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大鼠脑MDA和SOD的变化及高压氧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郁  王燕 《急诊医学》1999,8(4):227-229
目的:观察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大鼠 组织中脂质过化终产物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及高压氧(HBO)对其的影响。方法:建立实验性大鼠CO中毒模型。分别测定一氧化碳染毒高压氧或常压氧治疗后大脑和小脑中MDA、SOD活性。结果CO中毒后小脑和大脑MDA分别较染毒前增加了57%和50%;SOD活性分别下降到染毒前的84%和75%。MDA与SOD间呈明显负相关,涉及了和大脑f值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浆内皮素-1(ET-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AHCVD)并发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21例AHCVD合并MODS患者(MODS组)、20例AHCVD患者(AHCVD组)及3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血浆中ET-1和CGRP水平。结果:MODS组及AHCVD组血浆ET-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彩色超声多普勒(CDFI)及血浆OXLDL水平在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应用CDFI检查168例颈动脉(CA),以CA内膜厚度、斑块情况、狭窄程度的超声分级和病理学分型作为评价CAS硬化程度的指标。从中筛选出66例,分为CAS组和正常对照组,进行血脂、低密度脂蛋白(LDL)及氧化修饰型LDL(OXLDL)水平测定。CAS组再分为糖尿病DM(+)和DM(-)组。将所有结果逐一对比分析。结果CDFI检出阳性患者125例。CAS组OXLD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具有显著性差异;DM(+)组显著高于DM(一)组(P<005)。分析表明血浆OXLDL水平增高是致AS的危险因素之一。超声检查能发现早期临床无症状的CAS,并能够提示CAS斑块造成CA狭窄程度。结论CDFI与OXLDL检查联合应用可为预防CAS的形成,早期发现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血清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与病情转归的关系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为探讨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与病情转归的关系,动态观察了290例常见病患者病情发展不同阶段MDA、TSOD变化规律。结果:病情越重MDA含量越高,MDA≥8.8μmol/L者预后不良,MDA逐渐升高示病情恶化;疾病早期TSOD活性正常或升高,疾病晚期TSOD活性降低,TSOD与MDA呈负相关(r=0.95);治疗后MDA含量下降、TSOD活性升高者均能康复,治疗后MDA含量升高、TSOD活性下降者均死亡。表明动态观察MDA含量与TSOD活性对判断病情和预测预后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1(ET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AHCVD)并发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21例AHCVD合并MODS患者(MODS组)、20例AHCVD患者(AHCVD组)及3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血浆中ET1和CGRP水平。结果:MODS组及AHCVD组血浆ET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MODS组ET1水平又明显高于AHCVD组(P<0.01)。AHCVD组血浆CGR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MODS组血浆CGRP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ET1/CGRP(E/C)比值明显高于AHCVD组及正常对照组(P均<0.01)。结论:血浆ET1水平升高、CGRP水平降低、E/C比值严重失衡与MODS的发生相关;检测血浆ET1和CGRP水平对评估AHCVD患者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观察48例老年肺心病人住院治疗前后血浆t-PA(纤溶酶原激活物)、PAI(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GMP-140(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SOD(赵氧化物歧化酶)、MDOA(丙二醛)的变化.结果发现肺心病急性加重期t-PA值下降,而PAI、GMP-140、MDA升高(P<0.01);病情缓解期t-PA回升,而PAI、GMP-140,MDA则下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虽SOD无明显玉米化,仍说明肺心病急性期有显著的血纤溶系统紊乱和血小板激活反应,形成高凝高粘滞血症及微血栓形成,加重肺循环阻力,恶化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这些与过氧化损伤相关,提示临床治疗时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髓系终末细胞功能异常的机制,测定20例MDS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超氧阴离子(O-2)及中性内肽酶(NEP)水平,并与同时测定的37例正常人、14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1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8例CAA,2例AAA)及18例良性增生性贫血作比较。发现:MDS患者中性粒细胞O-2及NEP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且与PNH、AA、良性增生性贫血间有显著差别;MDS患者的型别与其O-2和NEP水平密切相关。结果提示,MDS髓系终末细胞分化不良,有质的缺陷,这可能是其趋化、吞噬及消化功能异常的原因且可作为诊断MDS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8.
不同剂量紫外线照射对血液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用不同剂量短波紫外线(UV-C)照射家兔离体血液,采用化学发光法(CL)和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未照射血液血浆SDO活力、MDA含量分别为946.67±57.65U/ml、17.76±3.39nmol/ml。小剂量(15秒)照射后SOD活力显著高于未照射血液(P<0.01),剂量增加后(30秒)SOD活力下降并接近未照射水平,照射1分钟后活力明显下降(P<0.05),并随短波UV-C剂量(3、6分钟)增大下降增多(P<0.001)。较小剂量UV-C(15秒、30秒、1分钟)照射后MDA含量无明显变化,UV-C照射3分钟时MDA含量开始出现明显升高(P<0.05),并随剂量加大(6分钟)进一步增高(P<0.001)。结果提示小剂量UV-C照射能够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大剂量照射则使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氧化损伤作用增强;并且说明UV-C照射所致机体脂质过氧化损伤与抗氧化能力下降,自由基生成增多、消除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9.
迄今未见周围神经损伤对肌重及肌肉组织脂质过氧化影响的报道。为探讨周围神经损伤对肌重及肌肉组织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我们对大鼠坐骨神经造成SeddonⅡ类损伤,测定损伤后2个时间点(11,21天)胫前肌肌重及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结果发现神经损伤后肌重及MDA、SOD含量均显著下降,随时间延长肌重及MDA含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危重型脑出血双管引流疗效与局部自由基水平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危重型脑出血预后与局部自由基浓度的方法:对危重型脑出血行CT 引导下血肿抽吸引流并侧脑室引流,设计对照组单管血肿抽吸引流,同时分别测定血清、血肿及脑脊液内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活力。结果:血肿及脑脊液内局部MDA 及SOD水平均明显高于血清(P均< 0.01);双管引流术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管引流(P< 0.01),但SOD及MDA 水平无差异(P均> 0.05)。结论:脑损伤局部高自由基水平是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双管引流法能明显缩短患者清醒时间,提高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治疗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进一步发展为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急性肺损伤(ALI)为MODS在肺内的具体表现。在MODS发生发展过程中,ALI出现最早和发生率最高,并贯穿其全过程。因此,积极治疗ALI对于防治MODS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中医药防治ALI有明显效果,并初步揭示了作用机制。现就中医药防治ALI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 ALI与SIRS和MODS的关系〔13〕1991年美国胸科医师学会与危重病医学会联合提出SIRS和MODS新术语,次年欧美又提出ALI新概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新生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多器管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于1997年1月~1999年12月收治的危重新生儿。结果 全组252例新生儿,符合SIRS诊断标准161全,占64%。最终发展为MODS84例,占52%,死亡32例,病死率为38.1%。产伤、窒息、患儿成熟度及胎粪羊水污染易发展为MODS,死亡率明  相似文献   

13.
采用Oyanagui的亚硝酸盐形成法和TBA荧光法分别测定58例风湿性心脏病、72例肺心病、42例病毒性心肌炎、96例冠心病病人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一SOD),Mn-SOD,Cu/Zn-SOD和过氧化脂质(Lpo)。结果表明,各类心脏病病血清T-SOD活性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以心肌炎和冠心病组降低更明显(P<0.01).各类心脏病Lpo的均值皆较对照组升高(P<0.05)。各种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者的血清SOD活性均较同组中无心力衰竭者明显降低(P<0.05)。而血清Lpo明显高(P<0.05)。提示测定血清SOD可作为早期心脏病诊断及判断心功能程度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4.
SIRS患者血小板计数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梁曼丽  吴丽娟 《急诊医学》1999,8(4):246-248
目的:根据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血小板(PLT)计数早期及动态变化与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发生的关系。探讨PLT在MODS发生中的作用。方法:连续测定符合SIRS标准的84例患者PLT计数,按照人ICU24h内PLT计数发为A组(PLT计数正常组)B组(PLT计数减少组),观察早期PLT计数的发迹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MODS发生率、器官衰竭程度、病死率的影响。比较非MOD  相似文献   

15.
施庆忠  胡文彬 《急诊医学》1999,8(4):244-24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溶栓前后体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及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16例AMI溶栓前后血清NO(硝酸还原酶法)及NOS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红细胞MDA含量。结果:AMI溶栓前NO及NOS分别为37.8±6.9μmol/L和19.1±9.2u/ml,低于对照组76.9±20.3μmol/L和28.3±11.1  相似文献   

16.
严重烧伤休克期切痂对肠粘膜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休克期切痂对肠粘膜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40%总体表面积(TBSA)Ⅲ度烫伤犬模型,随机分为切痂组(E组)和非切痂组(C组),伤后1小时按Parkland公式补给平衡盐溶液,E组动物伤后3小时切痂。分别于伤前、伤后30分钟及3、6、12、24和48小时测定血浆二胺氧化酶(DAO)、乳酸、内毒素(LPS)含量,伤后48小时检测肠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2组动物伤后血浆DAO、乳酸、LPS含量明显增加。切痂后能明显降低血浆中DAO、LPS和乳酸含量,肠组织中MDA含量也明显减少。结论:严重烧伤休克期切痂有利于保护肠粘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7.
尼莫地平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对HIE新生儿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确诊的HIE 新生儿经尼莫地平治疗前后各取静脉血一次,其中血浆用于NO、MDA、OSD 及NSE 水平的测定,红细胞用于钙离子浓度的测定。结果 血浆NO( 前32308 ±12352 ,后16370 ±8958) 、MDA( 前1859 ±906 ,后810 ±398) 和NSE( 前3071 ±1510 ,后749 ±407) 水平及红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前517 ±166 ,后345 ±152) 在HIE新生儿经尼莫地平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 P 均< 005) ;而血浆SOD 活力( 前6285 ±1587 ,后6793 ±2804) 的改变不明显( P> 005) 。结论 尼莫地平对HIE新生儿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陈绍平  张国元 《华西医学》1998,13(4):391-393
本文旨在探讨脂质过氧化、一氧化氮、纤溶系统与慢性肺心病发生的关系。检测32例急性发作期与40例缓解期肺心病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SO)、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t-PA抑制物(PAI)含量。结果表明:肺心病急性期患者MDA、PAI显著高地肺心病缓解期患者及正常对照。而SOD、NO、t-PA低于肺心病缓解期患者及正常对照,差异具显著性;缓解期肺心  相似文献   

19.
对22例急性期脑梗塞患用鱼肝油进行治疗,应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和化学比色法,对治疗前后血清维生素A和丙二醇(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含量进行了测定和相关性研究,结果提示急性期脑梗塞患,血清维生素A含量降低,自由基含量增高,两呈显的负相关,而鱼肝油能提高脑梗塞患血清维生素A、降低自由基含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髓系终末细胞功能异常的机制,测定20例MDS中尉得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超氧阴离子(O2)及中性内肽酶(NEP)水平,并与同时测定的37例正常人、14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10例再生随意性贫血(AA)、(8例CAA、2例AAA)及18例生增生性贫血作比较。发现:MDS患者中性粒细胞O2及NEP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且与PNH、AA、良性星性贫血间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