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目的探讨呼吸道专职护士对人工气道患者系统化管理的效果。方法对2003-2010年入住外科监护室内的人工气道患者2 381例,由呼吸道专职护士实施系统化的呼吸道管理。结果人工气道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率和呼吸道意外情况发生率明显下降,患者满意率明显提高。结论呼吸道专职护士在人工气道患者系统化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能有效减少呼吸道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率,提高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对患者加速康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ICU机械通气患者外出检查转运途中的危险因素,保证转运安全。方法对50例ICU机械通气患者外出检查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ICU外出检查机械通气患者由于本身疾病的复杂性、治疗护理措施不到位,在检查过程中易出现病情改变、意外伤害、治疗中断或延误、管道脱落等危险因素。结论检查前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作好充分准备,在搬动或转运过程中不间断使用呼吸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证呼吸机运转正常,及时处理异常状况;检查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才能保证患者外出检杏转运途中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呼吸道专职护士对机械通气患者实施集束化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04年11月机械通气患者505例为对照组,2004年12月至2011年12月机械通气患者2 131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呼吸道护理方法,观察组通过呼吸道专职护士从患者、呼吸机、医护人员3个方面实施呼吸道集束化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下降、患者满意度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呼吸道专职护士通过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实施集束化管理,可有效提高呼吸道管理水平,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急性肺损伤(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过程中,合理使用机械通气尤为重要,机械通气时参数调整不当可引起机械性肺损伤,机械通气过程中小潮气量通气策略和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的应用可有效改善ALI/ARDS患者的生存率,但目前临床上对如何确定最佳PEEP尚无定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在人工气道患者进行机械通气过程中,由气道专职护士和医生共同协商来调整呼吸机参数,但大多是根据临床经验来调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机械通气期间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对37例AOPP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实施导管、气道、气囊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人工气道感染以及心理护理等措施,确保机械通气治疗效果。结果 34例患者痊愈出院,2例死亡,1例好转转院。结论机械通气是治疗AOPP导致呼吸衰竭的有效措施,加强对AOPP患者机械通气过程中的全面护理,可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呼吸道专职护士在人工气道患者呼吸道意外中的应急处置能力。方法针对呼吸道专职护士,对人工气道患者常见意外制定一套常规的应急对策,在意外发生时,由呼吸道专职护士配合医生进行处理。结果呼吸道意外发生后通过采取一整套合理高效的应急对策,提高了呼吸道专职护士风险发生后的应急处置能力及业务水平,减轻了风险发生后给患者带来的危害。结论实施有效的呼吸道意外发生应急对策,对提高呼吸道专职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减少患者伤害和护理纠纷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ICU机械通气患者外出检查转运的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外出检查转运的护理,不断补充和完善ICU患者安全转运制度。方法:回顾2009年1~12月期间我科26例ICU机械通气患者外出行CT、MRI检查的全过程。结果:本组26例患者在外出检查过程中未出现非计划性拔管,未发生死亡,成功转运率为100%。结论:转运前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准备抢救物品及药品;转运途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保证呼吸机的正常运转,及时处理异常情况,是成功转运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由于机械通气往往给患者带来许多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和痛苦,本科自2004年12月专门成立了专职气道护理小组,专职管理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和危重患者呼吸道并发症的预防。主要工作包括呼吸机的管理与维护、人工气道的湿化、氧疗、翻身拍背、吸痰等。气道专职护理小组的成立使得人工气道患者的管理逐渐走向正规,减少了院内交叉感染,增进了护患关系的融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身心的不适。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急诊科机械通气患者院内转运存在的护理风险,探讨安全转运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急诊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187例机械通气患者院内转运途中发生意外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原因.结果:转运过程中175例病情平稳,12例发生意外.结论:做好转运前病情的评估、准备工作、与家属良好的沟通、畅通绿色通道以及加强转运途中病情的观察和呼吸道的管理,并由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负责转送,可减低意外情况和医疗纠纷的发生,从而保证转运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呼吸道专职护士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作用及效果。[方法]对照组为2003年—2004年护理的人工气道病人505例,应用传统护理干预方法预防VAP的发生;实验组为2005年—2010年人工气道病人1 876例,由呼吸道专职护士专门负责管理,对人工气道病人进行系统化管理,预防VAP的发生。观察两组病人VAP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发生VAP 98例(19.41%);实验组发生VAP 153例(8.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SICU人工气道病人实施由呼吸道专职护士提供的专职化管理,可有效降低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专职气道护理在提高ICU机械通气患者舒适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机械通气往往给患者带来许多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和痛苦[1], 本科自2004年12月专门成立了专职气道护理小组,专职管理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和危重患者呼吸道并发症的预防.主要工作包括呼吸机的管理与维护、人工气道的湿化、氧疗、翻身拍背、吸痰等.气道专职护理小组的成立使得人工气道患者的管理逐渐走向正规,减少了院内交叉感染,增进了护患关系的融洽[2],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身心的不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呼吸道专职护士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作用及效果。[方法]对照组为2003年2004年护理的人工气道病人505例,应用传统护理干预方法预防VAP的发生;实验组为2005年一2010年人工气道病人1876例,由呼吸道专职护士专门负责管理,对人工气道病人进行系统化管理,预防vAP的发生。观察两组病人VAP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发生VAP98例(19.41%);实验组发生VAP153例(8.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SICU人工气道病人实施由呼吸道专职护士提供的专职化管理,可有效降低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的管理方法。方法:对650例机械通气患者在人工气道固定、气囊管理、气道湿化、分泌物的吸引和防止意外情况发生5方面加强护理。结果:650例患者中,治愈、好转、出院565例,放弃治疗52例,死亡33例。结论:加强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的管理,可保证机械通气患者的最佳通气效果,减少意外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在住院患者外出检查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专职护士按照检查流程陪同患者检查,比较流程管理应用前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检查过程不安全事件发生率.结果 流程管理应用后患者的满意度均提高(P<0.01),不安全事件发生率降低.结论 将流程管理应用于患者外出检查中,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保证了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护理服务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机械通气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机械通气是重症监护领域重要治疗手段,机械通气患者由于需要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常需院内转运。由于所转运的患者病情复杂,有特殊的治疗措施存在,转运过程中受环境条件的限制,可能导致患者生命体征的改变,加重病情,引发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甚至死亡等现象,成功地转运对降低危重患者的病死率及伤残率有着积极的意义。为此,对我院EICU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169例机械通气患者转运途中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安全转运管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序贯性建立人工气道救治重症脑损伤患者中同质化气道护理的措施。方法重症脑损伤患者35例采用序贯性建立人工气道,全过程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护理人员定时评估吸痰指征,做好气道内吸引、气道湿化和气囊管理。结果 35例重症脑损伤患者在序贯性气管切开过程中病情平稳,手术顺利实施。结论在序贯性建立人工气道救治重症脑损伤中实施同质化气道护理举措,能改善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护理质量,同时规范ICU护士危重症护理行为,对降低重症脑损伤患者并发症风险、提高救治成功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出CT检查转运和交接流程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于2020年2月1日起实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外出CT检查转运和交接流程,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改进前后患者转运和交接过程耗时情况、护士消毒与隔离知识掌握度、护士的心理压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外出CT检查转运和交接流程后,检查前沟通时间、与技师交接时间、转运1位病员平均用时均明显短于改造前;护士的消毒、隔离措施掌握度由改进前的73.33%提高到100.00%;改造前隔离区护理人员的压力明显高于改造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外出CT检查转运和交接流程,能有效提高COVID-19患者外出检查的转运和交接安全,能减轻隔离区护士的心理压力,减少医务人员被感染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血管专科医院设置院内专职手术转运护士岗位的效果。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2月设置院内专职手术转运护士岗位,回顾性分析由专职手术转运护士转运的17442例心血管手术患者情况,分析转运效果。结果 17442例心血管手术患者院内平均转运时间为(15.5±9.2)min,转运过程中出现死亡、心脏停搏、缺氧发作、室颤、坠床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结论心血管专科医院院内转运是手术患者术前安全的重要环节,采用规范转运机制,设立专职护理人员转运;术前正确评估,转运途中严密观察及监护,并做好急救措施和严谨规范的交接是确保心血管手术患者安全转运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刘瑞华 《全科护理》2013,(16):1510-1511
[目的]总结重症监护病房(ICU)颅脑损伤建立人工气道病人院内转运的护理。[方法]对180例ICU颅脑损伤建立人工气道病人进行院内转运,做好转运前的充分准备、转运途中的严密观察、呼吸道和各种管道的管理、与相关检查的科室严密交接等。[结果]ICU颅脑损伤建立人工气道病人院内安全转运成功率达97.5%;气管插管移位及引流管脱出由35%降到5%,病情变化由35%降到10%,未发生重大病情变化而中断转运。[结论]加强ICU颅脑损伤建立人工气道病人院内转运的护理可保证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监护室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措施与管理方法。方法:2013年3月~3014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完善各类急救物资准备,增设外出急救箱,根据专科特点自行设计"转运-交接评估表"用于规范转运评估和患者交接,修订工作制度使转运过程标准化,全员培训安全转运相关知识技能,强化安全意识,提高急救能力。结果:院内转运患者1328例次,转运过程中发生不良情况197例次,其中发生病情变化145例次,有7例患者中断转运,无脑疝病例,无死亡病例;发生管道问题52例。行影像学检查983例次,完成既定检查976例次,完成率99.29%;转科患者345例次;患者家属对医护人员及转运过程满意度为98.00%,无与院内转运相关的纠纷发生。结论:重视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管理,针对神经外科监护室患者的转运过程实施综合的安全转运措施,能够保障患者安全,并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