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塞合并 度或 度房室传导阻滞严重地威胁着病人的生命 ,选择性地为病人安装心脏起搏器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重点阐述植入心脏 (永久性 )起搏器的适应证及时间 ,以期降低病死率 ,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塞合并Ⅱ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严重地威胁着病人的生命,选择性地为病人安装心脏起搏器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重点阐述植入心脏(永久性)起搏器的适应证及时间,以期降低病死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对279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的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效果和相关并发症。结果:279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患者术前症状很快消失或得到不同程度地缓解。随访6个月~8年,并发症为囊袋出血6例,起搏器综合征6例,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3例,电极移位3例,无囊袋感染病例发生。结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疗效确切,应加强随访,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社区起搏器植入患者对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方法采用电话随访对156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进行健康知识调查。结果对起搏器术后的相关知识的认识程度高低不一。结论患者自我保健意识薄弱,对健康知识掌握不足,对医护人员的随访、家庭支持的需要、复查时间及自我监测方法指导的需求高。  相似文献   

5.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前焦虑情绪的调查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调查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术前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术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术前焦虑得分高于国内常模。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医疗费用、对起搏器知识的了解程度与焦虑的发生率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植入永久性起搏器患者术前多数存在焦虑情绪,医护人员应针对性地做好患者术前心理护理,帮助患者面对现实,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发生囊袋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对本院2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人术后患者囊袋感染原因进行分析,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护理。结果2例患者分别于6个月、9个月起搏器切开处皮肤干性坏死,给予囊袋清除术和重新置人起搏器。结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囊袋感染的发生与囊袋大小是否合适、术中操作及患者个体差异有关,应针对原因进行积极治疗和护理,指导患者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7.
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出院宣教与康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何华英  胡向荣 《中国康复》2004,19(5):314-314
目的探讨出院宣教对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378例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分为2组,均进行起搏器术后的常规生理护理和卫生宣教;教育组同时于出院前加强卫生宣教工作。结果教育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体力恢复情况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出院宣教对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康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弹性对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生活质量的影响路径。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应用一般资料问卷、慢性病自我效能感量表、心理弹性量表、起搏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对在郑州市某3所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进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程控的262例病人进行问卷调查,通过SPSS 21.0和AMOS 22.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病人生活质量总分为(111.13±16.63)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心理弹性、文化程度是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可解释总变异的53.7%;其中自我效能感、文化程度对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病人生活质量既有直接影响又有间接影响,心理弹性对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病人生活质量有直接影响。结论: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病人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自我效能感、心理弹性、文化程度是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310例永久起搏器植入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任利群  叶行舟  智宏 《临床荟萃》2006,21(3):184-185
起搏器作为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重要技术手段在临床上已走过了数十年的风雨历程,挽救了数以万计患者的生命,但是在起搏器植入的过程中、植入后仍可能有一些并发症发生,为了汲取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起搏器植入的技能,提高起搏器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1999年8月到2005年3月在我院行人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的3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永久性起搏器安置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130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迅速发展,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安置永久性起搏器是治疗不可逆的心脏起搏传导功能障碍的安全有效方法,特别是治疗重症缓慢性心律失常。永久性起搏器安置患者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研究已是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我院心内科对1986年1月~2004年1月1303例安置永久性起搏器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张德利 《新医学》2002,33(3):142-143
1引言 心脏起搏器应用的初衷是防治缓慢性心律失常所致的各种临床症状,恢复机体生理需要范围内的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有症状的心动过缓过去和现在都是永久性心脏起搏最普遍的适应证.自从四十多年前植入第一个人工心脏起搏器以来,心脏起搏主要用于心动过缓和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2.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临床治疗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及各种不可逆心脏起搏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日臻成熟及医疗器械水平不断完善与创新,人工心脏起搏器已逐步渗透至各项针对性治疗中,以改善患者的循环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但随之而来的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也日益突出.本研究以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常见并发症作为切入...  相似文献   

13.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房室传导阻滞的有效治疗手段,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高龄患者逐渐成为了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的主要人群。有研究报道,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患者接受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治疗占所有接受起搏器安装患者的70%-80%[1]。高龄患者多合并冠心病、房颤等需要抗栓治疗的疾病,故大多数高龄患者在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时往往同时在口服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容易出现出血、囊袋感染等并发症。虽然根据起搏器植入指南,术前应停用上述药物,但部分患者在就诊时已经出现缓慢性心律失常,常常需行急诊手术,故术前停用抗栓药物的时间不够长[2]。因此,加强围术期的护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一步,现将近2年我科高龄患者在抗栓状态下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人工心脏起搏器是由心脏起搏器发生脉冲电流通过导管电极应激病变心脏,以维持或控制心脏节律或改善心脏功能。现就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病人的健康教育作如下阐述。  相似文献   

15.
安置永久性起搏器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自莉  戴玲 《现代护理》2004,10(3):226-227
安置永久性起搏器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主要方法 ,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我科近 4年安置永久性起搏器患者 115例 ,现将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我院 1998年 7月~ 2 0 0 2年 7月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115例 ,男 6 0例 ,  相似文献   

16.
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评价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53例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患者的资料,分析主要的并发症。结果:发生各类并发症共5例,其中囊袋血肿3例,占5.66%;囊袋坏死1例,占1.89%;起搏器电极脱落1例,占1.89%。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后,全部治愈出院。结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经有效护理及健康指导,可以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并发症23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分析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并发症,总结种类,分析原因,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34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随访情况。结果:起搏器囊袋出血(血肿)3例,起搏器切口裂开1例,电极脱位或微脱位3例,电极断裂2例,室性心动过速导致心源性晕厥1例,电池耗竭导致心室停搏2例。结论:提高对心脏起搏器常见并发症种类的认识,术前准备充分,术中仔细操作,术后严密观察,定期随访,友时发现与处理并发症,可避免引起不良后果及医患纠纷。[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18.
心脏起搏器为一电池发动机,它以与心肌直接相联的电极而发起和控制心脏电刺激。1958年完成第一例起搏器植放术;目前,全世界每年植入200000多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技术的进步导致复杂、多程序起搏器的出现,它能适时发出信号、敏查心脏活动、保持心脏房室活动的顺序。起搏器不仅仅治疗心脏传导紊乱。双室起搏器(可起动心房和心室)对心房输出量增加的心衰和因心率加快使心脏负荷加大的病人有益。心脏代谢  相似文献   

19.
<正>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在达到起搏植入适应证时必须植入永久性起搏器[1]。这部分患者以低位逸搏心律为主,存在着不稳定性,术中经常需植入临时起搏加以保护以利手术的安全。作者在术前使用参附注射液静脉点滴,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选择本院2007年1月以来植入永久性起搏器的患者40例,入选患者均符合植入永久性起搏器适应证。A组20例术前使用参附注射液,B组  相似文献   

20.
自1958年首个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应用到临床以来,起搏器治疗发展迅猛.据统计[1],在美国每年有超过30万例的患者接受起搏器治疗,而在全世界范围内每年约有90万例患者接受该项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