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发生时间、相关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38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6h、24h、72h及病情变化时行CT检查动态观察颅内血肿量,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为18.75%,在血肿扩大病例中,76.39%发生在6h内,19.44%发生在6~24h,4.17%发生在24h以后。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压增高明显、临床表现有头痛、呕吐及躁动不安、出血部位、血肿形态等与血肿扩大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年龄、血肿量与血肿扩大无相关性(P〉0.05),多数患者血肿扩大后病情加重,病死率明显高于非血肿扩大组(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存在活动性出血,血肿扩大后病死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比分析2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患者和3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无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脑出血组伴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者以及高血压水平、使用普通肝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年龄、性别、肝肾功能等方面相比较均无显著差异;脑出血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红蛋白(HB)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脑出血组的病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3.3%和8.6%,P〈0.0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出血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积极控制血压、选用恰当的抗凝方法,积极治疗并发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谢春  张欢  高小平  梁辉  赵志鸿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2):2240-2241,2245
【目的】研究比较锥颅碎吸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中运用不同剂量的尿激酶溶解和冲洗血肿的疗效。【方法】将4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运用尿激酶1万单位(14例),B组运用尿激酶4万单位(20例),C组运用尿激酶10万单位(14例)进行溶解和冲洗血肿。治疗前后进行评分比较。【结果】A、C治疗组问总有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B、C治疗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A、B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用小剂量尿激酶溶解和冲洗血肿较大剂量效果好,可能与尿激酶引起再出血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体外探讨无肝素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过程中相关因素时人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健康人血样本为研究对象,等比例加入置换液、聚砜膜空心纤维后通过恒温旋转的方式体外模拟CRRT过程中相关因素对血液凝血功能的影响,根据影响因素不同实验分为碳酸氢钠、聚矾膜空心纤雏及血流切应力三个组,分别检测PT、APTT及血小板计数值三个指标。【结果】随着碳酸氧钠浓度的增加,其对应实验小组血样本的PT、APTT及血小板计数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有显著性(P〈0.05);随着空心纤维数目的增加,对应的实验小组PT、APTT值及血小板计数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有显著性(P〈20.05);随着旋转速度的增加,对应实验小组的血小板计数值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随着CRRT置换液中碳酸氢钠浓度、聚砜膜面积及血流切应力的改变,机体凝血功能可以受到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脑出血后血肿增大的相关因素,探讨危险因素赋分在血肿增大预测中的作用。方法经头颅CT证实脑出血患者1002例,根据头颅CT提示血肿是否增大分为增大组190例和稳定组812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logistic多因素分析血肿增大的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相关系数进行量化赋分,分析危险因素赋分之和判断血肿增大的可能性。结果增大组初始出血量,脑出血史、出血前应用抗凝药物、6h内行CT检查比例,脑室扩大、斑点征发生率高于稳定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抗凝药物应用史、斑点征、脑室扩大、6h内行CT检查、脑出血史是脑出血后血肿增大的危险因素(P〈0.05);危险因素量化分值12~14分时,对血肿增大的阳性预测率为100%,0~2分时对血肿增大的阴性预测率为96.4%。结论抗凝药物应用史、脑出血史、脑室扩大、6h内行CT检查、斑点征是高血压脑出血后血肿增大的危险因素,危险因素赋分较高或较低对预测脑出血后血肿是否增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喻明  李小刚 《医学临床研究》2005,22(11):1549-1552
【目的】探讨脑出血(ICH)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含量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50例ICH患者和50例健康人血浆中MMP-2、MMP-9的含量.【结果】脑出血组患者血浆MMP-2、MMP-9上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MMP-2、MMP-9在轻、中、重型组之间比较差异分别具有显著性(P〈0.01);在不同发病时间组中的MMP-9含量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MMP-2在6h组与12h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其他时间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同血肿体积组中MMP-2、MMP-9含量比较差异分别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ICH患者MMP-2、MMP-9水平与血肿体积、发病时间和神经功能损伤程度都具有密切关系,可作为判定病情和评估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卢革新 《临床医学》2011,31(1):32-33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后早期血肿继续增大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我院收治的2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其分为血肿增大组(91例)和血肿不变组(149例),通过对比两组发病前、发病时及发病后的各项因素,找出危险因素。结果情绪激动、血肿形态不规则、大量应用甘露醇、血压持续不降及血肿量20~30 ml为高血压脑出血后早期血肿继续增大的危险因素,而血肿量〉30 ml可能是血肿继续扩大的保护因素。结论有效干预诸危险因素,合理调控血压和使用甘露醇,对血肿不规则和出血量20~30 ml者密切观察病情,将为高血压脑出血治疗带来益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影响新生儿凝血功能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于本院出生的凝血功能异常的新生儿43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期在本院出生的凝血功能正常新生儿57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凝血功能的差异,并对与凝血功能障碍相关的危险因素作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观察组的肺炎、低体温、宫内窘迫以及酸中毒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肺炎和宫内窘迫是影响新生儿凝血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肺炎、宫内窘迫是新生儿凝血功能异常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未绝经女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36例女性冠心病患者分为未绝经女性冠心病组(29例)与已绝经女性冠心病组(107例),分析两组患者的冠心病危险因素、临床发病及冠脉造影特点。【结果】未绝经冠心病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发生率及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个数均显著低于已绝经冠心病组(P〈0.05);未绝经冠心病组6.9%的患者只合并抑郁;未绝经冠心病组以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起病比例显著高于已绝经冠心病组(72.4%比30.8%,P〈0.01);未绝经冠心病组单支病变比例高于已绝经冠心病组(65.5%比28.0%,P〈0.05),且以前降支更容易受累。【结论】未绝经冠心病组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少于已绝经冠心病组,抑郁情绪可能与冠心病的发病有关,多以ACS起病,临床工作中,应注意避免未绝经女性冠心病患者的漏诊。  相似文献   

10.
外伤性急性颅内出血后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伤性急性颅内出血(TAICH)后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方法】CT动态观察93例 TAICH患者,分为血肿扩大组和非血肿扩大组,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对有关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老年人、伤后至首次CT间隔1h内、高血压、长期饮酒、脑内不规则形出血、血肿量 ≥20ml与血肿扩大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凝血功能障碍(OR=7.25,95%CI=3.812~ 14.173)和脑内点片状出血(OR=2.56,95%CI=1.095~5.994)与血肿扩大密切相关。【结论】老年人、伤后 至首次CT1h内、高血压、长期饮酒、脑内不规则形出血、血肿量≥20ml是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凝血功能障 碍和脑内点片状出血是血肿扩大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毛湘渝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6):1027-1028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浆及血肿引流液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脑水肿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57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d1、d3、d7和d14时血浆及血肿引流液MMP-9水平。【结果】血浆及血肿引流液MMP-9水平发病后各时间点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结论】脑出血后血浆及血肿引流液中MMP-9含量的动态演变具有一致性,MMP-9过高表达参与了血肿周围水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脓毒症凝血系统功能障碍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胥志跃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6):1030-1031
【目的】研究脓毒症时凝血系统功能紊乱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本院ICU2005年10月~2006年4月收治的126例内科感染性危重病人分为严重脓毒症组、脓毒症组和感染组,通过测定凝血三项、DIC三项及血小板计数判断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严重脓毒症伴凝血功能障碍患儿的好转治愈率和病死率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无凝血功能障碍病人各组间治愈好转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严重脓毒症伴凝血功能障碍患儿的预后较差,须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3.
脑出血急性期血糖和心肌酶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血糖和心肌酶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86例脑出血急性期(发病7d内)患者(脑出血组)的血清血糖和心肌酶谱;并与正常对照组(90例)比较。其中,对脑出血组中血清血糖和/或心肌酶谱异常者(A组50例)与血清血糖和心肌酶谱均正常者(B组36例)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脑出血组中血清血糖和心肌酶谱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脑出血组中A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1~2级患者明显低于B组,而ADL5级患者明显高于B组;两组痛死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急性期血糖和心肌酶谱水平升高.观察其变化有助于判断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多发性后循环脑梗死的发病危险因素及病因。【方法】纳入急性多发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463例,根据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病灶特点将患者分为急性多发性脑梗死组(AMBI)以及急性单发脑梗死组(ASBI),按改良TOAST分型标准对其进行病因分类。对其可能的危险因素分别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同时将其按年龄分为中青年组、老年组和高龄组,对可能危险因素行单因素分析。【结果】AM—BI组与ASBI组相比,饮酒史、高脂血症及下肢血管斑块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高脂血症为AMBI组独立危险因素。在病因学上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AMBI组内各年龄段的比较中,中青年饮酒、吸烟较多见(P〈0.05),老年人群以心脏疾病多见(P〈0.05)。【结论】高脂血症及性别(男性)是急性多发性后循环脑梗死AMBI的独立危险因素,中青年急性多发性后循环脑梗死AMBI患者以吸烟及饮酒史较常见,而心脏疾病更多见于老年及高龄后循环AMBI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研究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额后部入路锥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和小骨窗CT引导下钻孔引流术对于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所有对象按照严格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A组)、额后部入路锥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B组)和小骨窗CT引导下钻孔引流术(C组)各30例。对比分析三组患者术后血肿吸收情况、神经功能缺失评分(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评分)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等。【结果】A组血肿大小显著低于B组和C组患者血肿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肿完全吸收时间显著短于B组舜口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显著优于B组和C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L评分显著优于B组和C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1/30),显著低于B组的30.0%(9/30)和C组的36.67%(1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手术对于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具有明显疗效,恢复迅速,不良反应少,值得于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可能引发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多种危险因素,建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预测量表。  方法  回顾性分析107例自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多种危险因素与早期血肿增大之间的关系。  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服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急性期收缩压、发病到第一次CT时间、脑出血病史、第一次CT血肿量、CT特异征象6项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根据以上数据建立评分表,其中评分≥16分为极高风险组,11~15分为高危组,6~10分为中危组,≤5分为低危组。  结论  该预测量表可较准确地预测脑出血早期血肿是否扩大,可作为正确制定临床治疗方案的可靠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董玉香 《医学临床研究》2012,(11):2212-2213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到2011年6月间在本院进行就诊的11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舒血宁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卧床休息、控制血压、血糖和感染、系统脱水等一般性支持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每日用舒血宁注射液静脉点滴1次,连续使用20d,观察比较两组整个过程中的治疗情况及脑出血血肿的吸收速度。【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治疗组的血肿吸收速度明显更快,两者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可以促进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的吸收,从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与患者血尿酸(BUA)的关系。【方法】急性脑梗死病人50人(A组),根据有无高血压病史分两亚组;同时根据有无糖尿病病史再分为两亚组。以非脑梗死病人50人作为对照组(B组),比较其BUA、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结果】①A组年龄、TC、TG与B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BUA[(346.56±99.16)μmol/L]明显高于B组[(324.71±69.20)μmol/L3(P〈0.05);②有高血压病史亚组和有糖尿病史亚组BuA,与B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③A组高尿酸血症(HUA)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④BuA水平在〈300μmol/L和300-399μmol/L两水平段时,A组与B组中患者所占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而BUA在400-500μmol/L和〉500μmol/L两水平段时,A组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B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HUA可能是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小板3项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检测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186例肝硬化患者和100例健康人外周血血小板情况,比较其与肝功能分级的相关性。【结果】肝硬化组PLT、MPV较正常组减少而PDw增加,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肝硬化A、B、C级患者的PLT均小于对照组(P〈0.05),B、C级又小于A级(P〈0.05);肝硬化B、C级患者的MPV均小于健康对照组和A级(P〈0.05),对照组与A级之间无差异(P〉0.05);肝硬化B、C级PDW均大于对照组和A级组(P〈0.05),对照组与肝硬化A级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随着肝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而改变,血小板参数检查可作为肝功能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高血压脑出血内科保守治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手术的三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将60例血肿量为30-40mL的壳核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20例行内科保守治疗;B组19例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C组21例行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后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A组Ⅰ级6例,Ⅱ级8例,Ⅲ级5例,死亡Ⅰ例;B组Ⅰ级10例,Ⅱ级5例,Ⅲ级2例,死亡2例;C组Ⅰ级16例,Ⅱ级3例,Ⅲ级2例。C组分别与A组及B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其他两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在直视下彻底清除血肿,止血确切,能较迅速降低颅内压,防治脑水肿,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