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经皮胆管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探讨经皮胆管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疗效和结石复发的防治。方法 43例经皮经肝胆管引流和窦道扩张后,经皮经肝胆管镜(PTCS)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22例术后T管留置>3周者,行术后胆管镜(POCS)治疗。该65例中肝内胆管结石(IHS)40例(I型12例,IE型28例),胆总管结石(CBI)结石)25例。结果 43例PTCS扩张窦道直径平均19.1 F,建立窦道时间平均17.1d。65例中11例直接取石,54例行液电碎石(EHL)后取石,其中25例配合乳头括约肌切开。40例IHS至结石清除每例治疗次数平均5.2次,25例CBD结石平均1.9次。37例(56.9%)有胆管或胆肠吻合口狭窄,用探条或气囊扩张,3例留置金属支架,结石清除率98.5%(64/65)。11例合并胆道感染,1例IHS伴胆汁性肝硬化合并肾功能不全死亡。 平均随访30.8个月,结石复发率7.1%。结论 经皮胆管镜和EHL是治疗胆系结石安全、有效的办法;胆管或胆肠吻合口狭窄长度<0.5 cm者,器械扩张效果良好;治疗狭窄可提高结石清除率,降低结石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胆总管切开并左肝外叶切除联合取石术和单纯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两种方法 治疗肝内外胆管多发结石的效果.方法 选择91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同期分为A、B两组,A组48例,采用胆总管切开取石、肝左外叶切除和T管引流术的方法 ;B组43例,采用胆总管切开取石和T管引流术的方法,对两组的术后结石残留复发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术后残石率为29.2%,两年内复发率为12.5%;B组术后残石率为69.7%,两年内复发率为39.5%.A组患者在术后残石率、复发率方面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行肝左外叶切除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能取得比较好的临床效果,其术后残石率及结石复发率低于单纯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内镜下肝内外胆管结石同步治疗方法.方法 36例肝内外胆管结石病人,肝外胆管结石予以网篮或/和球囊取石;肝内胆管结石,通过操作技巧将网篮、球囊送入结石所在分支胆管,尝试取石.结果 肝内外胆管结石病人27例,25例结石取出,2例未取出;单纯肝内胆管结石病人9例;位于一级分支胆管的多发结石只有5例取出,单发结石8例中仅有3例取出结石.二级以上肝内胆管结石无一取出者.结论 单一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取石对肝外胆管结石效果好,对肝内胆管结石取石成功率低,但对一级分支肝内胆管单发或位于同一分支胆管多发较小结石仍不失为一简单、微创、经济、可行方法.多种微创手术联合治疗是肝内外胆管结石治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前针对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检查及治疗手段很多,如何选择恰当的检查手段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值得探讨。首先要了解不同检查方法的优缺点,明确患者肝胆管结石分布范围;有无合并胆管狭窄;有无合并胆管变异;有无结石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等。需充分评价患者的身体状态,病程的进展情况,病情的严重程度,病变累及的范围,针对不同的患者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手术治疗是治疗胆管结石的主要方法,做到取净结石,解除梗阻,去除病灶,通畅引流。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最小的创伤为患者解除病痛。  相似文献   

5.
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116例,行肝管切开取石49例,肝右叶部分切除15例,肝左叶切除3例,左肝外侧段切除32例,肝管切开取石及胆囊切除15例,术中用胆道镜取石77例.术后结石残留率19.8%.认为对肝内外胆管结石应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  相似文献   

6.
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内镜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道疾病内镜治疗最常见的途径有经口(peroral)、经皮(percutaneous)和腹腔镜(Lc)治疗三种,根据适应征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本文综述肝内外胆管结石经口十二指肠镜及经皮胆管镜治疗的进展,具体操作方法,适应症的选择,合并症的产生、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吴力群  曹景玉 《山东医药》2006,46(36):79-80
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又称肝胆管结石病,是指位于左、右肝管分叉部以上的结石。  相似文献   

8.
肝内胆管结石是指肝总管分叉以上的胆管结石.在东亚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发病率很高,而在欧美国家发病率低.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发病率高,据报道国内胆管狭窄的发生率为24.80%-41.94%,肝内胆管狭窄是肝内胆管结石的主要病理改变,两者互为因果.长期存在的结石,合并肝内胆管感染、狭窄及胆汁淤积,常导致胆石存在肝段实质萎缩,甚至恶变.结石、炎症及狭窄3者互为因果,由于其反复发作的炎症、胆管狭窄及手术后残留的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合并狭窄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之一.因病变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也因人而异.一般而言,其临床表现往往不如肝外胆管结石那样严重,但治疗难度却明显高于肝外胆管结石.B超诊断肝内胆管结石的准确率很高,近年来随着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PTC)、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 giopancreatography,MRCP)等先进诊断技术手段的应用,肝内胆管结石及狭窄得以更及时更清晰的诊断,其治疗方法也取得一定进展.术前进行详尽的影像学检查,明确结石及胆管狭窄所处的具体位置,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制定恰当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尤为重要.本文结合我们的治疗体会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的诊断和治疗问题.  相似文献   

9.
王占民  王爱华 《山东医药》2002,42(16):59-60
肝内胆管结石约占胆石症的 1 7.3 % ,大多数情况下同时合并有肝外胆管结石。我国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者约占 50 % ,这是外科处理的难点和关键。1 诊断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表现与结石的数量、分布范围、是否有胆管狭窄有密切关系。周围型胆管结石可无临床症状 ,而Ⅰ、Ⅱ级肝内胆管结石 ,特别是肝门胆管结石合并有狭窄 ,多有反复右上腹痛 ,伴有畏寒、高热、黄疸 ,类似于肝外胆管结石梗阻的Charcot三联征 ,梗阻完全可出现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肝胆管炎的五联症表现。如果一肝叶 (或肝段 )的结石造成不完全的肝管梗阻 ,可能仅出现短暂的…  相似文献   

10.
高明芳  梅娜  冯鸥  张佳 《肝脏》2019,24(1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T管引流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296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组(n=148)和开腹手术组(n=148),腹腔镜手术组应用腹腔镜下T管引流术治疗,开腹手术组应用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统计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再次手术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胃肠恢复时间等近期疗效指标,并计算两组远期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手术组性别、结石分布、胆总管直径、术前总胆红素及胆囊切除手术史等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手术出血量(24.69±10.74)mL,再次手术率1.35%,术后胃肠恢复时间(1.52±0.39)d,分别少于开腹手术组的手术出血量(69.38±20.17)mL,再次手术率12.16%,术后胃肠恢复时间(3.69±0.46)d,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发生1例腹腔感染占比0.68%,1例切口感染占比0.68%,1例切口脂肪液化占比0.68%;开腹手术组发生2例急性胆管炎占比1.35%,7例腹腔感染占比4.73%,11例切口感染占比7.43%,3例切口脂肪液化占比2.02%。腹腔镜手术组远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2%,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5.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T管引流术较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能够减少患者手术出血量、再次手术及术后胃肠恢复时间,术后患者远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向管腔内隆起引起管腔狭窄或斑块脱落,造成远端血管栓塞,从而导致脑部供血减少而发生缺血性事件.多层螺旋CT的容积数据采集能提供高质量的二维和三维图像,其成像技术已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检测工具.文章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诊断应用和缺陷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急性胰腺炎在螺旋CT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回顾分析2002-2004年经临床和螺旋CT确诊的急性胰腺炎52例,其中男37例,女15例。所有病例均经CT平扫,其中增强扫描7例。根据胰腺坏死程度分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为斑片状坏死,中度为段状坏死,重度为整个胰腺坏死。水肿性胰腺炎34例,出血坏死性胰腺炎18例。按Balthazarf分级:A级3例,B级7例,C级16例,D级14例,E级12例。根据胰腺坏死程度分轻度6例,中度9例, 重度11例。螺旋CT检查对急性胰腺炎具有定性诊断价值。CT分级及胰腺坏死程度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病情的判断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肺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例肺栓塞患者应用螺旋CT连续容积扫描,层厚3mm~7mm,扫描时间1秒,造影剂流速2.5ml/s~3.5ml/s扫描延迟时间15秒~20秒。结果肺栓塞的螺旋CT直接征象为腔内充盈缺损;间接征象为肺窗“马赛克”征及肺梗死灶。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是快速、有效、无创伤诊断肺栓塞的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排CT应用仿真血管镜技术对动脉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35例临床诊断为动脉硬化症病人及40名正常人行多排螺旋CT扫描,将所有的CI图像进行低对比薄层重建,然后将重建图像导入CT 3D工作站,用软件CT仿真内镜、多平面成像、最大密度投影、容积成像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并就正常血管及病变血管在CT仿真血管镜中的改变进行分析和记录.结果对入选的35例病人和4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了CT仿真血管镜成像,35例临床诊断为动脉硬化症的病人中,血管壁钙化32例共102处病变,血管内壁不规则及增厚30例,血管狭窄29例,动脉硬化斑块19例66处病变;40例正常人的血管仿真血管镜图像表现为血管壁光滑,管腔无狭窄;12例冠心病病人同时行血管造影术检查,其结果与CT仿真血管镜成像检查相似 .结论用多排螺旋CT仿真血管镜诊断动脉硬化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心率对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CTA)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6月开封市中心医院行CCTA检查的126例患者,按照扫描时同步记录心电图的最高心率分为≤65次/min组(82例)、66~70次/min组(25例)、>70次/min组(19例),比较3组图像可评价率,并对比初始图像与再重建图像可评价率。 结果≤65次/min组图像可评价率(98.78%)高于>70次/min组(57.89%)(P<0.05);66~70次/min组图像可评价率(92.00%)高于>70次/min组(57.89%)(P<0.05);再重建后图像可评价率93.65%高于初始图像(R波后)83.33%(P<0.05)。 结论心率低于70次/min时图像可评价率较高,高于70次/min时可显著影响图像质量,此时应用心电图编辑、多时相重建、多点重建技术能提高CCTA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16.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在冠心痛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6月行CT冠脉成像同时做钙化积分扫描的患者56例.其中,根据既往史和冠状动脉造影确定冠心痛30例(冠心病组),健康体检无症状者26例(对照组).采用GE64层螺旋CT及Smart Score 4.0自动分析软件进行冠脉钙化积分分析.结果:冠心病组平均钙化分数为412.33分士22.35分,对照组为68.35分±18.43分,冠心病组的总钙化积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大分支血管的独立钙化积分在冠心痛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对冠心病的筛选和诊断及病变程度判断有重要意义,可作为临床评价冠心病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Introduction

Focal intrahepatic strictures are becoming more common owing to more prevalent and accurate cross-sectional imaging. However, data relating to their management are lacking.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review was to synthesize the current evidence regarding these lesions and to formulate a strategy for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Methods

A literature search of relevant terms was performed using Medline. References of papers were subsequently searched to obtain older literature.

Results

Focal intrahepatic strictures involve segmental hepatic ducts and/or left and right main hepatic ducts during their intrahepatic course. Most patients are asymptomatic while the minority present with vague abdominal pain or recurrent sepsis and only rarely with jaundice. Investigations used to distinguish benign from malignant aetiologies include blood tests (CEA, Ca19.9), imaging studies [ultrasonography (US), computed tomography (CT), 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MRCP) and fluorodeoxyglucose-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FDG-PET)], endoscopic modalities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endoscopic ultrasound (EUS)/cholangioscopy] and tissue sampling (brush cytology/biopsy).

Conclusions

A focal intrahepatic stricture requires thorough investigation to exclude malignancy even in patients with a history of biliary surgery, hepatolithiasis or parasitic infection. If during the investigative process a diagnosis or suspicion of malignancy is demonstrated then surgical resection should be performed. If all diagnostic modalities suggest a benign aetiology, then cholangioscopy with targeted biopsies should be performed.  相似文献   

18.
黄启良  张爱华  黄建宁  陈炯  周忠学  梁真  何飞 《内科》2009,4(4):511-513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内血管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我院2008年3月至2009年5月期间,应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并进行容积重建(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显示脑血管,诊断颅内血管性病变,评价其诊断病变的价值。结果28例中诊断出颅内动脉瘤3例,动脉狭窄25例。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清楚显示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血管和颅骨的关系。结论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颅内血管性病变具有无创、快捷、经济、安全、准确性较高等特点,在诊断颅内血管性病变的应用中与DSA检查互补也可得到更完整的信息,可作为临床颅内血管疾病的有效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T征象在肠梗阻患者手术适应证选择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7年5月宝鸡市中医医院269例临床诊断肠梗阻病例的图像资料。其中13例放弃治疗,185例保守治疗好转,71例手术解除梗阻。肠梗阻原因:阑尾炎7例,疝7例,肿瘤22例,黏连19例,扭转9例,粪石7例,共71例。对完全性梗阻、移行带、黏连带前位、腹腔脂肪密度增高、肠粪征、漩涡征、鸟嘴征、缆绳征、腹腔积液的CT征象进行统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及析因分析小肠梗阻各CT征象及各征象联合与手术治疗的相关性。 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完全性梗阻、移行带、黏连带前位、肠粪征、腹腔积液5个征象在手术组与非手术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完全性肠梗阻P=0.036;移行带P=0;黏连带前位P=0.024;肠粪征P=0.006;腹腔积液P=0),其特异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OR值均>1。 结论完全性梗阻、移行带、黏连带前位、肠粪征、腹腔积液5个征象对肠梗阻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55例肺栓塞病例,观察16层螺旋CT对肺动脉显影以及肺栓塞的显示情况。结果 55例患者肺部动脉及分支管腔中共发现栓子380个,栓塞率达24.4%,其中肺动脉干栓子4个,栓塞率7.3%;叶肺动脉栓子105个,栓塞率32.3%。其中中心型栓子69个,比例为18.2%;完全堵塞型栓子54个,比例为14.2%;偏心型栓子最多,为195个,比例为51.3%;附壁型栓子62个,比例为16.3%。结论 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能高分辨率地显示肺部动脉管腔对肺部腔内栓子进行精确定位和有效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