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胆囊床胆漏的原因及防治(附7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4514例开腹胆囊切除术后7例发生胆囊床胆漏的临床资料。结果 发现胆漏后立即再手术,找到胆漏部位,并于局部缝扎,肝下置管负压引流。7例再手术者,术后均康复良好。无并发症。结论 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漏,有明显腹膜炎体征者,应及时再手术;如能肯定未切除胆总管,且肝下置有负压引流管,可先行非手术治疗观察。  相似文献   

2.
胆管术后并发胆汁漏 (下称胆漏 )是胆管外科较严重的并发症。自 1981年至 2 0 0 1年间我院共行胆管手术 2 4 74例 ,并发胆漏 2 1例 ,发生率为 0 .85 %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3例 ,女 8例 ,年龄 4 0~ 75岁 ,平均5 5 .6岁。合并糖尿病 2例 ,肝昏迷 1例。全组均有腹痛、腹胀。有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弥漫性腹膜炎体征者 7例。1.2 胆漏原因 单纯胆囊切除术 16 10例 ,并发胆漏 9例 ,发生率为 0 .5 6 %。胆囊切除、胆总管T管引流 781例 ,术后并发胆漏 4例 ,发生率为 0 .5 1% ;拔T管后并发…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十二指肠镜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后胆漏行十二指肠镜治疗的适应证、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治疗性ERCP干预7例LC术后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经内镜下胆道造影明确了胆漏的原因,6例经内镜治疗后胆漏痊愈,1例并发轻症胰腺炎。结论:LC术后对肝外胆管完整、无弥漫性腹膜炎的胆漏,早期行十二指肠镜干预联合腹腔引流可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漏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院自 1993年 11月~ 1999年 12月共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92 6例 ,术后并发胆漏 7例 ,占 0 .76% ,现综合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5例 ,女性 2例 ,年龄 32~ 35岁。术前诊断 :慢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 4例 ,胆囊息肉 2例 ,急性胆囊炎 1例 ,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诊断标准 :①根据肝下间隙的引流管引流的胆汁量而确定 ,凡手术当天和术后第 1天引流胆汁总量超过 15 0ml,或术后第 1天胆汁量在 10 0ml以上者 ,视为胆漏[1] ,本组有 4例 ,其中 2例 2 4h引流胆汁 40 0~ 80 0ml。②未放置引流管者 ,术后病人出现发热、腹痛、黄…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细小胆管损伤的诊断与处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时细小胆管损伤的诊断处理体会。方法统计分析1250例LC手术中13例细小胆管损伤的情况。6例于术中发现漏胆点,予钛夹钳夹;4例未找到漏胆点,予引流;3例术后出现胆汁性腹膜炎,其中1例剖腹探查并缝扎漏胆汁处,另2例经腹壁戳孔放多孔尿管引流。结果13例均获痊愈,术后出现胆汁性腹膜炎者经治疗也未产生严重后果。结论LC时细小胆管损伤难以避免。术中发现并处理效果最好。术后发现应行开腹手术或充分引流,对漏胆量少者经腹壁戳孔放置引流是可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胆漏的原因、诊治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对2010-01—2015-01间再次腹腔镜探查的12例LC术后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总管侧壁损伤3例、胆囊床毛细胆管渗漏4例、胆囊管钛夹夹闭不全3例及肝总管横断2例。均在术后6~48 h因胆汁性腹膜炎或腹腔引流管内引流出胆汁,因引流效果不佳,经腹腔镜探查确诊。12例患者均经相应治疗后治愈。出院后随访1~6 a,患者恢复良好。彩超复查胆道系统无异常发现。结论胆漏是LC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再次经腹腔镜探查可及时发现胆漏的原因、部位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是治疗LC后胆漏的主要方法。加强腹腔镜医师规范化培训、术中进行规范操作、严格掌握LC的适应证、把握好中转开腹手术的时机,可有效预防LC胆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细小胆管损伤的诊断与处理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细小胆管损伤的诊断及处理体会。方法 分析2050例LC手术中14例细小胆管损伤的情况。6例于术中发现漏胆点,予以钛夹夹闭;4例未找到渗胆点,予引流;4例术后出现胆汁性腹膜炎,其中1例剖腹探查并缝扎渗胆处,1例行腹腔探查并引流,另2例经腹壁戳孔放置多孔尿管引流。结果 14例均获痊愈,其中4例术后出现胆汁性腹膜炎者经治疗也未产生严重后果。结论 LC时细小胆管损全国各地较难避免。术中发现并及时治疗效果最好;术后发现应行剖腹探查或再次腹腔镜手术探查并予充分引流;对漏胆量少的患者经腹壁戳孔放置引流管引流是可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我院1990~1999年收治胆道疾患2951例,其中胆漏95例.男23例,女72例,平均年龄48.1岁.病因: ①因胆石压迫致胆道穿孔16例; ②外伤致胆管损伤13例,其中合并伤11例(肝脏损伤5例,两处以上伤6例); ③医源性胆漏66例,其中开腹手术后胆漏51例(外院转入44例): 胆囊切除术后32例,T管引流术后9例,胆肠吻合术后10例; 胆道术后拔除T管致胆漏15例.临床表现: 腹膜炎体征阳性52例,腹腔穿刺抽出胆汁液26例,伴休克者17例,仅有右上腹深压痛43例.全部病例均经手术、B超、窦道造影、腹腔穿刺等检查证实诊断.治疗方法: 采用非手术治疗52例,其中45例系胆囊切除术后或T管拔除后出现胆漏者,经原有窦道安置引流; 余7例则在B超引导下用PTC针穿刺引流.行手术治疗43例: ①胆道引流术19例; ②胆道引流术后3个月再行Roux-Y胆肠吻合术6例; ③不规则肝叶切除、胆道引流术8例; ④单纯腹腔引流术10例.结果: 临床治愈86例,其中非手术治疗52例均治愈.死亡9例,死亡率为9.47%.死因: 1例为中毒性脑病并糖尿病高渗性昏迷,2例为外伤后失血性休克伴多器官功能衰竭,6例死于全身性严重感染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术后均无胆漏再次出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Luschka胆管损伤的原因、预防方法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LC Luschka胆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发现Luschka胆管损伤7例,其中6例经迷走胆管漏处再上钛夹后治愈,1例经ENBD治愈;另1例术后发生胆漏、胆汁性腹膜炎,再次经腹腔镜探查并在胆囊壶腹部迷走胆管漏口处上钛夹,并经腹腔引流后治愈。结论:提高对Luschka胆管的认识,是预防迷走胆管损伤和减少术后误诊的关键;建立通畅的腹腔引流、胆管引流、腹腔镜探查是治疗LC Luschka胆管损伤后胆漏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迟发性胆漏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迟发性胆漏的原因、预防方法及处理措施.方法 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7例明确病因的迟发性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胆囊床迷走胆管迟发漏6例,其中3例经ERCP+ENBD治愈,2例再次经腹腔镜探查行胆囊床迷走胆管漏处上钛夹腹腔引流治愈,1例经多次腹腔引流治愈;1例右肝管侧壁漏经肝管侧壁修补加T管引流治愈.随访2~12年情况良好.结论 LC术后近期患者腹痛应考虑迟发性胆漏的可能,迷走胆管痂面脱落及单极高频电钩、高压火花放电、密闭腹腔"趋肤效应"、热电效应及机械传导是造成LC术后迟发性胆漏的重要原因,建立通畅的腹腔引流、胆管引流、腹腔镜探查是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迟发性胆漏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迟发性胆瘘的诊断特点、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对9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迟发性胆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9例迟发性胆瘘瘘口位于胆总管1例,肝总管7例,迷走胆管1例。9例患者都接受微创治疗(B超引导腹腔引流+ERCP+ENBD或B超引导腹腔引流+PTCD),胆瘘全部治愈。有7例后期出现胆管狭窄,胆管炎反复发作,均行胆管汇合部空肠Roux-en-Y吻合术,术后随访6~2 4个月无胆管炎发作。结论LC 3 d后出现胆汁性腹膜炎、肝下间隙积液、B超引导腹腔置管引出胆汁性液体为诊断依据。迟发性胆瘘早期治疗首选微创治疗,中期以护肝、控制胆管炎发作为主,后期治疗是纠正胆道狭窄,首选肝总管扩张部空肠Roux-en-Y吻合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原因、预防方法及处理措施.方法:对28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5例胆漏患者的临床费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胆总管损伤1例,经修补并置管引流治愈;4例术后胶管引流出胆汁,未经特殊处理而治愈.结论:肝外胆管、速走胆管损伤及胆囊管残端漏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主要原因,建立通畅的腹腔引流,行胆总管修补、T管支持引流或胆肠吻合是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预防并发症出现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肝胆胰术后出现的各种胆汁漏的结局,分析其原因,提出预防和相应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们治疗的肝胆胰术后胆汁漏21例,主要包括肝叶或半肝或多肝段切除后胆汁漏6例;各类开腹胆石病手术后7例;腹腔镜胆囊切除致右副肝管和迷走胆管损伤各1例;胆肠内引流术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2例;ERCP和EST胆总管取石、胆总管十二指肠后段及胰腺段损伤1例。结果术后胆汁漏的主要原因是肝断面管道组织结扎不可靠,各种类型的肝外胆管损伤,胆囊管处理不满意,T管旁或针眼漏胆汁,胆肠吻合不完善等。21例术后胆汁漏病人中8例(38%)需要再次手术,术后8例均痊愈。21例术后胆汁漏病人中13例(62%)适合非手术治疗,其中12例痊愈;1例死于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总体死亡率为5%(1/21)。结论肝胆胰手术中精细操作是预防术后胆汁漏的主要举措。当病人出现胆汁性腹膜炎、胆管损伤、肝下大量积液和经久不愈的胆汁漏时应及时手术,手术方式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胆管修复、胆管支撑和腹腔引流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即时缝合术后胆漏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即时缝合术后胆漏的原因,探讨预防方法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6月~2007年10月776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即时缝合术后36例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胆管切口胆汁渗漏34例,其中经术中常规放置的腹腔引流管引流治愈29例、再次开腹置T管及腹腔引流管引流治愈1例、再次经腹腔镜下置多根腹腔引流管引流治愈1例、再次经腹腔镜下经胆囊管残端置输尿管导管及腹腔引流管引流治愈l例、行内镜鼻胆管引流治愈2例经胆囊管残端放置的输尿管导管脱落而导致胆汁性腹膜炎2例.再次腹腔镜下经胆囊管残端放置输尿管导管及腹腔引流管1例和放置T管及腹腔引流管1例而治愈.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即时缝合术后胆管切口胆汁渗漏和输尿管导管脱落是胆漏的主要原因.保持或建立通畅的腹腔引流或胆管引流是治疗胆漏的主要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腹部外科》2012,25(1)
目的 探讨肝胆疾病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及其预防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肝胆疾病术后发生胆漏42例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例,开腹胆囊切除术5例,开腹胆囊部分切除术2例,胆囊切除、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6例,胆肠吻合术后9例,肝叶切除术后5例,拔除T管后胆漏4例,经皮肝穿胆管外引流术后1例.经B型超声、剖腹探查等确定胆漏原因有Luschka胆管损伤、胆囊管或部分胆囊残端漏、右肝管损伤、肝断面胆漏、T管旁胆管壁漏、胆肠吻合口漏、T管窦道未形成致胆漏.非手术治疗37例(88.1%),再手术5例(11.9%),均痊愈出院.结论 胆漏发生原因与病人营养及代谢状况、病变局部病理因素、胆道解剖变异因素及术者技术因素有关;胆漏的治疗应个体化,根据胆漏发生原因、类型、腹膜炎程度等选择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非肝外胆管损伤性胆漏的预防及术后的治疗。方法:对16例LC术后非肝外胆管损伤性胆漏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经手术治愈,15例经非手术治愈。15例(93.75%)获得随访。随访3个月-2年,效果优。结论:胆漏的预防主要是对可疑迷走胆管应夹闭,胆囊床应普遍电凝;胆囊管应牢固夹闭,并用剪刀剪断。治疗上有弥漫性腹膜炎者需立即手术治疗,否则可行保守治疗,有引流管者,保持引流管通畅,必要时加用鼻胆管引流;无引流管者,可在B超引导下穿刺抽液或加用鼻胆管引流。  相似文献   

17.
多管引流对严重肝外伤术后并发胆漏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98例严重肝外伤病人手术后常规于肝创面处,创面周围膈下,肝脏面及小网膜孔处置乳胶管作闭式引流,术后15例发生胆漏,14例治愈(占93.3%),均因多管多处引流取得满意疗效。1例因弥漫性胆汁性腹膜炎行剖腹探查术,多管多处引流对严重肝外伤术后的胆漏引流充分。引流成功率高,有效地防止了胆汁性腹膜炎的发生。是治疗严重肝外伤术后胆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胆瘘引流方式的选择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男 2 4例 ,女 2 1例 ,年龄 40 -70岁 ,平均 5 2 .4± 3 .4岁。其中单纯胆囊切除术后 1 4例 ,T管拔除术后 2 4例 ,肝癌术后 6例 ,肝破裂修补术后 1例。1 .2 诊断标准根据 B超确定腹腔内胆汁或者腹腔引流管引流胆汁的量而确定 ,凡手术当天和术后第 1 d腹腔引流胆汁的总量超过 1 5 0 ml,或术后第 1 d胆汁量在 1 0 0 ml以上者则视为胆瘘 [1 ]。本组 45例均符合以上的标准 ,其中有 4例引流量超过 60 0 ml/d。1 .3 方法(1 ) 非手术引流共 3 7例 ,胆囊切除术后 9例 ,拔 T管术后所致胆瘘 2 1例 ,肝癌术后 6例 ,肝破…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选取2008-01—2017-01间在新密市第一人民医院实施LC的1 203例患者,其中10例(0.83%)术后并发胆漏。对发生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胆漏患者均在术后经腹腔引流管中引流出胆汁确诊。其中6例引流量较少,考虑为胆囊床毛细胆管或微细迷走胆管损伤所致。5例患者经充分引流后,术后5~12 d痊愈,1例经鼻胆管引流后21 d痊愈。4例引流量较多的患者,持续2周无减少趋势,经ERCP检查发现造影剂由胆囊管残端漏出2例,由胆总管侧壁漏出2例。前者再次腔镜手术发现为胆囊管残端钛夹脱落所致,给予结扎后痊愈;后者考虑为术中胆总管电灼伤所致,经开腹手术行胆总管T管引流术,术后3周拔除T管愈合。结论 LC术后并发胆漏的原因较为复杂,多与胆囊的炎症程度、局部粘连情况、结石是否嵌顿、胆囊萎缩局部纤维化等因素有关。胆囊床放置引流管可早期对胆漏进行诊断,并防止发生胆汁性腹膜炎而影响预后。可根据发生胆漏的部位、原因采取个体化治疗措施。严格掌握LC的手术适应证,并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法,规范进行手术操作是预防发生胆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开腹胆囊切除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6例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6例患者中,11例经保持腹腔引流通畅后痊愈,5例经手术治愈。结论在开腹胆囊切除手术中规范操作,做好充分引流,术后密切观察,及时选择合理治疗方法是减少术后胆漏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