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在皮肤光老化皱纹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皮肤光老化皱纹形成与真皮成纤维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3mRNA及其组织抑制剂(TIMP)-1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紫外线光化学疗法(PUVA)治疗期间及治疗后不同时间银屑病患者背部非皮损区真皮成纤维细胞MMP-1,MMP-3mRNA及TIMP-1蛋白的表达并定量分析。结果 在PUVA治疗期间、治疗后1~6个月及治疗后6个月以上的银屑病患者背部非皮损区真皮成纤维细胞均持续表达MMP-1、MMP-3mRNA,而TIMP-1蛋白仅在治疗期间一过性轻度表达。结论 PUVA治疗引起的皮肤光老化皱纹形成可能与真皮成纤维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剂表达失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20 0 4 0 4 6 4 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在皮肤光老化皱纹形成中的作用 /刘仲荣 (三军大西南医院皮肤科 )…∥中华皮肤科杂志 .- 2 0 0 3,36 (6 ) .- 332~334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的研究方法 ,对 2 9例接受 PUVA治疗的银屑病患者非皮损区皮肤真皮成纤维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 - 1、MMP- 3及其组织抑制剂 (TIMP) - 1的 m RNA及蛋白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 :在 PUVA治疗间、治疗后 1~ 6月及治疗后 6个月以上的银屑病非皮损区真皮成纤维细胞均持续表达 MMP- 1、MMP-3m RNA,而 TIMP蛋白仅在治疗间一过性轻度表达。认为 PUVA治…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0.1%他扎罗汀霜对皮肤光老化的预防及治疗作用,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核转录因子(c-Jun)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光老化皮肤经他扎罗汀霜治疗前后的不同表达;以及不同年龄组光老化皮肤经他扎罗汀霜治疗前后的表达水平变化。光老化皮肤中,MMP-1、c-Jun及ICAM-1在治疗前后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及不同年龄组在治疗前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他扎罗汀可能通过调控光老化皮肤中MMP-1、c-Jun及ICAM-1的表达而抑制胶原的减少,从而延缓和治疗皮肤光老化,为防衰老、化妆品研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光老化小鼠模型与青年小鼠、自然老化小鼠皮肤的异同点。方法分别采用D-半乳糖注射建立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B,UVB)照射建立光老化小鼠模型。从皮肤外观、组织学改变、生化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1表达等多维度比较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光老化小鼠模型与青年小鼠及自然老化小鼠的异同。结果亚急性衰老小鼠和自然老化小鼠外观上均表现为皮肤变薄伴细小皱纹,光老化小鼠皮肤明显增厚且皱纹粗大。在皮肤组织学改变方面,自然老化和亚急性衰老小鼠真皮和表皮厚度均降低,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均减少。光老化小鼠表皮和真皮厚度均增加,胶原纤维减少,弹力纤维增多、断裂。光老化小鼠和自然老化小鼠中Ⅲ型胶原比例增加,而亚急性老化小鼠中Ⅲ型胶原无明显变化。与青年小鼠比较,三种老化小鼠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均降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升高,MMP-1表达升高。结论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的皮肤外观和组织学指标接近自然老化小鼠;而光老化小鼠模型与前两者存在明显差异。三者皮肤老化的共同机制可能是ROS介导的MMPs(MMP-1)表达增高,从而导致细胞外基质的降解。本研究为皮肤老化研究中动物模型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早老蛋白-1(presenilin1,PS1)在脂溢性角化病(seborrheic keratosis, SK)皮损及邻近正常皮肤组织(paired adjacent normal skin tissue, PANST)的表达,分析不同病理类型间的差异,探讨PS1与SK形成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2017年9月-2020年1月SK患者41例,SK皮损及邻近正常皮肤组织行石蜡包埋及病理切片,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行病理学诊断及分型。免疫组织化学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PS1蛋白及mRNA在SK皮损及邻近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蛋白印迹检测SK皮损及邻近正常皮肤组织中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APP)、PS1的表达,并比较它们的差异。结果 41例SK的病理分型分别为角化过度型、腺样型、棘层增厚型、克隆型、激惹型及扁平型。免疫组织化学显示,PS1在SK皮损中的表达高于邻近正常皮肤组织,且表达于SK皮损组织的全层,邻近正常皮肤组织仅表达于表皮基底层细胞。PS1的mRNA水平在SK皮损中明显低于邻近正常皮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棘层增厚型中皮损处PS1 mRNA水平同样低于邻近正常皮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病理类型间PS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PP、PS1蛋白水平在SK皮损中高于邻近正常皮肤组织。结论 PS1在SK皮损及邻近正常皮肤组织,尤其在棘层增厚型中的差异表达,可能会为未来筛选老化标记及研究SK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神经鞘氨醇磷酸胆碱(shingosylphosphorylcholine,SPC)对体外培养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内源性组织抑制剂-1(TIMP-1)的影响,探索在促进皮肤创伤愈合方面SPC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MTT的方法检测SPC在成纤维细胞增殖效率方面的作用。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检测体外培养人真皮成纤维细胞经5μmol/L SPC诱导后,表达损伤修复相关蛋白MMP-1,MMP-3,TIMP-1的情况。结果一定浓度的SPC具有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5μmol/L SPC具有上调成纤维细胞表达MMP-1,MMP-3,TIMP-1 m RNA和蛋白的作用(P0.05)。结论实验证实体外培养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在经SPC干预后,其表达细胞外基质调节蛋白MMP-1,MMP-3,TIMP-1的作用得到增强,提示SPC具有促进皮肤创伤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OX-2选择性抑制剂NS398(氮-2,环己氧-4,硝基苯甲基磺胺)是否对小鼠皮肤光老化有延缓作用。方法采用8甲氧补骨脂素及长波紫外线(8MOP/UVA)共同作用于小白鼠,进行皮肤光老化动物模型的造模,将NS398注射到实验动物真皮层干预皮肤光老化过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HE染色和弹力纤维染色(Weigert法)分别对与皮肤衰老有关的TIMP1,P53和PCNA表达、皮肤组织结构和弹力纤维的改变进行分析。结果注射NS398的实验组P53的含量减少,TIMP1和PCNA的含量增加,与皮肤光老化有关的皮肤组织结构和弹力纤维的改变明显减轻。结论NS398对小鼠皮肤光老化有延缓作用,可能为临床抗皮肤衰老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全反式维A酸促进大鼠皮肤弹力纤维扭曲的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探讨紫外线 (UV)照射引起的皱纹形成的机理时 ,结缔组织成分的三维结构是其中关键的问题之一。在有皱纹的人老化皮肤内 ,用扫描电镜 (SEM)发现真皮弹力纤维超微结构改变。光老化皮肤的弹性下降和皱纹产生主要与弹力纤维三维线性的缺失有关。弹力纤维三维结构的研究为解释及预测光老化皮肤皱纹的产生及其程度提供了一种模型。外用全反式维A酸 (t-RA)可以改善日光照射引起的细小皱纹。该研究检测了外用t-RA对大鼠皮肤中紫外线诱导的弹力纤维扭曲和皱纹消失的影响 ,以探讨弹力纤维在皱纹消除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 :雄性SD大鼠 …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建立Balb/c小鼠光老化动物模型,探讨灯盏花素抗皮肤光老化作用机制,为光老化的防治及护肤品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为7组,模拟日光中UV(UVA+UVB)长期照射,建立光老化动物模型,经9周UV照射及外搽受试品后,检测各组小鼠受试部位经皮水分丢失量(TEWL)、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的表达及细胞因子白介素1α(IL-1α)和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小鼠检测的TEWL值及IL-1α、IL-6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MMP-1呈强阳性表达;F组、G组小鼠检测的TEWL值及IL-1α、IL-6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F组MMP-1呈弱阳性表达。结论外用灯盏花素可修复Balb/c小鼠光老化模型的皮肤屏障功能,下调炎症细胞因子分泌水平,抑制MMP-1表达,具有抗光老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光动力学疗法对豚鼠光老化治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ALA)联合强脉冲光(IPL)的光动力学疗法(PDT)对豚鼠光老化模型的影响,并摸索合适的5-ALA治疗浓度。方法以模拟日光光源(SSR)建立豚鼠光老化模型,10%、20%5-ALA联合IPL治疗,每3周一次,共3次。观察真皮细胞外基质(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的改变。结果豚鼠以亚红斑量SSR照射13周,光照部位真皮浅层出现了典型的光化性弹力纤维变性损害。经10%5-ALA联合IPL治疗后,上述改变明显改善,而20%5-ALA联合IPL可进一步加重损伤。结论光动力疗法对光老化有一定改善作用,选择合适的5-ALA治疗浓度很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Smad7在脂溢性角化病、日光性角化病以及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方法:对脂溢性角化病、日光性角化病及基底细胞癌标本(各30例)和30例正常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23例脂溢性角化病标本、23例日光性角化病标本和28例基底细胞癌标本中Smad7染色阳性,阳性细胞率分别为(31.0±23.0)%,(32.7±26.3)%和(62.6±32.1)%,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的(6.7±5.0%)。结论: Samd7可能与脂溢性角化病、日光性角化病以及基底细胞癌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磷酸化细胞信号传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p-Stat3)和磷酸化Akt(p-Akt)及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1/2)在表皮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脂溢性角化病,光线性角化病,鲍恩样丘疹病,基底细胞上皮瘤,鲍恩病,鳞状细胞癌中p-Stat3,p-Akt及p-ERK1/2的表达.结果 p-Stat3,p-Akt及p-ERK1/2阳性表达率在表皮恶性肿瘤中明显高于良性肿瘤(P均<0.05).p-Stat3和p-Akt的阳性表达率在表皮恶性肿瘤中从高到低依次为鳞状细胞癌>鲍恩病>基底细胞上皮瘤,而p-ERK1/2的阳性表达率无差异(P>0.05).在表皮恶性肿瘤中,p-Stat3和p-Akt的阳性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p-ERK1/2的阳性表达与p-Star3、p-Akt的阳性表达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p-Stat3,p-AKT和p-ERK1/2参与表皮恶性肿瘤的发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纳米金光热作用对雌性ICR小鼠皮肤光老化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 32只健康雌性ICR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红光组、纳米金组,每组8只。正常组小鼠不予任何干预,另3组每次照射前背部脱毛,面积约16 cm2。每次照射紫外线前,模型组暂不予以特殊处理。红光组小鼠给予红光照射,纳米金组小鼠先涂抹纳米金球溶液,用黑色塑料薄膜封包30 min后再照射红光。经上述处理后,将模型组、红光组、纳米金组小鼠分笼放入灯箱中进行紫外线照射。实验结束后,肉眼及皮肤镜观察皮肤外观变化;取小鼠背部皮肤,组织切片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皮肤组织结构和胶原纤维的改变。ImageJ图像分析软件计算胶原纤维面积。DCFH-DA探针检测皮肤细胞内活性氧簇(ROS)含量。ELISA检测皮肤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的含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差异分析,并用LSD-t检验进行两两多重比较。用简单线性回归分析ROS变化与MMP-13表达量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紫外线照射后,模型组小鼠皮肤出现皮屑、褐黄、粗糙肥厚、深皱纹、缺乏弹性等光老化特征;皮肤镜下小鼠皮肤粗糙,毛细血管断裂出血,结痂,褐色斑点。组织切片显示,模型组小鼠表皮厚度[(81.32 ± 7.09) μm]和真皮厚度[(352.75 ± 40.08) μm]均较正常组[表皮(38.42 ± 13.64) μm,真皮(188.50 ± 27.83) μm]明显增加(P < 0.05),胶原纤维面积减少(分别为31.94% ± 8.56%和48.63% ± 11.32%,P < 0.05),异常弹性物质增多;模型组ROS含量(5 124 152.80 ± 754 119.22)DCF荧光强度/mg蛋白和MMP-13表达(3 895.42 ± 136.06) g/L均较正常组(分别为3 502 085.29 ± 135 089.06)DCF荧光强度/mg蛋白和(2 414.73 ± 105.96) g/L明显增高(P < 0.05)。与模型组比较,纳米金组皮肤外观及组织学特点均明显改善,小鼠皮肤厚度明显变薄,表皮(48.70 ± 13.35) μm,真皮(253.74 ± 36.28) μm(P < 0.05),且其表皮厚度恢复正常(P > 0.05),胶原纤维面积(41.54% ± 12.10%)增加(P < 0.05);纳米金组ROS含量(3 516 963.35 ± 67 436.36)DCF荧光强度/mg蛋白和MMP-13表达(2 558.25 ± 102.72) g/L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 < 0.05),且恢复至正常水平。用简单线性回归分析显示,ROS的产生量与MMP-13的表达量呈正相关(r = 0.864,P = 0.018)。 结论 纳米金的光热作用对小鼠光老化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减少ICR小鼠皮肤组织中ROS产生,从而减少下游MMP-1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比较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与皮肤科医师对色素痣和脂溢性角化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使用5 094幅色素痣和脂溢性角化病(SK)的皮肤镜图像对CNN网络ResNet?50通过迁移学习进行训练,建立CNN二分类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30幅色素痣和30幅SK的皮肤镜图像进行自动分类。同时,95位经过皮肤镜培训的有经验的皮肤科医师结合临床皮损图片对上述CNN自动分类的60幅皮肤镜图像进行判读。比较二者的诊断准确率,并对错误分类的图像做进一步统计分析。结果 CNN自动分类模型对色素痣和SK的皮肤镜图像的分类准确率分别为100%(30/30)和76.67%(23/30),总准确率为88.33%(53/60);95位皮肤科医师的诊断准确率平均值分别为82.98%(25.8/30)和85.96%(24.9/30),总准确率为84.47%(50.7/60)。CNN自动分类模型与95位皮肤科医师对色素痣和SK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38,P > 0.05)。CNN错误分类的皮肤镜图像被分为3类,即特殊类型(如皮损色素含量多、角化明显),具有典型特征但存在干扰因素,具有典型特征尚找不到错误分类的原因。结论 CNN自动分类模型在色素痣和SK皮肤镜图像的二分类任务中的表现与有经验的皮肤科医师水平相当。CNN错误分类的原因仍需皮肤科医师与人工智能专业人员共同探索。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外来人口皮肤病的发病情况。方法:对本院皮肤病初诊患者门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皮肤病初诊患者17 218例中,外来人口14 570例(84.62%),男∶女=1.037∶1,平均年龄为(25.58±24.62)岁;外来人口皮肤病种构成比由高至低依次为:湿疹皮炎类皮肤病(49.10%)、病毒性皮肤病(16.65%)、昆虫寄生虫性皮肤病(8.89%)、真菌感染性皮肤病(6.79%)、皮肤附属器疾病(6.17%)等,常见皮肤病构成比较高的有:湿疹(21.86%)、寻常疣(11.51%)、丘疹性荨麻疹(11.46%)、荨麻疹(9.30%)、疥疮(6.77%)等。非外来人口2 648例(15.38%),男∶女=0.954∶1,平均年龄为(55.47±20.16)岁;常见皮肤病主要有湿疹(23.11%)、手足癣(19.60%)和脂溢性角化病(8.64%)等。外来人口年龄明显小于非外来人口(t=14.57,P<0.01)。湿疹、丘疹性荨麻疹、荨麻疹、痤疮构成比在外来人口与非外来人口中无明显差异(P值均>0.01),手足癣和脂溢性角化病构成比在非外来人口中较高(χ2分别为6.58、1.62,P值均<0.01),但寻常疣构成比在外来人口中较高(χ2=3.07,P<0.01)。结论:本院皮肤科门诊患者外来人口比例高,患病年龄较小。除湿疹、丘疹性荨麻疹、荨麻疹、痤疮外,常见皮肤病与非外来人口的发病情况有区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4例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外用0.1%他克莫司软膏,每日2次,治疗4周后改为每周2次给药,于治疗后第4周和第8周复诊,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第4周和第8周皮损平均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第4周和第8周皮损积分下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每周2次给药维持治疗可以有效防止皮损复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Q开关532nm激光及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疗效。方法采用Q升关532nm激光和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根据皮损形态治疗135例患者,共计307处戍损。每次治疗4周后随访,回顾性分析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262处皮损痊愈,治愈率85.3%;38处皮损显效,有效率97.7%。暂时性色素沉着31例(10.1%)。结论根据皮损形态分别使用Q开关532nm激光及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安全有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光敏剂结合UVA诱导的小鼠皮肤光老化模型。方法:ICR小鼠分为3组:模-型组外用1%甲氧沙林溶液(8-MOP)后进行UVA照射、单纯UVA照射组和空白对照组。照射后观察皮肤外观表现、病理学变化和超微结构特点,确定各组诱导皮肤光老化进程的累积照射剂量和时间。结果:单纯UVA照射组在第45天,UVA剂量约720 J/cm~2时,肉眼观察皮肤外观、组织病理方面和-超微结构都呈现比较典型的光老化表现;模型组(8 MOP/UVA)小鼠在第3天,UVA累积剂量约47 J/cm~2时,透射电镜下可见角质形成细胞和基底层黑素细胞的显著凋亡(核固缩);第5天,UVA累积剂量约78 J/cm2时,病理示:真皮层部分弹性纤维变性;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第6天UVA累积剂量达95 J/cm~2时,出现典型的光老化表现,透射电镜下可清晰观察到弹性纤维和胶原蛋白束的病理改变。结论:8-MOP/UVA可以快速诱导小鼠皮肤光老化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内源性端粒酶抑制基因PinX1及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在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日光性角化病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实时定量PCR检测实验组36例3种皮肤肿瘤组织中内源性端粒酶抑制基因PinX1及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的mRNA表达水平,并以15例正常人皮肤组织作为对照组。 结果 实验组PinX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2.53 ± 1.57)低于对照组(4.25 ± 2.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3.273,P < 0.05);hTERT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6.37 ± 3.81)明显高于对照组(1.62 ± 0.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6.927,P < 0.05);Pinx1的表达水平与hTERT表达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PinX1的下调及hTERT上调可能与3种皮肤肿瘤形成过程中端粒酶激活及维持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昆明鼠皮肤光老化小鼠模型。方法:采用模拟日光组分的紫外线照射昆明小鼠,初始照射剂量为最小红斑量,剂量周递增。然后进行照射组和对照组小鼠皮肤大体形态参数和组织学特征比较,进而从分子水平比较丙二醛产物水平和p53表达水平。结果:照射小鼠皮肤厚度为0.0507±0.0082em较对照小鼠皮肤0.0397±0.0063 cm厚(P〈0.05);照射组皮肤皱纹评分较对照组增高(P〈0.05);组织学特征分析发现照射组小鼠皮肤出现显著的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光老化组织学特征。照射组小鼠皮肤丙二醛水平和p53表达显著升高。结论:皮肤光老化小鼠模型的建立为皮肤光老化的研究提供了可用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