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Macruz指数对慢性肾衰患者左心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青岛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66042)江敦华李永洪徐倩李黎慢性肾衰患者易发生心功能不全,但目前尚缺乏可靠的早期诊断方法。我们检测了60例不同病因的慢性肾衰患者的Macruz指数,并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肾功能衰竭患者血乳酸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肾功能衰竭患者60例为肾衰组,按病情分为急性肾衰和慢性肾衰两个水平,按是否有感染分为感染和非感染两个水平。选择健康正常人5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乳酸水平。结果肾衰组乳酸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伴感染患者的乳酸水平高于非感染患者(P〈0.05),乳酸与肌酐呈正相关(P〈0.05)。结论肾功能衰竭患者乳酸增加且与肌酐呈正比,感染是引起乳酸增加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慢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甲状腺素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3例入选的慢性左心功能不全急性发作患者治疗前进行甲状腺素水平测定,按照甲状腺素水平分为甲状腺素水平正常组和减低组.观察两组3 d内心功能改善情况;在心功能改善后出院前再次测定甲状腺素水平,对比观察治疗前后甲状腺素水平变化.结果甲状腺素水平正常组和降低组3 d内心功能改善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χ2=7.17,P>0.05);心功能改善前后患者甲状腺素水平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3.38,P<0.05).讨论 甲状腺素水平与慢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病情有相关性,与心功能的改善情况也有相关性,具体机制尚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脉血乳酸和早期乳酸清除率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老年脓毒症患者76例,于患者入院即刻、入院6、24、48 h测定患者动脉血乳酸,并计算入院6、24、48 h乳酸清除率,入院24 h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评分Ⅱ(APACHEⅡ),根据患者入院即刻动脉血乳酸水平将患者分为乳酸正常组(血乳酸<2.0 mmol/L,n=26例)、轻度升高组(2.0 mmol/L≤血乳酸<4.0 mmol/L,n=33例)和重度升高者(血乳酸≥4.0 mmol/L,n=17例),观察患者预后情况。结果①重度升高组APACHEⅡ评分、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病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轻度升高组和正常组(P<0.05)。②76例患者死亡29例,存活47例,死亡组入院即刻、入院6、24、48 h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入院6、24、48 h乳酸清除率明显低于存活组(P<0.05)。结论动脉血乳酸和早期乳酸清除率与脓毒血症患者预后有密切的关系,动脉血乳酸水平和乳酸清除率是评估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动脉血乳酸清除率与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呼吸衰竭患者134例,患者入院后给予抗炎、解痉平喘、补液、胸腔穿刺抽气等对症和支持治疗。采用血气生化分析仪检测治疗前(治疗前)及治疗后6、12、24、48、72 h动脉血气,计算治疗后6、12 h动脉血乳酸清除率,采用APACHEⅡ评分系统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 h对患者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24 h内动脉血乳酸值恢复正常65例、24~72 h动脉血乳酸值恢复正常27例、>72 h动脉血乳酸值恢复正常42例,病死率分别为6.2%(4/65)、33.3%(9/27)、88.1%(37/42),三者相比,P<0.05;前者与后两者的治疗前动脉血乳酸值、Pa O2/Fi O2和APACHEⅡ评分相比,P均<0.05。治疗后存活84例、死亡50例,二者治疗后6、12 h动脉血乳酸清除率、治疗前p H值、治疗前Pa O2/Fi O2、APACHEⅡ评分相比,P均<0.05。治疗后12 h动脉血乳酸清除率≥10%83例、动脉血乳酸清除率<10%51例,病死率分别为25.3%(21/83)、68.6%(35/51)。结论动脉血乳酸清除率与呼吸衰竭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动脉血乳酸清除率≥10%时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经皮心肺辅助循环系统(PCPS)在危重症心肺衰竭(HL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在我院应用PCPS治疗的33例HLF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较之建立前,PCPS建立6h后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左室射血分数(LVEF)、动脉血氧分压(Pa O2)明显升高,血乳酸(LAC)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CPS建立前患者的MAP、LVEF、Pa O2过低及LAC水平过高均是导致PCPS失败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PCPS支持治疗具有方便、有效且抢救成功率高等显著优势,应获得医学临床的更多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QT离散度情况。方法对57例老年急性左心功能不全住院患者,分别于急性发作期及恢 复期(其中9例死亡)进行QTd及QTcd分析,并比较幸存者与死亡者QTd及QTcd的差异以及幸存者急性发作期与恢复期QTd 及QTcd的差别。结果 死亡者QTd及QTcd均比幸存者显著增高(P<0.05),而幸存者在急性发作期QTd及QTcd也明显高于 恢复期(P<0.01)。结论QT离散度与心功能不全死亡存在密切联系,对QTd增高的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运  赵玉霞 《高血压杂志》1995,3(4):321-324
长期以来,左室收缩功能不全一直被认为是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1984年,Dougherty等人首先报告了一组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其后大量的研究证明,在入院治疗的心衰患者中,大约20%~30%其症状系由于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所致,从而引起了临床心脏病学界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前对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临床主要依据主动脉瓣口峰值流速及跨瓣压差(hp)来估测主动脉瓣口面积(aortic val-vu(orifice area,AVA)评价狭窄程度[1],但对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患者,由于主动脉瓣收缩期前向血流速度测量值降低,此时Berlouli方程(△P=4V2)换算出的AP容易低估主动脉瓣口狭窄程度[2].本研究旨在分析左室收缩功能减退患者主动脉瓣狭窄时射血分数一压差比值(EFPR)与瓣口狭窄程度有无相关性,为以EFPR评价主动脉瓣狭窄程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时机对老年急性左心衰竭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2012年9月到2017年2月选择在我院ICU诊治的老年左心衰竭并发呼吸衰竭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两组都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有创机械通气,观察组在呼吸泵衰竭改善会改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对照组只有在符合撤机标准时予撤机。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1%和86.8%,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MAP、RR、pH、PaO2与PaCO2值对比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道狭窄、气道阻塞等并发症发生率为3.8%,对照组为20.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呼吸泵衰竭改善作为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老年急性左心衰竭并发呼吸衰竭并不影响患者的血气指标,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左心衰竭并呼衰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BiPAP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辅助治疗老年急性左心衰竭 (ALHF)合并I型呼吸衰竭(ARF I)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治疗前后对照分析法 ,对老年ALHF合并ARF I 32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 ,辅以BiPAPST D 2 0、ST D 30型呼吸机经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 ,对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和血气指标进行监测。  结果  正压通气 2h后患者生命体征趋向稳定 ,呼吸困难缓解 ,呼吸频率和心率下降 (P <0 0 1) ,无低血压症状 ,PaO2 、PaCO2 和SaO2 明显改善 (P <0 0 1) ,有效率 90 6 %(2 9/32 )、病死率 2 5 %(8/32 )。  结论  临床一旦明确ALHF合并ARF I ,即应尽早应用正压通气治疗 ;BiPAP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是老年ALHF合并ARF I患者的快速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不同心功能和心力衰竭并呼吸衰竭患者外周血T、Th、Ts、Th/Ts、TNF-α和TGF-β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析65例Ⅱ级、Ⅲ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病人及40例健康人外周血的表达和变化情况。结果健康人、心功能Ⅱ级Ⅲ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等组之间外周血总T细胞未见明显变化;Ts与心力衰竭程度呈正相关(P〈0.05);Th与心力衰竭程度呈负相关(P〈0.05)。Th/Ts降低与心力衰竭程度呈负相关(P〈0.05)。并且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时这种趋势表现得更加明显。心功能Ⅲ和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血浆中TNF-α和TGF-β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病人血浆中TNF-α和TGF-β高于心功能Ⅱ(P〈0.05)。结论炎症反应是加重心力衰竭的重要因素,检测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和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有助于指导治疗和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对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意义. 方法 对68例老年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患者病情转归分为存活组49例和死亡组19例.测定入科时与治疗6h后的动脉血乳酸水平、动脉血气分析,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及早期(6 h)乳酸清除率.同时,以早期乳酸清除率10%为临界值分为高、低乳酸清除率2组,比较早期乳酸清除率与预后的关系. 结果 治疗前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动脉血乳酸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APACHEⅡ评分、氧合指数等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6h后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早期乳酸清除率、动脉血乳酸水平、PaCO2、PaO2、氧合指数等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高乳酸清除率组病死率为4.7%,显著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6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早期乳酸清除率可作为评估老年呼吸衰竭患者初始治疗效果及预后的指标,并指导下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和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总结83例入选患者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方式、病情好转率与病死率,并对未采用呼吸终末正压通气(PEEP)支持(Ⅰ组)和采用PEEP支持(Ⅱ组)的两组患者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 h和24 h时两组pH值、PaO2、PaO2/FiO2均明显改善(P<0.05),并且Ⅱ组的PaO2/FiO2改善更显著(P<0.05);Ⅰ组和Ⅱ组病情好转率分别为52.7%和71.1%(两组比较P<0.05),病死率分别为47.3%和37.8%(两组比较P>0.05),均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结论 及早提供机械通气并用PEEP支持治疗对改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和呼吸衰竭的病情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许晓文 《临床肺科杂志》2016,(11):1990-1992
目的探讨血乳酸清除率在采用无创机械通气(NIPPV)方法治疗Ⅰ型呼吸衰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经我院呼吸科治疗的74例Ⅰ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后病情状况将其分为生存组及死亡组并比较两组患者p H值、治疗前后血乳酸水平、PaO_2、PaCO_2、氧合指数(Pa O_2/FiO_2)、6小时乳酸清除率以及APACHE评分等指标;根据血乳酸清除率10%作为界点将所有患者分为高乳酸清除率(≥10%)组和低乳酸清除率(10%)组,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死亡率以及各项指标之间的区别。结果生存组及死亡组,高乳酸清除率组及低乳酸清除率组患者的治疗前pH值、血乳酸水平、PaO_2、PaCO_2、氧合指数、以及APACHE评分等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6小时后,生存组及死亡组,高乳酸清除率组及低乳酸清除率组患者的血乳酸水平、PaO_2、PaCO_2及氧合指数均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患者与死亡组患者的6小时血乳酸清除率分别为(28.13%±9.26%)和(12.34%±3.97%),生存组明显高于死亡组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乳酸清除率组及低乳酸清除率组患者的死亡率分别为14.29%和36%,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血乳酸清除率与无创机械通气治疗Ⅰ型呼吸衰竭患者的预后之间存在一定关联,可作为预测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In acute heart failure syndromes (AHFS),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 although widely accepted, has been recently challenged. In contrast, blood pressure is increasingly gaining ground over LVEF as predictor of mortality. Therefore, it is not clear whether both LVEF and 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 a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AHFS. METHODS AND RESULTS: The EFICA study enrolled 581 AHFS patients admitted to 60 CCU/ICUs. Survival at 4 weeks was analyzed for all cases with echocardiographic LVEF available on admission (n=355). Four-week mortality was 23%. Multivariable analysis identified lower LVEF, lower MAP and serum creatinine >1.5 mg/dl as independent correlates of mortality (respectively, OR: 1.27 per 10% decrease, CI: 1.05-1.53, p=0.012; OR: 1.30 per 10 mmHg decrease, CI: 1.15-1.48, p<0.0001; OR: 2.84, CI: 1.64-4.93, p=0.0002). LVEF interacted significantly with MAP (p<0.0001) and the subgroup analysis showed that reduced LVEF was a strong risk factor in patients with MAP 90 mmHg. CONCLUSIONS: Both LVEF and MAP are important predictors of death in severe AHFS. LVEF can provide additional prognostic information on top of MAP but mainly in patients with low MAP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肺水肿合并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肺水肿合并急性左心衰患者13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观察组(连续性血液净化组)70例,对照组(传统治疗组)68例,观察并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0.2±2.5)天、平均ICU住院时间为(3.8±1.0)天,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死亡率为1.4%、需行呼吸支持的患者比例为11.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费用为(32120.5±1024.2)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肺水肿合并急性左心衰能够显著提高治疗的效果,但增加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20.
杨桂棠  韩雅玲  佟铭  邓捷 《心脏杂志》2007,19(4):454-456
目的评价米力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5年1月2006年4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的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心功能均为Killip ⅢⅣ级,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米力农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米力农0.5μg/(kg.min)静脉滴注5 h,每日1次,应用7 d。观察患者用药前后的症状变化、心功能级别及不良反应。结果米力农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为70%,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米力农组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米力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