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健康志愿者单次口服和静脉输注雷贝拉唑20 mg后药动学特征及生物利用度?方法:2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分成2组?第1周期分别接受单剂量静脉输注20 mg(输注时间30 min)和单次口服给药(2片,10 mg/片);经7 d清洗期后,2组志愿者接受交叉给药?结果:雷贝拉唑静脉给药后药动学参数如下:t1/2为(62.4 ± 10.7)min,Cmax为(1 308.6 ± 266.4) ng/ml,总清除率为(0.21 ± 0.05)L/min,AUC0-τ和AUC0-∞分别为(99.6 ± 21.9) mg·min/L和 (102.4 ± 23.3) mg·min/L?口服给药后t1/2为(64.2 ± 15.5)min,Cmax为(508.3 ± 180.2) ng/ml,Tmax为229.5 min,Cl为(0.31 ± 0.10)L/min,AUC0-τ和AUC0-∞ 分别为(69.5 ± 20.0) mg·min/L和 (70.6 ± 20.2) mg·min/L?结论:雷贝拉唑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生物利用度为70.1%,雷贝拉唑口服给药的总清除率显著大于静脉给药时的总清除率(P < 0.01)?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中国健康成年志愿者单次口服莫达芬尼片剂后 ,其代谢产物莫达芬尼酸血浆浓度 ,为Ⅱ期临床试验提供试验参数。方法 :9名受试者按拉丁方设计随机分组 ,分别依次单次口服 10 0mg、2 0 0mg、30 0mg 3个剂量的莫达芬尼片后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各受试者血浆莫达芬尼酸浓度 ,采用 3P97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10 0mg、2 0 0mg、30 0mg组莫达芬尼酸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 :Cmax(1.78± 0 .79)mg·L 1、(3.17± 1.2 7)mg·L 1、(4 .13± 2 .32 )mg·L 1;Tmax1.8h、3.1h、2 .8h ;t1/2 β (2 .35± 1.97)h、(2 .4 5± 1.0 7)h、(1.95± 1.18)h ;AUC0 t(2 1.17± 16 .13)mg·h·L 1、(2 5 .74± 7.74 )mg·h·L 1、(4 1.38± 2 0 .72 )mg·h·L 1;CL (5 .79± 5 .19)L·h$C1、(7.80±3.4 2 )L·h$C 1、(7.95± 2 .97)L·h$C1;结论 :莫达芬尼酸药 时曲线符合二房室模型 ,高、中、低三个剂量的Cmax、AUC0 t随给药剂量加大而增加 ;t1/2 β、Tmax、CL与给药剂量无关  相似文献   

3.
受者环孢素药动学特性与术后早期移植肾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受者环孢素药动学特性与术后早期移植肾急性排斥及环孢素中毒(CsA-NT)的关系。方法:47例肾移植受者术后服用环孢素A(CsA)6mg·kg-1·d-17d后,常规留取服药即刻及服药后1,2,3,4,5,6,8,10,12h血样测全血环孢素浓度,计算各自的药动学参数。根据检测后1月内移肾功能状况进行分组,对比分析各组受者药动学指标的差异。结果:47例肾移植受者中,观察期内共有12例出现急性排斥,7例出现CsA-NT,其余28例移植肾功能稳定。急性排斥组CsA吸收半衰期T1/2(a)(0.9±0.3)h,清除半衰期T1/2(e)(2.3±0.7)h,药物清除率CL/F(42.3±15.7)L/h,达峰时间Tmax(1.3±0.5)h,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下面积AUC(2.801±0.977)μmol·L-1·h,与肾功能稳定组比较[分别为(1.7±0.6)h,(3.2±1.0)h,(27.4±11.6)L/h,(2.0±0.7)h和(4.294±1.224)μmol·L-1·h],差异有显著性。急排型药动学曲线特征为Tmax较早,吸收峰尖削,AUC较小。CsA-NT组T1/2(e)为(4.5±1.2)h,CL/F(16.9±7.2)L/h,Tmax(2.9±0.9)h,AUC(5.559±1.617)μmol·L-1·h,与稳定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CsA-NT型药动学曲线表现为Tmax延迟,吸收峰宽泛或呈双峰。在出现急性排斥或CsA-NT时,各组间CsA之谷浓度(Co)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①通过多点浓度进行环孢素的药动学检测可以  相似文献   

4.
用唾液和血液比较研究得理多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用唾液法和血液法比较得理多 (Tegretol)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动态观察唾液和血液药物浓度的相关性 .方法 以 HPL C法测定 8名健康志愿者口服 2 0 0 mgTegretol后的唾液和血液浓度 ,分别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学比较 .结果 唾液和血液中的 Tegretol药 -时曲线可用一室开放模型拟合 ,其峰浓度 (Cmax)分别为 (1.45± 0 .2 1)、(4 .2 1± 0 .85 ) mg· L- 1 ;达峰时间 (Tmax)分别为(6.2 5± 4.88)、(7.75± 1.75 ) h,吸收半衰期 (T1 / 2 ka)为 (1.45± 1.2 1)、(1.69± 1.18) h,消除半衰期 (T1 / 2 ke)为 (5 2 .43±19.90 )、(5 1.5 8± 9.5 7) h,曲线下面积 AU C为 (135 .91±16.81)、(34 1.86± 48.10 ) h· mg· L- 1 ,清除率 (CL /F)为(0 .0 15± 0 .0 0 5 )、(0 .0 13± 0 .0 0 2 ) (mg· kg- 1 ) /(mg· L- 1 ) ,唾液和血液药动学参数中的 Tmax,T1 / 2 ka,T1 / 2 ke和 CL /F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Tegretol的唾液 /血液浓度比值 (S/P)平均为 0 .367± 0 .0 5 6,吸收相略高于消除相 ;服药 3~ 144 h的 Tegretol唾液和血液浓度的相关系数 (r)平均为 0 .90 5 .结论  Tegretol的唾液和血液浓度在用药 3~ 144 h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这种相关性存在动态的平行关系 ;除 Cmax和AU  相似文献   

5.
磷酸川芎嗪滴丸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磷酸川芎嗪滴丸药物动力学特征。方法: 20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磷酸川芎嗪滴丸200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清中药物的浓度,DAS2.0程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磷酸川芎嗪滴丸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Ka为(0.151±0.144) min,Tmax为(40.5±15.5) min,Cmax为(1.7±0.3)μg/ml,t1/2β为(67.7±3.2) min,CL/F为(0.017±0.004) L·min-1·kg-1,AUC0-300min为(181.5±40.3)μg·min-1·ml-1,AUC(0-∞)为(209.6±46.6)μg·min-1·ml-1。结论: 单剂量口服磷酸川芎嗪滴丸200mg最佳房室模型为二室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头孢克洛在健康人体的药动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18名健康受试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头孢克洛片标准参比制剂和被试制剂500mg,采用微生物法测定不同时间血清中药物浓度。结果:两制剂的体内过程均符合一房室开放模型,其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13.94±1.55)mg·L-1和(14.10±1.45)mg·L-1,Tmax为(0.72±0.15)h和(0.75±0.12)h,T1/2ke为(0.65±0.05)h和(0.69±0.06)h,AUCt0为(15.78±2.75)mg·h·L-1和(14.86±2.98)mg·h·L-1,AUC∞0为(15.96±2.74)mg·h·L-1和(15.10±3.04)mg·h·L-1。被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7.99±17.82)%。结论:2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7.
作者以紫外法对家兔静注甲硝唑磷酸酯钾(PMP)及甲硝唑(MTZ)进行了体内药代动力学初步研究和比较。静注PMP及MTZ后其药代动力学特征符合二室开放模型。PMP药动学参数为:T_(1/2)x:0.019±0.007·h~(-1);T_(1/2)β:1.12±0.62·h~(-1);K_(1.2):26.86±9.7·h~(-1);K_(2.1):9.53±4.66·h~(-1);K_:4.04±2.81L·kg~(-1);V_B:0.52±0.11L·kg~(-1);CLB:0.47±0.3L·kg~(-1)·h;AUC:96.32±46.16mg·L·h~(-1)。MTZ药动学参数为:T_(1/2)x:0.043±0.029·h~(-1);T_(1.2)~(-1)]β:1.00±0.47·h~(-1);K_(1.2):9.91±5.60·h~(-1);K_(2.1):19.53±13.39·h~(-1);K_(el):2.14±2.25L·kg~(-1);V_B:0.58±0.23L·kg~(-1);CLB:0.56±0.55L·kg~(-1)·h~(-1);AUC:47.56±22.14mg·L~(-1)·h~(-1)。结果表明静注PMP及MTZ其药动学特征相似。  相似文献   

8.
盐酸黄连素对环孢素A增效作用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盐酸黄连素对肾移植受者使用环孢素A增效作用的体内动力学过程。方法:选择肾移植术后1个月以内、连续服用环孢素A2周、肝肾功能稳定的患者6名,环孢素A剂量6mg·kg~(-1)d~(-1),用FPIA方法(单抗)检测合用黄连素前后各时间点环孢素A全血浓度。结果:单服环孢素A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_(max)(h):0.93±0.47,C_(max)(μg·L~(-1)):1176.7±405.88,C_(min)(μg·L~(-1)):173.95±78.71,T_(1/2)(h):2.62±1.00,AUC(μg·L~(-1))·h~(-1):5237.7±1776.5,CL/F(L·h~(-1)):35±15;与黄连素合用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_(max)(h):2.26±1.15,C_(max)(μg·L~(-1)):919.17±330.87,C_(min)(μg·L~(-1)):319.22±163.45,T_(1/2)(h):5.33±2.60,AUC(μg·L~(-1))·h~(-1):9213.17±3802.6,CL/F(L·h~(-1)):22±13。结论:盐酸黄连素与环孢素A合用可使后者T_(max)滞后,t_(1/2)延长,清除率减少,AUC增大,生物利用度增加;对肝肾功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磺胺嘧啶在家兔体内药动学过程.方法 20只家兔耳缘静脉快速推注磺胺嘧啶300 mg&#183;kg-1,752紫外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测定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磺胺嘧啶在家兔体内药-时曲线符合二室模型,并表现为快慢两种速率类型.慢消除型药动学参数为:Vc=(0.24&#177;0.09)L&#183;kg-1,V=(0.62&#177;0.22)L&#183;kg-1,AUC=(0.11&#177;0.05)g&#183;h&#183;mL-1,CL=(3.8&#177;1.5)mL&#183;min,t1/2α=(3.3&#177;1.3)min,t1/2β=(122&#177;21)min.快消除型药动学参数为:Vc=(0.19&#177;0.10)L&#183;kg-1,V=(0.45&#177;0.17)L&#183;kg1,AUC=(0.062&#177;0.022)g&#183;h&#183;mL-1,CL=(6.0&#177;2.4)mL&#183;min-1,t1/2α=(2.1&#177;0.9)min,t1/2β=(53&#177;5)min.与慢消除型比较,快消除型AUC减少,CL增加,P<0.05;t1/2β缩短,P<0.001.结论 磺胺嘧啶在家兔体内药动学过程表现为快慢两种速率类型.快消除型AUC减少,CL增加,t1/2β缩短.本实验为磺胺嘧啶的临床给药方案制定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格列齐特片健康人体药物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格列齐特片的健康人体药物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8例健康受试者单剂量交叉口服格列齐特片标准参比制剂和被试制剂 80mg后 ,用高效液色谱法测定血浆中格列齐特片浓度。结果 两药体内过程均符合一房室开放模型 ,Tmax分别为 (5 5 0± 0 5 3)h和 (5 0 0± 0 5 3)h ,Cmax为 (2 95± 0 4 1)mg·L-1和 (3 0 2± 0 31)mg·L-1,AUC为 (45 79± 5 99)mg·h·L-1和 (42 99± 6 93)mg·h·L-1,被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10 2 9± 8 2 ) %。两种制剂的药动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HPLC法同时测定氨甲苯酸中杂质对甲基苯甲酸和对羧鲞苯甲酸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1],色谱柱c18柱,流动相,甲醇:乙睛:水:冰乙酸(25:15:60:1.5),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 氨甲苯酸浓度在1.01~5.04 μg/mL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为0.86 μg/mL.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控制氨甲苯酸原料药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胆木注射液中原儿茶酸、新绿原酸、绿原酸和隐绿原酸的方法。方法 采用UPLC法,色谱柱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50 mm×2.1 mm,1.7 μm),流动相为甲醇(A)-0.1%乙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60 nm(原儿茶酸)和325 nm(新绿原酸、绿原酸和隐绿原酸);体积流量0.4 mL/min;柱温35 ℃。结果 原儿茶酸、新绿原酸、绿原酸和隐绿原酸分别在3.984~159.400、1.440~57.600、1.204~48.160、1.056~42.240 μg/mL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98.66%、96.76%、101.1%、103.6%。结论 UPLC分离效果及重复性好,且快速、准确,可作为胆木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水杨酸擦剂中水杨酸和苯甲酸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C18,流动相为甲醇-水(40:60),流速为1.5mL.min-1,检测波长为226nm,柱温为25℃。结果:水杨酸和苯甲酸在12μg.mL-1~96μg.mL-1(r=0.9998)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3%(RSD=0.82%)和99.26%(RSD=0.98%)。结论:本方法方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控标准。  相似文献   

14.
楮实子的氨基酸及脂肪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使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楮实子的游离与结合氨基酸进行分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测定其脂肪酸成分。结果发现楮实子含有14种以上的氨基酸,主要为谷氨酸、精氨酸等。油中的脂肪酸组成主要为亚油酸以及棕榈酸、硬脂酸等,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十入碳-8,11-二烯酸占总脂肪酸的83.62%。该结果表明,楮实子含有丰富的氨基酸与不饱和脂肪酸,其补益作用可能与之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探索更好的且具有较高的活性和对炎症性肠病毒副作用少的4-氨基水杨酸前药。方法:首先以4-ASA为原料依次用氯甲酸苄酯和乙酸酐分别保护氨基和酚羟基,然后再氢化还原脱去氨基上的保护基,合成的新化合物经MS、IR、1H-NMR、13C-NMR确证。结果:本实验合成了3个4-氨基水杨酸与不饱和脂肪酸形成的酰胺类化合物。结论:该合成路线是合理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HPLC法测定复方选净散中水杨酸和苯甲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京  闫荟  费嘉  孙世光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9):115-116,146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复方选净散中水杨酸和苯甲酸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5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用磷酸调pH至3.9)(55:45),柱温为30℃,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233am,以外标法峰面积定量。结果水杨酸、苯甲酸分别在0.0359-0.2993mg/mL(r=0.9998),0.0358~0.2980mg/mL(r=0.9993)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14%(RSD=0.77%)和99.95%(RSD=0.95%)(n=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快速测定复方选净散中水杨酸和苯甲酸的含量,可为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疏血通注射液中短链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GC)以2-乙基丁酸为内标物,测定疏血通注射液中乙酸、丙酸、丁酸含量。采用DB-FFAP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 μm),程序升温,在18 min内实现了成分分析,载气:高纯氮气(N2),流速1.0 mL/min,尾吹气:高纯氮气(N2),流速25 mL/min,进样口温度:240℃,检测器(FID)温度:240℃。[结果] 对疏血通原料药水蛭及地龙进行气相分析发现,水蛭与地龙药材中均含有乙酸、丙酸、丁酸。通过分析36批次的疏血通注射液发现乙酸、丙酸、丁酸含量分别为382.2~544.6 μg/支、90.92~217.5 μg/支、39.74~64.27 μg/支,不同批次的疏血通注射液乙酸、丙酸、丁酸含量差异较大、总含量相对稳定。[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疏血通注射液中乙酸、丙酸、丁酸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快速、灵敏,适用于该产品的质量控制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制复方苯甲酸凝胶,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制剂中苯甲酸和水杨酸含量的方法。方法:以卡波姆-940为基质,用常规方法制备。以Ultrasphere-ODS柱(5μm,4.6mm×250mm)为固定相;以甲醇-水(40:60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7nm。结果:制剂稳定性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苯甲酸100.31%,相对标准偏差(RSD)1.10%;水杨酸99.75%,RSD1.53%。苯甲酸和水杨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6~75mg·L-(1r=0.9992),7.5~40mg·L-1(r=0.9990)。结论:本制剂工艺简单、质量稳定,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快捷、适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HPLC双波长法同时测定血压平喷雾剂中绿原酸、阿魏酸、芍药苷、肉桂酸4种成分的方法。方法 采用Agilent C18柱,以乙腈-0.3%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双波长检测(λ1=270 nm、λ2=300 nm),柱温30 ℃。结果 4种成分均能达到基线分离,各成分的平均回收率在97.32%~100.85%。结论 本检测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唾液酸单体间的生物活性和揭示唾液酸与吗丙嗪间的关系。方法:以兔红细胞膜上钙调蛋白作为手段。结果:N 乙酰神经氨酸(5AcNeu,>200μmol/L)和N 葡萄糖代神经氨酸(NeuGc,>50μmol/L)能在体外显著抑制兔红细胞膜钙调蛋白(CaM)活性(P<0.05)。抑制率与所用浓度基本呈对数线性。NeuGc的抑制强度约为5AcNeu的2~4倍。此外5AcNeu(200μmol/L)能使低浓度的吗丙嗪(25~100μmol/L)增加对CaM的抑制率,因为在这一浓度范围内,吗丙嗪不能显示抗兔红细胞CaM的活性。结论:本工作进一步证明唾液酸单体具抗细胞钙调蛋白作用。吗丙嗪可能通过唾液酸产生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