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建立跌倒风险评估制度,降低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方法 2005年开始建立并实施高危跌倒筛查、高危跌倒预报、护理干预的跌倒风险评估制度,并比较实施跌倒风险评估制度前后住院患者的跌倒发生情况.结果 实施跌倒风险评估制度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人员预防跌倒的意识提高. 结论跌倒风险评估制度的实施能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跌倒风险评估制度,降低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方法2005年开始建立并实施高危跌倒筛查、高危跌倒预报、护理干预的跌倒风险评估制度,并比较实施跌倒风险评估制度前后住院患者的跌倒发生情况。结果实施跌倒风险评估制度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人员预防跌倒的意识提高。结论跌倒风险评估制度的实施能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循证护理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中的临床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查证老年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针对性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意外跌倒的发生。方法:应用《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对每位入院者进行跌倒危险性评估,筛选出跌倒高危患者220例次,查阅文献找出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根据不同原因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防止患者住院期间意外跌倒。结果:220例次跌倒高危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意外跌倒。结论:针对老年患者跌倒的因素,明确高危人群和重点对象,采取有效的防范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老年患者跌倒而造成意外伤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回顾性分析6例白血病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意外跌倒事件的原因,主要包括疾病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患者自身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健康宣教流程因素等。认为针对导致白血病患者跌倒的一系列因素,在应用Morse跌倒风险评估表进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增加针对白血病患者的跌倒风险评估细则;确定住院期间易发生意外跌倒的高危人群,积极开展循环的、有针对性的强化式健康教育;改善管理机制,创建安全的住院环境,制定意外跌倒的防范对策,可预防和减少意外跌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老年患者进行跌倒的风险评估并实施行为干预。方法应用Morse 评分量表对患者评估后对高危人群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干预组的高危人群采取行为干预,帮助老年患者掌握跌倒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对照组不采用行为干预,分析比较两组跌倒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87.3%住院患者不同程度地掌握了跌倒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知识。住院期间无跌到发生。与对照组0.72%跌倒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住院老年患者预防跌倒进行评估并实施行为干预,可有效地预防跌倒,对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本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发生的13例住院老年患者跌倒事件的原因及安全管理措施.发现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包括疾病因素、个人因素、环境因素、药物因素和护理人员、陪人等因素.认为加强住院患者跌倒风险管理,改善病房环境,强化各级护理人员的知识培训,对跌倒高危患者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及护理措施,有利于避免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预防骨科患者跌倒的流程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在预防骨科患者跌倒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成立骨科预防跌倒流程管理小组,全科护士讨论、分析骨科患者跌倒预防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预防跌倒管理流程并进行实施与监控.比较实施预防跌倒管理流程前(2008年1-12月)和实施后(2009年1-12月)跌倒发生率.结果 预防跌倒管理流程实施前发生跌倒10例,发生率1.4%;预防跌倒管理流程实施后发生跌倒1例,发生率为0.1%.实施预防跌倒流程管理前后跌倒发生率经x2检验,x2=6.712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预防跌倒流程管理的实施,提高了护士对患者意外跌倒的安全关注意识,减少了跌倒高危人群意外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Hendrich Ⅱ跌倒风险评估量表识别高危跌倒老年人群对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4-10—2015-10收入某院老年病科住院患者570例为对照组;选取2016-03—2017-02收入某院老年病科住院患者720例为观察组,采用Hendrich Ⅱ跌倒风险评估量表筛查高危跌倒人群。两组均实施同样的预见性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跌倒情况、家属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对照组跌倒率为11.4%,观察组跌倒率为2.9%,观察组的跌倒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家属或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为90.8%,对照组的满意率为84.9%,观察组的护理服务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Hendrich Ⅱ跌倒风险评估量表能有效识别高危跌倒老年人群,提高护理人员、患者以及家属的防范意识,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  相似文献   

9.
老年医院预防患者跌倒管理流程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建立与实施预防患者跌倒管理流程,探讨控制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对病区住院患者实施预防跌倒管理流程,主要内容包括入院评估、签署"预防跌倒告知单"、高危警示标识的应用、针对高危因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强化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及不良住院环境的改善等。结果:实施预防患者跌倒管理流程可降低跌倒发生率,有助于建立合作性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流程管理在老年患者跌倒预防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规范预防老年患者跌倒的管理,降低老年患者跌倒发生率.方法 制订跌倒风险评估及监控流程,组织"跌倒流程管理知识"培训并进行质量监控.结果 提高了老年患者高危跌倒预报率(P<0.01);降低了跌倒发生率(P<0.01).结论 对跌倒高危患者实施流程管理能提高跌倒预防效果,降低跌倒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在预防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应用"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评估、监控表"对60岁以上的住院患者进行跌倒危险性评估,筛选出跌倒高危患者205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防止住院期间意外跌倒。结果:205例跌倒高危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1例,发生率为0.49%,跌倒率由2011年的2.15%下降到0.49%。结论: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老年患者意外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模式对住院老年患者预防跌倒的影响。方法以调查问卷的方式,研究护理管理模式干预前后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率,护士对跌倒风险评估、跌倒应急预案、预防跌倒措施、健康教育的落实情况以及老年患者及家属对跌倒知识的知晓情况等对比。结果护理管理模式实施一年后我院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率下降11%,护理服务质量提高9.13%,老年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高7.65%。结论护理管理模式的实施能降低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住院老年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预防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676例≥65岁跌倒高危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护理宣教、床头挂防摔倒警示标识、打起床栏等);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运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预防住院期间意外跌倒的发生。结果对照组发生跌倒5例,跌倒发生率为1.48%。观察组发生跌倒1例,跌倒发生率为0.29%,对照组跌倒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运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地预防住院老年患者意外跌倒的发生,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老年住院患者实施意外风险评估,有效降低老年患者住院期间意外事件的发生,确保老年患者安全.方法 对照意外风险评估表对老年患者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针对风险的危险因素实施护理.结果 老年住院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大大减少.结论 对老年住院患者实施意外风险评估管理,能大大减少老年住院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使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分量表对住院患者进行评分,观察使用该量表前后患者跌倒发生的变化情况.方法 设计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量表,2005年1月-2007年12月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进行评估,实施安全护理对策,预防跌倒的发生;同时调查2002年1月-2004年12月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发生跌倒例数.结果使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分量表后,目标人群预防跌倒的意识加强.患者跌倒发生率显著下降.结论 对神经内科患者是否伴有跌倒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并对目标人群采取安全护理对策,可有效预防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住院患者跌倒安全管理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加强住院患者的管理,降低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方法:于2008年1月建立并实施预防跌倒管理模式,包括制度的完善、护士的培训、高危跌倒患者的筛查及健康教育。结果: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护理人员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意识增强。结论:跌倒管理模式的实施能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项目管理在预防老年病科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防跌倒护理质量改善项目管理组,采取多学科、多部门合作方式,应用描述性统计分析,χ2检验和t检验方法,对实施项目管理前后跌倒发生率、跌倒损伤程度等跌倒相关护理质量指标进行比较。结果项目实施后跌倒发生率、跌倒损伤程度明显下降,护士、患者、照护者防跌倒知识知晓率,跌倒高危风险评估率,跌倒评估正确率,防跌倒健康教育落实率均明显上升,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项目管理能有效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伤害,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平衡指数测定在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2年3-10月收治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内科的老年患者500例作为实验组,选择2011年内科系统实施院内监控的防跌倒患者500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根据平衡指数值选择预防监控,对照组采用院内定性评分给予监控.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跌倒发生情况、伤害发生情况和监控情况;分析实验组平衡指数与跌倒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 平衡指数测定可降低老年患者住院期间跌倒发生率(P<0.05);实验组实施监控人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衡指数测定是一种科学的可量化的跌倒风险评估工具,为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降低跌倒发生率,并能提高护士工作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9.
杨丽  侯惠如 《护理管理杂志》2009,9(11):48-49,5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跌倒风险因素、干预措施及对预防出院后跌倒的效果。方法对256例住院的老年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并制订干预措施,住院全过程反复进行教育与指导,在出院时使患者及陪护人员能掌握个性化的预防跌倒的技能,并进行1年的随访。结果1年中老年患者跌倒发生率为5.47%,无骨折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老年患者的跌倒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制定出适宜有效的护理预防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3年5月至2016年9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的老年患者发生的跌倒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结果在19例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不良事件中,发生跌倒的年龄主要为70-80岁,发生跌倒频次最高的地方为卫生间,时间主要发生在0:00-8:00,大部分没有造成伤害,63.16%的跌倒没有被目睹,47.37%的老年患者跌倒风险评估为中度风险,42.11%的老年住院患者有低钠血症。结论防范老年住院患者的跌倒,应在关键的年龄、时间、地点,对关键的人物给予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防范老年住院患者意外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