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18例XG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B超检查18例,CT检查3例,MRI检查1例,ERCP检查l例,术中快速冷冻病理确诊9例.10例行胆囊切除术,1例行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1例因伴慢性胰腺炎行胆囊切除加胰头囊肿十二指肠引流术,6例行LC术,其中4例中转开腹.均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 XGC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的慢性胆囊炎,术前诊断困难,且极易误诊为胆囊癌,确诊依赖病理检查.开腹胆囊切除是基本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anthogranulomatous cholecystitis,XGC)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9年5月25例经病理确诊为XGC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术前均未明确诊断,行B超检查25例,CT检查17例,MRI检查5例,术前诊断为胆囊癌3例,胆囊炎、胆囊结石22例。术中见所有病例胆囊壁明显增厚,23例与周围组织粘连致密,22例合并胆囊结石,4例合并Mirizzi综合征,4例合并有胆囊内瘘。13例行单纯胆囊切除术,4例行胆囊大部分切除术,3例行胆囊切除及十二指肠修补术,2例行胆囊切除、肝部分楔形切除、肝门部淋巴结清扫,2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引流术,1例行胆囊切除、结肠部分切除术。术中经冷冻切片病理检查确诊XGC 17例;余8例中,6例诊断为急性胆囊炎,2例诊断为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囊癌不能排除,术后病理检查均诊断为XGC。术后并发胆漏2例,切口感染5例。结论 XG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胆囊慢性炎症,临床非常少见,术前诊断比较困难,术中易诊断为胆囊癌,病理检查是XGC的诊断关键,胆囊切除是基本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黄河  张绍华 《浙江临床医学》2014,(12):1913-1914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12年12月确诊的26例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B超检查26例,CT检查12例,术前诊断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22例,胆囊癌4例。18例行胆囊切除术、4例胆囊切除术加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2例行胆囊切除术加十二指肠瘘修补术、2例行胆囊切除加胆囊床肝组织楔形切除术。26例患者术后病理检查均确诊为XGC。所有病例均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 XG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胆囊炎,术前难以诊断,确诊需依赖病理检查,胆囊切除术是基本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肖昌武  邱容  张伟  李宁 《华西医学》2010,(9):1644-1645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诊断与治疗,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对2004年9月2009年10月确诊为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15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确诊为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3例,慢性胆囊炎8例,胆囊癌4例。10例行胆囊切除术,2例行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1例行胆囊大部切除加十二指肠瘘修补术,1例行胆囊大部切除加胃瘘修补术,1例行胆囊切除加胆囊床部肝组织切除。术后并发胆瘘1例,切口感染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术前难诊断,术中冷冻切片检查和术后病理检查是诊断的关键,手术切除胆囊是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胆囊二十指肠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1993 年5月~2000年8月间收治的8例胆囊十二指肠瘘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胆囊十M指肠瘘术前确诊1例,手术确诊8例。胆囊切除加瘘口修补术6例,胆囊切除、胃空肠吻合加十二指肠旷置术1例,肝楔形切除加胃大部切除术(毕Ⅱ式)1例,保守治疗 1例。均治愈。结论:胆囊十二指肠瘘术前不易确诊。反复 B超检查可提供线索,ERCP 检查可帮助确诊。治疗原则为切除胆囊、去除病灶、封闭瘘口。术中注意结石性肠梗阻及胆囊癌等合并症。部分不能耐受手术者可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病理确诊为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46例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诊断为XGC为20例,准确率为43.47%.CT及MRI对XGC的诊断有效率远远大于B超.临床治愈45例,1例术后发生门静脉栓塞死亡.结论 XGC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的慢性胆囊炎,术前诊断依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诊断的准确率有所提高,但确诊仍依赖病理检查.术式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为主,手术范围以尽可能的切除病变胆囊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酷似胆囊癌的黄色内芽肿性胆囊炎(XGC)的诊断和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以来诊治的在临床上酷似胆囊癌的3例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病人资料.3例分别行胆囊切除 肝部分切除 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骨骼化"清扫 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胆囊切除,十二指肠部分切除一期修补术;胆囊切除 肝部分切除 肝外胆管切除 肝固有动脉切除 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骨骼化"清扫 左右肝管 - 空肠Roux - en - Y吻合术.3例均术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XGC.结果 3例病人术后均恢复良好,无任何并发症发生.随访3~18个月,病人均恢复良好.结论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若术前、术中诊断困难,在特定情况下行术中冰冻检查及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治疗的惟一选择.  相似文献   

8.
毛登峰  秦建民 《临床医学》2004,24(10):24-25
目的:探讨胆囊癌致胆管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术前经B超诊断符合率为31.25%,CT诊断符合率为44.75%,术中快速病理确诊6例。单纯胆囊切除4例。根治切除3例,胆囊切除和胆管内引流3例。探查胆管置管外引流4例,探查和胆管置管内引流2例,术后辅以区域性放射6例。血管内介入治疗4例。结果:手术切除率62.5%。根治率18.75%。9例1年内死亡。余7例于术后2~3年内死亡。结论:综合应用影像学等检查技术,提高术前原发性胆囊癌的早期诊断率。术中仔细探查,及时的快速病理检查和积极的根治切除以及胆管内外引流处理,术后辅以区域性放疗和介入治疗,是提高胆囊癌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胆内瘘31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胆内瘘的临床特征和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31例自发性胆内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经B超、CT、消化道造影、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agnetic resnancect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等检查确诊胆内瘘8例,术前疑诊胆内瘘7例。术中证实胆囊十二指肠瘘23例,胆囊结肠瘘4例,胆囊胆总管瘘4例。除2例胆囊癌晚期外均切除胆囊后,行十二指肠瘘修补术18例,胆总管切开T管外引流+胃空肠吻合术2例,结肠瘘修补术3例,横结肠癌根治术1例,胆总管修补+T管引流术4例,另有3例行回肠切开取石。结论:胆内瘘患者常无特殊临床症状,结合B超、CT、消化道造影、MRCP等检查有助于术前诊断胆内瘘,治疗原则仍是切除病变胆囊和瘘管、修补瘘口、解除消化道梗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irizzi综合症的诊断治疗特点,以提高其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35例经手术证实为Mirizzi综合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Mirizzi综合症患者中仅4例(11.4%)术前确诊。Ⅰ型7例,Ⅱ型17例,Ⅲ型9例,Ⅳ型2例。5例行胆囊切除术,2例行胆囊大部分切除术;胆囊切除、胆囊瓣瘘口修补6例,12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瘘口修补、T管引流术;胆囊切除、胆肠吻合术lO例。术后恢复好,随访结果,无严重并发症.结论:Mirizzi综合症术前确诊困难,B超结合MRCP/ERCP检查可以提高Mirizzi综合症的术前确诊率,手术容易损伤胆管,手术方式应据病理损伤程度决定。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微小癌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29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行术前B超检查,均发现甲状腺的微小占位,提示可疑癌5例,其中伴颈部淋巴结肿大1例经活检诊断为转移性甲状腺癌.均予手术并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阳性诊断23例,6例于术后经石蜡切片病理确诊.术后均获得随访,其中2例行患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患者分别于术后2、3年复发;1例死于脑出血.结论 甲状腺微小癌术前不易确诊,术前B超及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是主要诊断手段,患侧甲状腺加峡部切除术可作为主要手术方式,甲状腺微小癌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2.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12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481例胆囊切除标本中病理确诊的12例XGC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XGC临床表现与一般的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类似。大体观察示胆囊壁明显不规则增厚,多数病例切面可见淡黄或黄褐色大小不等的结节或斑点,有的呈息肉样突起,镜下观察胆囊壁的正常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代之以特征性肉芽肿性结构。由大量泡沫样组织细胞,急慢性炎症细胞,纤维母细胞,异物巨细胞和Touton巨细胞等组成。结论 XGC的临床表现难与一般的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或胆囊癌鉴别,但多有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表现,确诊需依赖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异位胆囊的术前检查、治疗对策及最新进展,探讨不同胆囊异位情况下的术式选择及术中注意事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异位胆囊5例的临床资料,重点讨论术前检查、围手术期处理、手术原则及技巧。结果本组5例经B超及上腹部CT平扫检查均明确诊断为异位胆囊,其中胆囊异位于肝内2例,异位于肝膈间、肝后、左位胆囊各1例,行LC术3例,右进胸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各1例。术后均痊愈出院,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接诊可疑异位胆囊者术前行B超、上腹部CT平扫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对明确诊断、术式选择及有效避免手术并发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Mirizzi综合征的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提高该病的诊疗效果。方法 对手术前或手术中证实的37例Mirizzi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例Mirizzi综合征术前明确诊断15例,行胆囊切除10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11例;胆囊切除+胆管探查+胆管修补+T管引流9例;肝总管空肠Roux-en-Y式吻合术3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例,1例因胆囊三角粘连严重中转开腹。术后出现胆瘘1例。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B型超声、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是Mirizzi综合征诊断的主要手段;Mirizzi综合征病理类型不一,手术方式应根据具体病理分型来决定。  相似文献   

15.
34例Mirizzi综合征的术中诊断和分型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病理特点及合理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经手术证实的34例Mifizzi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含术前明确诊断者5例)均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式:采用腹腔镜或开腹胆囊大部分切除7例,胆囊切除11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7例,用胆囊瓣瘘口修补加胆总管探查6例,肝圆韧带瘘口修补加胆总管探查1例,胆囊切除加胆肠内引流术2例。结论Mirizzi综合征术前诊断困难,术中明确诊断是防止胆道损伤的关键,治疗应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选择相应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贺中云  方向军  田强  朱利 《医学临床研究》2012,(7):1302-1304,1309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的CT和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XGC患者的CT影像学和病理学资料。【结果】13例XGC均表现为胆囊壁不同程度增厚,增强扫描增厚的胆囊壁轻一中度强化,n例增厚的胆囊壁内见条片状、结节状低密度影,增强扫描低密度影均无明显强化;7例囊内壁光整,黏膜线连续;6例黏膜面毛糙,不完整;13例胆囊内见均见结石,4例累及肝脏,5例与周围肠管粘连、分界不清;13例病理特点均表现为胆囊壁特征性的黄色肉芽肿结构,主要为泡沫样组织细胞,大量纤维组织增生,伴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6例黏膜糜烂、渍疡形成。【结论】XGC的CT表现及病理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检查有助于XGC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阑尾肿瘤16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阑尾肿瘤的诊断与治疗问题。方法结合文献对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1月收治的16例阑尾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人均经手术治疗,其中阑尾类癌4例,粘液囊肿6例,粘液囊腺瘤3例,腺癌2例,粘液囊腺癌1例。术前确诊率为0,1例腺癌术后18个月死于复发及广泛转移;其余病例均随访至今,未发现复发或转移。结论阑尾肿瘤缺乏特异表现,误诊率极高。术中阑尾标本快速冰冻检查可提高术中确诊率,手术为主要的治疗方法,而术式选择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