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观察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时间2014年4月20日—2017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人民医院收取的80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采取随机的方式将本院所有观察对象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同时还能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2.
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静  陈斌 《国际呼吸杂志》2011,31(22):1721-1723
目的 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IPF)的效果.方法 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试验组在口服常规激素治疗基础上加用N-乙酰半胱氨酸600 mg,3次/d口服,疗程12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临床症状、肺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对于IPF患者,强的松...  相似文献   

3.
《内科》2015,(4)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胶囊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确诊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N-乙酰半胱氨酸胶囊口服治疗,实验组患者给补阳还五汤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胶囊治疗,持续治疗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6个月后的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各项指标变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相关炎症因子水平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指标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8、IL-4、IL-10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而IFN-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结论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胶囊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可以有效缓解呼吸困难、改善肺功能各项指标、调节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增强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肺间质纤维化(PI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海南省儋州市人民医院2014年3月—2016年9月收治的COPD并PIF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乙酰半胱氨酸颗粒600 mg/次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VC%)、单位肺泡容积的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VA%)]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EV_1%、VC%、DLCO/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_1%、VC%、DLCO/VA%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GF-β、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GF-β、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2例,观察组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COPD并PIF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血清TGF-β、VEGF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目前仍缺乏理想有效的治疗药物.近年来发现,富露施的有效成分N-乙酰半胱氨酸(N-acetglcgsteine,NAC),可通过脱乙酰基形成半胱氨酸,刺激抗氧化物谷胱甘肽(GSH)的形成,清除自由基、过氧化氢等,并且可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IL-1)等细胞因子的产生,因而对肺组织具有保护作用~([1]).白露等~([2])发现大剂量富露施能有效改善IPF患者的肺功能,减慢疾病进展.本文用大剂量NAC治疗IPF患者,观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内科》2016,(2)
目的探讨抗纤颗粒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肺纤维化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清IL-4、INF-γ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56例肺纤维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强的松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抗纤颗粒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治疗7 d、1个月、3个月后血清IL-4和INF-γ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为67.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秩和检验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7 d、1个月、3个月后血清IL-4显著低于对照组,INF-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抗纤颗粒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肺纤维化患者,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清IL-4、INF-γ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高风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在我科就诊的稳定期COPD患者8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患者给予N-乙酰半胱氨酸口服,600 mg,2次/d,对照组患者口服安慰剂,观察时间为1年,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急性加重频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CAT评分有无变化。结果最终73例患者(治疗组36例,对照组37例)完成此研究,2组患者在年龄、FEV1、治疗前1年内急性加重频率及CA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急性加重频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FEV1、CAT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能减少高风险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评价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使用N-乙酰半胱氨酸(NAC)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IV级AE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N-乙酰半胱氨酸(NAC)雾化吸入,2次/天。在入院第1天和入院后第14天测定比较两组患者血气分析(PaO_2、PaCO_2)、肺功能(FEV_1%prd、FEV_1/FVC%)及血清中CRP、PCT水平。结果治疗第14天两组患者血气分析(PaO_2、PaCO_2)、肺功能(FEV_1%prd、FEV_1/FVC%)及血清中CRP、PCT水平均有好转(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乙酰半胱氨酸(NAC)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可明显改善老年AE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5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2组患者均予控制性氧疗、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营养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N-乙酰半胱氨酸胶囊口服,3次/d,共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等相关因素的改善情况、C反应蛋白(CRP)正常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70.67%;治疗组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增加肺活量(VC)和1 s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P0.05),降低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提高氧分压(Pa O2)(P0.05),CRP正常率明显提高(P0.05),并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N-乙酰半胱氨酸辅助治疗AECOPD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布地奈德吸入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振杰  汤艳  郑金旭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2):1755-1757
目的客观评价吸入性表面激素联合抗氧化剂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及口服激素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这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42例IPF进展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口服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泼尼松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进行呼吸困难评分,检测血气分析、肺功能及不良反应指标。结果两组对比治疗前各项检测指标均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呼吸困难评分、血气分析、肺功能的相关指标比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呼吸困难评分、血气分析、肺功能的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治疗前后的不良反应指标无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指标比治疗前明显(P〈0.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口服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IPF的疗效比口服泼尼松好,而不良反应发生明显降低。表面激素联合抗氧化剂对IPF进展期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应用替米沙坦联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分析我院2007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资料64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泼尼松治疗,实验组应用替米沙坦联合泼尼松治疗,连续治疗半年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临床有效率、肺功能以及血气分析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替米沙坦联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重组人干扰素-γ与泼尼松联用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从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患者进行重组人干扰素-γ与泼尼松治疗,对照组60例患者进行泼尼松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刺激性干咳好转38例(63.3%),呼吸困难好转34例(56.7%),活动能力好转36例(60.0%),肺弥散功能好转34例(56.7%);对照组患者刺激性干咳好转20例(33.3%),呼吸困难好转16例(26.7%),活动能力好转12例(20.0%),肺弥散功能好转12例(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均得到了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患者Ⅲ型胶原蛋白为(51.0±11.5) ng/L,Ⅳ型胶原蛋白为(63.1±21.6) ng/L,透明质酸为(78.6±31.6) ng/L;对照组患者Ⅲ型胶原蛋白为(80.5±17.2) ng/L,Ⅳ型胶原蛋白为(70.3±24.5) ng/L,透明质酸为(87.8±26.7) ng/L。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治疗时,重组人干扰素-γ与泼尼松治疗联用的方法效果良好,能够减轻患者病症,应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氨溴索联合川芎嗪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疗效。方法选取102例符合本次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予强的松口服治疗。治疗组52例,予氨溴索雾化吸人联合川芎嗪静脉滴注治疗。疗程均为8周。结果氨溴索雾化吸人联合川芎嗪静脉滴注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川芎嗪静脉滴注治疗疗效确切,优于传统类固醇激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PCT测定在IPF病情加重是AEIPF或是合并感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呼吸内科48例IPF病情加重住院患者,均在入院时行胸部HRCT、血液分析、血气分析和血清PCT检查,同时留痰标本行病原学检查.根据临床表现,检查结果及治疗反应等判断为AEIPF或合并感染.结果 48例患者中,判断为AEIPF18例,其PCT水平均在0.5 ng/ml以下,16例在0.25 ng/ml以下;而判断为IPF合并肺部感染患者30例,其PCT水平均在0.25 ng/ml以上,26例在0.5 ng/ml以上.结论 血清PCT测定对于IPF病情加重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纤维化患者血浆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水平及醋酸泼尼松对它的影响。方法肺纤维化患者(A组,n=12)12例经醋酸泼尼松治疗8周,收集治疗前后及健康对照组(B组,n=12)12例的血浆,用ELISA法测定血浆骨桥蛋白水平。结果A组治疗前后血浆OPN水平6826±13.15,56.19±11.33mmol/L,与健康对照组35.61±8.73相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者血浆OPN水平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结论肺纤维化患者血浆OPN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醋酸泼尼松能降低肺纤维化患者血浆OPN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NAC)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3年2月110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55例,单纯采用NAC治疗,观察组5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前后在临床主要症状改善情况、肺功能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均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NAC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TGF-β1、PDGF、VEGF作为评估吡非尼酮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72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吡非尼酮治疗;对照组患者常规给予甲强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GF-β1、PDGF、VEGF表达变化;观察两组治疗方案对肺功能、血氧分压及复发率影响;进一步分析观察组治疗前后TGF-β1、PDGF、VEGF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中TGF-β1、PDGF、VEGF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吡非尼酮治疗后,血清中TGF-β1、PDGF、VEGF较治疗前表达水平下降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检查结果FEV 1、FEV 1/FVC、DLCO%及血氧分压改善情况差异不大,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上述检测结果明显改变,且治疗后效果明显优异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半年后随访,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8.33%,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33.33%,两组患者复发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TGF-β1、PDGF、VEGF表达水平与FEV 1、FEV 1/FVC、DLCO%呈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非尼酮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效果显著,且血清TGF-β1、PDGF、VEGF表达水平可作为评估吡非尼酮治疗效果指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7(IL-17)的表达,探讨其与肺纤维化改变的关系。方法对49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47例健康人(正常组)以及45例普通肺炎(肺炎组)外周血中TNF-α、IL-6和IL-17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肺炎组患者血清中IL-6、IL-17表达水平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组血清中TNF-α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肺纤维化组血清中IL-6、IL-17和TNF-α浓度呈明显升高趋势(P0.01);与肺炎组相比,肺纤维化血清中组IL-6、IL-17和TNF-α浓度呈明显升高趋势(P0.01)。结论 TNF-α、IL-6和IL-17表达水平与肺部纤维化改变密切相关,其表达水平对疾病诊断、治疗和预后的评估均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In the following case report the determination of serum 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a simple though non-specific test—reflects changes of disease activity and clinical improvement during treatment with cyclophosphamide and a tapered dose of prednisone from 100 to 0 mg daily in a 43-year-old woman with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The trend observed in this case indicates that the serum LDH-activity may be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the extent of this diffuse inflammatory pulmonary dise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