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高血压治疗的临床观察。方法:对35例脑出血急性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脑出血急性期高血压患者经临床治疗,根据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血压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34例患者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病情平稳。1例患者并发脑疝死亡。结论:脑出血急性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应慎重,如未有严重并发症,则尽量给予使用降压药物,如需要快速降压的患者,临床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预防过度降压。  相似文献   

2.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高死亡率与脑出血继续出血有关。随着头颅CT的推广使用 ,可动态观察脑出血患者入院后一段时间内存在的继续出血 ,给临床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脑出血患者在发生继续出血时常有诸多因素存在 ,这对早期识别继续出血也提供了帮助。现就脑出血继续出血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进行分析研究。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脑出血继续出血患者 5 2例 ,男 40例 ,女1 2例 ,年龄 47~ 78岁 ,平均 5 4岁。1 .2 临床表现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 5 2例 ,抽搐 8例 ,呃逆 6例 ,血压持续增高 2 1例 ,精神症状 5例 ,咳嗽 6例 ,肝功能异常 4…  相似文献   

3.
脑出血血肿扩大的机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华  刘一尔  伍龙 《河北医学》2003,9(6):551-553
脑出血在脑卒中类型中最具破坏性。临床工作中发现部分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一段时间还存在继续出血[1] ,继续出血使血肿进一步扩大 ,是脑出血患者病情恶化的主要原因[2 ] 。临床研究表明 ,血肿扩大并不少见[3] ,国内为 5 2 % [4 ] ,国外为 14 % [5] 。因此 ,了解血肿扩大的机制 ,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采取积极防治对策至关重要。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1 脑出血血肿扩大的发病机制至今为止 ,临床上尚无可靠的方法区分血肿扩大是活动性出血与再出血。临床推测起病后短期内症状进行性加重者多考虑存在活动性出血 ,而症状发展有平台期或停滞期或…  相似文献   

4.
杨元俊 《海南医学》2006,17(11):122-123
高血压是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在急性期脑出血若血压过高而不及时降压,有可能加重出血,相反血压降得过低又可以加重脑缺血.因此,急性期脑出血的高血压处理相当矛盾而棘手.现就我院2004年7月至2005年12月30例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就急性期脑出血的高血压临床治疗谈以下体会.  相似文献   

5.
孙瑞丽 《中原医刊》2003,30(22):63-64
微创术治疗脑出血 ,创伤小 ,病人痛苦小 ,经济易于负担 ,患者易于接受。总结我科 2 0 0 1年 12月~ 2 0 0 3年 4月问的 60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患者的护理 ,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 60例 ,男性 45例 ,女性 15例 ,年龄在 3 5~ 72岁之间 ,入院时血压 14 6~ 2 2 0 / 95~ 13 0mmHg ,出血量确诊按多血压公式计算[1] ,最大为 98ml,最小为 15ml。CT扫描证实 :脑室出血 9例 ,壳核出血 42例 ,丘脑出血 9例 ,GCS评分 2~ 7分42例 ,~ 12分 18例 ,60例均在发病后 6小时内进行 ,生存 5 3例死亡 7例 ,随访半年完全恢复 13例 ,部分…  相似文献   

6.
一般认为脑血管淀粉样变性(CAA)可能是多灶性出血和非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原因之一[1]。文献报道发生淀粉样变性的血管以枕叶软脑膜的中小动脉为主[2],本文通过对脑出血患者软脑膜血管的病理观察,探讨CAA与年龄、血压的关系,以及软脑膜血管的受累情况。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选择脑出血患者脑标本完整者31例,男性15例,女性16例,年龄43~84岁,平均68.4岁,脑叶出血6例、基底节区出血17例、脑干出血5例、小脑出血3例,均为单发出血灶。有高血压病史者24例,无高血压者7例。以同期非神经系统疾病死亡患者的脑标本8例,作为对照,其中…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或自发性脑出血多指脑内血管病变破裂而引起出血 ,绝大多数是高血压病伴发小动脉病变在血压骤升时发生 ,称之为高血压性脑出血 [1]。我院自 1996年 10月至 1999年 12月共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 50例。入院后通过病情观察护理 ,促进了功能的恢复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50例 (系脑出血患者 ,既往均有高血压病史 ) ,其中男性 3 0例 ,女性 2 0例 ,年龄 2 6~ 72岁。经 CT检查确诊为脑出血。发病情况 :活动时发病 3 0例 ,安静发病 12例 ,原因不明 8例。治疗效果 :痊愈 10例 ,好转 2 5例 ,死亡 15例。治愈好转率 70…  相似文献   

8.
我科 1998年至 2 0 0 1年共收治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3 8例 ,用洛赛克治疗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患者均为我科 1998-2 0 0 1年住院的脑出血患者 ,脑出血按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确诊 [1 ] ,并均经头部 CT证实。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依据 :黑便和 (或 )肉眼见呕吐血性或咖啡色液体或胃管吸出上述液体 ,大便潜血阳性。所有脑出血患者于发病后 1-6天 (平均 4天 )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共分两组 :洛赛克组 2 0例 ,男 15例 ,女 5例 ,年龄 5 1岁 -76岁 ,平均 64岁 ,基底节区出血 16例 ,丘脑出…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 1995年 1月至 2 0 0 2年 5月共手术治疗老年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30例 ,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患者中 ,男 17例 ,女 13例。年龄最小 6 0岁 ,最大 83岁 ,平均 71.5岁。高血压病史 :最短 3年 ,最长 2 2年。安静状态下发病者 19例 ,有诱发因素者 11例。入院时血压均高于15 0 90mmHg ,最高 1例高达 30 0 180mmHg。出血部位及血肿量 :基底节出血 14例 ,其中破入脑室 3例。颞叶皮层下出血 7例。额叶脑出血 4例。枕叶3例 ,小脑 2例。其中脑梗死后出血 3例。血肿量按多田公式计算[1] :30~ 5 …  相似文献   

10.
丘脑出血占高血压性脑出血的 15 %~ 30 % ,病死率约5 0 % [1] ,是老年人脑出血最凶险的类型。临床上当血肿量 >13ml时 ,常采取外科治疗 ,内科治疗病死率较高 ,但外科手术治疗病死率和致残率也较高[2 ] 。为探讨丘脑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 ,我们分别采用内科治疗、内科治疗加钻颅血肿抽吸冲洗、注药、引流的二种方法 ,治疗 6 4例血肿量 >13ml的丘脑出血的患者 ,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6 4例丘脑出血患者均为我科 1997年 6月— 2 0 0 1年 7月的住院患者 ,均经头颅CT证实为丘脑出血 ,且血肿量 >13ml,均有高血…  相似文献   

11.
我们自 1997年 3月~ 1999年 2月 ,采用光量子血疗辅助治疗脑出血 30例 ,并与同期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的 2 4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进行了对比观察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文共 5 4例 ,均为住院患者 ,按 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1 ] ,经头颅CT或MRI确诊为脑出血 ,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 30例 ,男 2 1例 ,女 9例 ,年龄 46~ 79岁 ,平均年龄 (6 4 4± 13 2 )岁 ,出血部位 :基底节区 16例 ,脑叶 5例 ,丘脑 3例 ,脑干 1例 ,脑室 3例 ,小脑 2例 ;高血压性脑出血 2 4例 ,AVM出血 (经MRI证实 ) 2例 ,继…  相似文献   

12.
《陕西医学杂志》2015,(8):1095-1096
<正>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多发的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内的出血性疾病,临床上起病急,病情重,致残率、病死率较高,治疗上较为困难。脑出血后患者血压急剧升高是患者急性进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分析血压对脑出血患者病情变化的影响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1,2]。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如何有效控制血压,既避免脑出血急性期再出血的发生,又保证脑出血患者脑部血流量的灌注,对脑出血患者病情的发展及预后是一个密切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脑出血是常见病 ,由于各种原因 ,部分患者虽经积极手术抢救治疗 ,最后仍死亡。现将我院于 1990~ 1997年 42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死亡患者的死亡原因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2例患者既往均有高血压病史数年 ,经 CT检查证实为高血压脑出血。男 38例 ,女 4例。年龄 5 0~ 74岁 ,平均 6 9岁。入院 GCS≤ 7分为 40例 ,GCS8~ 12分2例。一侧及双侧瞳孔散大 2 6例 ,双侧瞳孔缩小 3例。出血部位按 Fisher分类 [1 ] :小脑出血 2例 ,脑干出血 1例 ,基底节出血 32例 ,大脑皮层出血 7例 ,血肿 30~ 80 ml,其中破入脑室2 2例…  相似文献   

14.
脑出血属中医出血性中风,包括脑出血和珠网膜下腔出血,主要临床表现为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涡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等症状。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风占我国城乡居民前十名死因的第一位,而出血性中风占所有中风病人的20%~30%,病死率为40%~60%,存活者中70%~80%留有病残,且40%左右为重残[1],因长期卧床,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存健康。中医药对降低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可发挥一定的作用,但由于中风急性期患者多起病急骤,此时给药困难,即使鼻饲给药,因昏迷或咽喉肌肉麻痹,插管时患者不能配合,且易损伤食管,并且插管过程中的刺激可能引起恶心、呕吐、反射性血压升高,加重颅内高压[2]。针对以上问题,2002年11月~2006年11月,本院采用冰黄液直肠滴注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72例,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显著提高,现介绍如下。1资料1.1临床资料选择本院2002年11月~2006年11月急性期脑出血住院患者1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2例,其中男44例,女28例。CT提示:脑基底节出血者27例,颞叶及顶叶出血者27例,侧脑室出血者9例,丘脑出血者9例。意识状态:嗜睡者20例,意...  相似文献   

15.
消化道出血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常见并发症 ,治疗不及时 ,可危及患者的生命。我院 1996年 6月— 1999年 8月收治的 179例经颅脑CT证实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其脑出血的部位、出血量与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关系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179例中 ,男 12 2例 ,女 5 7例 ,年龄 2 9~ 90岁 ,平均 5 9.4岁 ,2 9~岁 2 8例 ,5 0~岁 119例 ,70~ 90岁 32例。均为急性期入院 ,其中并消化道出血 44例 ,死亡 37例。1.2诊断标准与统计方法 消化道出血以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或胃管抽出血性胃内容物、排黑…  相似文献   

16.
脑出血急性期血压增高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我院2002年4月至2004年10月42例脑出血急性期高血压救治体会,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42例脑出血患者均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并经头颅CT证实。其中男30例,女12例,年龄42岁~78岁(其中48岁~75岁34例,占80%)。患者均为发病后12小时内收入院者,急性期无消化道出血,严重感染及心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在此期间未使用强烈的降压药物。入院时收缩压160mmHg~200mmHg(1mmHg=1.33kPa)者24例,超过200mmHg者12例,其中比基础血压升高20%~30%者34例。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20%甘露醇,神经营养…  相似文献   

17.
明利 《海南医学》2004,15(9):73-73
目的 探讨脑出血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征及其发病机理。方法 对近年来本院经CT检查证实的 2 5 1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 5 1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中继发癫痫 2 6例 ( 10 .3 %) ;急性期发生率为2 0例 ( 80 %) ;恢复期 6例 ( 2 0 %) ;发生在脑叶出血者占 9例 ( 3 4%) ;以颞叶最多 ,单纯部分性发作 11例 ( 4 2 %) ;急性期发生癫痫死亡率 3 0 %。结论 脑出血急性期易继发癫痫 ,以脑叶出血多见 ,且以单纯部分性运动发作最多 ,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8.
周荣  肖瑾 《当代医学》2014,(19):111-112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再出血发生率与首发出血部位及早期血压控制水平的相互关系。方法对安徽省马鞍山市中心医院23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36例再出血患者的诊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出血和再出血易发于丘脑和壳核部位,而急性期血压控制水平对再出血发生率有重要影响,血压控制水平低于160 mmHg患者再出血发生率与血压恢复正常患者接近,而血压不能稳定控制在160 mmHg下,患者发生再出血的概率明显增大。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压控制水平可略高于正常人,但仍应采取积极的血压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大黄白芨煎剂治疗脑出血并上消化道出血5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上消化道出血是脑出血的严重并发症 ,如不迅速止血病死率极高。我院应用大黄白芨煎剂治疗急性脑出血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 5 6例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12例均系我院 1996年1月~ 2 0 0 1年 1月收治的住院病人 ,符合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 2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 3次修订的诊断标准[1] ,且经头颅CT检查证实。发病前无消化道出血病史。将 112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 5 6例 ,男 4 3例 ,女 13例 ,年龄 6 0~76岁 ,平均 6 5岁 ,其中大脑皮层出血 30~ 6 0ml15例 ,壳核出血 2 0~ 2 5ml2 2例 ,丘脑出血 2 0~ 30m…  相似文献   

20.
复发性脑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慧雯 《广西医学》2003,25(6):1088-1089
脑出血是神经内科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之一 ,尤其是复发性脑出血 ,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1]。笔者对复发性脑出血的主要诱因和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1 临床资料  我科从 1 988年 1 1月至 1 999年 3月 ,对 1 9例复发性脑出血患者进行观察与护理 ,其中男 1 3例 ,女 6例 ,年龄 49~ 82岁 ,平均 63.7岁 ,以 47~ 5 9岁发病率最高。占 5 7.9% ,有高血压病史 1 3例 ,占68.4% ,脑梗塞史 2例 ,无任何病史 4例。明显诱因7例占 36.8% (其中饮酒史 3例 ,看电视 1例 ,打麻将 1例 ,晨练 2例 ) ,没有坚持降压治疗 3例 ,发病时血压增高 1 4例 ,占 7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