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目的 调查引起多重耐药菌传播的相关环节,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临床标本检出多重耐药菌的住院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结果 3年共监测多重耐药菌感染416例,其中院内感染320例,社区感染96例;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首位占68.75%;病区分布以ICU居首位占31.01%;革兰阴性菌检出率80.53%,耐药菌以产ESBLS大肠埃氏菌居首位占23.80%,其次鲍氏不动杆菌占22.35%;革兰阳性菌检出率19.47%,主要是MRSA占19.47%.结论 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预防控制多重耐药的传播,3年未发生耐药菌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2.
徐权  陈宗宁  陈桂林  吴健 《全科护理》2016,(13):1369-1371
[目的]通过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分布情况,探讨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防控措施。[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ICU病人中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资料,分析多重耐药菌的种类、分布情况及与医院感染的关系。[结果]2014年1月—2015年12月ICU住院病人2547例,临床细菌培养标本中共培养出致病菌605株,其中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329株,占54.38%;发生医院感染病人135例,其中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79例,医院感染病例中多重耐药感染占58.52%。ICU多重耐药菌株中以鲍曼不动杆菌最多251株,占76.29%;ICU多重耐药菌感染主要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占85.41%。[结论]多重耐药菌是ICU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同时也是ICU医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多重耐药菌病人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首位,临床实践显示,通过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地预防与控制多重耐药菌在ICU的传播,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ICU住院患者痰标本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特征及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11年8月~2012年2月期间入住我院ICU 497例患者的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病原菌分布、感染危险因素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497例患者中有79例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5.89%。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性因素是手术、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前3位多重耐药菌为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亚种,占31.63%;铜绿假单胞菌,占26.53%;鲍曼氏不动杆菌,占8.16%。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针对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特点,积极采取预防策略,可以减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某综合医院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干预效果。方法前瞻性调查某医院ICU2013至2014年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采取循证感控干预措施,如加强手卫生、落实纤支镜清洗消毒环节感控措施等,每月及每季度对ICU多重耐药菌监控及干预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分析并临床反馈,对存在问题持续质量改进。结果调查期间ICU共发生146例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总住院日共40113 d,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千日感染率从2013年的4.15‰下降到2014年的3.14‰,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通过采取循证感控干预措施,可减少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集束化综合方案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效果,探讨有效可行的感染管理方法。方法成立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小组,编写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手册,实施病原菌筛选,使用个性化的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单、专人督导检查等集束化干预措施。结果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下降,ICU住院时间缩短(P﹤0.01)。结论在ICU实施集束化综合方案能有效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缩短患者ICU住院时间,有利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由于新型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医院感染特别是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在综合性ICU,因其收治的患者病情危重,病因复杂,免疫功能低下,侵袭性操作多等诸原因,问题更为严重[1],给临床制定治疗决策带来新的挑战。因此了解ICU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及常见病原微生物,特别是多重耐药菌及耐药性,对合理选择抗生素具有现实意义。我们回顾了宣城市人民医院ICU自2010年2月开科至2011年4月分离的所有菌株特别是多重耐药菌及耐药性情况,借此了解ICU医院感染中多重耐药菌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以期对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会增加医院感染的流行[1]。为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病人安全,我院对2011年1月-12月检出的161例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进行了汇总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菌信息一览表在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2016年10月开始应用多重耐药菌信息一览表对我院手术室患者进行感染管理,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我院手术室收治的120例患者设为管理前,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手术室收治的128例患者设为管理后。比较管理前后手术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耐药菌株漏报率及满意率。结果管理后医院感染率、多重耐药菌发生率、耐药菌株漏报率均低于管理前(P 0. 05),患者满意率高于管理前(P 0. 05)。结论多重耐药菌信息一览表在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中应用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耐药菌株漏报率及多重耐药菌发生率,提高其满意率。  相似文献   

9.
周健  孟军  江淑芳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9):1743-1744
目的对综合ICU多重耐药菌进行分析,探讨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2011年我院综合ICU 302例住院病人2 141份病原培养标本的相关信息导入数据库进行分析,找出培养阳性的病原体,再按国际标准化定义筛选出多重耐药菌并分析多重耐药菌种类、数量、来源部位及医院感染情况。结果2 141份标本中共培养出病原体782株,其中多重耐药菌537株,前三位细菌依次为鲍曼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分布部位前三位依次为呼吸道、血液、器官/腔隙;属于医院感染的多重耐药菌有367株,占68.34%。结论多重耐药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多重耐药菌在ICU中的流行情况并采取积极的控制措施,防止发生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方法 对ICU多重耐药菌进行目标性监测,分析2009-01-2010-12 ICU送检标本检出的多重耐药菌资料,并采取干预措施.结果 实施24个月内,检出感染或定植多重耐药菌152例,占全部送检菌株的45.30%,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67.76%(103株),耐药菌株以产ESBLs的菌株为主,共1 22株(80.26%),均采取了手卫生、接触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等干预措施,未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结论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采取隔离措施,加强医务人员的清洁手消毒等干预措施,能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的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耐药菌情况,指导临床进行有效防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2011年ICU所有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及其耐药菌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该医院ICU在2011年度共收治260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60例,感染发生率为23%。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多见,其次为创面感染。从感染病人标本中共分离出致病菌90株,革兰阴性杆菌占62.22%,其中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居前2位;革兰阳性球菌占30%和真菌占7.78%。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18种常用抗菌药物全部出现耐药,多数耐药率达到50%以上。结论该医院ICU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率较高,分离出的革兰阴性杆菌普遍耐药,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分类管理对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将2005-2011年入住ICU且时间>48 h的2 077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2组,2005-2009年未实施ICU患者分类管理的患者(1471例)为第1组,2010-2011年实施ICU患者分类管理后的患者(606例)为第2组.对2005-2011年ICU HAP发病率和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比较2组HAP发病率与多重耐药菌感染率.结果 第2组HAP发病率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均较第1组明显下降(均P<0.01).结论 实施ICU患者分类管理可有效地降低HAP发病率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本单位南院医院感染的细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2009年到2011年南院医院感染病例,分析感染者的病区分布、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的变迁。结果 3年内医院感染率达2.01%,以呼吸科、神经内科和心内科为最高;引起感染的细菌中革兰阴性杆菌(非发酵菌科类、肠杆菌科类)和革兰阳性球菌类比例分别为67.8%(41.5%和26.3%)和32.3%,这3类细菌检出率最高的病原菌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24.4%)、金黄色葡萄球菌(14.1%)和肺炎克雷伯菌(10.3%);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均对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高度敏感,耐药率<20%。金黄色葡萄球菌除对万古霉素未产生耐药外,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性都很高。结论医院感染发生率先上升再下降,细菌耐药普遍较多,应减少侵入性操作,重视病原学检查及药敏监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4.
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目标监测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医院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措施。方法采取目标监测的方法 ,对2009年1-3月本医院重症监护室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情况进行了监测。结果该医院重症监护室在3个月内共入住1 501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63例,70例次,医院感染发生率3.95%,例次感染率4.95%。同期住在ICU日数7 236 d,千日感染率8.7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85.71%;其次是泌尿系统感染,占10.0%。呼吸机的使用,尿道插管和血管插管留置是医院感染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该医院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各种插管是引发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现状,分析感染特点,以便加强防控。方法通过目标性监测,对本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状况进行了监测。结果本医院重症监护病房2009-2011年3年期间共入住患者1 796例,发生感染患者296例次,例次感染率为16.48%,日感染率9.53‰。在接受侵入性操作患者中,静脉插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5.34‰、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日感染率3.86‰、留置导尿管相关性泌尿道日感染率3.31‰。从感染病人标本中共检出397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占52.4%。结论本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主要危险因素为血管内插管、机械通气和泌尿道插管等侵入性操作,必须有针对性地制定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创伤外科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某急救中心2011年1月-10月创伤外科住院1周以上病人医院感染患者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调查期间该中心共有住院1周以上患者456例,发生医院感染124例、182例次,医院感染率为27.19%、例次感染率为39.9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居首位,构成比为95.05%;感染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占21.43%。创伤外科病人50岁以上感染患者占54.03%,感染病人中有35.48%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细菌重叠感染。结论急救中心创伤外科病人医院感染率较高,呼吸道感染居多,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居多,存在细菌重叠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院2010~2011年重症监护病房(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定植情况及其耐药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和前瞻性监测方法,查阅临床资料和临床微生物检测报告,统计分析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定植情况及耐药性。结果 273株鲍曼不动杆菌中47株为定植菌,定植率为17.22%;226株为感染菌株,感染率为82.77%(引起医院感染占71.42%,院外感染占11.35%);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273株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替坦、呋喃妥因耐药率100%,碳青霉烯类、头孢类、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分别为95.24%、96.61%和75.82%。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具有耐药性强、耐药谱广的特点,临床上应加强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实时监测和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监测综合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用目标监测性方案,建立感染监测日志,对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现状进行前瞻性监测。结果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2010年全年共收治193例重症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0例、71例次,医院感染率为15.54%、例次感染率为36.79%,调正后的病人日感染率为2.16%。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率为5.04%,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为1.17%;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率为0.85%。从感染病人标本中共检出致病菌271株,革兰阴性杆菌占54.98%。结论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通过前瞻性监测获得资料准确,便于制定有效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