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张欣 《当代医学》2008,(10):33-35
目的 对白大衣高血压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白细胞素-2受体(sL-2R)与白细胞介素-6(L-6)水平的水平进行观察,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标法(EL ISA)测定原发性高血压组(EH组,36例)、白大衣高血压组(38例)及正常血压组(38例)血清TNF-α(ng/L)、sL-2R(kIU/L)、L-6(ng/L)水平,并测量诊室血压及24h动态血压(ABPM)值.结果 (1)诊血压参数:EH组及白大衣高血压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P<0.01).ABPM参数,EH组平均日间、平均夜间、平均24h DBP及平均24h DBP均明显高于白大高于白大衣高血压组及正常血压组(P<0.01),EH组平均日间、平均夜间DBP高于白大衣高血压组及正常血压组(P<0.05).(2)EH组血清TNF-α,sL-2R,L-6水平均高于白大衣高血压组(P<0.05)和正常血压组P<0.05),白大衣高血压组sL-2R,TNF-α吨及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P<0.01).结论 白大衣高血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介于EH者与正常血压者之间,反映白大衣高血压时机体己产生免疫调节与自身保护,提示白大衣高血压是介于高血EH者与正常血压之间,反映白大衣高血压时机体已产生免疫调节与自身保护,提示白大衣高血压是介于高血压与正常血压之间的临床状态,应视为EH早期的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患者白大衣效应和白大衣高血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 2 4h动态血压监测研究白大衣高血压 (WCH)和白大衣效应 (WCE)在高血压患者和正常人中的差异 ,并观察不同高血压诊断标准对WCH检出的影响。结果显示各组诊所血压值中均包含了WCE值 ,其中高血压组大于正常对照组 ;偏低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更容易造成过度诊断高血压。  相似文献   

3.
白大衣性高血压(White Coat Hypertension,WCH)又称"诊所高血压".指患者仅在诊室内测血压升高而在诊室外血压正常的现象.依靠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ABPM),WCH在高血压患者中占15%~30%,而目前实验室检查手段较少.为进一步探讨WCH诊断的实验室检查手段,我们对62例WCH患者尿液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进行动态测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通过诊室血压测量和24 h动态血压监测,将患者分为白大衣高血压组和持续性高血压组,分别观察白大衣高血压在初诊高血压人群中的发生率,在各年龄组中的发生率,收缩期高血压、舒张期高血压和双期高血压中白大衣高血压的发生率。结果:白大衣高血压的发生率为28%,女性高于男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中,白大衣高血压发生率较高。提示:白大衣高血压的发生率较高;对于初诊的高血压患者,尤其是女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者,应注意鉴别发生白大衣高血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接受与未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在多次血压测量时白大衣效应(WCE)和白大衣高血压(WCH)的发生率与持续性。设计:在1年时间内,8次就诊(每次就诊共读数3次)均接受诊室血压测量(OBPM)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每次就诊前自测血压(SBPM)1周(每周42次读数)。所有测量均使用相同的自动血压测  相似文献   

6.
近 2 0年来 ,国外关于白大衣高血压 (whitecoathypertension ,WCH)在成人高血压病中的流行病学和临床意义已有较多研究报道 ,但有关WCH在非高血压病患者中的状况的研究于近几年才有了较好的开端。1.青少年中的白大衣高血压 :青少年中的WCH大样本研究还很罕见 ,早些时候Koch等[1] 仅仅报道 6例青少年WCH ,提出在青少年高血压中也应该注意白大衣高血压研究。Vaindirlis等[2 ] 研究了 36例青少年偶测血压 (casualblood pressure,CBP)和动态血压监测 (ambulatorybloodpressuremonitoring ,ABPM )的结果 ,14例CBP升高而ABPM正常的WC…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平素血压正常,在诊所中测得血压增高的白大衣高血压患者进行血压监测并进行分析。方法:应用动态血压仪进行24小时血压监测。结果:200例白大衣高血压患者中高血压病46例,占23%。结论:白大衣高血压是一种警觉反应,应给予适当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白大衣高血压(white coat hypertension,WCH)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 研究对象90例,分为白大衣高血压组(A组,n=30),非白大衣高血压组(B组,n=30)及健康对照组(C组,n=30);以多普勒超声测定IMT值,检测、比较各组问TNF-α、IL-6、MDA、SOD、IMT水平.结果 三组患者TNF-α、IL-6、MDA、IMT水平B组高于A组(P<0.05或P<0.01),A组高于C组(P<0.01);而SoD水平C组高于A组(P<0.01),A组高于B组(P<0.01).结论 白大衣高血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MDA、SOD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介于EH者与正常血压者之间,反映白大衣高血压时机体已产生免疫调节与自身保护,并且引起靶器官的损害,提示白大衣高血压是介于高血压与正常血压之间的临床状态,应视为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早期的表现之一,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9.
滕沁 《中国全科医学》2004,7(22):1660-1661
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中约1/4为白大衣性高血压或仅为白大衣效应。患者即使接受3种或以上降压药物治疗后血压仍居高不下,但回家后自测血压均为正常或应用24h动态血压监测证实血压也是正常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白大衣高血压(WCH)血浆肾素活性和醛固酮水平对白大衣高血压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高血压科门诊或住院的白大衣高血压(WCH)患者15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EHT)患者161例,正常血压对照组(NTG)167例,每组均监测动态血压,并进行血浆肾素活性(PRA)、醛固酮(ALDO)测定。 结果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WCH组全天收缩压标准差(ADSSD,r=0.644),全天舒张压标准差(ADDSD,r=0.707)与PRA呈正相关(均P<0.001)。ADDSD (r=0.861)与ALDO呈正相关(P<0.001)。ADSSD (r=0.308)与ALDO的相关没有统计学意义(P=0.072);EHT组和NTG组ADSSD (r=0.125、-0.167),ADDSD (r=0.036、-0.265)与PRA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P=0.560、0.338、0.794、0.124)。EHT组和NTG组ADSSD (r=-0.027、-0.024),ADDSD (r=0.009、0.012)与ALDO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P=0.860、0.890、0.956、0.920)。 结论 白大衣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与PRA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与血压正常的个体相比,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化曲线较陡,而血压波动率增加与中等程度的颈动脉肥厚相关。本研究评估了由动态血压监测(ABPM)数据分析得出的血压变化率与左心室质量(LVM)的相关性。方法:对365例血压正常个体、185例白大衣高血压(WCH)个体和448例无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行ABPM和超声心动图LVM测量。  相似文献   

12.
动态血压监测在糖代谢异常人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斯桂 《医学综述》2013,19(6):1057-1059
动态血压监测(ABPM)在糖尿病患者中是一种重要的、有价值的诊断手段,其在临床及研究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ABPM与诊室偶测血压相比,可全面地反映不同环境下血压及心率的变化。ABPM是目前为止唯一能够排除白大衣高血压的工具。ABPM能够提供血压完整的波动曲线,选择适合患者血压特点的药物,更好地控制血压,对及时发现白大衣高血压、隐匿性高血压,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评估心血管事件的预后,减缓糖尿病肾病导致的肾功能减退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倪海莱  卞金陵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2,23(12):1350-1350,1356
临床上血压测量结果除与个体自身的血压水平有关外 ,还受到环境和心理等因素的影响。白大衣性高血压就是一种受试者对环境刺激的应激反应而出现的一过性血压升高。为了明确白大衣性高血压在年轻人中的发生率以及提高军校学员复检工作的准确性 ,我们对我校青年学员 4 714人进行了血压监测。1 资料和方法  在安静状态下 SBP≥ 14 0 m m Hg(1mm Hg=0 .133k Pa)或 DBP≥ 90 mm Hg作为高血压筛选标准 ,对我校学员 4 714人进行筛查。将医院中测得的血压值减去家中自测的血压值 ,SBP升高≥ 2 0 mm Hg或 DBP升高≥ 10 m m Hg,即为白大衣…  相似文献   

14.
白大衣高血压的发生率及其与左室肥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确诊高血压患者中白大衣高血压 (WCH)的发生率及白大衣效应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入选诊室舒张压水平在 95~ 114mmHg( 1mmHg =0 133kPa)的高血压患者 2 2 4例 ,监测其 2 4h动态血压 ,并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清脂质和血糖等检查。结果  2 2 4例中WCH的发生率为 10 3%。 1级高血压患者中WCH发生率最高 ( 19 4 % ) ,2级次之 ( 10 1% ) ,3级最低( 1 6 % ) ,趋势P <0 0 1。WCH患者左室质量明显低于持续性高血压患者 (P <0 0 5 )。在收缩压 (或舒张压 )水平已经确定的情况下 ,均未发现收缩期 (或舒张期 )白大衣效应与左室肥厚相关。结论在确诊高血压患者中 ,WCH的发生多见于年轻女性、轻型高血压患者。WCH患者发生左室肥厚的危险性低于持续性高血压患者 ,白大衣效应与左室肥厚无明显相关 ,提示白大衣高血压可能是一种良性现象  相似文献   

15.
白大衣高血压(white coathyper tension,WCH)指患者仅在诊室内测得血压升高而诊室外血压正常的现象[1],又称诊所高血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4小时动态血压仪在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对偶测高血压患者90例行动态血压仪检测记录24小时日间和夜间收缩压及舒张压。24小时日间夜间血压负荷值。结果:白大衣高血压和临界高血压5例。夜间血压下降52例,24小时平均血压均偏高9例,夜间血压升高16例。结论:临床对偶测高血压者,确诊白大衣高血压及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有价值,并且有助于评测对靶器官的损害和降压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刘勇 《疑难病杂志》2002,1(2):120-121
<正> 随着动态血压监测技术(Ambulatory blood pessure moni-toring,ABPM)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研究白大衣高血压(Whitecoat hypertension,WCH)的报道逐渐增多,本文就WCH将近60年的研究和主要结果回顾和展望如下。1 历史回顾 早在1940年Ayman等就首先发现高血压病人在诊所和家庭测量的血压值之间有差异,即诊所血压(CBP)大于家庭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白大衣高血压(white coat hypertension,WCH)已被临床所认识并达成共识,而其相反的情况往往被忽视,即诊室血压正常,动态血压和自测血压升高,这就是隐性高血压(masked hypertension,MH),之前称为逆WCH。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白大衣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肾素(renin)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白大衣高血压患者7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8例,健康查体者52例,测定三组TC、hscrp、renin水平以及IMT,对三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白大衣高血压组和原发性高血压组相比,血清TC、hs CRP、renin水平以及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大衣高血压组、原发性高血压组与健康查体者相比,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大衣高血压组与原发性高血压组IMT厚度与TC、hs CRP、renin水平成正相关。结论:白大衣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均存在炎性反应以及早期动脉硬化,均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1.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目前仍以偶测血压,作为诊断及治疗的指标,所测血压的值除与个体、自身的血压水平有关外,还受到环境与心理因素的影响.我们在临床上发现,不少患者在诊室内穿着白大衣的医生、护士测血压时,血压值升高,而离开医院、诊所,回到家再测血压时.血压值正常,这种短暂的升压,被称作白大衣效应或白大衣现象.由此引起的高血压称之为白大衣高血压.这也常误导了该病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