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探讨CEUS对肝脏局灶性脂肪浸润或缺失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肝脏局灶性脂肪浸润或缺失病例,其中3例经病理学证实,73例经增强CT/增强MRI确诊并随访6个月以上。所有病例均接受常规二维超声及CEUS检查。结果 76例病例中,71例(71/76,93.42%)表现为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实质期三期等增强,4例(4/76,5.26%)表现为动脉期轻度高增强、门静脉期及实质期等增强,1例(1/76,1.32%)类似肝癌的动脉期高增强、门静脉期及实质期低增强。CEUS诊断局灶性脂肪浸润或缺失与病理或其他检查随访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25),二者具有相关性(r=0.65,P<0.001)。二维声像图上三期等增强组与动脉期高增强组病灶回声、边界和形态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EUS对局灶性脂肪浸润或缺失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病例资料患者,男,60岁,发现弥漫性肝脏占位32 d。外院CT:肝左右叶多发结节状低密度灶,边缘不清;增强扫描:动脉期、门脉期病灶无强化,考虑弥漫性肝癌。查体:心肺(-),腹平软,右肋缘下见一长约7 cm的胆囊结石术后手术疤痕,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全腹叩诊呈鼓音,肠鸣音4分/次。  相似文献   

4.
高脂血症与肝脏疾病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杨绍基 《新医学》2000,31(1):10-11
1引言 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是指血浆胆固醇(choles-terol)及(或)甘油三酯(triglyceride)浓度增高,超过正常高限的情形。疾病、饮食、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都可影响人的血脂水平。及时诊治高脂血症可减少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等的发生。2肝脏对血脂的调节作用 食物中的脂肪经消化后于小肠被吸收,进人血液后形成乳糜微粒,在脂蛋白脂酶的作用下释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单酯。脂肪酸通过内皮细胞进入脂肪细胞或肌细胞,可被重新酯化为甘油三酯贮存或被氧化利用。血浆中的胆固醇…  相似文献   

5.
常规超声目前已经成为临床上脂肪肝的一线影像学检查方法,其中弥漫性脂肪肝最为常见,超声不难诊断。而不均匀性脂肪肝因其脂肪堆积呈不规则分布,特别是局灶性脂肪浸润虽不少见,但由于这类病变声像图特殊,  相似文献   

6.
肝脏局部脂肪浸润误诊为黑色素瘤肝转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梅  斯璐  郭军 《临床误诊误治》2009,22(11):95-96,F0003
[病例] 女,52岁.因右上腭黑色素瘤(ⅢB期)扩切术后、右颈部淋巴结转移清扫术后化疗入院.患者1个月前在我院行右上腭黑色素瘤扩切术及右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右颈部淋巴结转移(2/14).  相似文献   

7.
正常体型者内脏脂肪浸润的超声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胖者易发心脑血管病早已是人所共知的 ,随着医技设备及多种检测手段的更新发展 ,人们逐渐注意到“内脏肥胖”的存在及其潜在的危险性。近年日本学者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研究发现所有内脏脂肪型肥胖患者均伴有糖耐量异常、高脂血症、高血压等动脉硬化危险因子 ,认为内脏脂肪堆积作为动脉硬化性疾病病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 。笔者通过超声显像观察肝、胰、肾等内脏脂肪浸润情况结合临床相关资料分析如下。 图 1 正常人肾周脂肪囊厚度测量  图 2 脂肪肝者胰腺回声增强1 资料与方法研究对象选自 1999年 3月至 2 0 0 1年 6月在本院体检的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弥漫性胰腺脂肪浸润的临床意义,分析弥漫性脂肪浸润与血脂、血糖浓度的关系。 方法选取2016年6月~11月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4 155位受检者,超声诊断为弥漫性胰腺脂肪浸润的共1030例,随机选取同期无胰腺脂肪浸润的4229例受检者作为无胰腺脂肪浸润组,整理所选受检者的体检报告资料,通过χ2检验分析弥漫性胰腺脂肪浸润组与无胰腺脂肪浸润组间高血脂、高血糖发生率的差异,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探讨弥漫性胰腺脂肪浸润与血脂、血糖浓度的关系。 结果弥漫性胰腺脂肪浸润组空腹高血糖、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的发生率分别为23.7%、14.1%及62.1%,无胰腺脂肪浸润组空腹高血糖、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的发生率分别为11.1%、10.2%及34.5%,弥漫性胰腺脂肪浸润组空腹高血糖、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胰腺脂肪浸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2.74、13.00、259.36,P均<0.001)。弥漫性胰腺脂肪浸润组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平均浓度分别为(5.86±1.91)mmol/L、(4.72±0.94)mmol/L及(2.45±2.03)mmol/L;无胰腺脂肪浸润组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平均浓度分别为(5.30±1.31)mmol/L、(4.54±0.90)mmol/L及(1.74±1.80)mmol/L,弥漫性胰腺脂肪浸润组空腹血糖、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浓度显著高于无胰腺脂肪浸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12、5.48、11.74,P均<0.001)。 结论超声诊断弥漫性胰腺脂肪浸润对于提示无症状的高血脂、高血糖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为临床早期进行干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腺脂肪浸润与胰岛素抵抗(IR)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层螺旋CT(MSCT)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上腹部扫描并分析其临床资料,将60例胰腺脂肪浸润患者与对照组对比研究,观察IR的发生情况。结果胰腺脂肪浸润组与对照组相比较,IR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胰腺脂肪浸润患者存在明显脂代谢紊乱,临床表现为胰腺脂肪浸润,提示胰腺脂肪浸润与IR彼此之间存在着相互发生和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贝氏肌营养不良症(BMD)患者大腿骨骼肌在磁共振成像(MRI)上所显示的骨骼肌脂肪浸润规律,探讨其与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患者之间的差异,为针对性康复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方法纳入23例BMD患者和47例DMD患者,所有患者均未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均行双侧大腿骨骼肌MRI检查,并通过T1加权成像和应用改良的Mercuri分级评分法,对骨骼肌脂肪浸润程度进行0~5分的6级评分。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BMD的骨骼肌脂肪浸润进展程度,采用秩合检验分析BMD和DMD的组间差异。 结果BMD患者大收肌的重度脂肪浸润所占百分比最高,而后受累的依次为股二头肌、股四头肌、半膜肌和半腱肌,缝匠肌、股薄肌和长收肌的重度脂肪浸润所占百分比最低。BMD患者的大收肌、股二头肌和股四头肌在8~9岁可见中到重度脂肪浸润,半膜肌和半腱肌在10~11岁可见中到重度脂肪浸润,缝匠肌、股薄肌和长收肌在15岁以后可见轻到中度脂肪浸润。BMD组骨骼肌脂肪浸润程度评分总和的中位数在8、9、10和11岁依次为10、22、28和25分,DMD组依次为29、34、34和30分。BMD与DMD相比,8岁患者的脂肪浸润程度评分在大收肌(P=0.017)、股二头肌(P=0.013)、股外侧肌(P=0.021)、股直肌(P=0.007)、股内侧肌(P=0.008)、股中间肌(P=0.009)及评分总和(P=0.011)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岁患者的脂肪浸润程度评分在大收肌(P=0.007)、股直肌(P=0.013)、股内侧肌(P=0.028)、股中间肌(P=0.028)及评分总和(P=0.020)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BMD患者的大腿骨骼肌脂肪浸润存在一个特定受累模式,相同年龄的BMD与DMD患者骨骼肌脂肪浸润程度存在差异,可以协助指导BMD及DMD患者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1.
高脂血症与脑血管疾病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谢惠芳  田时雨 《新医学》2000,31(1):15-16
1引言 血浆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在血浆中均与载脂蛋白和磷脂结合以脂蛋白形式在血循环中运输,血浆脂质超过正常高限称为高脂血症。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发生关系密切,但与脑血管病的关系仍不十分明确,近年来,随着流行病学、脂质代谢及临床病理等方面研究的深入,人们对高脂血症与脑血管病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本文就高脂血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脑血管病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作一叙述。2高脂血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研究表明高血压主要影响小的颅内血管,而血脂异常主要影响较大的血管,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与血总胆固…  相似文献   

12.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高脂血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s)是新一代的基因分子标记 ,随着人类基因组图谱的绘制成功 ,SNPs被应用于寻找各种致病基因。本文简要介绍了SNPs以及其应用前景和识别与检测的方法 ,并介绍了其与高脂血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脂肪肝是由于多种疾病和病因引起的肝脏脂肪变性。高脂血症所致脂肪肝为非酒精性脂肪肝。高脂血症指血浆中胆固醇(TC)或/和甘油三脂(TG)水平升高,是脂质代谢紊乱的一种常见病,为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与脂肪肝的发生亦密切相关。脂肪代谢紊乱,过量的脂肪在肝内持久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血清游离脂肪酸(FFA)、骨钙素(BGP)与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腺脂肪浸润(PFI)程度的关系.方法 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西安市第三医院就诊的110例初诊T2DM患者纳入本次回顾性研究,T2DM患者根据有无PFI分为单纯T2DM组(n=25)和T2DM+PFI组(n=85),T2DM...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低机械指数对比脉冲系列成像分析肝局灶性脂肪浸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肝局灶性脂肪浸润与周围相对正常肝组织是否存在血流灌注的差异。方法 应用低机械指数对比脉冲系列成像技术分析20例25处肝局灶性脂肪浸润与周围相对正常肝组织,比较常规超声回声强度、定量分析其超声造影增强效应。结果 常规超声检查时,局灶脂肪浸润回声强度高于周围相对正常肝组织(P<0.001);在超声造影25 s时局灶脂肪浸润增强强度低于周围相对正常肝组织(P=0.001),在60 s、120 s超声造影增强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局灶性脂肪浸润与周围相对正常肝组织在动脉期可以存在超声造影血流灌注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与肝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