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氧自由基与心力衰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氧自由基可能参与了心力衰竭的形成及发展。心衰时压力及容量负荷过重可产生心肌缺血,由此通过体内黄嘌呤氧化酶系统等多途径生成氧自由基。氧自由基损伤心肌细胞膜及胞内超微结构,影响心肌收缩、舒张功能。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可能为心衰的防、治开辟新径。  相似文献   

2.
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心脏泵功能障碍,以致心输出量减少,不足以适应全身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过程,至今其发生机理并不完全清楚。Prasad等研究表明,氧自由基(OFR)包括超氧阴离子(·O_2~-)、羟自由基(·OH)、过氧化氢(H_2O_2)等,可能参与心力衰竭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本文就OFR的代谢特  相似文献   

3.
老年充血性心衰与体内氧自由基关系探讨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830000)陈瑞英,余佩珍,陈勇,刘桂荣,袁文娟,冷兴文,李新华有关氧自由基是否参与慢性充血性心衰(CHF)的形成与发展,目前虽然国内有报道,但老年人CHF与体内氧自由基关系的探讨不太多。...  相似文献   

4.
本应用鲁米诺依赖的分离中性粒细胞化学发光法检测57例心绞痛患中性粒细胞化学发光,其中单纯心绞痛27例,合并有心律失常30例,同时检测2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结果表明:冠心病心绞痛患有、无心律失常组的峰值、积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0.05),余各参数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而有心律失常组的峰值、积分又明显高于无心律失常组(P<0.05),可见心绞痛患中性粒细胞氧化代谢作用增强.而心律失常又使氧自由基产生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鲁米诺依赖的分离中性粒细胞化学发光法检测57例心绞痛患者中性粒细胞化学发光,其中单纯心绞痛者27例,合并有心律失常者30例,同时检测2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结果表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有、无心律失常组的峰值、积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0.05),余各参数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而有心律失常组的峰值、积分又明显高于无心律失常组(P<0.05),可见心绞痛患者中性粒细胞氧化代谢作用增强,而心律失常又使氧自由基产生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患者氧自由基损伤与病情演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冠心病(CHD)的不同临床类型反映了心肌缺血程度与病情变化的不同病理生理过程。我们按临床分型观察了109例CHD患者血浆、血小板氧自由基(OFR)损伤程度及血浆血栓素β_2(TXB_2)、6-酮-前列环素_(1α)(6-keto-PGF_(1α))的变化,试图了解OFR损伤与病情变化之间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1.1 检测对象 对照组:98例健康体检者,男74例,女24例;年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血脂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381例。按血脂TC、TG、HDL-C、LDL-C四分位间距将各血脂指标分为4组,TC低水平组(94例)、较低水平组(99例)、较高水平组(95例)和高水平组(93例)。TG低水平组(93例)、较低水平组(100例)、较高水平组(95例)和高水平组(93例)。HDL-C低水平组(95例)、较低水平组(99例)、较高水平组(93例)和高水平组(94例)。LDL-C低水平组(94例)、较低水平组(98例)、较高水平组(96例)和高水平组(93例)。采用COX回归分析血脂等因素对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 HDL-C较高水平组、高水平组LVEF是预后的保护因素,年龄是预后的危险因素,而HDL-C较低水平组及TC、TG、LDL-C各水平组均对预后无明显影响(P0.05)。与存活患者比较,死亡患者年龄大,LVEF低,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心房颤动、贫血和肾功能衰竭的比例高。结论调脂治疗对改善冠心病心衰患者的短期预后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脉压(pulse pressure,PP)与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分析,旨在探讨PP对冠心病心衰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其预后意义。方法:选择冠心病心衰患者101例,同时采用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与12  相似文献   

9.
氧自由基与高血压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隋辉 《高血压杂志》2002,10(5):414-417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氧自由基参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及并发症的形成过程。本文就氧自由基的来源及其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包括内皮细胞损伤,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血管重构等进行论述,以探讨其致高血压发病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氧自由基与高血压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氧自由基参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及并发症的形成过程.本文就氧自由基的来源及其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包括内皮细胞损伤、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血管重构等进行论述,以探讨其致高血压发病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化学发光法和TBA法测定风心病心衰患者PMN受PMA刺激后呼吸爆发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含量以及血中MDA和SOD含量,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表明:风心病心衰患者PMN活性增高,呼吸爆发时释放的氧自由基明显增多:SOD含量明显降低,MDA明显增高,说明体内已产生明显的过氧化损伤。提示:深入研究体内氧自由基含量增高及脂质过氧化与抗氧化能力平衡关系失调在心力衰竭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是全球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中国因冠心病死亡的人数已列世界第二位。现代医学观点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反应过程,慢性压力可以促发这种慢性炎症的进展从而诱发冠心病。当人们长期处于慢性压力作用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将受到明显影响,导致体内皮质醇水平失衡,这在冠心病的发生及进展当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就近年来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13.
14.
氧自由基在冠心病研究中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本文综述近年来氧自由基在冠心病几个常见和严重的临床问题,如缺血性心肌损伤、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病因研究中的现状与展望,提出合并抗氧化治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间关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无上消化道疾病症状及病史的92例冠心病(CHD)〔研究组〕48例高心病及41例风心病病人〔对照组〕,用间接酶标法测血清中抗幽门螺杆菌(HP)特异性IgG抗体,结果表明:CHD组中抗HP(+)者80.4%,明显高于高心及风心组,CHD全组的抗HP的光密度(OD)值明显高于高心及风心全组;CHD组中抗HP(+)组的OD值与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间明显正相关,而高心及风心组中以上参数间无相关;CHD全组及其中抗HP(+)组的纤维蛋白原高于高心及风心组及CHD中抗HP(-)组提示CHD与HP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6.
氧自由基与阿苯达唑对旋毛虫幼虫作用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氧自由基与阿苯达唑对旋毛虫幼虫作用的关系。方法 应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分别测定用药组及未用药组旋毛虫幼虫和病鼠肝组织、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丙二醛 (MDA)含量的变化。结果 用药组病鼠体内旋毛虫幼虫中SOD和MDA的含量均有明显升高 ,与未用药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病鼠用药后肝组织和血清中SOD和MDA含量略有升高 ,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阿苯达唑增强氧化损伤作用 ,有助于杀伤旋毛虫幼虫 ,而且对宿主也有一定损害  相似文献   

17.
线粒体氧自由基与衰老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线粒体作为细胞的能源中心,在产生ATP的同时也产生氧自由基,提高细胞的氧化应激水平,从而在细胞衰老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讨论线粒体氧自由基的产生、代谢途径及其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机制,并阐述线粒体内氧自由基增加引起细胞衰老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血清CA125水平与充血性心力衰竭关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中CA125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169例CHF患者符合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心功能Ⅱ~Ⅳ级组,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将入选者分为左心室(左室)正常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55 mm)和左室增大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55 mm)。用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血清CA125水平。并选择20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CHF患者CA125血清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心功能Ⅲ、Ⅳ级的血清浓度高于Ⅱ级(P<0.01)。左室增大组较左室正常组CA125血清浓度显著升高(P<0.01),CA125的血清浓度与心力衰竭患者的CHF严重程度和心脏左室增大呈正相关(P<0.01)。结论CA125可能是又一个与CHF相关的非创伤性指标。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氧自由基(OFR)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防治日益受到重视。OFR与慢性心衰(CHF)发生发展也有密切关系。本文对36例CHF患者治疗前后及34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丙二醛(MDA)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RBC-SOD)进行检测,以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与冠心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冠心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41例,按血脂水平分为低水平组、较低水平组、较高水平组和高水平组。按随访期间使用他汀类药物情况分为他汀组247例和非他汀组194例,按随访期是否死亡分为生存组(n=435)和死亡组(n=6)。比较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各水平组的死亡率,血脂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他汀组和非他汀组HDL-C、TC、TG、LDL-C各水平组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年龄、吸烟、肾功能衰竭、贫血、心房颤动比例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使用率显著低于生存组(P<0.05),两组TG、TC、HDL-C、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低水平HDL-C、较低水平HDL-C是影响冠心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而LVEF和ACEI是预后的保护因素。结论提高HDL-C水平可能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TC、TG、LDL-C水平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预后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