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急性脑卒中患者脑水肿动态变化及微创血肿清除术减轻脑水肿的作用。方法43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均为发病24h内入院)分为:脑出血内科保守治疗组(保守组)15例,微创血肿清除术组(微创组)16例,脑梗死组12例。所有患者均于病程第1d、3d、5d、7d采用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动态检测综合扰动系数。结果病程第1d保守组、微创组均表现为出血侧综合扰动系数低于健侧。保守组3d时患侧扰动系数升高,超过健侧,达到高峰,持续到7d;微创组3d时患侧高于健侧,5d时两侧接近,7d时两侧基本正常;病程第3d、5d、7d时两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均P<0.01)。脑梗死组第1d患侧综合扰动系数即高于健侧,5d时达到高峰,持续7d以上。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综合扰动系数呈现先低后高的动态变化,反映了水肿形成过程。微创血肿清除术能显著改善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水肿无创动态监测仪在自发性脑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前瞻性收集自发性脑出血20例,均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入院后均行脑室内颅内压(ICP)动态监测2周,采用BORNBE脑水肿无创动态监护仪监测扰动系数(DC)评估脑水肿。结果 发病1周内,DC、ICP、GCS评分均无明显变化(P>0.05);发病2周,DC和ICP明显降低(P<0.05),GCS评分明显增高(P<0.05)。DC最低值与ICP呈明显负相关(r=-0.41,P<0.01),与GCS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54,P<0.01),与发病6个月GOS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52,P<0.01)。结论 对自发性脑出血,脑水肿无创动态监护仪可连续、动态监测脑水肿情况,具有评估病人ICP的作用;而且,与脑室内ICP监测相比,具有无创、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好、动态观察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中等量(30-40ml)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即内科保守组(Ⅰ组)与微创术治疗组(Ⅱ组),比较2组病人的病死率和存活病人14d、28d斯堪的纳维亚卒中评分量表(SSS)得分及90d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价得分情况。结果 76例病人入选,Ⅰ组40例,Ⅱ组36例;2组治疗前在年龄、出血量、哥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SSS评分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在病死率、14d与28d SSS评分、90d的Barthel指数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Ⅱ组病死率低,SSS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I组,Ⅱ组死因中60%为再出血。结论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等量脑出血较内科保守疗法更能降低病死率,对神经功能恢复及提高ADL有较好的疗效,再出血是影响抢救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的神经内科治疗.治疗组除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外,使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针行微创血肿清除术.比较2组的CSS和BI.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CSS明显低于对照组,BI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脑出血中等量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神经内科自2004-07~2008-11对高血压脑出血中等量出血20~50ml 66例采用钻孔微创血肿清除术,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科自2001年6月以来,采用颅内血肿微创粉碎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36例,取得较好疗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中等量脑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中等量(30~40ml)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即内科保守组(Ⅰ组)与微创术治疗组(Ⅱ组),比较2组病人的病死率和存活病人14d、28d斯堪的纳维亚卒中评分量表(SSS)得分及90d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价得分情况.结果 76例病人入选,Ⅰ组40例,Ⅱ组36例;2组治疗前在年龄、出血量、哥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SSS评分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在病死率、14d与28d SSS评分、90d的Barthel指数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Ⅱ组病死率低,SSS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Ⅰ组,Ⅱ组死因中60%为再出血.结论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等量脑出血较内科保守疗法更能降低病死率,对神经功能恢复及提高ADL有较好的疗效,再出血是影响抢救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我科自 2 0 0 2年 5月开始采用CT定位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3 6例重症脑出血 ,降低了重症脑出血的死亡率。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2 0 0 2 0 5~ 2 0 0 4 0 6共 3 6例 ,男 2 0例 ,女 16例 ,年龄 40~ 82岁 ,平均 5 8 6岁。CT示基底节区出血 2 6例 ,颞顶叶出血 9例 ,利用多田式公式计算 ,出血量 2 6~ 13 9ml。2 护理要点2 1 术前护理 护士应对患者作全面神经系统评估 ,以了解患者的意识状态、认知感知、感觉运动等方面变化 ,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变化 ,同时向神志清楚的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  相似文献   

9.
重型颅脑外伤是常见危重症,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死亡率比较高。而且大部分病人因并发症而死亡。为此,将我院自1997~2002年1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防治情况作以分析。  相似文献   

10.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分析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7  
目的比较微创血肿粉碎清除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疗效。方法对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行微创血肿粉碎清除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对两组疗效、死亡率进行卡方检验,并对两组疗效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微创组有效率66.67%(40/60),死亡率16.67%(10/60);手术组有效率57.89%(33/57),死亡率29.82%(17/57),两组间有效率和死亡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微创组疗效回归方程为y=0.732—0.418X1-0.119X2,X1为有无并发症,X2为人院状态;手术组疗效回归方程为Y=-0.665+0.024X1-0.216X2+0.016X3-0.291X4,X1为GCS评分、X2为有无并发症,X3为患者年龄,X4为有无脑疝。两组方程中Y均代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百分数。结论微创血肿粉碎清除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立体定向抽吸引流术对脑出血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观察脑出血患者行微创血肿抽吸引流术前后TCD参数的变化 ,试图评价该手术对脑灌注的影响。方法 动态监测 6 0例发病 12小时内入院的脑出血患者的血压 ,并于入院时和入院后第 1、3、7、14天行TCD监测 ,其中 4 0例入院 2 4小时内接受血肿抽吸引流术 (手术组 ) ,2 0例行内科常规治疗 (对照组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血压逐渐下降 ,手术组血压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 ,第 14天收缩压差异显著 (P <0 0 1)。双侧大脑中动脉 (MCA)流速呈先降后升 ,双侧脉动指数 (PI)值呈先升后降。手术组第 7天MCA流速即开始升高 ,PI值降低 ,且在第 14天两组间差异显著 (P <0 0 5 ) ;对照组MCA流速于 1周内呈下降改变 ,而第2周开始升高 ,PI值改变与之相反。手术组平均住院日较对照组短 (P <0 0 1)。结论 微创血肿引流术可显著性改善脑出血患者的脑灌注  相似文献   

12.
大鼠自体动脉血脑出血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5,自引:9,他引:46  
目的:建立大鼠自体动脉血液脑出血模型,研究脑出血后大鼠行为学改变、脑水肿的变化规律。方法:参照Yang、Lee及Hua等方法,应用立体定向技术,用大鼠自体尾动脉不抗凝动脉血液50μl缓慢注入大鼠尾状核,制成中等量脑出血,通过动脉观察其行为学改变和脑水肿的变化规律建立稳定的脑出血动物模型。结果:对32只大鼠脑出血动物模型采用Longa评分法、肢体对称试验评分法、Berderson评分法和平衡木评分法进行评分,结果显示,大鼠脑出血后其行为学改变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脑出血周围组织含水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病变侧高于病变对侧脑组织,以出血后48~72h最明显。结论:大鼠自体动脉血脑出血后有一系列的行为学改变,其行为学改变能够反映脑血肿对神经功能影响的严重程度和病情的轻重,大鼠自体动脉血脑出血动物模型是比较理想的实验性脑出血模型。  相似文献   

13.
对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术后再出血和死亡的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 观察脑出血内科保守治疗和微创血肿抽吸引流治疗后再出血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试图探讨再出血的发生原因 ,评估该治疗方法。方法 前瞻性地观察了 4 8例血肿大于 35ml基底节区脑出血行血肿抽吸引流治疗的患者住院期间再出血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并与 83例前一年行保守治疗相同标准的患者对比分析。结果 手术组再出血发生率较保守组显著性高 ,而死亡率较保守组显著性低 (P <0 .0 5 ) ,手术组平均住院日显著性短 (P <0 .0 1)。结论 再出血是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流术的主要死亡原因 ,该手术可缩短病程 ,降低死亡率 ,减少并发症。为减少再出血的发生应严格地掌握其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创清除血肿和局部应用重组水蛭素对大鼠出血性脑水肿的治疗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脑出血组、微创组、水蛭素组、微创 水蛭素组,治疗时间点统一为出血后3h,以自体血注入大鼠尾状核方法建立脑出血模型,应用干-湿重法观察脑水肿变化,HE染色观察水肿细胞形态。每组每时相点(12h、24h、48h、72h、7d)6只大鼠。结果脑出血组和各治疗组脑含水量与生理盐水组在12h、24h、48h比,P<0.05;7d时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微创组与脑出血组组间比较,P>0.05;微创 水蛭素组与脑出血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脑出血后早期(<3h)分别予以微创清除血肿、局部应用水蛭素及二者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脑水肿,尤其微创与凝血酶抑制剂联合应用为脑出血治疗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胶原酶诱导大鼠脑出血(ICH)后大鼠行为学的改变及其与脑水肿、组织学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纹状体区立体定向注射胶原酶建立大鼠纹状体ICH模型,动态观察大鼠ICH后28 d内的行为学、组织学及脑含水量改变.行为学评分采用前肢放置实验、Berderson评分法及角落转向实验,组织学观察采用HE染色,脑含水量测定采用干-湿重法.结果 (1)三种行为学试验结果均提示ICH后第2天大鼠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并在4周内神经功能逐渐恢复;(2)组织学观察显示ICH后存在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3)脑含水量测定显示ICH后第2天脑水肿最为明显.在14 d内基本消退;(4)ICH后大鼠前肢放置实验评分和脑水肿之间存在负相关(20.774,P<0.05).结论 (1)大鼠ICH后神经功能存在损伤和修复过程;(2)大鼠ICH后神经功能改善仞期与脑水肿消退相关,而后期则可能与组织自身修复过程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无创性脑电阻抗测定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脑水肿的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 分别检测200名健康志愿者和78例脑出血患者的脑电阻抗扰动系数及其动态变化,通过多媒体图像分析系统计算头颅CT上血肿和血肿周围水肿的体积,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①健康志愿者左、右大脑半球扰动系数分别为(7.98±0.95)和(8.02±0.71),基本对称(P>0.05).性别、年龄及3~6 h连续检测前后对其无明显影响(P>0.05).②脑出血患者的总体检测阳性率为73.1%.血肿位于基底节区时阳性率最高(83.3%),病灶体积大于20 ml者阳性率(80.0%~88.9%)明显高于体积小于20 ml者(48.1%).③脑出血患者血肿侧扰动系数由低于血肿对侧至逐渐升高并超过血肿对侧,这个"交叉"时间平均为起病后(19.67±11.52)h,在该时间点后血肿周围水肿体积较前明显增大(P<0.05),同时扰动系数亦明显升高(P<0.01).④起病24h内的血肿侧扰动系数变化与血肿体积及血肿周围组织水肿体积无相关关系(P>0.05);而病后3 d的血肿侧扰动系数变化与血肿周围组织水肿体积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r=0.5977,P<0.01).结论 脑电阻抗测定可较敏感地反映脑出血患者脑水肿的变化,扰动系数越高,则提示脑水肿越重.病灶位于基底节区时检测阳性率最高.该方法为临床上进行动态、床旁连续无创性脑水肿监测提供了新的有意义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扰动系数是“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的1个集成参数,是电磁波在大脑组织传递过程中相对衰减程度改变、幅值改变、速度改变、时差改变的集成,通过特定算法复合而成的具体数值,能直观反映颅内病变情况。扰动系数可早期、及时、无创地了解动脉瘤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颅内水肿及压力变化,为动脉瘤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颅内病情变化提供更优化的监测诊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Introduction: This ia a phase-2 safety trial to demonstrate the ability of frameless stereotactic aspiration and thrombolysis of ICH to safely remove blood. Methods: Patients with ICH in the deep basal ganglia and internal capsule of >5 cc volume were consented to undergo computed tomographic imaging for frameless stereotactic guidance registration. Using the frameless stereotactic (CT) guidance, a 4-mm diameter catheter was inserted into the body of the hematoma using a frontal burr hole approach. The catheter was aspirated and then flushed with saline and aspirated to remove unclotted blood. After a confirmatory CT scan to localize the catheter, 1 mg of 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PA) was infused into the clot, permitted to bathe the clot for 30 minutes, and then drained into a closed circuit collection system. t-PA was infused every 8 hours for 48 hours. A follow up CT scan was obtained at 48 hours. Results: 28 patients with ICH (mean age 67.1) were admitted and underwent the procedure. Mean initial ICH volume was 54.6 cc ± 37.8. Mean time from onset to aspiration was 44 hours (range 7–180). Mean initial NIH Stroke scale (NIHSS) score was 24 (range 15–33). Compared with initial CT scan, there was a mean reduction of ICH volume by 77 ± 13% on final CT scan (p<0.0002). Compared with initial NIHSS, the discharge mean NIHSS (16 ± 6)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0.001). There were no infectious, hemodynamic or neurologic complications. There were no episodes of symptomatic hemorrhagic enlargement and one case of asymptomatic bleeding along the catheter tract. Conclusion: Frameless stereotactic aspiration and thrombolysis (FAST) of deep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s a safe therapy that is associated with reduction in ICH volume, early improvement in NIHSS and potentially could be used to improve outco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