾病转归、提高移植术后受者生存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本文就allo-HSCT后供、受者间各种免疫细胞嵌合状态监测的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肾移植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诱导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总结其经验.方法 2009年实施7例亲属活体肾移植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1例为供受者HLA抗原全相合,其余为半相合.肾移植前5d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供者造血干细胞,术前1d采集供者造血干细胞.肾移植前3d受者开始接受全身淋巴照射,连续3d,肾移植术中给予受者抗胸腺细胞球蛋白50 mg,术后第2、4、6天输注供者造血干细胞.术后常规采用三联免疫抑制方案,监测受者血常规、淋巴细胞亚型变化及移植肾功能等情况.结果 全身淋巴照射后受者淋巴细胞数进行性降低,以B淋巴细胞(CD19+)的比例下降幅度最大,其他血细胞数量变化不大.HLA全相合受者诱导出30%~50%的嵌合体,其余受者仅诱导出1%~5%的嵌合体.术后随访3年,7例受者移植肾功能稳定,均未出现骨髓抑制和移植物抗宿主病,未增加感染风险.经移植肾活检证实,1例受者出现轻度急性排斥反应,其余6例受者未发生排斥发生.7例受者中,有3例减少了免疫抑制剂的用量.结论 肾移植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诱导治疗的方案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者的选择评估及围手术期安全性。方法 2007年6月至2010年8月,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移植泌尿外科严格按照供体的评估程序,对79例拟行亲属活体肾移植的供体进行评估,依据供者入选和剔除标准选出合格供体。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对供、受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供者的一般资料、肾功能、捐献关系,分析拟供者剔除的原因,了解供、受者的配型、手术情况,追踪供者、受者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79名拟供者,经严格的筛选最终确定为亲属活体肾移植供体38名。剔除的41例中,糖尿病和高血压,占34%,其余依次为双侧肾功能损害、患乙型病毒性肝炎或丙型病毒性肝炎。供、受者的关系:父母捐献给子女15名,3代以内血亲捐献10名,兄弟之间捐献8名,夫妻之间捐献5名。供、受者血型相同33对、相容5对。供、受者补体依赖淋巴细胞毒性试验均为(-)、群体反应性抗体均为(-)。供者手术时间1~2h,供肾热缺血时间30~60s,冷缺血时间1~2h。供者术前及术后的血清肌酐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均于术后7d恢复正常。供者围手术期间均未发生外科及内科并发症,住院时间10~14d。本组受者中,除1例夫妻之间捐献的肾移植患者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外,其他病例无出现急性排斥反应、肾功能延迟恢复等状况,随访至2010年7月,移植肾均正常。结论对于亲属活体肾移植的供体安全应予重视。严格进行术前评估,选择合格的供者,术中操作规范,术后加强管理,活体肾移植的供者围手术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目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已广泛应用于造血系统疾病的治疗,但移植术后也存在一系列并发症。NK细胞的运用为改善allo-HSCT受者预后带来希望,供者来源NK细胞通过其细胞膜上的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与其配体错配发挥同种异体反应,该过程具有保留移植物抗白血病和减少移植物抗宿主病双重效应。NK细胞是allo-HSCT后受者体内最早重建的免疫细胞群,因此移植后供、受者NK细胞嵌合状态评估对预测疾病预后及指导干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基于NK细胞嵌合状态的供者NK细胞输注免疫干预疗法可改善疾病预后,在血液系统疾病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近年来供者NK细胞及其嵌合状态在allo-HSCT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联体共生模型 ,建立供、受者嵌合体 ,探讨嵌合体与免疫耐受的关系。方法 纯系雄性DA(RT1a)大鼠为供者 ,Lewis(RT11)大鼠为受者 ,随机分成 3组 ,每组供、受者各 15只。Ⅰ组 (未处理组 ) :仅行DA到Lewis大鼠的腹部心脏移植 ,手术前后不作任何处理。Ⅱ组 (环磷酰胺组 ) :DA到Lewis大鼠的心脏移植前后分别经腹腔注射环磷酰胺 80mg/kg。Ⅲ组 (联体组 ) :0d :供、受者大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 80mg/kg ;第6d :供、受者联体 ;第 16d :联体大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80mg/kg ;第2 1d :分开联体 ,行DA到Lewis大鼠的心脏移植。观察各组移植心存活时间 ,供心病理学改变 ,供、受者间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MLR)。结果 Ⅲ组形成了稳定的供、受者嵌合体 ,供心平均存活时间为 :(76 .33± 10 .71)d ,较Ⅰ组 (7.17± 1.17)d、Ⅱ组 (8.5 0± 1.87)d显著延长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Ⅲ组的供心仅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 ;供、受者间MLR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联体共生可形成稳定的外周和中枢嵌合体 ,嵌合体在同种心脏移植的免疫耐受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大剂量免疫抑制剂作为骨髓移植前受者的预处理,诱导其对供者特异性器官移植免疫耐受,并探讨宏嵌合的形成与移植耐受的关系。方法雄性C57BL/6和雌性BALB/c小鼠作为皮肤移植的供者和受者。实验分为11组:第1组为对照组,仅作皮肤移植,不做其他处理;第2组为单纯供者骨髓细胞移植(BMT)后进行皮肤移植;第3~5组:分别使用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FK506)、环孢素A(CsA)、环磷酰胺(CTX)后进行皮肤移植;第6~8组:分别应用FK506、CsA、CTX预处理后作骨髓移植,再进行皮肤移植。前8组皮肤及骨髓供者均为雄性C57BL/6小鼠。第9~11组:处理同第6~8组,但移植皮肤来自无关供者雄性ICR小鼠,以验证耐受的特异性。每组受鼠6只。观察皮肤移植存活时间、皮肤的排斥反应,并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嵌合体的形成。结果单独应用常规剂量的供者骨髓细胞输注或短期的免疫抑制治疗并不能延长移植物的存活,也没有宏嵌合形成。而6~8组的皮肤移植物存活时间较各对照组明显延长;宏嵌合检查呈阳性。来自无关供者的皮片存活时间无延长。结论采用短期应用大剂量免疫抑制剂这一温和的非照射预处理方法,再输注供者骨髓细胞,可获得一定程度的免疫耐受,达到延长皮肤移植物存活的目的。移植前输注供者骨髓细胞形成的宏嵌合与移植物耐受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供体特异性骨髓输注肾移植受者外周血嵌合体动态变化及对急性排斥的影响。方法 自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本中心对63例尿毒症患者进行了尸体肾脏移植联合供体特异性骨髓细胞(DBMC)输注(骨髓组),同期406例单纯接受肾移植(对照组)。采用原位PCR与流式细胞仪相结合的PCR-Flow方法对36例DBMC输注病例(DBMC组)和26例与DBMC输注配对病例(配对对照组),用PCR-Flow方法进行嵌合体检测。结果 术后4周和8周DBMC组与配对对照组相比,嵌合体明显增加,分别为(9.20±8.03)%比(1.29±2.05)%(P<0.01),和(7.73±7.35)%比(0.76±1.93)%(P<0.01)。但8周以后各个时间点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随访期间,骨髓组和对照组Scr无显著差异,但急性排斥发生率前者明显低于后者,分别为3.17%与12.81%(P<0.05)。结论 DBMC输注能促进术后早期嵌合体的形成,显著降低急性排斥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肾移植术后供体细胞移行嵌合状况与移植肾功能及排斥反应发生情况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Y染色体特异性DNA片断,对30例接受男性供肾的女性肾移植受者外周血及皮肤进行供体细胞嵌合的检测。结果 30例受者总细胞移行嵌合发生率为 63%(19/30),术后2周内移行嵌合率为 30%(9/30),3个月内为 40%(12/30),24个月为76%(19/25)。经30例受者连续随访观察表明,发生移行嵌合的受者移植肾功能较未发生受者为好,排斥反应发生次数也较少,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肾移植术后细胞移行嵌合发生率随移植肾存活时间延长而升高。供体细胞移行嵌合的发生有利于移植物存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诱导同种异体心脏移植的免疫耐受 ,为心脏移植的抗排斥反应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供者脾细胞和环磷酰胺联合预处理受者 ,诱导受者对移植心脏的免疫耐受 ,然后行大鼠颈部心脏移植术。将实验动物分成 5组。对照组 :受者不作任何预处理 ;组 1:预处理第 2天用环磷酰胺 5 0~ 80 mg/ kg预处理受者 ;组 2 :预处理当天用供者 5~ 10× 10 7个脾细胞预处理受者 ;组 3:受者不作任何预处理 ,手术当天开始用环孢菌素 A10 mg/ kg,每 2天 1次 ,共 8~ 10次 ,腹腔内注入 ;组 4:预处理当天用供者脾细胞 5~ 10× 10 7个和第 2天环磷酰胺 5 0~ 80 mg/ kg联合预处理受者。 结果 各组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明显不同 ,5组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供者脾细胞和环磷酰胺预处理受者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明显延长。 结论 供者脾细胞和环磷酰胺联合预处理 ,可诱导受者对移植心脏的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19.
虽然同种组织和器官移植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但移植后的排斥反应仍是影响成功的最主要问题,也是当今移植界研究的热点。如何有效地诱导免疫耐受,已成为移植免疫学领域的重要课题。20世纪90年代初Starzl发现微嵌合状态,指器官移植以后,用现代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观察到的不同个体来源的细胞在某一特定个体内长期共存的现象。国内外许多学者在此领域进行了许多研究,现就微嵌合体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微嵌合状态的发现微嵌合状态(microchimerism)[1]是指接受同种实体器官移植的受者体内可检测到供者来源的细胞或遗传物质(如HLA分…  相似文献   

20.
嵌合状态(chimerism)是指接受了同种异体移植的受体内可检测到供者的细胞或遗传物质的现象。同时,移植的组织内很多细胞如巨噬细胞则被宿主细胞代替,形成一种互相嵌合的状态。从Billimgham(1953)等首先发现造血细胞嵌合状态能够诱导供体特异性耐受以来,在啮齿类和灵长类动物模型中发展了许多不同的实验方案。通过嵌合状态诱导免疫耐受有许多的优点,包括其可靠性与平稳性。这些特点对于器官和组织移植的受体来说具有临床应用的吸引力。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讨沦这个问题。 研究历史 Billimgham(1953)等首先发现造血细胞嵌合状态能够诱导供体特异性耐受,他们通过孵育造血组织在胚胎小鼠中成功诱导了皮肤异体移植的免疫耐受并提出假说:造血细胞嵌合状态可能是克服MHC障碍的免疫耐受的最基本的机制。随后更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