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辛夷挥发油对内皮细胞黏附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TNF-α诱导活化的内皮细胞与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体外黏附实验,观察辛夷挥发油对其黏附功能的影响。结果: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在TNF-α刺激后,与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发生黏附,而辛夷挥发油处理后,黏附量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辛夷挥发油能抑制活化的人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的黏附,具有抗炎与抗黏附效应。  相似文献   

2.
以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模型,应用蛋白染料染色法,观察HLJDT含药血清及其与LPS/TNF-α共同处理HUVEC4h、12h、24h后,对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的影响。结果显示,HLJDT含药血清不仅能抑制非致炎状态下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而且能抑制致炎因子所诱导的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作用增强,这可能是黄连解毒汤抗炎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黄起壬  何明  戴育成  罗永明 《中草药》2005,36(12):1831-1834
目的研究油茶皂苷(SQS)对缺氧-复氧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及中性粒细胞黏附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取培养细胞上清液测定LDH活性,分别测定HU-VEC存活率,中性粒细胞黏附率、线粒体丙二醛(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同法检测中性粒细胞黏附。结果缺氧-复氧可导致HUVEC损伤及中性粒细胞黏附的增加,表现为LDH活性、MDA水平及中性粒细胞黏附率显著升高,而SOD和GSH-Px活性显著下降;SQS呈浓度依赖性地对抗上述改变。结论SQS对缺氧-复氧诱导的HUVEC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和抑制白细胞黏附有关。  相似文献   

4.
辛夷对嗜酸性粒细胞黏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以辛夷挥发油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对嗜酸性粒细胞黏附的影响,从而探讨其抗过敏的机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左旋四氢巴马丁(l-THP)对 TNF-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与单核细胞THP-1的黏附作用及对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V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l-THP在抗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的作用.方法:以TNF-α刺激体外培养的HUVECs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l-THP处理,测定HUVECs与单核细胞THP-1的黏附能力,并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及西点法 (western blotting)测定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表达.结果:l-THP (30 μM)可以明显抑制 TNF-α诱导的HUVECs与THP-1的细胞间黏附作用,其黏附率仅为TNF-α组的70.37±1.64%;ELISA实验中30μM浓度的抑制率为38.36±0.5%; western blotting实验同样显示l-THP (30 μM)能显著降低VCAM-1的表达.结论:l-THP能够抑制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的黏附及VCAM-1的表达,提示其在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中具有潜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对体外调控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 方法 20 只 SD 大鼠每天给予黄连解毒汤 5 g/kg 灌胃,每 12 小时 1 次,共 5 次,制备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 采用流式细胞仪分选C57 BL/6 小鼠骨髓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给予不同剂量的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和脂多糖(LPS)刺激 3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中性粒细胞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IL-6 及 IL-12b 表达,确定 10%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为最佳剂量。 将 10%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用于干预活化的中性粒细胞功能:(1)中性粒细胞给予佛波醇 12-十四酸酯 13-乙酸酯(PMA)刺激 5 min,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中性粒细胞产生活性氧(ROS)情况;(2)中性粒细胞给予 LPS 刺激 3 h,采用 PicoGreen dsDNA 定量检测试剂盒检测培养上清游离 DNA (cf-DNA) 的含量;(3) 免疫荧光法检测中性粒细胞形成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情况;(4)中性粒细胞给予趋化因子 CXCL2、CXCL10、CCL3 诱导 3 h,流式细胞仪检测趋化的中性粒细胞数量;(5) 中性粒细胞给予 LPS 刺激 20 h,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 PMA 刺激中性粒细胞使 ROS 显著增多(P<0.05);LPS 刺激 3 h,中性粒细胞产生的 cf-DNA 含量增多,NETs 形成增加,CXCL2,CXCL10、CCL3 使中性粒细胞趋化增多(P<0.05, P<0.01);LPS 刺激 20 h 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减少(P<0.05);10% 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可减少 ROS 产生,降低 cf-DNA 含量和NETs 形成,减少中性粒细胞趋化,促进中性粒细胞凋亡(P<0.05, P<0.01)。 结论 黄连解毒汤可调节中性粒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黏附分子CD11b/CD18的表达水平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的关系及体外血府逐瘀口服液对CD11b/CD18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SO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黏附分子CD11b/CD18的表达水平;分离培养患者中性粒细胞,用血府逐瘀口服液干预,检测用药后(1h、6h、12h)CD11b/CD18的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ASO患者CD11b/CD18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病情严重程度一致,随着病情的进展CD11b/CD18的表达增高;体外用血府逐瘀口服液干预6、12h后中性粒细胞CD11b/CD18的表达降低,与未用药组及用药1h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D11b/CD18可能参与了ASO的发病过程,并且与动脉硬化程度有关,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和预防ASO的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降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11b/CD18的表达,干预中性粒细胞黏附。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黄芪多糖对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作用及相关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以探讨黄芪托毒生肌作用与其对伤口愈合中炎症反应作用的关系。方法 以黄芪多糖或黄芪多糖加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处理人中性粒细胞(PMN)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后,用蛋白染料染色法研究黄芪多糖对PMN与HUVEC黏附的作用,用Cell—ELISA、APAAP法研究黄芪多糖对细胞表面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结果 黄芪多糖作用于HUVEC能明显促进其与PMN的黏附,而作用于PMN未见其作用增强。黄芪多糖与IL-1共同处理HUVEC,能促进IL-1诱导的PMN与HUVEC的黏附增强,且能增加由IL-1、TNF诱导的HUVEC表达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黄芪多糖处理PMN后对黏附分子CD18的表达无作用。结论 黄芪多糖可通过促进内皮细胞表面ICAM-1的表达而促进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促进伤口愈合中的炎症反应,这可能是黄芪托毒生肌作用的生物学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9.
林静琼  郑婕 《辽宁中医杂志》2023,(12):164-168+269
目的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和分子对接技术考察聚乙二醇400对辛夷挥发油药物动力学与抗炎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取小鼠耳肿胀及足肿胀炎症模型对PEG400与辛夷挥发油共同给药后的抗炎效果进行分析,应用UPLC-MS/MS,以血浆中代谢物桉叶油醇作为关键活性成分,探究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lein, IL)-6、IL-1β、前列腺素E2(PGE2)及核因子(nuclear factor, NF)-κB在内的炎症因子情况,初步分析辛夷挥发油及桉叶油醇的抗炎作用。结果 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证实,与辛夷挥发油+水组相比,辛夷挥发油+PEG400组中辛夷挥发油与桉叶油醇的AUC0-t别提升2.37、1.98倍,证实PEG400能使辛夷挥发油及桉叶油醇的血药浓度提升;小鼠耳肿胀级足肿胀炎症模型证实小鼠灌胃辛夷挥发油PEG400溶液后抗炎效果升高增强;经多靶点蛋白观察可见辛夷挥发油与桉叶油醇能与TNF-α、IL-6、L-1β、PGE2、NF-κB等多位点结合,应用存在较高亲和力,结合性优于阿司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术鉴定小鼠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方法,并分析其活化后表面分子CD200R的表达.方法 分离BALB/c小鼠外周血,以抗-IgE-FITC和抗-CD4-PE/cy7与抗-CD45R B220-PE/cy7双色免疫荧光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分析,鉴定小鼠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正常以及卵清蛋白(OVA)致敏的BALB/c小鼠外周血,抗-IgE刺激后抗-IgE-FITC、抗-CD4-PE/cy7、抗-CD45R B220-PE/cy7和抗-CD200R-PE三色免疫荧光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CD200R的表达.结果 小鼠外周血中嗜碱性粒细胞的数量占白细胞总数为0.7%,抗-IgE刺激后嗜碱性粒细胞中CD200R+表达率由3.62%升至31.6 %(P< 0.01).OVA致敏小鼠外周血,经OVA体外刺激后嗜碱性粒细胞CD200R+表达率由13.43%升至23.5 %(P<0.05).结论 IgE+CD4-CD45R-双色荧光标记可以鉴定小鼠嗜碱性粒细胞;CD200R可以作为小鼠嗜碱性粒细胞重要的表面活化分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四妙勇安汤对于凝血酶处理的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黏附及内皮细胞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四妙勇安汤以生药22.5 g·kg-1·d-1,ig 7 d制备含药血清对于内皮细胞活力的影响,EA.hy926细胞加入0.2 U·mL-1凝血酶、中性粒细胞作为模型组,2.5%,5%,10%,20%四妙勇安汤含药血清预处理内皮细胞24 h后造模为干预组。虎红法检测细胞黏附率,流式细胞术、ELISA检测内皮细胞P-选择素的表达。结果: 空白组与空白对照组在各项检测中均无显著性差异;10%,20%含药血清组对黏附率有抑制作用,10%组效果较好;ELISA结果显示10%含药血清组预处理组能抑制P-选择素的表达,其他3个干预组则无差异;流式细胞术检测10%,20%含药血清组对于细胞表面P-选择素有抑制作用,10%含药血清组效果最好。结论: 四妙勇安汤能抑制中性粒细胞、内皮细胞的黏附,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内皮细胞P-选择素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三七总皂苷对白细胞黏附效应与黏附分子表达调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观察注射用血栓通(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对各种刺激处理因素下白细胞黏附能力和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探讨血栓通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分离纯化大鼠白细胞与肺部血管内皮细胞,建立体外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试验体系,在施加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8(IL-8)与缺氧等刺激处理因素之前,采用血栓通(三七总皂苷剂量分别为5,50,100 mg·L~(-1))进行分组干预,并检测白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率,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白细胞黏附分子LFA-1,VLA-4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ICAM-1,VCAM-1表达的变化.结果:在内毒素作用条件下,血栓通对大鼠白细胞黏附率无显著改变,而在TNF-α与IL-8活化因素以及缺氧条件下,50,100 mg·L~(-1)血栓通可明显减少大鼠白细胞对内皮细胞的黏附率;在缺氧、TNF-α等刺激因素的作用下,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VCAM-1与ICAM-1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在100 mg·L~(-1)血栓通的干预作用下,VCAM-1与ICAM-1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血栓通可抑制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VCAM-1与:ICAM-1的表达而降低白细胞的黏附能力,从而减轻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可能是血栓通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中成药》2017,(1)
目的探讨枇杷叶提取物体内外对人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HNE)的抑制作用。方法运用醇提方法获得枇杷叶提取物,测定其中总三萜成分的含有量。建立体外HNE抑制活性模型和体内烟雾致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观察枇杷叶提取物通过HNE抑制通路对急性肺损伤的修复作用。结果枇杷叶提取物中总三萜含有量达到50.33%。体外实验中,枇杷叶提取物在质量浓度0.5~50.0μg/m L范围内,对HNE的抑制活性呈质量浓度依赖性,IC50为3.79μg/m L。在50、100、150 mg/kg 3个剂量下,枇杷叶提取能显著降低肺泡液TNF-α和小鼠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水平。结论枇杷叶提取物可以通过抑制HNE的活性来降低急性肺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半夏毒针晶刺激性毒性产生的机制.方法:采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体外培养模型,以培养上清液中TNF-α,IL-1β和IL-6为指标,研究半夏毒针晶致炎的量-毒,时-毒曲线;采用扫描电镜法观察经半夏毒针晶刺激后巨噬细胞表面形态学的改变;使用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共培养迁移模型,考察半夏毒针晶刺激巨噬细胞对中性粒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半夏毒针晶刺激巨噬细胞,可引起TNF-α,IL-1β和IL-6含量显著升高,且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扫描电镜显示,半夏毒针晶可被巨噬细胞吞噬,细胞膜表面皱褶明显,伪足数量增多,细胞膜完整性下降,并能显著诱导中性粒细胞迁移.结论:巨噬细胞在毒针晶的致炎过程中起关键的介导作用.半夏毒针晶的毒性机制是毒针晶刺入组织,激活组织中的驻留巨噬细胞,引起吞噬、促炎细胞因子释放、中性粒细胞大量迁移,最终导致强烈的急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调节白细胞内皮细胞过度黏附角度研究活血化瘀中药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肺微血管内皮细胞,RT-PCR方法观察活血化瘀注射液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发的体外培养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E-选择素、P-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与含TNF-α培养基共同孵育后,可显著增加内皮细胞E-选择素、P-选择素、ICAM-1 mRNA表达,在培养基中加入活血化瘀注射液含药血清后,则内皮细胞E-选择素、P-选择素、ICAM-1 mRNA过度表达被明显抑制.[结论]抑制内皮细胞E-选择素、P-选择素、ICAM-1 mRNA过度表达是活血化瘀重要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调节白细胞内皮细胞过度黏附角度研究活血化瘀中药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肺微血管内皮细胞,RT-PCR方法观察活血化瘀注射液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发的体外培养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E-选择素、P-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与含TNF-α培养基共同孵育后,可显著增加内皮细胞E-选择素、P-选择素、ICAM-1 mRNA表达,在培养基中加入活血化瘀注射液含药血清后,则内皮细胞E-选择素、P-选择素、ICAM-1 mRNA过度表达被明显抑制。[结论]抑制内皮细胞E-选择素、P-选择素、ICAM-1 mRNA过度表达是活血化瘀重要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大鼠相关细胞因子的TNF-α损伤机制以及清开灵的作用特征。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利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的方法复制大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给予清开灵注射液、TNF-α抗体及该抗体与清开灵共用。选择再灌注24h和72h两个时间点,检测血清TNF-α、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清P-选择素(Pselectin)含量以及脑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量。结果:清开灵具有降低升高的血清TNF-α含量的趋势,而TNF-α抗体的作用随时间延长而增强;清开灵和TNF-α抗体均能够有效地降低外周血sICAM-1水平、脑组织ICAM-1含量和血清P-selectin含量,阻断TNF-α后更明显,而且使清开灵的作用更为显著。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导致的损伤与微血管内外炎性细胞因子的毒性损害有密切关系,并与黏附分子导致血中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银屑1号方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银屑病的机制。方法抽取18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外周血,分离培养中性粒细胞,实验组加入3个不同浓度(中药原液、1/2浓度及1/4浓度)的中药银屑1号含药血清,对照组分别加入雷公藤、生理盐水,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各组分泌的TNF-α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中药组TNF-α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且随着中药含药血清浓度的降低,TNF-α表达水平逐渐升高,与雷公藤组及生理盐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银屑1号方可通过下调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TNF-α的表达,从而改善银屑病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9.
脐带血细胞天然免疫功能测定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脐带血细胞与健康成人外周血细胞天然免疫功能的差异。方法测定脐带血细胞的天然免疫黏附肿瘤细胞能力变化的指标,并与正常对照组作比较分析。结果比较21例脐带血红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的天然免疫功能(分别为40_36±27.51,13.48±8.91,14.23±8.84)较正常对照组(65.33±18.51,23.10±10.78,24.38±8.19)明显下降(P<0.01)。三系细胞之间天然免疫功能的变化只有健康人的粒细胞与淋巴细胞天然免疫功能有正相关,脐带血三系细胞之间及健康人外周血红细胞与粒细胞和红细胞与淋巴细胞之间皆没有相关性。结论脐带血天然免疫功能较健康人天然免疫功能低,为了解脐带血免疫功能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制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脂质体并考察其理化性质和体外释放规律。方法采用前体脂质体法制备rhG-CSF脂质体,测定Zeta电位、粒度分布和包封率,比较rhG-CSF注射液和脂质体体内外释放情况。结果脂质体的平均粒径(195.2±40.8)nm,Zeta电位-(45.5±2.97)mV,包封率(84.2±0.36)%,体外释放具有明显的缓释特点。结论采用前体脂质体法制备的rhG-CSF脂质体,包封率较高,体内应用可显著延长半衰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