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膝痹汤及舒膝散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患者,分为:研究组(治疗方案为膝痹汤联合舒膝散)和对照组(治疗方案为膝痹汤)。对比(1)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中医证候评分。(2)两组治疗前后VAS及WOMAC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中医证候评分、VAS及WOMAC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中医证候评分、VAS及WOMAC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膝痹汤及舒膝散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复方温通散外敷配合膝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1 0 8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采用复方温通散外敷配合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和单用膝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的方法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的Lysholm’s膝关节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Lysholm’s分值为 ( 86.1 4± 8.2 0 )分 ,总有效率为 98.1 0 %;对照组治疗后分值为 ( 70 .1 2± 1 4 .0 5 )分 ,总有效率为 83 .3 3 %。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复方温通散外敷配合膝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膝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苡仁通痹汤内服外敷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03月至2016年01月在我院就诊的140例辨证为湿热痹阻型的膝关节滑膜炎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进行为期3个疗程共30天的治疗。治疗组采用苡仁通痹汤内服联合药渣外敷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内服药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及体征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的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善,总体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疗程治疗完毕时治疗组在症状体征的改善方面较对照组更具明显优势,部分患者已达到治愈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2个月的随访,治疗组患者无复发,对照组中6例复发,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苡仁通痹汤内服外敷治疗湿热痹阻型膝关节滑膜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口服加外敷治疗法能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并能有效的防止复发,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张树芳 《大家健康》2017,(10):25-26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外敷对湿热瘀阻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XX医院住院的102例湿热瘀阻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口服美洛昔康分散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四妙散汤剂口服以及清热凉血中药外敷,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中医证候积分以及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湿热瘀阻型患者采取中药外敷内服治疗不仅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同时还能改善其症状和减轻疼痛,该方法值得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通敷合剂火龙疗法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早期膝骨关节炎寒湿痹阻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通敷合剂火龙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通敷合剂塌渍疗法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5 d。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结果 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48/50),对照组为86.0%(43/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敷合剂火龙疗法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疗效优于通敷合剂塌渍疗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报》2013,(11):1747-1748
目的:探讨温肾蠲痹汤治疗肾虚湿阻证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服用筋骨痛消丸,治疗组服用温肾蠲痹汤。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8.35%,治疗组有效率为94.7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Lysholm临床评分及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肾蠲痹汤治疗肾虚湿阻证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天柏金黄散外敷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和美洛昔康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天柏金黄散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疗效评价指标.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湿热瘀阻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8月济源市中医院收治的湿热瘀阻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美洛昔康分散片等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芙蓉膏外敷配合黄芩清热除痹胶囊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结束时其中医症候积分及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湿热瘀阻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可有效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对于改善患者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段卫峰  高书图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0):1843-1844
目的探讨历节清饮联合小剂量甲强龙、甲氨蝶呤对湿热痹阻证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及对疼痛程度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收治的78例湿热痹阻证RA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小剂量甲强龙和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历节清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和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和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31%(36/39)]高于对照组[71.79%(2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历节清饮联合小剂量甲强龙、甲氨蝶呤治疗湿热痹阻证RA患者的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督灸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针灸康复科自2019年1月—2020年12月诊治的96例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常规艾灸盒治疗,观察组则予督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腰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中医证候评分,并评定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结论:督灸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疼痛,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温通消散法中药外敷治疗寒湿性膝痹的临床疗效,为外敷中药的开发运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运用温通消散中药外敷,对照组运用扶他林软膏外用治疗。以疼痛VAS评分和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为观察指标,以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3.554±1.14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257±1.046)分],且治疗组患者WOMAC指数积分[(30.20±14.2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8.60±15.13)分]。治疗组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改善总有效率(86.67%)显著优于对照组(7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通消散法可以有效减轻寒湿型膝痹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巴戟天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9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骨科门诊收治的50例肾阳亏虚、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予以巴戟天汤口服4周治疗,服药后观察2周,分析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及中医证候评分的差异。结果 5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期间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后及治疗后2周,VAS、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HSS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2周进行中医证候疗效评价,其中优7例,良24例,中16例,优良率为65.96%(31/47),总有效率为100%(47/47)。结论巴戟天汤治疗肾阳亏虚、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湿热痹阻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湿热痹阻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西药组、结合组。西药组患者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口服治疗,结合组患者在西药组的基础上给予加味四妙汤口服,连续治疗2周,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的Mc Gill疼痛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尿酸以及C-反应蛋白的结果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在疗效、Mc Gill疼痛、中医证候积分、血尿酸以及C-反应蛋白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结合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改善湿热痹阻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治疗湿热痹阻型痛风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红外热图在不同中医证型膝骨性关节炎中温度差异。方法选取膝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风寒湿痹、湿热痹阻、痰瘀痹阻、肝肾两虚4组,各20例,分别进行膝关节红外热图采集,对膝关节各相关区域温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1)4组受试者患膝各区域温度相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湿热痹阻组患膝各区域温度均高于风寒湿痹组、痰瘀痹阻组及肝肾两虚组(P0.01)(3)痰瘀痹阻组患膝各区域温度与肝肾两虚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上外区、下外区P0.05,其余各区P0.01)。(4)风寒湿痹组患膝上外区、外侧区、下外区温度与痰瘀痹阻组温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区域温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P0.05,P0.01)。(5)风寒痹阻组与肝肾两虚组患膝上外区温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区域温度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不同中医证型膝骨性关节炎红外热图温度特征具有明显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报》2013,(9):1386-1387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6例,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同时外用复方雷公藤;观察组给予宣痹达经汤内服,五虎散外敷。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1.9%,对照组有效率为79.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关节功能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其关节肿胀数、肿胀分级、疼痛数及疼痛分级均有所下降,观察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9%,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宣痹达经汤合五虎散外敷可补益肝肾、活血通络,起到宣痹止痛之效,可有效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肿胀、疼痛及活动障碍等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乌头汤联合双醋瑞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寒湿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KOA寒湿痹阻证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双醋瑞因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乌头汤治疗。8周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WOMAC)指数、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4.1%(20/37),治疗组为86.5%(32/3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WOMAC指数及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1%(4/37),治疗组为8.11%(3/3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头汤联合双醋瑞因可明显改善KOA寒湿痹阻证患者膝关节疼痛、晨僵及功能活动,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活血散精简方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2—6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骨科门诊收治的KOA患者96例。根据患者用药意愿分为活血散原方组30例、温经通络方组19例、行气活血方组17例和活血散精简方组30例。4组分别给予活血散原方、温经通络方、行气活血方和活血散精简方外敷,均治疗14 d。比较4组患者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治疗前4组膝关节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活血散精简方组膝关节疼痛VAS评分低于温经通络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活血散原方组、行气活血方组、活血散精简方组患者膝关节疼痛VA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4组WOMA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活血散原方组、活血散精简方组WOMAC评分低于行气活血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组WOMAC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4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活血散原方组、活血散精简方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温经通络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活血散原方组、行气活血方组、活血散精简方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血散精简方可以有效地缓解KOA患者的膝关节疼痛的临床症状,改善KOA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黄芩清热除痹胶囊联合湿热痹阻外洗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收治的60例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2组均采用甲氨蝶呤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予黄芩清热除痹胶囊联合湿热痹阻外洗方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血沉(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类风湿因子(RF)水平。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对照组为73.3%(22/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明显减少,晨僵时间明显缩短,VAS评分及ESR、hs-CRP、RF水平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作用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复方南星止痛膏与通络骨质灵膏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4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组)、对照组(通络骨质灵膏对照组),每组分别为118例、122例.进行治疗前、治疗后1周VAS疼痛评分、Lequesne膝关节指数评分以及综合疗效比较.结果:治疗1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VAS疼痛、Lequesne膝关节指数等方面的评分在自身前后对照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VAS评分均数为21.10±9.78mm,而对照组VAS评分均数为35.93±10.21mm;治疗1周后,2组VAS疼痛、Lequesne膝关节指数组间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有效率为95.76%,对照组有效率为85.26%,组间综合疗效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膝骨关节炎,能显著减少关节炎的疼痛、肿胀,改善关节活动量,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当归蠲痹汤联合甲氨蝶呤片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影像学表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1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风湿科收治的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甲氨蝶呤片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当归蠲痹汤口服。连续治疗30d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Sharp-van der Heijde(SHS)评分、VAS评分、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核因子-κB(NF-κB)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除失眠外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SH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VAS评分及血浆VEGF、NF-κB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当归蠲痹汤联合甲氨蝶呤片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疼痛,改善骨质结构,降低血浆VEGF及NF-κB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