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在早期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对糖尿病早期诊断的价值,分析了90例糖耐量检测空腹血糖〈7.0mmolL/L且临床无典型糖尿病症状者餐后2小时的血糖水平。结果显示上后2小时血糖≥11.1mmol/L者占82.2%。,提示:餐后两小时血糖测定在早期糖尿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460例老人体检者的空腹。餐后二小时血糖浓度的测定分析。提高对糖尿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460例空腹和餐后二小时血糖的浓度.结果餐后二小时血糖测定值在糖尿病诊断上明显高于空腹血糖.结论在糖尿病的诊断上应对患者进行空腹和餐后二小时血糖同时监测,以免在糖尿病的诊断上出现漏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进一步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100g馒头餐试验,对8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清胰岛素值进行测定。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采用稳态模型(HOMA-β和HOMA-IR)进行计算。结果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均与HOMA-IR(分别r=0.364,P<0.01;r=0.312 P,<0.01)和糖化血红蛋白(分别r=0.358,P<0.01;r=0.344,P<0.01)呈正相关,与HOMA-β呈负相关(分别r=-0.442 P<0.01,r=-0.311 P<0.01)。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r=0.814 P<0.001)。结论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和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对空腹血糖有着较大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 2 h血糖水平的比较 ,以了解餐后 2 h血糖水平在早期发现2型糖尿病人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863名社区健康查体者作空腹和餐后 2 h血糖水平测定。结果 健康人空腹、餐后 2 h血糖水平无明显差异 ( P >0 .0 5 )。餐后 2 h血糖异常为 3.0 % ,高于空腹血糖的 0 .0 0 6%。结论 检测餐后 2 h血糖可以早期发现 2型糖尿病人 ,是发现隐性糖尿病人的简单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6.
以往大多数的医生和病人只把空腹血糖作为诊断和疗效监测的惟一指标。实际上 ,餐后 2小时血糖是诊断的金标准 ,是评估疗效的真正尺度。回顾我院诊治的 10 6例患者 ,研究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取 10 6例全部空腹血糖≤ 14 0mg/dl的Ⅱ型糖尿病患者 :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 2小时血糖诊为糖尿病者 3 2例 ;空腹血糖控制良好者 74例。其中男 4 7例 ,女 5 9例 ;年龄 4 1~ 80岁 ;病程最长者 3 0多年 ;有并发症者 4 6例。研究方法 :空腹血糖控制良好的 74例患者酌情测餐后 2小时血糖 3~ 5次 ,取平均值 ,再按病程划分 5个阶段。结果 :见表表  1 0…  相似文献   

7.
雷建辉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9):196-197
工作中发现有些糖尿病病人对于血糖浓度的控制及糖耐受情况的监测常会用到餐后2小时血糖这个概念,大部分病人都简单的以为餐后2小时血糖就是吃饭后2小时的血糖浓度。导致对诊断、观察治疗效果、及时调整降糖药物等一系列的后续工作不能给以正确的检验数据。  相似文献   

8.
2002年以来我们在应用磺脲类及二甲双胍类的基础上,对42例患糖尿病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不佳的36例患者采用倍欣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Ⅱ型糖尿病患者36例,均符合1999年W H O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43岁,平均年龄59岁  相似文献   

9.
邹春霞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6):135-136
目的探讨餐后2h血糖水平对于诊断糖尿病的意义。方法选择1047例糖尿病疑似患者进行口服糖耐量试验。结果分别以餐后2h血糖及空腹血糖水平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进行比较。以餐后血糖为诊断标准仅为以空腹为诊断标准漏诊率的1/8。结论2hPG做为诊断标准更有利于患者及早发现、控制糖尿病,也更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临床常以空腹和餐后2h血糖水平作为糖尿病诊断、病情判定、治疗指导的依据[1]。许多患者在抽取餐后2h血糖后还需继续输液治疗。传统做法是先在肘部大血管采血后,再在手背上进行输液,这样既费时,又费注射器,且患者饱受两针之苦。我科自1992年7月至今采用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餐后2h血糖(2hPBG)较空腹血糖(FBS)在体检中筛查糖尿病(DM)的价值。方法对2011年1~12月在我院体检中心同时进行FBS和2hPBG检查的6468名学校工作人员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468名体检者的2hPBG有5448人(84.2%)正常,743人(11.5%)为糖耐量异常(IGT),277人(4.3%)DM可疑。6468人的空腹血糖受损(IFG)中有6060人(93.7%)正常,218人(3.4%)是IFG,190人(2.9%)DM可疑。分别用FBS和2hPBG来判断DM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值191.4882,P〈0.01);2hPBG达到DM诊断标准的277人中,只有134人(48.4%)FBS同时达诊断DM的标准。190名FBS达到DM诊断标准中有134人(70.5%)的2hPBG达到诊断DM,有41人(21.6%)是IGT,余15人(7.9%)2hPBG正常。结论在体检中,2hPBG检查较FBS检查能筛查出更多的DM及DM过渡状态(指IFG和威IGT),前者体检价值更大,值得临床和保健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石玉明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4):182-183
目的:探讨对高危人群诊断2型糖尿病时准确把握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的意义。方法: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对临湖镇两个社区500例40岁以上女性分别监测空腹血糖与餐后2小时血糖各1次。结果:在糖尿病早期,主要是餐后血糖增高,空腹血糖大多为正常或正常高限,不做餐后血糖或葡萄糖耐量试验(0GTT),必将漏诊上述部分患者。结论:及早发现糖尿病,必须对高危人群做OGTT试验,餐后2小时血糖检查实际上是一种简化的OGTT试验,由于这种方法较OGTT试验抽血次数少,简单易行,易于接受,是筛选和发现空腹血糖正常的糖尿病患者的最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前2型糖尿病发病呈增高趋势,在我国仍将以每年6%的速度增长,糖尿病的并发症已成为危害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而2型糖尿病通常由于胰岛素抵抗使得其发病隐袭,通常经过IGT阶段,且大多数无症状老年糖尿病患者表现为负荷后高血糖[1]。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对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2月至2011年8月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和郑州市中心医院检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餐后2h血糖(2h-PG)的738例临床资料完整的、HbAlc在5.4%~7.0%的就诊者入选该研究,采用ROC曲线确定HbAlc预测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的诊断界点。结果:以FPG≥7.0mmol/L和(或)餐后2h-PG≥11.1mmol/L为诊断DM的金标准作ROC曲线,HbAlc=6.35%为诊断DM的最佳阈值,此切点敏感度0.698,特异度0.680,阳性似然比为2.18,阴性似然比为0.44。以FPG6.1~6.9mmol/L和(或)餐后2h-PG在7.8~11.1mmol/L作为诊断糖调节受损的金标准作ROC曲线,HbAlc=6.0%为诊断糖调节受损的最佳阈值,此切点敏感度0.646,特异度0.659,阳性似然比为1.89,阴性似然比为0.54。结论:用HbAlc诊断糖尿病敏感度中等,诊断糖调节受损敏感性不高,联合实验有助于提高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6.
彭方书  张彤  吕燕  王刘玉  宋成 《甘肃医药》2020,(5):411-412+415
目的:血糖监测评估餐后有氧运动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疗养康复中心住院的老年T2DM患者32例。餐后高血糖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于早晚餐后45分钟进行有氧运动(快走或慢跑),每次持续45分钟,每周≥3次,疗程24周。运动治疗前后均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进行72h监测,期间监测患者第二个24h(d2)的三餐后2h平均血糖水平(2h MBG)、餐后2h内的最高血糖(2h HBG)、餐后2h内的最低血糖(2h LBG)和24h平均血糖水平(24h MBG)。同时生化检测患者空腹血糖(FPG)、三餐后2h血糖(2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患者有氧运动治疗前后,d2三餐后2h MBG、2h HBG、2h LBG以及24h MB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PG、三餐后2h PG、HbA1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予以GMS及餐后有氧运动(早、晚各一次/天)能有效降低餐后血糖,步行(快走或慢跑)是其进行有氧运动的最佳运动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与空腹血糖反映的基础水平不同,餐后血糖反映机体血糖的最高水平。研究发现,餐后高血糖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因此控制餐后血糖具有积极的意义。控制餐后血糖对整体达标的影响是值得关注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进食富含膳食纤维魔芋后血糖的变化特点,为有效指导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某医院内分泌门诊和住院糖尿病患者30例,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进行血糖观察。第1天选取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测定他们的空腹血糖,进食含50g碳水化合物的白面馒头,测15、30、45、60、90和120min的血糖。第2天自身对照,测定空腹血糖,进食含50g碳水化合物的白面馒头和100g魔芋,测15、30、45、60、90和120min的血糖。结果:进食含50g碳水化合物的白面馒头和100g魔芋后,患者30、45、60和90min血糖与对照进食含50g碳水化合物的白面馒头比较,血糖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进食膳食纤维(魔芋)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的高峰值和餐后2h的血糖值,减少餐后血糖的波动。  相似文献   

19.
何兴华 《西部医学》2006,18(2):199-199
空腹血糖检查能发现漏治的中晚期糖尿病患者,这也为人们所了解和重视;但有相当多的糖耐量减低者症状尚不明显的早期糖尿病患者却难免漏诊。因糖尿病早期虽然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受到了轻度损害,但胰岛素的基础分泌尚能控制空腹状态下的血糖,使其保持在正常范围内。由于进餐后饮食被胃肠道消化吸收,血中葡萄糖含量显著升高,对胰岛素的需求量也相应增大;对胰腺功能受损或缺陷,胰岛储备功能减弱,胰岛素分泌量不足以代谢体内摄入的碳水化合物的人,餐后血糖水平就会较正常人升高。空腹血糖正常,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mmol/L时,即可诊断…  相似文献   

20.
餐后2 h血糖的测定与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相比具有测定简单和病人痛苦少的优点.而OGTT是一种葡萄糖负荷试验,用以了解机体对葡萄糖的调节能力,协助诊断糖代谢紊乱的疾病.但与之相比其能否真实准确反应机体对葡萄糖的调节能力还未见报道.因此,我们找了一组对象,对餐后2 h血糖测定的临床应用进行评价.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