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普及和患者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患者逐渐由传统的被动接受医疗向参与医疗活动、共同决策诊疗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2.
在全面系统分析4P医学与健康管理内涵一致性的基础上,阐述了4P医学为健康管理和医院发展带来的新机遇。结合当前医院健康管理发展现状及问题,结合西南医院近年开展的“大健康观”管理实践,系统设计了4P医学理念下医院健康服务体系并进行探索实践,提出树立大健康观、打造4P医学实体诊疗平台、构建学科健康管理综合服务体、开展全过程优质健康服务、实现区域健康管理联动等创新举措,力求实现健康管理的4个转变,即由理念到医院发展战略和学科实体的转变,由院级平台向学科综合体的转变,由健康管理片段式的服务向全过程全方位的健康管理系统转变,由无序的市场竞争向区域统筹的高效模式转变,以求为政府和医院加强健康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廖红  周炜  周洁 《中国医院》2023,(4):102-104
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是为民众提供集预防、治疗、康复、健康管理为一体的健康服务,是实现疾病诊治向疾病防控转变的重要举措。3年来,德阳市人民医院积极探索建立适合国情、域况、医院和民众需要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体系。通过制度研究、信息化建设、诊疗模式构建、流程改造等举措,从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向促进和改善人民健康转变,逐步实现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落实“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健康中国战略。  相似文献   

4.
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的发展、医学的进步 ,客观上对护理学科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护理作为现代医学领域中一门专门学科 ,其理论体系、功能任务、工作内容、活动空间等各方面都在发生重大变化 ,护理学已成为医学中的一门独立学科。护理工作已不是单纯的执行“医嘱”作辅助诊疗工作 ,而且还要担任与治疗密切相关的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因此 ,本人认为 ,在当前的新形势下 ,探讨并重新估价护理部在医院管理中的职责、作用和地位等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健康教育在综合性医院的地位及管理韩泰生浙江省杭州中西医结合医院310004随着对健康概念认识深化,医学模式逐步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医院从单纯治疗为主转变为预防,保健、医疗的综合性医疗机构。1健康教育在综合性医院中的地位医院作为卫生工作的主...  相似文献   

6.
护理模式的转变与健康教育新起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转变。人民的健康意识提高,对健康教育的要求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7.
随着口腔科学的不断发展,口腔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模式发生转变,心理护理在口腔诊疗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从口腔诊疗工作中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口腔患者就诊前的心理分析和口腔诊疗工作中心理护理的具体应用三个方面具体论述了口腔诊疗工作中的心理护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技的进步,健康理念的更新,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已从理论阶段向实用阶段转化,护理模式已由封闭式转为开放式,即由局部的疾病护理模式转为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分级诊疗是我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但目前我国的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尚不完善,尚未健全规范有效的分级管理模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于2014年建立并启动了健康云平台,并基于该平台开展以全科医生团队为基础的分级诊疗。具体流程为: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为患者提供首诊,疑难问题征求患方意见后,通过医生端APP与综合医院全科医生联系,由综合医院全科医生给出进一步的治疗和检查建议,并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专科会诊/转诊服务。该模式使得各级医疗机构的全科医生合作更紧密,进一步建立了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各级医疗机构的诊疗服务同质化,有利于分级诊疗的持续推进。本文主要对该模式的工作流程及运行情况进行介绍,以期为我国各地区的分级诊疗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优质资源多集中于三级医院,导致分级诊疗难以落实到位,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高要求,因此医药卫生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创新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模式,全面建立成熟完善的分级诊疗制度。医联体模式可以通过整合内部医疗资源,引导优质资源下沉,进而实现分级诊疗的目标。本文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医联体的“专全结合”慢性病管理团队为例,介绍了团队内的综合医院专科医师、社区医院全科医生及健康管理师如何开展医联体特色的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并分析其特点和积极作用,为分级诊疗的全面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从人类亚健康看保健推拿市场蕴藏的无限商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代,即经验医学时代、实验医学时代和整体医学时代,现今正处于实验医学向整体医学的过渡时期,医学模式正随之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和界定也相应发生变化。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下了一个经典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身体、  相似文献   

12.
王柳宁 《柳州医学》2003,16(4):232-233
随着医学模式转变和医院服务功能的扩展,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我院于1995年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以来,以病人为中心,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认识不断加深,使该项工作不断完善,由原来认为是某一科的事,现在已成为全院各科的自觉行为,并贯穿于医疗、预防、护理及管理工作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
吴芹 《卫生职业教育》2011,29(22):13-14
随着医学模式由单一的"生物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环境模式"的转变,医疗服务商品化、诊疗手段物化、医患关系经济化等趋势日益明显,卫生高职教育更应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在学校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活动等方面渗透对学生人文知识、人文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其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医学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也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转变,而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对所有的择期手术患的整体护理,要求护士根据其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需要和病人需求多样  相似文献   

15.
在我看来,“转化型诊疗”的定义很简单,就是强调诊疗者的愿景向满足患者的需求进行有效转变。实际上,它就是发现临床问题,然后由部门研究,最后医院把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所以我们医院的愿景用两句话概括,第一个是“减少患者的痛苦”,另外一个是“改善患者健康”。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肿瘤之一,近年来肝癌领域的研究有较多的突破性进展,这对肝癌的临床诊疗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结合肝癌临床诊疗的现状以及研究领域的进展对《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版)》(以下简称指南)的要点进行解读,旨在推动肝癌临床诊疗模式更新,规范肝癌诊疗行为,提高肝癌的临床诊疗效果,早日实现本指南所提出的实现《“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中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高职高专护理教育改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由功能制护理向系统化整体护理过渡,这些转变赋予了护理职能新的内涵,护理工作内容从对病人的护理扩展到对健康的维护和促进,从对个人辐射到群体,从医院延伸到社区和家庭,这些使护理教育面临新的挑战。近几年来,高等护理人才需求量大增,高职高专护理教育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婷红  沈玫庭 《新疆医学》2009,39(4):136-137
医学模式转变,我国医疗卫生工作将突出预防与保健为主,与之相对应的基层医院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即由单一的医疗型向预防保健型转变。随着基层医院服务模式的改变,健康教育逐渐成为基层医院服务于患者及健康人群的主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 探究与展望互联网在建立和完善肿瘤诊疗体系中的应用前景。方法/过程 通过文献调研法和实地调研法,从肿瘤早期筛查、肿瘤慢病管理、肿瘤循证多学科诊疗、肿瘤康复及肿瘤辅助诊疗平台的搭建5个维度深入探析。结果/结论 互联网诊疗模式在肿瘤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方面使患者获益;“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管理及院外随访与宣教,可有效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曹军华  赵霞  徐敏 《新疆医学》2006,36(3):182-184
医院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的必然产物,也是医院由单纯治疗服务向预防、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保健服务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转变的重要手段。我国目前正在由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向以病人为中心和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转变,整体护理的突出内涵是满足病人的身心整体护理需要,减轻痛苦,维持生命,增进健康。因而,护士必须首先通过评估确定病人的健康问题,并为之解决以满足病人的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