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生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2.
高压氧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3.
4.
于2001年8月~2002年2月应用红花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和高脂血症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ies,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中医学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消渴脉痹”,“痹症”等范畴,其病的发生主要与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不遂、消渴病日久而引发。方朝晖教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以络病辨证思想贯穿始终,从不同角度牢牢运用“通络”二字,使瘀血痰浊湿滞得化。作者跟随方教授进行学习,对方朝晖教授运用通络方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经验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氧运动治疗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朱春艳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0):1602-1603
为观察有氧运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的疗效,选择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交患21例,对其进行6周的有氧运动。观察到患血糖、临床症状及电生理值均有明显改善。提示有氧运动方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电生理检查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症状的出现,往往迟于病理改变,以致确诊时病理改变多已明显,因而失去了早期治疗机会,直接影响预后。糖尿病患进行周围神经电生理检查,能否对周围神经病变早期诊断、其准确性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诊断标准和诊断方法不同,对DPN患病率的报道各异。目前普遍使用神经电生理检查作为诊断DPN的金标准。本次研究采用肌电图对126例糖尿病患者神经电生理检测,  相似文献   

9.
1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由于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 ,至今仍无确实有效的治疗药物。笔者应用通络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了一定疗效 ,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58例DN患者均有糖尿病病史 ,并伴有明显的肢体末端疼痛、麻木、发凉及少数伴有无力等症状 ,神经系统检查有不同程度的痛觉减弱 (或 )过敏 ,音叉震动觉减弱 ,四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 ,治疗组30例 ,对照组28例。治疗组男13例 ,女17例 ;年龄(59.12±8.3…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之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0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治疗组52例,对照组常规应用西药,治疗组在应用西药的基础上服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之中药汤剂。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之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慢性终身疾病,已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五大原因[1].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公布的权威数据显示,全球糖尿病患者的人数已经超过1.77亿,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7亿,糖尿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大凶手之一.据统计,在糖尿病患者中超过50%的患者有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慢性神经病变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包括中枢神经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为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主要形式,其表现有多种形式,最常见为远端对称性感觉多发神经病.虽然现在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已经提出可能是多种机制所致,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多元醇代谢通路的激活和氧化应激所导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均应用中药益气养阴、化瘀通络之法及脉络宁、酚妥拉明,654—2静脉滴注。结果上述药物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DPN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DPN,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硫辛酸胶囊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的作用及初步机制作用。方法:选取健康无特定病原体级的SD大鼠60只,雄性,体质量(220±20)g。采用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诱导糖尿病大鼠成模,取成功造成DPN模型的30只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模型组、硫辛酸组及阳性药组,同时取正常大鼠10...  相似文献   

15.
中药糖痛方外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药"糖痛方"外洗疗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神经电生理指标的改善情况.方法 临床入选70例DPN(气虚血瘀证)患者,采用平行、随机、对照的试验设计方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口服维生素B1、维生素B6各20 mg,每日3次;同时,治疗组给予糖痛方外洗患肢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温水外洗患肢每日2次.整个疗程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神经传导速度等变化(对中医症状的临床评价采用量化计分法),计算和比较临床综合疗效.同时检测和记录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肝肾功能、心电图和不良事件.结果 疗程结束后,两组共脱落9例患者,实际完成试验61例,其中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①临床综合疗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45.2%,对照组为10%.疗程结束时,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0.05).②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1.3%,对照组为3.3%.疗程结束时,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01).③中医证候积分:疗程结束时,治疗组与本组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01).其中下肢发凉症状改善:疗程结束时,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0.05).④胫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疗程结束时,治疗组改善均优于治疗前 ( P<0.05).对照组的胫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治疗后优于治疗前( P<0.05).治疗后在胫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上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 P<0.05).⑤安全性评价:治疗组在试验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未见显著性差异( P>0.05).全部患者治疗期间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 糖痛方外洗能够改善DPN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局部不适,同时能够使部分神经的传导速度得到恢复.糖痛方外洗未发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可累及神经系统任何部位,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均可累及,而糖尿病性周围性神经病变发病率最高[1]。主要表现为对称性疼痛、感觉异常、间歇性或持续性发作,呈电击样、烧灼样,静止时或夜间加剧,出现感觉麻木、迟钝或关节麻痹。糖尿病并发慢性神经病变的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证明,DPN以高血糖为始动因素外,遗传因素、代谢障碍、微循环异常、环境等诸多因素相互影响致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缺失。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电针对实验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及神经纤维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1/12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用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10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选取15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在链脲佐菌素制备实验性糖尿病大鼠(n=85)基础上制备实验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模型,以空腹血糖≥15mmol/L,坐骨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减慢、摆尾温度阈值升高及坐骨神经有髓纤维形态学改变为造模成功的标准。在确认实验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模型成功的基础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60只大鼠,分为3组,即电针经(组、电针非经(组、模型对照组,每组20只。①电针经(组:取肾俞(双)、足三里(双)(,将大鼠固定,针刺0.5cm,并接电针治疗仪,连续波,频率2Hz,20min/次,隔日1次,共治疗12次。②电针非经(组:将大鼠尾尖作为刺激点,具体方法和治疗次数同上。③模型对照组:不作任何治疗,只作与电针经(组相同的固定。④正常对照组:作与电针经(组相同的固定。造模后4周,以神经电生理法测试各组大鼠的运动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造模后8周,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的坐骨神经组织超微结构。结果:实验过程中模型对照组、电针非经(组及电针经(组大鼠分别死亡5,4,1只,因此进入结果分析每组分别抽取15只进行指标检测。①各组大鼠造模4周时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比较:模型对照组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31.37±3.70,18.17±9.54;41.30±1.15,44.22±8.80)m/s(P<0.01)。电针经(组经治疗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38.04±2.01,37.98±5.10)m/s(P<0.01),但未达到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电针非经(组大鼠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与模型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2.74±5.42,21.39±5.61)m/s(P>0.05)。②各组大鼠造模8周时的坐骨神经超微结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坐骨神经有髓神经纤维髓鞘结构模糊、松散、排列紊乱,出现空泡状缺损。电针非经(组大鼠坐骨神经有髓神经纤维髓鞘结构松散、排列紊乱,出现断裂或空泡状缺损。电针经(组大鼠坐骨神经髓纤维髓鞘结构损伤脱失的程度较模型对照组有所减轻,但未达到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电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周围神经有髓纤维的形态及功能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以西药控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血糖,采用固本通络电针法治疗DPN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犤1犦,同时还观察了电针治疗前后DPN患者生化代谢的变化情况,以探讨电针治疗DPN的可能机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组84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为门诊观察。其中男33例,女51例,年龄40~49岁16例,50~59岁22例,60~69岁32例,70~80岁14例,平均年龄(63±10)岁。糖尿病病程平均(8±6)年,DPN病程平均(2±2)年。84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电针组)48例和弥可保对照组(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性别相近,年龄及DPN…  相似文献   

19.
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8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前列地尔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8例给予前列地尔(10—20滋g,加入0.9%生理盐水20ml缓慢静脉注射,疗程2—4周)治疗。结果:四肢麻木、肢体自发痛、感觉减退、怕冷、怕热、双足蚁行感、脚踏海绵感与溃疡均明显改善,改善率分别是91.8%,94.4%,87.5%,91.3%,75%,88.9%,63.6%和90%。患者在治疗前MCV和SCV均有降低,经过治疗后,MCV和SCV有一定改善(P<0.05)。治疗前发现有下肢动脉内膜增厚、粗糙不光滑、斑块形成、血栓、管腔不规则狭窄甚至闭塞。治疗后发现,血管内径与血流量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前列地尔可有效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改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增加下肢血管内径和血流量,对DPN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护理干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65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联合康复训练等护理干预;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及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仪作用于肾俞、脾俞、足三里、三阴交、合谷5个穴位进行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多伦多临床评分(TCSS)、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3%)(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的TCSS、VAS、SNCV、MNCV及抑郁评分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VAS、SNCV、MNCV及抑郁评分方面改善方面更加显著(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可以有效缓解疼痛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改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