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其一;治疗虚寒型胃疼验方方剂:甘草50克白芷25克肉桂10克服法:开水150毫升冲泡20分钟,每剂可浸二次,日服一剂,早晚各一次,痛时即服,一般三剂可愈。病例:一、曹印田,30岁,男,大洼县前进农场供销社采购员,胃疼已二年,经常发作,按本方服三剂而愈,随访一年未见复  相似文献   

2.
一、药物组成;黄芪30克,炒山药30克,益智仁100克,桑螵蛸40克,白果仁100克,补骨脂10克。二、适应证:遗尿。三、制法:上药共研细末。四、用法:成人每服10克,小儿酌减,日服二次,早晚空腹,用白开水冲下。五、验案举例:苏××,男,8岁。尿床数年,每夜3~5次,形体消瘦,自汗乏力,  相似文献   

3.
近二十年来,笔者采用食物治疗小儿遗尿症,疗效甚佳,介绍于下: 春夏季节以棘胸蛙(石顿)一只,冰糖60克炖服;或以龟肉250克,黑心豆60克,加食盐少许蒸食,每周二次。另以炒淮山研末,日服三次,每次6克,温开水冲服,服至遗尿消失。秋冬季节以韭菜子9克研末和面粉混匀,做成饼蒸熟,一同分二次吃;或以狗肉一斤,黑心豆60克煮至烂熟食,每周二次。另以鸡肠(雄鸡)一具或数具,剖开洗净,焙干研末,每日二次,每次6克,温开水送服,服至遗尿消失。  相似文献   

4.
笔者用补肾法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收到一定疗效,兹介绍于后。药物组成:制附片15克上桂10克五味子10克枸杞30克生地黄20克菟丝子30克杜仲20克当归15克甘草5克。服法:水煎服,二日一剂,或为末服,一日三次,每次3克,白开水送下。病例介绍: 李××,女,20岁。1980年夏,反复鼻衄  相似文献   

5.
一、猪胆汁的制法及剂量:取新鲜猪胆剪破胆囊取汁,放于玻璃烧杯中,在杯与火之间隔以石棉板(大量生产用瓷锅亦可),用文火煎熬,同时不断搅拌,俟熬成膏状后取出,放于干燥箱中继续烘干,如尚不够干燥,可加些赋形剂以助干燥。然后碾为细末,取干燥的猪胆汁粉零点二克,碳酸钙零点三克,淀粉零点一克(后二种为赋形剂),压成一片剂量。每次一至二片,每天服三次,疗程可视病情而定。在服药  相似文献   

6.
古方选载     
<正> 咳嗽日久处方及用法:炒凤凰衣(鸡子白皮)9克,焙黄麻6克,研为细末。每服1.5克,每日2次。来源:《孟诜》外感风寒处方及用法:柴胡9克,防风6克,陈皮6克,白芍10克,甘草6克。生姜三片,水煎,分2次温服。来源:《景岳全书》胁痛(肝郁气滞) 处方及用法:柴胡、陈皮各6克,赤芍、枳壳、醋炒香附各4克,草3克。水煎,分2次服。来源:《医医偶录》胁痛(肝郁化火) 处方及用法:柴胡6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青皮6克,白芍10克,积壳5克。水煎,分2次服。来源:《症因脉治》水肿处方及用法:白术6克,茯苓9克,郁李仁4克,生姜三片。水煎,分2次温服。  相似文献   

7.
验方三则     
一、遗尿症处方:桑螵蛸20克,破故纸20克,覆盆子20克,乌贼骨20克。水煎服。日2次。适应症:遗尿。例:李××,女,13岁,锦县新庄子公社曹家大队学生。该患已十多年,经常尿床,经治疗始终未愈,于1981年9月1日前来治疗,投予上方服至4剂,遗尿已停,为巩固疗效继服四剂,经随访从未复发。二、牙痛处方:葛根25克,生石膏20克,生地20克,薄荷15克,甘草15克。每付水煎三次,每次煎至100毫升,日二次口服。  相似文献   

8.
白茅根汤     
一、药物组成:自茅根30~60克,薏苡仁15~30克,赤小豆15~30克。二、适应证:肾炎水肿。三、制法:上药浸泡30分钟,再煎煮30分钟,每剂煎二次,将二次煎出的药液混合。四、用法:每日一剂,日服二次。五、验案举侧:陈×,男性,14岁。患  相似文献   

9.
方药服法:珍珠母120克栀子100克制半夏80克白芍100克甘草60克,共研细过筛,灭菌,干燥,装瓶备用。每服6克,每日三次,饭前一小时服用,必要时晚间临睡前加服一次,或痛甚时加倍服之。十天为一疗程,一般二~六疗程即愈。验案举例:毛××,女,62岁。1982年2月  相似文献   

10.
一、和解汤的组成及适应证柴胡12克半夏10克党参6克黄芩12克防己12克黄芪12克白术12克生姜三片红枣三个竹叶6克灯芯6克甘草3克水煎服三次,一日二次。加减法:血尿黄芩用炭,骨蒸热柴胡用银柴胡,尿蛋白多者重用芪术,血压高者加石决明。本方系小柴胡汤和防已黄芪汤加灯芯、竹叶而成。小柴胡汤是和解少阳证的主方,能和胃降逆;防已黄芪汤是祛风渗湿、为治太阳脾虚湿盛的方剂,并有利水消肿作用;佐以灯芯、竹叶加速利水通淋之效。适应证:肾小球肾炎(肿胀或水肿),  相似文献   

11.
验方选登     
妇女白带特效验方:贯仲100克(捣碎)甘草15克该仁15克,用白开水适量煎两小时,每日吃一煎,连服三天。- 治经血暴下不止验方炮姜、地榆各50克,共为细末,每服15克,童子便为引。日服二次。治膨闷胀饱方:炙水红子25克研末,黄酒冲,顿服即愈。治胃胀、胃痛方:香附500克(醋浸三天取出晒二丑250克良姜500克  相似文献   

12.
自1984年以来,我们用具有健脾益气作用的健脾灵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300例。疗效满意,现将临床及药理作用研究结果报告如下。临床研究 (一)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符合1978年杭州消化会议所制定的诊断标准。病例随机分为三组,组间性别、年龄、病理,临床类型及病情分度均无明显差别。 (二)治疗方法:①健脾组:每次服自制的健脾灵8片(每片含生药量0.74克),日服3次,服药期间禁用其他药物。②SASP组:每次服健脾灵2号8片(每片含SASP0.125克和适量赋形剂)。③益肠组:每次服补脾益肠丸6克,日服3次。均20天为一疗程,连服3个疗程后复查纤维结肠镜和其它指标。 (三)疗效判定标准: (1)近期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纤维结肠镜检查粘膜病变恢复正常或遗留瘢痕,追访半年以上末复发者。(2)显  相似文献   

13.
药物及用法:带壳生白果(即银杏)60克,捣裂入砂锅,加水500毫升,文火煎至300毫升,分二次一日服完。以上一剂可连煎三次,服三日。  相似文献   

14.
麻黄益智汤     
一、药物组成:炙麻黄10克,五味子10克,益智仁10克。二、适应证:小儿遗尿。三、制法:先用适量清水浸泡上药30分钟,再煎煮30分钟,每剂煎两次,将二次煎出的药液混合。四、用法:每日一剂,分二次温服。五、验案举例:高××,女,12岁。自幼尿床,屡治乏效,服上方14剂痊愈。随访一年来复发。  相似文献   

15.
<正> 急性菌痢,中西医都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方法亦多种多样.笔者在医疗实践中以自拟“抗痢合剂”治疗126例急性菌痢,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抗痢合剂组成:苦参15克白头翁15克秦皮10克广木香9克生地榆12克赤石脂10克赤芍10克大蒜15克茶叶10克.用法:冷水煎二次,共得400毫升,成人一日二次分服,儿童一日三~四次分服.因药液苦涩难服,儿童患者宜酌加红糖或白糖以调味.  相似文献   

16.
1.胃痛: 疗法一:隔年大蒜捣烂取汁,兑入麻油搅匀服。 疗法二:生姜3片,辣椒1个,加红糖,水煎服。 疗法三:黄瓜藤100克切碎,加水煎浓汁,胃痛剧烈时顿服。  相似文献   

17.
笔者曾用鲜射干、鲜马鞭草救治白喉患儿18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先服方:鲜射干(又名开喉剑)二寸长,用米泔水三汤匙磨汁,一次服下。严重阶段每小时服一次,呼吸平静后,可改为每日三次,或改服第二方。继服方:鲜马鞭草200—300克,冷开水  相似文献   

18.
<正> 近几年,余用哭来笑去散治疗各类牙痛,疗效颇佳,简介如下:方药组成荜拨3克,良姜9克,玄胡9克,檀香6克,冰片、细辛各3克。制法共研极细末,装胶囊内,每枚0.25克。每日服三次,成人每次服0.5克。辅药若内热偏盛,局帮感染者,加服导赤丹1粒,日二次;胃肠有积滞者,加服烂积  相似文献   

19.
古方选载     
<正> 虚劳咳嗽处方及用法:人参、天门麦、熟地各等分,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9克,每日2次,含化服之。来源:《儒门事亲》久咳处方及用法:马勃60克,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3克),每日2次,米汤送服。来源:《普济方》反胃处方及用法:白芥子晒干,研为末,每次服1.5克,每日2次,酒送服。来源:《普济方》伤食处方及用法:谷芽60克,研为末,加入姜汁、盐少许,混合做成饼,焙干,每服1饼(15克),每日2次,米汤送服。来源:《澹寮方》呃逆处方及用法:枇杷叶12克,陈皮6克,炙甘草9克,生姜一片,大枣  相似文献   

20.
我用鲜紫花地丁、蒲公英煎汤治疗菌痢,经几年的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特介绍如下: 方药及用法:鲜紫花地丁120克、蒲公英90克,洗净切段,水煎服。轻者一日一剂,分两次服;重者一日二剂,分四次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