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卫  王三锡 《江苏医药》1989,15(4):216-217
胸膜间皮瘤是来源于胸膜间皮细胞的肿瘤,比较少见。我院自1973年至1988年共收治7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7例中男5例,女2例;年龄21~62岁,平均45.7岁;均无石棉接触史。  相似文献   

2.
病例报告患者女,34岁。2年来右胸痛、咳嗽、咳白色泡沫痰,无发热、盗汗。曾于某医院抽出血性胸水500毫升。反复应用链霉素、异菸肼治疗,胸水迄未消失。入院检查:体温36℃,脉搏96次/分,血压96/60毫米汞柱。慢性病容,双侧腋下可触及蚕豆大淋巴结3个,颈软,气管左移,右胸外下部叩诊浊音,呼吸音消失,左肺呼吸音清晰。心率96次/分,  相似文献   

3.
胸膜间皮瘤为胸膜原发性肿瘤,临床较少见,胸片及胸膜活检给诊断提供重要依据。现报告1例,并作初步临床、病理探讨。 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49岁,电焊工人,住院号27580。因胸疼、呼吸困难于1981年11月21日入院。该患于1981年5月开始出现乏力、咳嗽、咳白色粘液痰,但无发热、咯血、盗汗等。曾诊为“结核性胸膜炎”,系统抗结核治疗8个月,病情不见好转。入院前半个月,胸痛、胸闷、呼吸困难进行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52岁。以反复畏冷、低热半年,右侧胸闷、胀痛加重1月余为主诉于1988年4月1日入院。既往无石棉接触史,于健康体检胸透时发现右侧胸腔包裹性积液、胸膜肥厚。体检:T36.8℃,P72次/分,R20次/分,BP110/82mmHg。右胸壁无塌陷,气管居中,右锁骨上窝、右腋下来扪及肿大淋巴结。心(-),右下肺叩诊浊音,呼吸音减弱,未见杵状指。行A超胸部探查示右侧第八、九肋间腋前线  相似文献   

5.
胸膜间皮瘤自Klemperer氏确定此概念以来,意见极不一致,名称甚多。Stout氏称之为“局限性胸膜间皮瘤”;Spencre氏称为“良性局限性胸膜纤维瘤”;Brisell氏为“孤立性纤维性胸膜瘤”;以及  相似文献   

6.
我科近三十年收治恶性胸膜间皮瘤12例,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12例中,男8例,女4例,年龄18~64岁。12例患者均以胸痛为首发症状,胸痛呈进行性加重,胸液出现后症状无缓解,病程平均8个月。X线表现为胸膜不规则增厚5例,纵隔肿块2例。突向胸膜腔块影4例,肺野内多发块影伴胸膜不规则增厚1例,其中2例患例胸廓缩小,胸液均呈血性,4例找到恶性间皮细胞。二、诊断和治疗经胸膜活检病理确诊8例(2例经电镜证实),淋巴结活俭确诊1例,尸解确诊3例。病理分型为上皮型7例,纤维型3例,混合型2例,入院前误诊为纵隔肿瘤2例,畸胎瘤1例,肺癌3…  相似文献   

7.
胸膜间皮瘤是一种较少见的原发性肿瘤,我院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性,46岁。因慢性咳嗽十余年,1981年经X线胸透诊断为左下胸腔包裹性积液伴胸膜增厚,肺癌待排除。经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症状有所好转。近因咳嗽、气促加重,伴左胸疼痛,于1983年9月24日就诊本院。体检:左侧胸廓饱满,肋间隙增宽,呼吸音减低,心脏(-)。X线正侧位胸片见左侧胸腔大片致密增浓影,上界光滑清晰,位于第四前肋间,呈半弧形凸向上肺野,内外缘分别与左心缘及胸壁重迭,纵隔影明显向右推移,肺纹理增粗,右肺透光度增强。拟诊为左胸腔内占位性病变(良性);左肺内炎性假瘤;慢性支气管炎伴代偿性肺气肿。后转其他医院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左舌叶口和左下叶外压性狭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51岁。1月前因外伤后右侧胸隐痛,咳嗽,痰较少,无发热。胸透:双肺纹理多。经抗炎治疗无效,胸痛渐加剧,持续1月。入院前4天发热,体温达40℃。胸片:右侧包裹性积液。否认石棉接触史。查体:T38.8℃。P110次/分,R22次/分,BP18.6/9。6kpa,营养差,急性病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右侧第2、3肋腋前线处叩浊,语颤减弱,呼吸音低,心腹检查阴性。白细胞14×10~9/L;中性84%;淋巴16%,血沉134/h,1:10000OT试验(一),三次胸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体共15ml左右,查脱落细胞三次(一),抗酸杆菌三次(一),普通培养一次(一)。入院后经抗炎、抗痨治疗无效,于第26天在右腋下扪及肿块,大小约5×5×1cm~3,B超:右胸廓外上包块8.6×5.5×8.3cm~3,右腋下混合性占位性病变。再次胸  相似文献   

9.
幼儿胸膜间皮瘤误诊1例报告韩梅顾卡明(江苏省徐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徐州市221005)患儿,男,3岁,住院号7014。咳嗽,气喘1月余,加重5天入院。无发热,有石棉密切接触史,近半年有与肺结核密切接触史。在外院一直给青霉素静滴及链霉素肌注等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71岁,因右侧胸痛四月,加重两周伴发热2d入院。患者既往无肺结核史,平素身体健康,本次发病后以右侧胸痛为主,呈间歇性隐痛或刺痛,胸痛加重并伴发热,有时活动后出现气急,但休息后可缓解。入院时查体:T:38.2℃,R:22次/分,BP:135/80mmHg,右肺中下部呼吸音略低,右肺底可闻水泡音,叩诊无明显浊音,呼吸活动无明显受限,心率84次/分,律齐,腹部(-),双下肢无浮肿。胸透:右胸腔少量积液。Wbc:13200,L:33%,N:66%。  相似文献   

11.
1病例介绍患者,男,32岁。胸痛,胸闷,咳嗽,气喘,发热1月余入院。查体:身体消瘦,精神萎糜,贫血貌。右下肺听诊有湿啰音,左肺呼吸音减低。实验室检查:血WBC13.0×109/L,N0.84,RBC3.0×1012/L,Hb70g/L。X线表现:胸廓不对称,左胸变窄,胸膜增厚。左肺野见散在多个大小不等之类圆形块影,密度中等,均匀,边缘光滑。左侧肋隔角变钝模糊。膈肌升高,气管、纵隔、心影无明显左移。左侧胸腔未见积液改变。右心缘模糊,见一大片状类似三角形影,尖端向外,密度不均匀,边缘不清。左侧位片,块影无特殊改变。右肺中叶呈三角形致密影。X线诊断:(1)左肺转移…  相似文献   

12.
胸膜间皮瘤     
胸膜间皮瘤系原发于胸膜间皮细胞或胸膜下间质组织的肿瘤。分局限与弥漫、良性与恶性。以往罕见,认识肤浅,近30年报道渐增,但缺乏系统介绍,作者参考国内、外部份有关文献并结合临床实践作抛砖引玉。概况1767年 Walff 最早记载一例原发胸膜瘤,1870年 Wagner 和 Eberth 命名为“胸膜上皮癌”和“内皮癌”,1891年 Biggs 报道一例称“胸膜内皮瘤”(Pleural endothelioma),1931~1942年间 Klemperer 等先后证实胸膜  相似文献   

13.
局限性胸膜间皮瘤,临床比较少见,我院发现一例,经手术证实,报导于下: 患者女性,36岁,渔业工人,于1974年6月,因上腹部不规则疼痛及右下肢酸胀痛感,经对症治疗无效。当地县医院摄胸片显示右下肺有一球形病灶,拟诊肺肿瘤转我  相似文献   

14.
脑膜间皮瘤是一种少见的脑膜原发肿瘤,来自胸膜间皮细胞或间皮下组织。根据肿瘤的性质和病理组织形态,间皮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恶性胸膜间皮瘤因缺少典型的症状体征,临床上多被误诊为其它胸部疾病而延误治疗。本文报告我院自1976年以来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例恶性胸膜间皮瘤,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病例简介(见附表)  相似文献   

15.
16例胸膜间皮瘤,局限型4例,弥漫型12例。男多于女,年龄40岁以上者10例。多以胸痛、气急起病,体征以胸腔积液最常见。胸水72.7%为血性。在各项检查中,CT诊断率优于X线,但病理组织学检查仍是最可靠的确诊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丁俊蓉  周益伟  高孝斗  丁建萍 《河北医药》2004,26(12):1006-1006
患者,男,2,4岁。因咯血丝痰伴低热、盗汗1个月,胸闷、憋气1周于2003年2月7日上午10:20入院。患者于入院1月前受风寒后出现咽痛,继之出现咳嗽、咯血丝痰,伴午后低热,体温波动在37-38℃之间,且伴有夜间盗汗、乏力,曾自服“严迪、环丙沙星”治疗,上述症状无明显改善。入院前1周出现胸闷、憋气,遂在外院静脉滴注青霉素治疗,亦无明显好转,为求进一步诊治而来我院。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掌握胸膜间皮瘤和胸膜炎的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胸膜间皮瘤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观察和分析.结果 两种疾病早期临床症状很难鉴别,胸膜间皮瘤临床发病率低,病例少见,临床医生认识不足,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结论 对误诊原因的分析能更好的预防误诊.  相似文献   

18.
胸膜间皮瘤属胸膜原发性肿瘤,临床少见。20年来我院共收治16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中手术2例。现临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6例中,男11例,女5例,年龄20~82岁,平均43岁,其中2例有明显石棉接触史。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以胸痛、胸闷、气急、呼吸困难、低热、咳嗽、咳痰为主12例,占75%;胸部t本征为单或双实变为主的13例,占81%。16例中纵隔转移2例,肝转移2例。胸X线片、B超、CT提示:胸腔单发肿瘤10例,胸膜局部或增厚有单个或多个结节影9例,胸腔积液伴肺部或胸膜肿块结节阴影6例。 病理分型:上皮肉瘤6例,间叶型4例,混合型6例,胸水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32岁。以发现肺部肿块一周为主诉于1990年2月20日入院。患者因消化道症状行胃钡餐透视时发现肺部肿块,平时无胸痛、气促、咳嗽、咳痰等症状。体检:T36.6℃,P80次/min,R20次/min,BP13/8kPa。胸部后前位及左侧位摄片示:左前中上纵膈肿块,性质待查。WBC0.69×10~9/L,N 0.7,L0.28。E0.02,ESR 1mm/Ih,肝功能正常,HB_sAg(-)。癌胚抗原6.8mg/ml。痰查结核菌3次阴性,痰查瘤细胞3次阴性,痰培养致病菌无生长。心电图正常。胸部CT检查示:左肺门前方“肿物”,约4×4×3.5cm。未见钙化及液化现象。于同年3月20日在全麻下行左肺门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左肺门区,包膜完整,带蒂。肿物全切除。病理所见,肿物呈分叶状,2×3×4cm大小,包膜完整,一处包膜缺损(为肿物蒂附着处),切面实性,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37岁.以左侧胸闷,盗汗、体重减轻1个月为主诉入院。体检未见异常.入院第七天发现胸水,抽取胸水呈黄色.微混,李凡他试验阴性,细胞数696个/mm~3.入院45天后,第四次胸水检查,呈红色血性,混浊,李凡他试验阳性,细胞数1200个/mm~3,涂片找到间皮瘤细胞.X 线所见:入院时正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