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药房》2014,(42):3948-3951
目的:调查上海地区肠内肠外营养制剂的临床应用情况,为营养药品的应用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上海地区34家医院2011-2013年肠内肠外营养制剂的处方金额和处方量进行抽样统计分析。其中,三级综合性医院17家,三级专科医院3家,二级综合性医院14家。结果:纳入调查的34家医院,以肠外营养制剂为主,2011-2013年肠内营养处方金额分别占比为33.9%、36.7%、34.0%。营养制剂的消耗以住院患者为主,尤其是外科住院患者,2011-2013年住院患者肠内营养制剂销售金额占比分别为22.17%、25.00%、22.43%;而门急诊以肠内营养制剂为主,2011-2013年肠内营养制剂销售金额占比分别为88.55%、85.93%、82.94%。结论:目前上海地区营养支持手段仍以肠外营养为主,肠内营养制剂的使用比例仍然偏低。  相似文献   

2.
兰焕 《海峡药学》2016,(1):199-201
从医院信息系统中提取我院2012~2014年度肠内营养制剂使用品种、数量、销售金额,计算利用限定日剂量( DDD)方法进行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药物利用指数(DUI)的计算,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我院2012~2014年肠内营养药销售金额增加了200.35%,所有品种DDDs均大幅度增长,其中能全力排在首位;肠内营养在临床应用中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如何正确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正确的营养药物种类,需要临床医师和药师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分析2012~2014年南京地区肠内营养药的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为肠内营养药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排序法,对南京地区29家医院2012~2014年临床使用的肠内营养药进行分析。结果:肠内营养药用药金额逐年递增,2012~2014年肠内营养药中肠内营养混悬液SP(百普力)一直保持销售金额第1位;肠内营养混悬液TPF(能全力)用药频度一直位居第一。结论:2012~2014年南京地区肠内营养药销售金额呈上升趋势,用药结构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4.
李梦 《中国药师》2018,(5):878-882
摘 要 目的:调查武汉地区肠外肠内营养制剂的利用情况,为肠外肠内营养制剂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武汉地区31家入网医院2014~2016年肠外及肠内营养制剂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和限定日费用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肠外肠内营养制剂销售金额逐年增长,肠外营养制剂年增长率分别为4.59%,9.47%,肠内营养制剂销售金额年增长率分别为25%,18%,肠内营养在营养制剂中使用比例逐渐提高。结论:营养制剂使用结构逐渐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5.
《中国药房》2015,(29):4051-4054
目的:为临床营养制剂合理使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对上海地区17家三甲综合医院、3家三甲专科医院、14家二级综合医院2011-2013年肠内肠外营养制剂使用品种和处方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营养制剂的使用以住院患者为主,2011-2013年门急诊营养制剂总金额占医院营养制剂总金额的比例分别为8.14%、8.77%和8.89%。住院患者的营养支持方式主要是肠外营养,处方金额前10位品种中仅3种肠内营养制剂。门急诊患者虽以肠内营养支持为主,处方金额前10位品种中有7种肠内营养制剂,但丙氨酰谷氨酰胺等肠外营养制剂品种的处方金额增长速度明显快于肠内营养制剂。结论:肠外营养是目前营养支持的主要方式,特别是在住院患者中;门急诊患者的肠外营养制剂处方金额快速上升值得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评价我院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营养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从我院医院信息系统(HIS)中提取2012~2014年急性胰腺炎患者基本情况和营养药物的应用信息,采用限定日剂量(DDD) 方法,对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胰腺炎住院患者例数逐年增加,平均住院时间、禁食时间和营养药物用药金额呈逐年下降趋势,但肠内营养使用构成比从2012年的23.8%增至2014年的25.6%,其中短肽型肠内营养混悬液(SP)的使用远高于其他肠内营养药物。3年来,氨基酸类药物使用金额及构成比呈下降趋势,其中复方氨基酸(18AA)的使用金额和DDDs排名稳居第一。脂肪乳剂(尤其是长链脂肪乳)的使用呈逐年上升趋势。全合一TPN制剂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注射液的使用有上升趋势,免疫营养药物谷氨酰胺丙酰胺注射液的使用金额始终排名在前两名,维生素类药物使用金额构成比相对较低,有下降趋势。结论:我院急性胰腺炎患者营养药物使用有下降趋势,目前仍以肠外营养制剂为主,但肠内营养药物在营养药物构成比逐年上升,反映了临床医师不断增强了对肠内营养药物的认知和重视,而各类肠外营养制剂的合理使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7.
孙佩玉  费哲红  沈鸿 《安徽医药》2008,12(7):654-655
目的了解本院肠内营养制剂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05~2007年肠内营养制剂的使用频度、零售金额(万元)、每日药费(元)及各科用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07年肠内营养用药的销售金额及比例呈上升趋势。结论本院肠内营养制剂和肠外营养制剂的使用比例中,肠外营养制剂的应用虽然还远大于肠内营养制剂,但肠内营养用药比例逐年升高,符合营养治疗中优先应用肠内营养制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吴狄 《天津药学》2013,25(3):30-33
目的:全面分析本院2009—2012年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药的使用情况,规范临床应用并为其合理化给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计本院2009—2012年肠内、肠外营养药的应用情况,包括使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Dc)等。结果:2009—2012年本院营养制剂销售金额稳步增长;日均费用最高的为脂肪乳类制剂,最低的为维生素类制剂;丙氨酰谷氨酰胺的销售金额及DDDs均排在首位。结论:本院营养制剂用药基本合理,在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的同时降低了用药成本。  相似文献   

9.
2003-2006年南京地区肠内和肠外营养制剂的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南京地区肠内和肠外营养制剂的利用分析,探讨目前临床营养治疗的发展规律及趋势.方法通过回顾性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方法对2003-2006年南京地区肠内和肠外营养制剂的消耗数量和金额进行分析.结果肠内营养制剂的使用逐年增加,年均增长率达到45.15%;而肠外营养制剂的使用开始有所下降,年降低12%.结论在肠外营养制剂的使用中,脂肪乳剂和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一直处于首位,而具有全合一理念的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的使用将会有更大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李少玉 《中国药业》2014,(24):97-98
目的评价医院临床营养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从医院信息数据管理库中提取2011年至2013年临床营养药物的销售金额、使用数量,采用限定日剂量(DDD)方法来计算日均费用(DDDc)、用药频度(DDDs)等,并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临床营养药物用药数量和用药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由2011年的594.96万元增至2013年的1012.09万元,增加了70.11%,其中肠外营养药物的使用远高于肠内营养药物,肠内营养药物的使用虽有较大增幅,但构成比却在下降。3年来,免疫营养药物和维生素类药物的DDDs均排名前2位。结论医院营养药物使用增长幅度较大,肠内营养药物在营养药物构成比下降,反映了临床对肠内营养药物的认知和重视不够。目前,医院临床营养药物治疗仍以肠外营养药物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008~2010年北京地区各品种肠内营养(EN)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利用《医院处方分析》课题(北京地区)对2008~2010年肠内营养药物的使用数量与金额进行统计,采用限定日剂量法计算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以及消耗金额与DDDs的序号比。结果:北京地区肠内营养药物的销售和使用人次呈上升趋势,年销售金额分别为119万元、336万元、532万元。2008、2009年肠内营养药物DDDs和金额排名居前者基本一致。结论:临床医生对营养支持的重视不断提高,肠内营养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住院患者营养支持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更合理使用该类药物提供参考。方法:调查统计2005~2007年我院住院药房营养支持药物的销售品种、数量及金额,并随机抽取住院病例300份,使用药物利用研究方法,分析本院营养支持药物的用药结构及用药舍理性。结果:3年中营齐支持药物的使用品种、数量、金额快速明显上升,病历调查发现,72%的病人使用至少1种营养制剂,个别营养支持药物的DUI值〉1.00,部分患者存在无适应证用药、重复用药现象。结论:3年中营养支持药物的使用品种、数量、金额增长很快,肠外营养制剂的使用品种、数量、金额、人次远远高于肠内营养药物,对部分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治疗的适应证掌握令人质疑,个别营齐支持药物的使用剂量不尽合理。如何合理应用肠内、肠外营养药物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医院门诊眼用制剂的应用情况,为眼用制剂研发及医院制剂订购管理和临床合理用药等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医院PASS临床药学管理系统对我院2012-2013年门诊眼用制剂按照药品来源、品种、分类、使用数量及销售金额等指标进行归类统计和分析。结果与结论:2012年、2013年我院门诊眼用制剂用药数量及销售金额均有增长,抗干眼症及角膜营养药、抗青光眼类和抗感染类药物是我院眼科门诊的主要用药,进口药和国产药临床使用数量接近,但进口药销售金额比例占优势。应采取措施进一步发挥国产眼用制剂在眼病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分析2002~2004年我院住院病人使用肠内、肠外营养制剂的情况。方法分别计算3年中肠内、肠外营养制剂的销售金额,对各类肠内、肠外营养制剂按DDDs进行对比排序,并随机抽取2004年住院病人病历200份进行肠内、肠外营养制剂应用情况及合理性分析。结果41.5%的病人使用至少1种营养制剂;复方维生素制剂的使用不甚合理,2003和2004年的用量分别增加了72.9%和110%,只使用复方维生素一种营养制剂的病人占28.5%,比例偏高。结论肠内、肠外营养制剂应严格按照适应症进行正确、合理的使用。  相似文献   

15.
彭康王萍 《中国药师》2017,(11):2009-2012
摘 要 目的:分析某三甲医院辅助用药使用情况,为该类药品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分类统计该院2014~2016年辅助用药的销售金额、使用数量、销售金额排名前10位的辅助用药单品种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数据。结果: 该院2014~2016年辅助用药销售金额逐年上升,构成比均在30%以上。从类别看辅助用药销售金额排名前3位的是中药注射剂、神经营养类、肠内肠外营养类。DDDs 位居前列的品种是单唾液酸神经四己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前列地尔注射液、注射用复合辅酶。结论: 该院辅助用药品种多,消耗金额大,用药频次多,医院应加强管理,促进辅助用药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肠内外营养药物的使用情况,为规范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提取2014—2016年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肠内外营养药物的使用数量和2016年各科室肠内外营养药的应用金额,并从2016年应用肠内外营养药物的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3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用药合理性.结果 2014—2016年,全院肠内外营养药物的数量和使用金额呈上升趋势,肠内外营养药物所占全院药品的构成比相对稳定.整蛋白型肠内营养药物的应用数量远大于短肽型肠内营养药物.肠外营养药物中,18种氨基酸注射液、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20%)的使用数量位于前列.2016年使用肠内外营养药物较多的科室主要有神经外科、普通外科、肝胆外科.不合理使用比例最高科室为妇产科,构成比为51.86%.不合理用药中无指征用药居多,构成比为27.33%.结论 2014—2016年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肠内外营养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7.
郑薇 《海峡药学》2014,(7):139-140
从我院信息管理数据库中提取2011年至2013年我院肠内营养制剂的使用数量、零售金额,进行使用频率,日均费用(元)的统计,利用限定日剂量方法进行相关计算和分析。肠内营养制剂的用药费用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11年的309.92万元增加至2013年的432.89万元,增加了39.68%。肠内营养制剂使用不断增加。结论:使用基本合理,但促进临床营养支持的合理开展,还需要临床药师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8.
黄晓晖  宋小骏 《中国药业》2013,22(10):96-98
目的了解医院肠内营养药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DDDs排序、金额排序以及排序比(B/A),分析肠内营养药利用情况。结果 2008年至2010年肠内营养药物的使用金额呈上升趋势,分别为1 219.51,1 605.52,1 762.79万元,占全年药品使用总金额的比例依次为2.58%,2.71%,2.76%。结论临床应用肠内营养药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评价医院2012年至2014年肠外营养药物使用情况,为合理使用该类药物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分析2012年至2014年医院肠外营养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及排序比。结果医院肠外营养药物的销售金额逐年增加,但构成比的增长趋势不明显,肠外营养药物中维生素类药物的销售金额及构成比均增长较快;近3年医院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Ⅱ)、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9AA-Ⅰ)销售金额排序均位居前5位,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9AA-Ⅰ)DDDs排序均位居前3位,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六合氨基酸注射液、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脂肪乳氨基酸(18)注射液、注射用12种复合维生素的DDC值均高于100元,复方氨基酸注射液(3AA)、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5AA)、复方氨基酸注射液(9AA)、脂肪乳注射液(C14-24)、复方维生素注射液(4)的排序比均接近1。结论医院肠外营养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医生和药师应共同努力促进该类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20.
王平 《中国实用医药》2013,8(1):243-244
目的调查分析肠内营养制剂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肠内营养支持提供参考。方法从我院病区药房和临床营养科数据库中调取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住院患者肠内营养制剂使用的种类、数量及不同科室使用情况,进行相关计算统计和分析。结果肠内营养制剂使用的数量、频率、品种和科室不断增加。结论临床医生对住院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