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正常妊娠早期人胎盘中分离出滋养层细胞,经重组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MTT生物检测法测定其上清液白细胞介素6(IL-6)的活性,同时用酶免疫分析法检测人绒膜促性激素的活性,结果显示,被rTNF-α刺激一,合体滋层细胞分泌IL-6先于hCG,当用抗IL_6受体的单克隆抗体PM-1阻断后,hCG分泌量明显下降,而此时IL-6的产生量不受影响。当滋养层细胞经rTNF-α刺激产生IL-6之后再用PM-1阻断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在腹腔炎症和抗感染免疫调节中作用,用体外分离法培养了HPMC,并对细胞纯度进行了光镜下细胞形态,电镜下超微结构及一系列免疫组化染色鉴定,继而用HPMC培养上清分析细胞因子的表达,检测结果发现,HPMC能自发地分泌白介素1(IL-1),在有细菌毒素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刺激下IL-1分泌量均明显增高,其中细菌毒素刺激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  相似文献   

3.
不同种类透析膜对单个核细胞激活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不同种类透析膜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PBMC,用放射免疫(RI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IL-1β、TNFα、IL-6。结果 用铜仿(CU)膜透析,透前PBMC产生的IL-1β、TNFα、IL-6高于对照组;其次是聚甲基丙烯酸甲脂膜(PMMA)膜和HE膜。透析过程中PBMC产生的细胞因子都明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在腹腔炎症和抗感染免疫调节中的作用,用体外分离法培养了HPMC,并对细胞纯度进行了光镜下细胞形态、电镜下超微结构及一系列免疫组化染色鉴定,继而用HPMC培养上清分析细胞因子的表达。检测结果发现,HPMC能自发地分泌白介素1(IL-1),在有细菌毒素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刺激下IL-1分泌量均明显增高,其中细菌毒素刺激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TNF-α刺激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种细菌毒素组间比较也无明显差异。HPMC不分泌IL-2.上述资料提示,腹膜不仅是超滤和分子转运的屏障,在CAPD并发性腹膜炎时,它可能被细菌产物诱导分泌炎症细胞因子,直接参与了腹膜的炎症反应及抗感染免疫过程。  相似文献   

5.
IL-6、IL-1和PDGF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IL-1)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sC)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MTT法和BrdU掺入法检测SD大鼠体外MsC悬液中加入IL-6、IL-1及PDGF后12h及24h的增殖情况。分7组进行观察。结果:IL-6组、IL-1组和PDGF组12h及24h的光密度(OD值)与标记指数(LI)均为2%FCS组也均高,但所有实验组均不能达20%FCS组的细胞增殖水平。联合应用双因子刺激12h及24h均未见明显的协同促增殖作用。结论:IL-6、IL-1及PDGF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大鼠肾小球MsC增生。联合应用双因子刺激无明显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6.
重组白介素2及重组α肿瘤坏死因子对人胎肾小球系膜细胞产生与表达白介素6的研究孙林,易著文,虞佩兰,夏家辉EFFECTSOFrIL-2ANDrTNF-aONBIOAC-TIVITYANDGENEEXPRESSIONOFIL-6OFFE-TALMCSun...  相似文献   

7.
活血化瘀法治疗腹膜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观察了继发性腹膜炎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及6(IL1,IL6)的能力。结果发现,腹膜炎病人单核细胞分泌TNFα、IL-1及IL-6的能力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并且,随着病情的好转,单细胞分泌TNFα、IL-1及IL-6的能力逐渐下降,趋于正常。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使之恢复更快,统计学差异显著,从而说明了活血化瘀法治疗腹膜炎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不饱和脂肪酸对枯否氏细胞分泌功能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不饱和脂肪酸(鱼油)对脓毒症大鼠枯否氏细胞(KC0分泌功能折影响。结果发现:脓毒组KC培养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活力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两周鱼油治疗组,致伤后4小时TNF未见明显变化,致伤后12小时,TNF活力明显低于脓毒症组(P〈0.05);4周鱼油治疗组,无论致伤后4 小时,还是12小时,TNF、IL-1、IL-6  相似文献   

9.
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对两种不同浓度的促生长素抑制素(GHIH)抑制早期胎盘人绒毛促性腺激素(hCG)分泌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GHIH(500或1000ng/ml,6或24h)单独作用对绒毛hCG分泌无影响(P>0.1);对表皮生长因子(EGF),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刺激的hCG分泌的抑制率分别为42%及51%。腺苷酸环化酶激动剂forskolin(10μmol/L)和蛋白激酶C(PKC)的激动剂PMA(100μmol/L)可明显刺激绒毛分泌hCG;GHIH(1000ng/ml)对佛波醇醋和foskolin刺激的hCG分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提示第二信使途径cAMP及PKC系统可能介导了GnRH及EGF刺激的hCG分泌,GHIH可能通过阻断cAMP及PKC系统抑制EGF及GnRH对hCG的分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肠梗阻和肠穿孔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动态变化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38例肠梗阻患者(肠梗阻组)和36例穿孔患者(肠穿孔组)入院当日、入院后第1,3,5,7d的血清CRP,IL-6和INF-α含量。结果 肠梗阻及肠穿孔患者血清IL-6,TNF-α在症状发生24h后升高而肠穿孔CRP在太发生24小时内即明显升高。结  相似文献   

11.
羟基喜树碱对膀胱癌细胞自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检测膀胱癌细胞自分泌因子并探讨羟基喜树碱对自分泌的影响。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在无血清培养情况下检测膀胱癌T24细胞株自分泌因子IGF-1、IGF-2、IGF-1受体、白细胞介素(IL)-6受体、IL-6受体表达情况,并进一步用半定量RT-PCR方法观察膀胱灌流药物羟基喜树碱分别在0.005、0.010、0.020mg/L浓度时对前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经羟基喜树碱(0.010mg/L)处理后,IGF-1、IGF-2、IGF-1受体、IL-6、IL-6受体分别下降下44.8%,59.7%,39.3%,51.5%及46.2%,同未痉基喜树碱处理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膀胱癌细胞可自分泌IL-6、IGF-1、IGF-2等自分泌因子,羟基喜树碱对膀胱肿瘤自分泌表达的  相似文献   

12.
动态监测炎性细胞因子在肾移植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动态监测36例肾移植患者血中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发现急性排斥发生前1-3天,上述因子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峰值水平均在抗排斥治疗日出现。IL-1、IL-6、TNF-α水平在急性感染发生时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在急性肾小管坏死发生时则不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全量及小剂量抑肽酶对体外循环(CPB)炎性反应及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18例择期CPB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例);对照组(C组)、小剂量抑肽酶组(LA组)、全量抑肽酶组(FA组)。分别于术前(T1)、CPB60min(T2)、CPB结束后30min(T3)、4h(T4)及24h(T5)各时间点测定动脉血中下列各指标的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7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多发伤后血清中各种细胞因子的水平,探讨其意义。方法 研究对象为多发伤创伤病人20例。于伤1-7天,每日采空腹血样,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分别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β,6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并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 多发伤组TNF-α,IL-2,IL-6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在伤情严重的病人中TNF-α和IL-2升高更为明显,G-CSF的升高与严重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5.
B7修饰的肝癌细胞疫苗对细胞因子产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B7基因修饰的肝癌细胞疫苗刺激产生细胞因子(IL-2,TNF-α和G-CSF)的能力。方法 应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B7-1,B7-2基因导入小鼠肝癌细胞Hepal-6细胞株中,获高表达B7分子的阳性细胞克隆,经丝裂霉素C(MMC0处理,制备肿瘤细胞疫苗(TCV),观察TCVB7体内外对细胞因子IL-2,TNF-α和C-CSF产生的影响。结果 (1)TCVB7体外能刺激脾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或多脏器衰竭的发病机理,对68例MOD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IL-1)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进行了动态观察。采用不同细胞因子生长依赖细胞株生长指数(MTT法)测定方法,检测MODS患者发病时及治疗3、5、7、10及15天后外周血单核细胞分泌TNF、IL-1及IL-6水平。结果:MODS患者发病后外周血单核细胞分泌TNF、IL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膝关节原发性骨关节病(O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提取16例OA患者(OA组)、5例对照者(非OA组)的关节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IL-1β,生物活性法(MTT法)检测TNF-α的水平。结果在OA组关节滑液中,IL-1β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对照组的TNF-α未能测出,而OA组TNF-α的检出阳性率为25%。其次,为进一步探讨滑液中上述细胞因子的产生来源,传代培养膝关节滑膜细胞并用脂多糖(LPS)刺激,OA组(20例)关节滑膜细胞自发分泌IL-1β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5例),P<005;LPS刺激的条件下,OA组和对照组分泌IL-1β均显著升高,尤以OA组为著(P<0001);TNF-α在OA组中仅有两例呈阳性,对照组中均为阴性。结论IL-1β和TNF-α在骨关节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OA患者滑膜细胞高水平自发性分泌IL-1β可能与其炎症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是关节滑液中IL-1β的主要来源,而滑膜细胞分泌TNF-a可能不是关节滑液中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在大鼠C-BSA肾炎中的变化及加用外源性前列腺素E1(PGE1)对这些因子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C-BSA肾炎模型血清IL-1和NTF均较对照明显升高。加用PGE1则明显抑制IL-1和TNF活性水平并改善血栓素-前列环素平衡,同时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显著下降,肾脏病理变化减轻。结果提示:IL-1、TNF在肾炎发病机理中可能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在大鼠C-BSA肾炎中的变化及加用外源性前列腺素E_1(PGE_1)对这些因子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C-BSA肾炎模型血清IL-1和TNF均较对照明显升高。加用PGE_1则明显抑制IL-1和TNF活性水平并改善血栓素一前列环素平衡,同时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显著下降,肾脏病理变化减轻。结果提示:IL-1、TNF在肾炎发病机理中可能起了重要作用,外源性PGE_1可以抑制其产生和释放并缓解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20.
通里攻下法药理作用的进一步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大承气汤是通里攻下法的代表方剂,在急腹症中应用范围很广,已取得明显效果。为进一步探讨其抗炎、抗休克等药理作用的分子机制,本实验于体外观察了大承气汤对单核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发现大承气汤能激活正常人单核细胞(mon)及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Φ)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及6(IL-1,IL-6),同时还能抑制由内毒素诱导的上述因子的过量分泌。从而进一步证实了大承气汤抗炎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