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药物组成;黄芪30克,炒山药30克,益智仁100克,桑螵蛸40克,白果仁100克,补骨脂10克。二、适应证:遗尿。三、制法:上药共研细末。四、用法:成人每服10克,小儿酌减,日服二次,早晚空腹,用白开水冲下。五、验案举例:苏××,男,8岁。尿床数年,每夜3~5次,形体消瘦,自汗乏力,  相似文献   

2.
崩漏证治     
一、气血两虚型顾××,40岁。1982年11月22日初诊。82年6月做人工流产后,一直月经淋沥不止,色淡质稀,小腹隐痛,迄今已5个月。曾多次用中西药止血剂,未能明显奏效。妇科邀余诊治。症见:面色萎黄,头晕目眩,自汗心悸,易惊难寐,苔薄质淡,边有齿痕,脉来细软。证属冲任损伤,气血两虚。治宜补气塞流,养血摄血。处方:潞党参30克,炙黄芪25克,炒白芍30克,当归炭5克,乌贼骨30克,花龙骨15克,煅牡蛎50克,升麻炭5克,陈棕炭20克,炙甘草10克,东阿胶30克(烊冲)。四剂后经  相似文献   

3.
医案三则     
项软李××,男,48岁。1980年6月5日就诊。患者素健。近因护场,常卧寐于打谷场中。初感项软无力。近十余日头不能举。时自汗出。扶杖来诊。诊见:项软不能自举,头汗自出,面如新浴。神情忧苦,语声气弱。脉见弦缓无力。正气不足,邪客络脉。治宜益气固卫,祛风和营。黄芪30克白术10克防风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葛根15克,水煎服。  相似文献   

4.
刘××,男,54,市郊农民。主诉:二年来,自汗多,畏恶风寒,头晕目眩,稍有不慎,即感风寒,常闭门自守不敢外出。饮食不佳,大便不利,小便短黄,常服正痛片、安乃近等发汗剂,以求暂安。诊见面色无华,精神萎靡,舌淡无苔,脉沉细无力。脉证合参,此属:阳气虚弱,腠理空虚,卫阳不固,治以益气、固表、止汗之剂。处方玉屏风散加减:黄芪30克,白术20克,防风10克,附子15克。二剂。药后未有变化,诸证同前。疑益气固表止汗之力不足,加重黄芪用量为60克,再进二剂。药后仍未见效。后仔细辨证,患者久病体弱,汗出过多,势必造成津随汗泄,使  相似文献   

5.
一、自汗自汗兼有咳喘。治拟补肺固卫,调营敛汗,佐之止咳定喘、方用玉屏风散、桂枝汤、沙参麦冬汤加减:生黄芪50克焦白术15克防风10克桂枝10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红枣10克南沙参15克  相似文献   

6.
杨××,男,40岁。1992年4月10日初诊。因患绦虫病一次服南瓜籽六两(炒)、大白100克(煎)、硫苦120克(兑服),而致大泻不止,随大便泻下绦虫一条约2米长。连头节排出后,即感神疲体倦,进而出现心悸气短,面色无华,常自汗出,矢气频作而不臭,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如此数月,且有逐渐加重之势。诊为气陷证,治宜补中益气、升陷固脱,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药用:黄芪30克,白术15克,  相似文献   

7.
阳萎辨治     
例一:周××,26岁,县磷肥厂工人,1982年6月诊。自汗八年,阳萎三年。自汗近更甚,冬春季汗湿衬衣,每日必更换,夏季则身汗如洗。近三年来,阳事不兴,宗筋不举,面(白光)神疲,气短畏寒,腰酸头眩,耳鸣,舌淡、苔薄,舌胖有齿迹,脉虚大。诊为自汗伴阳萎症。治以益气固表,温肾培本。处方:黄芪、煅牡蛎(先煎)各30克,  相似文献   

8.
笔者用玉屏风散合桂枝汤治疗寒性荨麻疹,屡获良效,兹举二例如下: 例一、杨××,男,33岁,1983年7月诊。患者每接触冷水后约10分钟左右,接触处皮肤即出现大小不一的白色或淡红色的风疹团,瘙痒难忍,其症冬重夏轻,已有三年之久。患者体瘦乏神,面白自汗,口和不渴,舌淡苔白,脉缓。诊断:寒湿荨麻疹。治以益气固卫,散寒除湿,拟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味: 黄芪30克、白术15克、防风10克、桂枝10克、白芍15克、生姜30克、苍术15克、苡仁30克、甘草3克、大枣30克,水煎服。服药五  相似文献   

9.
1、气虚自汗:白天无故时时汗出,动则尤甚,汗出怕风,易于感冒,气短,神疲乏力,面色苍白,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则:益气固表止汗。 (1)黄芪红枣汤:黄芪30克,红枣20枚,加水适量,文火煎煮1小时,每日一剂。 (2)黄芪瘦肉汤:黄芪30克,瘦  相似文献   

10.
周某某,男,33岁。理发师。1978年4月15日就诊。诉近月来常自汗出,神疲乏力。尝服西药阿托品仅能止汗一时,停药复如故。近周汗出渐频,甚者自汗如洗,求诊于余。刻诊:面白无华,神疲气弱,纳食欠佳,偶有头痛。询知患者素体表虚,易感风寒。此次发病前曾患外感,经治疗诸症已瘟而见斯症。脉象濡缓,舌淡、苔薄白。证属表虚自汗,治宜益气固表止汗。方拟玉屏风散加味:黄芪30克白术15克防风10克五味5克炙甘草3克,4剂。复诊:云药后自汗依然。重审药证,自认合拍,缘何罔效?我百思不解。遂请教黄老医师。他检视方药,冥思良久,云仍守原方,只需加桑叶10克便效。遵嘱,依法拟方4剂。诉服2剂后汗  相似文献   

11.
白细胞减少症是指周围血中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4.0×10~9/L。可服用石韦大枣汤:石韦30克,大枣10枚。加减:白细胞计数低于3.0×10~9/L者,加用菟丝子、枸杞子各20克,鸡血藤30克;头晕目眩,自汗乏力者,加用黄芪、党参各15克,鸡血藤30克;肢冷畏寒,腰膝酸软无力者,加制附子5克,菟丝子15克;咽干自汗,手  相似文献   

12.
刘×,女,23岁,1982年9月3日初诊。患者于五日前分娩,因产程较长、失血过多、产后3日出汗不止,中西药杂投罔效而来就诊。证见:寐则自汗寐则盗汗,并见心悸怔忡,微动则甚,心烦失眠,面白乏力口渴,喜热饮。小便短少,四肢欠温。舌质淡红,苔薄少津,脉沉而结代。证属气阴两虚、卫阳失固。治以益气养阴复脉,温阳固表止汗。以炙甘草汤加减:炙甘草10克,熟地18克,阿胶20克,麦冬15克,白人参9  相似文献   

13.
曲××,男,12岁。80年10月就诊.患自汗已四载有余,即使严冬,汗亦不减,稍有活动,则汗出如洗。睡眠时,枕巾常亦被汗水浸透。经中西医治疗无效。诊见形体壮实,面色红润,苔薄白,唯脉弦缓无力,病属营卫失调,表虚不固。治宜调和营卫,拟桂枝汤加味:桂技20克白芍15克黄芪40克牡蛎50克甘草15克姜枣为引,服药七剂,自汗遂止。  相似文献   

14.
例1.自汗盗汗杨××,男,40岁。1976年10月30日诊。患汗出不止已二年,近日来加剧,日轻夜重,内衣常湿,每夜换衣数次,形寒恶风,头晕目弦,心悸肢倦,体日消瘦,痛苦病容,中药服牡蛎散,当归六黄汤;西药口服和肌注阿托品药,终未获愈。诊得六脉沉弱无神,舌质淡红、苔薄白,病属久汗元气大伤。脾胃双损,阳损及阴,故自汗盗汗交加,拟补中益气汤加减。处方:炙黄芪25克、红参、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升柴蜜炙)各10克、山茱萸、熟地、煅龙骨、煅牡蛎各15克、附片7克、防风8克,服10剂后,汗止十之八九,诸症亦大减,精神倍增,原方去龙牡,再服5剂,汗止痛除而告愈。  相似文献   

15.
刘××,女,26岁。患者于82年3月顺产一男婴,产后五十余日,因担小麦百余斤,即感下腹坠痛。次日出现阴中不适,如有物阻;大便秘结,解便后肛门脱出,须用手推入肛内,下次便时亦同前。阴中之物与裤相擦,疼痛甚剧,不能行动。遂邀余往诊。见其面色不华,形瘦,气短自汗,神疲,子宫突至阴道口外约一寸许并脱肛。舌质淡,苔薄白,脉右细弱,左关微弦而缓。病属阴挺、脱肛合病。此为劳伤元气,清阳不升,冲任失固,带脉不约,致子脏下陷之重证。书举元煎加味: 黄芪50克党参15克升麻15克白术15克续断15克炙甘草10克枳实50克(炒) 乌梅30克金樱子15克鱼腥草30克水煎服。卧床休息。服二剂后,诸证明显好转,守方再进五剂,子宫已收,便时肛不外出,已能行动。嘱其前往妇检,已全复位,唯白带较多,于前方内  相似文献   

16.
一、罗×,男,4岁。84年3月×日诊。素体汗多,易忠感冒,此次发热恶寒咳嗽一周余,经中西药治疗不效而反加重。诊见气逆咳喘,白日尤甚,发热重,微恶风寒,汗出量多,口渴饮冷,纳差,小便黄,脉浮微数无力。证属风寒外袭,郁久化热,营卫失和,肺失宣通。拟桂枝汤加味,以降逆平喘,调和营卫,增津液:桂枝6克、白芍6克、生姜5克、炙甘草3克、大枣6克、厚朴6克、杏仁6克、沙参10克、桑叶3克。一剂而热减汗少,纳食增加,咳嗽缓,喘止。原方去桑叶加五味子6克敛肺固表止汗。二剂而诸证愈,自汗消,随访未发。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     
【例一】朱××,男,65岁,农民。82年1月3日诊。病已三个月,口渴喜饮,小便多且混浊,多食善饥,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形体消瘦,尿糖( ),空腹血糖417毫克%。脉细数,舌苔薄黄,舌边尖红。此肾虚相火旺盛,上熏肺胃,津液受灼,固摄无权,精微下流。治宜润肺清胃,滋肾兼固下元:麦冬15克、石斛15克、天花粉15克、黄连5克、冬瓜皮30克,山药15克,生黄芪30克、龙骨30克、桑螵蛸15克。服22剂,口渴欲钦已不明显,饮食正常,小便清长,夜间较多,腰酸乏力,空腹血糖220毫克%,尿糖( ),脉细  相似文献   

18.
张××,男,41岁。1980年10月21日诊。自汗出,身如水洗,尤以在吃饭、活动,情绪波动时为甚已六年。曾服补气、健脾、调和营卫、收涩固摄之剂久治不愈。刻诊:口干微渴,舌质红、苔薄黄、脉洪滑有力。证属阳明蕴热,迫津外泄。治宜清透阳明,投重剂白虎汤加大黄: 生石膏60克、知母15克、甘草6克、粳米3克、大黄粉6克(冲服)。服药3剂,汗出顿减,口干渴亦除。继进3剂,汗出即止而愈。【按】自汗一症,临证多属阳虚、气虚、  相似文献   

19.
例1。于××,男,45岁,1981年5月25日诊。因发热腹痛,在当地医院应用复方氨基比林、A·P·C、安乃近等药,症情未得缓解,血象检验:白细胞2300/立方毫米、中性58%、淋巴40%、酸性2%,诊为药物性白细胞减少症。改用肌苷、维生素B_6、鲨肝醇等药,治疗50多天,体温正常,白细胞未增。刻下畏寒倦怠,脘腹隐痛,纳呆自汗,形体消瘦,时有便溏,脉沉细,舌淡苔薄白,中医诊为中阳不振,治拟温中益气,仿黄芪建中汤加减:黄芪20克、桂枝10克、白芍18克、山药15克、炙甘草5克、党参12克、白木12克、陈皮9克、大枣5个、生姜3片,服三剂,惟余自汗,  相似文献   

20.
李平 《中医杂志》1991,32(8):12-13
汗证是内科杂病常见证之一,临床以自汗、盗汗为多,局部半身汗出、黄汗则较少见。其治阳虚自汗多宗益气固卫,盗汗恒以滋阴清热之法。路老指出五脏受损、功能失调可致汗液外泄,常从调理脏腑着手,收效甚多。兹举例说明。一、盗汗例一:义××,男,28岁,1974年3月30日诊。半年来,不明原因盗汗,湿衣濡被,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