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目的 研究采用TEF +CF联合化疗方案的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的细胞增殖、微血管密度和组织学分级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染色法分别检测 13例行新辅助化疗的病人和 13例对照组病人手术切除的乳腺癌标本的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标记指数以及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 (MVD) ,并且对两组病人的HE染色标本进行组织学分级。结果 新辅助化疗组对化疗的总反应率为 92 9%。两组病例的PCNA标记指数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MVD和组织学分级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采用TEF +CF新辅助化疗方案近期疗效明显 ,可以显著地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减少新生血管的生成 ,降低组织学的分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术后辅助化疗对早期乳腺癌保乳根治术患者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Ki67蛋白(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及预后的影响,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2007年9月—2011年9月107例乳腺癌行早期保乳根治术及术后辅助化疗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ER、PR、ERCC1、Ki67、PCNA表达变化及预后。结果:107例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5.4±1.8)个月。末次随访时无病生存患者92例(86.0%),复发9例(8.4%),死亡6例(5.6%)。患者末次随访时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其中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评分升高最为明显(P0.01)。所有患者化疗期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以恶心呕吐(100.0%)、脱发(83.2%)为主,多数患者不良反应集中于Ⅰ度、Ⅱ度,不良反应可耐受。患者治疗前、化疗结束时ER、PR阳性率未见明显变化(P0.05),其ERCC、PCNA阳性率显著下降,Ki67阳性率显著上升(P0.05)。结论:辅助化疗能够显著降低乳腺癌保乳根治术后患者ERCC、PCNA表达,提高Ki67表达,有效抑制肿瘤的侵袭与转移,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乳腺癌组织p53和Ki-67表达及其与术前新辅助化疗(NAC)的相关性。方法:2014年1月—2015年9月,乳腺癌患者73例,给予3周NAC治疗后进行手术,分别在化疗前以及手术后取穿刺组织及切除组织标本进行病理检测,分析患者的疗效及p53及Ki-67的表达。结果:73例患者中CR 24例(32.88%)、PR39例(53.42%)、OR 63例(86.30%)。术后病理分级5级13例,4级26例,3级22例,2级9例,1级3例。化疗前后,全部患者的p53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患者Ki67的表达率显著低于化疗前(P0.05)。化疗后的OR患者中,p53阳性表达率34.92%,显著低于阴性表达率65.08%;Ki-67阳性表达率71.43%,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率28.57%(P均0.05)。乳腺癌组织中p53的阴性表达与化疗疗效呈正相关(r=0.689,P0.05);Ki-67个阳性表达与化疗疗效呈正相关(r=0.714,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内p53以及Ki-67表达及其与术前NAC疗效具有紧密的相关性,临床上可通过监测p53以及Ki-67的表达用于辅助判定NAC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局部中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CEF方案对30例Ⅱb-Ⅲ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 环磷酰胺(CTX) 600 mg/m2, d1, ;表阿霉素(EPI) 60mg/m2, d1,5-氟尿嘧啶(5Fu) 500 mg/m2, d1, 21d为1个周期,所有患者完成2个周期新辅助化疗后评价疗效.结果: 21例降低了临床分期;3例获得完全缓解(CR),18例部分缓解(PR),6例病情稳定,1例无效,总有效率(CR+PR)为70%. 结论: 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对原发肿瘤和腋窝淋巴结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36例新辅助化疗不敏感的ER阳性、绝经后局部晚期乳腺癌行阿那曲唑治疗3个月,评估其疗效,并分析与组织学分级,PR,Her-2,p130Cas表达的关系。结果临床评价有效率为61.1%(22/36),超声评价有效率为55.6%(20/36),内分泌治疗后完成手术28例,病理完全缓解率为2.8%(1/36)。有效率与组织学分级有关,与PR,Her-2,p130Cas的表达情况无关。结论对于新辅助化疗不敏感的ER阳性、绝经后局部晚期乳腺癌,采用阿那曲唑进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绝经后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包括术前内分泌治疗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76例经空芯针穿刺活检或病理组织学确诊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术前激素受体阳性的予以内分泌治疗,受体阴性的予以新辅助化疗(TAC方案)。内分泌组21例,来曲唑2.5 mgqd。TAC组5 5例(紫杉醇1 5 0 mg/m2,表柔比星6 0 mg/m2,CTX 5 0 0 mg/m2,静脉滴入d1)。2~4个周期后观察肿瘤、腋窝淋巴结的变化。结果术前内分泌治疗后达到临床部分缓解(PR)10例,有效率4 7.6 2%;新辅助化疗后临床完全缓解(CR)4例,PR 3 6例,共4 0例有效,有效率为7 2.7 3%。内分泌治疗组疾病进展(PD)11例,占52.38%;腋窝淋巴结肿大者16例,PR 7例,有效率43.75%。新辅助化疗组疾病进展15例,占27.27%;腋窝淋巴结肿大者42例,临床CR 4例,PR 20例,有效率57.14%。结论绝经后新辅助治疗可有效缩小肿瘤原发病灶和腋窝淋巴结,降低肿瘤分期,增加保乳手术或手术切除的机会。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疗效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乳腺疾病中心接受新辅助治疗的原发乳腺癌病人为研究对象,以蒽环类及紫杉类细胞毒药物为新辅助化疗基础方案,并对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病人联合应用曲妥珠单抗。参照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及组织学分级系统(Miller and Payne grading system)对新辅助治疗疗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共105例病人入组,动态增强MRI评价临床完全缓解(CR)12例(11.4%),部分缓解(PR)68例(64.8%),疾病稳定(SD)24例(22.9%),疾病进展(PD)1例(1.0%);组织分级系统评价:30例(28.6%)G5(病理完全缓解,pCR),35例(33.3%)G4,17例(16.2%)G3,12例(11.4%)G2,11例(10.5%)G1。单因素分析提示,肿瘤临床T分期和N分期较早,高组织学分级、Ki67、p53及HER2高表达与病理完全缓解率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CK5/6在疗效评价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分期、N分期、组织学分级、HER2、Ki67、p53与新辅助治疗疗效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前后ER、PR、HER2、Ki-67表达的改变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收集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乳腺外科2007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收治的72例接受新辅助化疗的ⅡA~ⅢC期的乳腺癌资料,回顾性分析临床特征、ER、PR、HER2及Ki-67表达水平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 72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总有效率(RR)为76.4%(55/72),其中有16.7%(12/72) 病例达临床完全缓解(CR),59.7%(43/72)病例达临床部分缓解(PR)。23.6%(17/72)的病例为病情稳定(SD),无患者获得疾病进展(PD),病理完全缓解(pCR)7例(9.72%)。原发肿瘤大小、ER、PR、Ki-67表达与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有效率相关(P<0.05);病理完全缓解率(pCR)与ER、PR状态相关(P<0.05);ER新辅助前后发生改变的约22.2%,PR发生改变的约25.0%,HER2发生改变的约15.3%,Ki-67发生改变的约55.6%;新辅助化疗疗效与ER、PR、Ki-67化疗前后的改变相关(P<0.05),与HER2的改变无关(P>0.05)。结论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ER、PR、HER2和Ki-67的表达可发生改变,并且ER、PR和Ki-67表达的改变可预测新辅助化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MRI及B超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B超及MRI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对2007年7月至2008年7月接受新辅助化疗的85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对比分析手术前新辅助化疗前、化疗2周期后、化疗4周期后患者的B超、MRI影像学资料,参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评价疗效,并与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比较.结果 人组患者共85例,均完成4周期新辅助化疗.MRI评估完全缓解(CR)者0例,部分缓解(PR)者56例,疾病稳定(SD)者27例,疾病进展(PD)者2例;B超评估CR者0例,PR者52例,sD者31例,PD者2例.MRI及B超对新辅助化疗后残余肿瘤检测的阳性预测值均为94.1%.其中新辅助化疗后残余肿瘤最大径线MRI测茸结果与病理镜下测量结果高度相关(r=0.783,P<0.05),B超对残余肿瘤测量结果与病理镜下测量结果中度相关(r=0.576,P<0.001).结论 MRI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临床疗效评价的可靠方法,其准确性高于B超.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组织中c-erbB-2、p53和PCNA的表达及与预后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生物学指标c-erbB-2、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乳腺癌预后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180例乳腺癌组织切片c-erbB-2、p53、Pc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c-erbB-2表达与患者年龄(≥35岁)、临床期别、腋淋巴结状态、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与ER、PR受体呈正相关;p53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临床期别、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呈负相关。与腋淋巴结状态呈正相关;PCNA的表达与患者的临床期别、腋淋巴结状况呈负相关,与ER、腿呈正相关。结论生物学指标c-erbB-2、p53、PCNA应与临床预后因素临床期别、组织学分级、腋淋巴结状态及病理类型等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对乳腺癌预后评价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advanced breast cancer can potentially downstage disease prior to definitive surgery. In this study, a doxorubicin-based neoadjuvant regimen was administered to stage III breast cancer patients to assess 1) primary tumor response, 2) tumor involvement of resection margins, and 3) predictive value in cancer outcome. Eighty-two patients with stage IIIA and IIIB breast cancer diagnosed between 1990 and 2003 were studied. All patients received similar chemotherapy regimens, consisting of doxorubicin, cisplatin, and 5-fluorouracil, plus surgery and radiation therapy. End points measured include primary tumor response [complete response (CR) = 100%, partial response (PR) > 50%, or no response (NR) < or = 50%], resection margins for tumor, disease-free, and overall survival. Kaplan-Meier and log-rank tests were performed. Of the 82 patients studied, 34 received neoadjuvant therapy, 48 received conventional postoperative treatment. Seventy-two per cent of the stage IIIB and 22 per cent of the stage IIIA patients received neoadjuvant therapy. In the neoadjuvant group, 29 (85%) patients demonstrated tumor response, 9 (26%) of which were CR. Tumor-free resection margins were achieved in 94 per cent of the neoadjuvant group. Survival analysis demonstrated no benefit comparing neoadjuvant versus postoperative adjuvant therapy but hints at improved disease-free survival in neoadjuvant CR patients (log-rank test, P = 0.07). Eighty-five per cent of patients with stage III breast cancer treated with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experienced clinical response, with 26 per cent CR, and 97 per cent tumor-free resection margins. CR may portend a better cancer outcome.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效果及其对ER、Survivin和C-erB-2表达的影响。方法:62例可手术乳腺癌采用TE方案新辅助化疗观察客观有效率及新辅助化疗前后ER、Survivin和C-erB-2的表达。结果:新辅助化疗后临床完全缓解(CR)9例,部分缓解(PR)38例,病情稳定(SD)14例,疾病进展(PD)1例。新辅助化疗后Survivin表达明显下降(P〈0.05),ER及C-erB-2阳性表达率均低于新辅助化疗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化疗后表达降低者化疗有效率高,Survivin表达升高者化疗有效率低,二者之间有相关性,ER、C-erB-2表达变化与化疗有效率之间无相关性。结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可以有效的缩小肿瘤;Survivin在新辅助化疗后表达显著降低,而ER、及C-erB-2的阳性表达降低,但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DOX方案新辅助化疗在进展期食管胃交界部癌(adenocarcinomaofesopha—gogastricjunction,AEG)及远端胃癌(distalgastriccancer,DGC)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8年10月至2011年3月间确诊的进展期胃癌患者58例,其中食管胃交界部腺癌18例(AEG组),远端胃癌40例(DGC组),术前行DOX方案化疗2周期,于化疗后14—21d行手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术前新辅助化疗,化疗后AEG组CR3例,PR12例,SD3例,PD0例,总有效率为83.3%;DGC组CR2例,PR20例,SD17例,PD1例,总有效率5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G及GC的R0切除率分别为88.8%及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化疗主要不良反应为粒细胞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及外周神经毒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1年生存率均为100%;AEG组2年生存率(77.8%)比DGC组(75.0%)亦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DOX方案新辅助化疗对食管胃交界部癌较远端胃癌效果更好,缩小肿瘤、降低分期更明显,但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及保乳手术在Ⅱ,Ⅲ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观察组46例Ⅱ,Ⅲ期乳腺癌经新辅助化疗后接受保乳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并与59例患者对照研究。新辅助化疗方案为表阿霉素60 mg/m2第1天静脉注射,紫杉醇150 mg/m2。第2天持续3 h静脉滴注,21 d为1个疗程。保乳手术方式为象限切除或肿块局部广泛切除联合腋窝淋巴结清除。对照组常规行根治性切除术。术后对乳房外形及局部复发、远处转移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新辅助化疗后,观察组术前肿瘤病灶临床完全缓解(CR)9例,部分缓解(PR)37例。术后病理学检查发现,观察组癌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细胞间质水肿,纤维增生,炎性细胞浸润;其中病理完全缓解(PCR)4例。对保乳综合治疗(放疗+化疗)结束后1年的31例患者进行外形评估,其中优19.4%(6/31),良58.1%(18/31),差22.6%(7/31)。观察组局部复发率为8.7%(4/46),对照组为6.8%(4/59),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远处转移率为6.5%(3/46),与对照组(15.3%,9/59)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后行保乳手术治疗Ⅱ,Ⅲ期乳腺癌基本是安全的,可达到根治性手术的效果。新辅助化疗,规范化切除,术后放疗、化疗是保乳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动脉内灌注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脉内灌注新辅助化疗对晚期乳腺癌疗效及病理特征的影响。方法36例晚期乳腺癌术前超选择动脉置泵灌注化疗。化疗方案为CEF方案:5氟尿嘧啶(5Fu)500mg/m2,环磷酰胺(CTX)400mg/m2,表阿霉素(EPI)60mg/m2。每周1~2次,2~3次为一个疗程,休息2周后可重复灌注化疗,2~3个疗程后进行手术。结果动脉内灌注新辅助化疗后,术前肿瘤病灶临床完全缓解(CR)6例。部分缓解(PR)25例,稳定(MR)5例,有效率(CR PR)86.1%。术后病理学检查发现:癌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核固缩,碎裂,胞浆凝固,变性;细胞间质水肿,纤维增生,炎细胞浸润;血管内膜增厚,血栓形成。结论动脉内灌注新辅助化疗可以明显改变晚期乳腺癌的组织学形态,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紫杉醇联合卡铂对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效果。方法对我科在2005年1月-2007年1月25例经病理证实的女性乳腺癌患者人组接受紫杉醇和卡铂化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总有效率88.0%(22/25),其中CR24.0%(6/25),PR64.0%(16/25),SD12.0%(3/25),无PD病例。25例中,雌激素受体阳性者有效率86.7%(13/15)。雌激素受体阴性者有效率70.0%(7/10)。Her-2阳性有效率100%(6/6)。Her-2阴性者有效率89.5%(17/19)。全组患者治疗后腋窝淋巴结降期率为36.0%(9/16)。结论紫杉醇联合卡铂每周方案新辅助治疗局部中晚期乳腺癌有较高的疗效,毒性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E+T)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保乳术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7例IIa~IIIa期女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患者均于保乳术前行3周E+T方案新辅助化疗,且患者化疗前均检测空芯针穿刺标本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p53及Bcl-2表达情况。评价临床及病理疗效并评估毒副反应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了4个或6个疗程的术前3周E+T新辅助化疗,5例IIIa期患者化疗后降期为IIb;患者均于化疗后12~16 d行乳腺癌保乳术治疗。临床有效率为89.72%,病理性完全缓解(pCR)率为17.76%,腋窝淋巴结转阴率为54.76%。不同ER、PR、Ki-67、p53表达状态患者间pCR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而不同HER-2、Bcl-2表达状态患者间pCR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除出现IV度白细胞减少5例、IV度中性粒细胞减少5例外,其余毒性反应均可耐受。86例术后随访12~60个月,复发转移19例,死亡6例,2例出现对侧乳腺癌,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 结论:E+T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保乳术患者可获得较高的pCR率,毒副反应可耐受。ER、PR、Ki-67、p53可作为E+T新辅助化疗方案疗效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Ki-67)、HER2变化。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进行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且HER2为阳性的患者66例资料。所有患者化疗前行经超声引导下穿刺取病理活检,并于术后行病理检查。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观察患者在辅助化疗前后ER、PR、Ki67、HER2水平变化,采用(例,%)表示,行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66例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化疗后,PR出现上调表达最高,为19.32%,同时也是下调表达最高,为25.57%;ER保持不变比例最高(74.43%);Ki67下调率为23.86%,明显高于上调率的12.50%,保持不变比例63.64%;66例患者中7例患者经过新辅助化疗后HER2转为阴性,转阴率为10.61%。 结论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部分患者的ER、PR、会出现上调或者下调的变化,Ki-67出现一定比例的下降、HER2部分转阴,这种变化对乳腺癌的分型以及术后治疗药物的选择均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