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于2002-01/2008-06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共108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过程中回顾分析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并对置换前、后的X射线结果及随访过程中髋关节Harris评分进行评估,以评价患者近期疗效.患者随访6个月~5年,平均3.4年.髋关节Harris评分优42例,平均96.4分:良50例,平均85.7分;中10例,平均74.5分;差6例,优良率85.2%.X射线结果显示随访期间假体位置良好,无松动及下沉.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可降低手术风险.置换后患者功能恢复满意,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满意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小切口骨水泥双极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选择更为合理的假体构型。方法在2004年6月至2008年12月间,应用骨水泥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年龄67~89岁)移位股骨颈骨折67例,Garden分型:Ⅲ型56例,IV型11例。取髋前外侧(改良Hardinge切口)手术人路,平均手术时间约45min,常规输血200ml。术后加强对患肢活动和负重情况的监察及指导。结果随访15~85个月,平均38个月。根据改良Harris评分系统,术后36个月平均为92分,60个月为89分,无髋关节脱位及明显髋股部疼痛病例。结论小切口骨水泥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符合老年的骨质特点,初始稳定性良好。手术时问短,创伤和风险小,术后中短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不失为一种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良好疗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在人工全髋假体和人工双极股骨头假体置换的选择上存在争议.回顾性分析全髋关节假体置换与人工双极股骨头假体置换治疗7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远期生物相容性反应及关节功能恢复状况.方法:2002-01/2006-12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骨关节一科收治的7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实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60例60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人工全髋置换组和人IX2极股骨头置换组.全髋关节置换组21例,男8例,女13例,平均年龄(72.1±3.5)岁,合并内科疾病18例.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组39例,男16例,女23例,平均年龄(75.1±6.4)岁,合并内科疾病35例.①人工假体选择:16例假体采用德国Link公司及美国Zimmer公司产品,44例为北京蒙太因公司提供的人工关节.②术者资质:手术均由本科从事人工关节专业工作≥10年高年资医师作为术者完成,术者资格符合岗位技术标准要求.③置入后评估:全部病例平均随访37个月,从材料与宿主的生物相容性、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不良反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方面进行比较和随访.结果:①材料与宿主生物相容性的比较: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组2例患者在术后5年出现髋臼壁磨损而行翻修手术.其余患者无切口感染,无关节脱位,无假体松动.②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全髋关节置换组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组各有1例在术后出现患侧髋部红肿、疼痛,经证实无假体周围感染,对症治疗后痊愈.③关节功能随访比较:平均随访37个月,全髋关节置换组Harris评分平均为(89.8±8.6)分,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组Harris评分平均为(72.7±9.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的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⑤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组平均手术时间(150.2±24.3)min,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组平均手术时间(105.8±22.1)min,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全髋关节置换组平均术中出血(990.1±184.6)mL,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组平均术中出血量(680.5±154.7)ML,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高龄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关节功能恢复较好,远期出现髋关节疼痛及髋臼磨损等生物相容性反应的几率较低,是人工关节置换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经后外侧入路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已成为老年人创伤性股骨颈骨折常见的治疗方式之一,小切口微创方式可减少手术创伤及患者痛苦,便于老年患者假体置换后早期康复。目的:探讨经后外侧入路小切口行全髋关节置换后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创伤后股骨颈骨折(GardenⅢ、Ⅳ型)患者资料,均行经后外侧入路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结果与结论:25例患者随访≥6个月。置换后复查X射线示假体位置良好;1例出现脱位,处理后未再发生脱位;1例下肢不等长,不影响行走。置换后9个月Harris评分平均85.7。置换后未发生感染、神经损伤、假体松动、假体周围骨质情况及深静脉血栓形成。说明经后外侧入路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具有创伤小、人工关节稳定性强、患者恢复时间短等优点,适合老年股骨颈骨折(GardenⅢ、Ⅳ型)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大粗隆型人工关节置手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大粗隆型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手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14例,按AO分型方法:A2型10例、A3型4例.全髋关节置换8例,半髋关节置换6例.术后以髋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及生活自理情况作为疗效评定指标.结果 15例经6~53个月随访,1例患者于术后15个月脑梗死再次发生死亡,Harris评分68~93分(平均80.8分),优良率为92.9%.均未出现假体松动及下沉现象.结论 大粗隆型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近期疗效满意,但远期效果仍需继续观察.  相似文献   

6.
背景: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移位股骨颈骨折已成为首选治疗方案,但是否应用关节置换作为转子间骨折的初次治疗,目前国内学者还有争论。目的:通过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与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评价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纳入老年髋部骨折患者90例,年龄≥80岁,转子间骨折组35例,股骨颈骨折组55例。患者均采用骨水泥型人工关节置换。随访1-5年,从置换过程时间、出血量,置换后负重时间、并发症,Harris评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结论:两组平均随访2.8年,在髋关节间隙变化、疼痛、假体柄松动下沉,假体翻修率等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置换过程中出血量、置换后负重时间、Harri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转子间骨折组比股骨颈骨折组置换时间稍长(P〈0.01)。说明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的转子间粉碎性骨折,具有与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同样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背景:前期文献对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后翻修原因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假体松动下沉、髋臼磨损、假体柄断裂等方面,有关置换后近期脱位翻修的报道较少.目的:分析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后近期脱位的原因,探讨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翻修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05/2008-10行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后全髋关节翻修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例,女2例,年龄75~87岁,平均81岁.翻修原因均为置换后近期脱位,所有病例均一期翻修,有骨质缺损者同时植骨.翻修后早期观察血常规及血沉变化;翻修后6个月,1,2年评估髋关节Harris评分;以X射线平片观察骨盆前后位髋臼假体位置.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翻修后获得至少1年(1~4年)随访,无一例需要再翻修,末次随访Harris评分平均88分.全部病例翻修后无伤口感染和神经血管损伤.扩髓时骨皮质不全骨折1例,X射线片显示人工关节假体位置正常,无松动感染征象.提示手术技巧不当及病例选择不当为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后近期脱位的主要原因.由于双动头的双动特点,一旦脱位难以闭合复位,只能行翻修术.若手术指征正确,手术技巧娴熟,全髋翻修手术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背景:高龄患者移位的股骨颈骨折可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修复,但该患者群体骨量往往不佳,采用骨水泥或生物型股骨假体一直存在争论。目的:对比分析高龄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骨水泥及生物型股骨假体半髋置换的效果。方法: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骨水泥型股骨假体半髋置换修复高龄移位型股骨颈骨折26髋,采用生物型股骨假体治疗同类型患者30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置换后引流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置换后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进行髋关节临床功能评价。结果与结论:随访时间20-44个月,两组骨水泥或生物型假体置换后效果均满意,置换后12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分别为89%和83%,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术中出血量及置换后引流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生物型假体组手术时间更短(P<0.01)。两组患者在随访期内未出现关节松动、下沉、感染及脱位等并发症。表明对于骨量不佳的高龄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生物型半髋置换能取得与骨水泥型半髋置换同样良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9.
背景:传统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切除股骨颈,严重影响股骨近端受力平衡,引起骨重建负平衡,容易发生骨吸收,导致假体松动和下沉。目的:观察保留股骨颈型人工髋关节置换后材料与宿主的生物相容性。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2000-09/2006-12解放军第一八0医院骨科病例资料。对象:25例患者,男10例,女15例,年龄31~56岁,平均47岁。股骨头坏死致髋关节骨关节病12例(5例为双侧),股骨头坏死8例(2例股骨颈骨折愈合后股骨头坏死),髋臼发育不良股骨头坏死3例,股骨颈头下型骨折不愈合2例。病程2~10年,平均6年。方法:采用改良髋关节后路切口,显露髋关节,于股骨头颈交界处切除股骨头,磨除髋臼软骨,安装人工髋臼。用特制扩髓器扩大股骨近端髓腔,安装人工股骨头,人工关节复位。主要观察指标:①假体与宿主的生物相容性。②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0.5~6年,患者髋关节活动良好,行走步态正常。X射线摄片示人工髋关节位置良好,假体无松动和下沉,股骨颈骨质良好。结论:由于保留股骨颈,人工髋关节置换后假体符合股骨近端的生理顺应性,防止股骨近端骨质疏松引起假体松动和下沉。  相似文献   

10.
背景:S-ROM假体可以进行多种组合,使医生可以根据不同的患者制定最佳的全髋关节置换方案.目的:观察使用S-ROM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发育性髋关节结构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的近期效果.方法:选择解放军总医院骨科2002-11/2007-02收治的成人发育性髋关节结构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患者57例(63髋),均应用S-ROM型假体进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进行Harris评分比较置换前后髋关节功能,拍摄X射线片随访假体松动、下沉、断裂、骨质吸收和骨折等情况.结果与结论:置换后随访6个月-5年,平均3.5年,1例患者出现一过性腓总神经麻痹,4个月后恢复.1例患者出现髋脱位,予以手法复位牵引,肌力恢复后不再脱位.其余患者无感染及血管神经损伤发生.Harris评分为70.20~92.10分,平均88.30分,与置换前比较改善明显(P<0.05).X射线片检查未发现假体松动、下沉、断裂、骨质吸收和骨折等现象.结果提示,S-ROM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发育性髋关节结构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的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3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研究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分别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传统的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开始康复训练时间和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和开始康复训练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内髋关节功能评分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理想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1年12月分别采用经皮加压钢板(PCCP)内固定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的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47例的临床资料,比较PCCP组(n=19)和人工股骨头置换组(n=28)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髋关节功能。结果:PCCP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明显少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但住院时间明显长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P均〈O.05;PCCP组和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的优良率分别为94.7%(18/19)和92.9%(26/28).无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PCCP内固定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均有效,须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术中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36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行加长柄双极骨水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常规予鲑鱼降钙素联合钙剂抗骨质疏松治疗。结果术后Harris关节功能评分平均88分(68~94分),其中优18例,良13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86.1%。2例术后活动后出现髋部轻度疼痛,1例下肢深静脉栓塞;本组均无髋关节脱位、假体周围再骨折、假体松动及下陷、大小粗隆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可减少力学及内固定相关风险,且并发症少,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全髋置换术治疗中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伴股骨头缺血坏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髋置换术治疗中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伴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34例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中年患者进行全髋置换术。【结果】随访30~82个月,平均54个月,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术前平均(35.4±7.3)分,术后1年平均(87.2±10.2)分,术后2年平均(87.1士10.3)分。术后第54(30~82)个月随访Harris髋关节评分,优18例,良14例,中2例,优良率达94.1%。并发症包括术中股骨近端骨折1例,术后髋关节脱位和异位骨化各1例。【结论】全髋置换术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迅速恢复髋关节功能,近期随访手术效果良好,并发症较少,是伴有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中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一种可行的治疗方式,但仍需要大样本的长期随访结果来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干骨折并同侧股骨近端骨折(包括股骨颈或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股骨干骨折并同侧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应用长型PFNA固定治疗。结果 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个月,均骨性愈合,无股骨头坏死、骨不愈及内固定断裂松动。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及膝关节KSS评分,32例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除了1例(伴同侧髌骨粉碎骨折)膝关节活动度欠佳外,其余31例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达100.0%,膝关节优良率达96.9%。结论长型PFNA使股骨干骨折并同侧股骨近端骨折通过一次手术完成,具有创伤小、失血少、固定牢固、防切割、防旋转等优点,是治疗股骨干骨折并同侧股骨近端骨折理想的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性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股骨偏心距重建的关系。【方法】通过32例(32髋)完整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合文献分析股骨偏心距重建与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关系。【结果】本组32例术后相关并发症主要有髋关节脱位(2例)、遗留关节疼痛(1例)、假体松动(1例)。【结论】在股骨颈骨折中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中重建股骨偏心距可明显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使用人工股骨头或全髋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2003年6月至2008年12月66例8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3-股骨头或全髋置换术的临床资料。【结果】66例患者患者平均住院15.6d,45例经6个月至5年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8年。Harris髋关节评分术后1年平均(78.6±10.3)分,术后2年平均(78.4±10.1)分。【结论】对高龄股骨颈骨折应尽早手术,人工关节置换术可避免股骨头坏死或骨折不愈合,缩短康复时间,极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合理的围手术期治疗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背景: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关于选择全髋关节置换还是人工股骨头置换目前仍存在争议。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修复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后18个月的随访结果。方法:纳入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股骨颈骨折患者70例,男17例,女53例,年龄60-83岁,均为GardenⅢ型,Ⅳ型患者。根据置换方式分为两组,股骨头置换组39例,全髋关节置换组3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分型及合并疾病构成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X射线观察两组患者关节置换效果,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输血量、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置换后髋关节功能。结果与结论:经18个月随访,两组患者X射线显示股骨颈骨折均复位固定良好,假体位置良好。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输血量、失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股骨头置换组优于全髋关节置换组(P〈0.05);全髋关节置换组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股骨头置换组(P〈0.05)。提示老年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后关节功能恢复较好,远期并发症较低,是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人工股骨头置换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及输血量少等优点,适合身体状况差、活动量小及受伤前患肢已有功能障碍的高龄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住院治疗的97例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两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45例)和全髋关节置换术组(52例),并对两组手术时间、疗效、疼痛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全髋关节置换术组疗效明显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疼痛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但手术时间延长,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效果满意、疼痛发生率低,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  相似文献   

20.
背景:终末期肾病患者由于长期的骨代谢、内分泌异常及使用激素,常易发生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坏死等疾病。当需行人工关节置换时相对于常规髋关节置换具有不同的特点。目的:观察生物型或骨水泥型假体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终末期肾病合并髋关节疾病的情况。方法:回顾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6年6月至2012年3月问收治15例终末期肾病合并髋关节疾病患者行全髋关节或人工股骨头置换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11例;股骨颈骨折8例(1例为双侧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坏死5例,骨关节炎2例,共16髋。关节置换的方式包括全髋关节置换9髋(生物型5髋,股骨侧为骨水泥型4髋),人工股骨头置换7髋(生物型2髋,骨水泥型5髋)。出院后门诊随访X射线观察假体周围有无透亮区出现和动态变化情况,采用Harris评分和SF-36评分评估关节功能恢复和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与结论:置换后随访时间为0.5—4年,呈偏态分布,中位数时间为30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由置换前的(53.0±5.8)分增加至末次随访的(86.0±3.8)分。SF-36评分由置换前的(65.0±2.4)分增加至末次随访的(83.0±4.9)分。出院前出现5例并发症,2例置换后透析时出现低血压休克,2例肺部感染,1例伤口延迟愈合,经对症治疗后恢复。置换后随访未见假体松动、脱位、假体感染等并发症。早中期随访结果显示,对于合并终末期。肾病的髋关节疾病患者髋关节置换可以解除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有效改善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但部分患者由于本身终末肾病的进展可能会影响置换后的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