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 77颗离体牙根管数目的检查 ,对近中颊根第二根管口 (MB2 )与近中颊根管口(MB)腭侧根管口 (P)的相对位置分布的规律进行观察分析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 77颗上颌离体牙 ,其中上颌第一磨牙 35颗 ,上颌第二磨牙 4 2颗 ,截冠后寻找近中颊根及其第二根管 ,并取得上颌恒磨牙根管口间距及根管口连线夹角等数据。结果 上颌第一、二恒磨牙近中颊根存在第二根管的有 36颗 ,占总数的 4 6 .75 % ,其中有1 5颗牙近中颊第二根管钙化不通 ,2 3颗牙近中颊根的第二根管口位于腭侧与近中颊第一根管口连线的近中处 ,近中颊根管口至近中颊第二根管口的距离为 1 .2 8± 0 .35 mm ,腭侧根管口至近中颊根管口的距离为 2 .98± 0 .4 7mm ,近中颊第二根管口至 P- MB线的垂直距离为 0 .6 3± 0 .1 2 mm,P- MB线与 MB- MB2 线的夹角为 2 5 .1 4°± 8.0 3°。结论 在上颌恒磨牙根管治疗时应注意根管系统的变异 ,改进开髓洞形 ,掌握查找近中颊根第二根管方法 ,以免遗漏根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显微超声技术在在治疗上颌第一恒磨牙近颊根管的应用。方法以112颗上颌第一恒磨牙为研究对象,开髓后探查近颊第二根管(second mesiobuccal root canal,MB2),未能发现MB2者在牙科手术显微镜下(dental operating microscope,DOM)采用超声技术探查MB2根管口。结果上颌第一恒磨牙近颊第二根管肉眼下探查发现率为32.1%,使用显微镜后MB2的发现率为75.9%。结论显微超声技术有助于发现较隐匿的MB2根管口,对于完善根管治疗具有较大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的临床治疗。方法在进行根管治疗的42颗上颌第一磨牙上采用小号K锉和15%EDTA液探查MB2根管,然后预备和根充根管。结果在32颗上颌第一磨牙上发现MB2根管,发现率为76.19%,根充24颗,占57.14%。结论上颌第一磨牙MB2根管发生率高,根充MB2根管是对上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上颌第一、二磨牙近颊根扁弯,根管系统解剖复杂,常有两个根管,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细弯,根管口隐蔽,临床治疗容易遗漏,多项临床研究表明,上颌磨牙近颊根的治疗难度相对较大,MB2遗漏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多项离体牙研究表明似MB2高比例存在,但临床发现率和治疗率相对较低,本文就上颌磨牙近颊根在髓腔的解剖定位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治疗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从而消除已进行不完全根管治疗的上颌第一磨牙的不适感。方法在42颗有不适感的上颌第一磨牙上,寻找并根充MB2根管。结果有32颗上颌第一磨牙根充了MB2根管,不适感消失了,有效率为76.19%。结论根充MB2根管是对上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上颌第一恒磨牙第二根管(MB2)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接受第一恒磨牙根管治疗患者86例,治疗前摄X线牙片,揭顶后采用斜四边形开髓口,探查根管,若肉眼下不易查找可配合使用根管显微镜.采用逐步后退法预备根形,常规牙胶尖充填根管.结果 该组86例上颌第一恒磨牙发现MB2 58例,55例MB2位于近中颊根与腭根假想连线的近中侧,经根管治疗30 d后有MB2的根管治疗有效率为93.10%,无MB2的根管治疗有效率为100.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377、11.924,均P<0.05).结论 MB2在上颌第一恒磨牙的发生率高,治疗时选择斜四边形的开髓口,再应用根管显微镜提供清晰视野的优势,有助于提高MB2的发现率,提高根管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透明技术研究上颌第一恒磨牙根管形态。方法:收集离体上颌第一恒磨牙90颗保存在10%的福尔马林液中,将离体牙制作成透明标本,按Vertucci的标准对根管分类并记录根尖孔数目。结果:上颌第一恒磨牙均为三根牙。所有的腭根及绝大多数的远颊根(97.78%)为单根管。近颊根单根管率为22.22%,双根管率为73.34%,三根管率为4.44%,以Ⅱ型和Ⅳ型根管最为普遍。管间侧支在近颊根多见,侧支根管多见于根尖1/3。结论:上颌第一恒磨牙近颊根多根管率较高(77.78%),掌握其解剖形态对提高根管治疗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药科学》2016,(6):200-202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研究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的形态及其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的发生率。方法随机选取150例患者共计300颗患牙的CBCT影像,按年龄分为三组,观察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的形态,统计MB2检出率,MB2左右对称检出率,并比较MB2检出率和年龄间的差异。结果 MB2检出率为52.0%,左右对称检出率为42.9%,20~39岁年龄组的MB2检出率为82.0%,随着年龄的增加,MB2检出率明显降低,不同年龄组的MB2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颌第一磨牙MB2有较高的发生率,CBCT可用于上颌第一磨牙根管形态的观察,能有效检出上颌第一磨牙MB2。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文将探讨上颌第二磨牙第四根管口解剖定位,从而提高临床根管治疗效果,最终提高牙病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将100颗上颌第二磨牙标本进行预处理后,使用游标卡尺对标本各不同部位距离进行测定,之后使用日本Olympus耳鼻喉内窥镜系统对标本进行观察,并垂直于标本髓室底拍摄各髓室底图,将所拍摄图像存入计算机内进行角度测量。结果100颗上颌第二磨牙标本发生第四根管口几率为39.00%、发生腭侧根双管几率为1.00%;上颌第二磨牙第四根管口位于近中颊侧(MB)根管口舌侧,腭侧根管口中心点到近颊根管口中心点连线(MB—P)近中。结论对患者进行上颌第二磨牙第四根管口明确定位,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根管治疗失败率,最终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上颌第一磨牙是主要的咀嚼牙齿,是临床上常易患牙髓病,根尖周病的牙齿之一,因其解剖结构、尤其是根管结构较为特殊及复杂,为临床上治疗带来了许多不便,我院从1997年初至今采取塑化根充联合治疗上颌第一磨牙的牙髓病、根尖周病186颗患牙;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上颌第一磨牙根管解剖特点 上颌第一磨牙通常情况下由三个牙根组成。两根在颠侧,一根在舌侧,舌侧牙根即腭侧牙根最大,远中颊根一般较近中颊根短小。一般为三根三管,也有三根四管等。腭侧根管较直,较粗大,近远中须根管较细小,弯曲,有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上頜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 MB2)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8年至201 1年收入我院的40例发现MB2根管的上颌第一磨牙病变患者进行根管治疗.结果 40例患者有效33例,显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40例患者治疗前有疼痛反应的例数为28例,占70%,治疗后为3例,占7.5%,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 做好术前检查,术中仔细探查,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根管治疗,可以提高MB2根管的治愈率,降低患者疼痛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国人上颌第一恒磨牙近颊根的形态特点。方法:将110个中国人离体上颌第一恒磨牙制作成透明牙,5倍放大镜下按照Vertucei分类法观察近中颊根根管形态特点。结果:上颌第一恒磨牙近颊根根管形态1—1型、2-1型、1-2—1型、2—2型、1—2型、2-1—2型和其他型分别为32.7%、36.4%、5.5%、19.1%、3.6%、0.9%和1.8%,近颊根双根管发生率为65.5%。结论:近颊根的形态比较复杂,双根发生率超过50%,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三种不同根管预备技术在磨牙根管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比较逐步后退法、逐步深入法、平衡力法三种不同根管预备技术在磨牙临床根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门诊上颌第一恒磨牙患急慢性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等需要做根管治疗的病例120人,120颗患牙,按就诊顺序分成三组,每组40人,分别采用逐步深入法、逐步后退法及平衡力法进行根管预备,观测记录根备操作时间和根备过程中的断针、侧穿、台阶形成及后续的根管充填情况.以根备效价分值作为评价根备效率和效果的客观指标.结果 三种根备技术的效价值大小依次是平衡力法、逐步深入法、逐步后退法,但三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0.0 5).结论 使用平衡力法进行磨牙根管预备效率高、效果好、严重并发症少,在临床上可作为磨牙尤其是弯曲根管预备的首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的发生率、临床诊断和方法.方法 通过对130例下颌第二磨牙拍摄术前X线片和术中根管探查,按照Melton标准诊断C形根管;采用机用镍钛器械,用"拉网法"进行根管设备,次氯酸钠超声冲洗,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充填根管.记录C形根管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根据治疗前、中、后的X线光片评价根管预备和充填的效果.结果 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的发生率为26.9%.79.6%的C形根管患牙X线片表现为锥形融合牙根,20.4%表现为近远中独立牙根;所有惠牙均无根管内并发症发生,治疗效果理想.结论 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主要存在于融合牙根,根管探查结合X线片可诊断C形根管;采用机用镍钛器械,"拉网法"进行根管预备,次氯酸钠超声冲洗和垂直加压技术充填根管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上颌第二磨牙根管的解剖形态及其变异情况。方法收集86个上颌第二磨牙,肉眼及放大镜下观察其根管口的数目,不锈钢K锉扩锉根管至根尖孔,肉眼下观察其根尖孔开口位置并测量其牙根和根管长度。结果肉眼下及放大镜下检出上颌第二磨牙双根管口者均为9.3%;肉眼下及放大镜下检出上颌第二磨牙三根管口者分别为84.9%和74.4%(P<0.05),检出四根管口者分别为5.8%和16.3%(P<0.05),76.7%的根尖孔为侧方开口,根管长度小于牙根长度。结论在放大视野下,可提高上颌第二磨牙的根管口检出率,了解上颌第二磨牙根管解剖形态,可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谭小兵  徐静舒  肖艳 《天津医药》2014,42(11):1118-1120
【摘要】 目的 研究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患者下颌第 2 恒磨牙 C 型根管的发生率并比较其一次性或两次性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方法 选取本院口腔内科就诊患者 260 例下颌第 2 恒磨牙, X 线牙片和临床检查分析 C 型根管及各型发生率; C 型根管患牙随机分为 A、B 2 组, 分别进行一次性和两次性根管治疗, 6 个月后比较 2 组成功率。 结果 260 例中有 80 例为 C 型根管, 发生率为 30.77%; 术前 X 线检查发现 2 组患牙共有Ⅰ 型 25 例(31.25%), Ⅱ 型 32例(40%), Ⅲ 型 23 例(28.75%); 改良 Melton 分类法发现 C1 型 17 例(21.25%)、C2 型 39 例(48.75%)、C3a 型 13 例(16.25%)、C3b 型 11 例(13.75%), C4 型 0 例; 术后 6 个月 A 组成功率为 78.94%(30/38), B 组成功率为 81.08%(30/37), 2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我院患者下颌第 2 恒磨牙 C 型根管较常见, 一次性根管治疗可用于下颌第 2 恒磨牙C 型根管系统。  相似文献   

17.
赵炬 《安徽医药》2013,17(11):1942-1944
目的为了报道上颌磨牙解剖的多样性。方法该文描述了4例具有双腭根的上颌磨牙的治疗过程,其中有3例使用镍钛器械,1例使用ISO不锈钢手用器械。回顾了其它上颌磨牙解剖变异性的病例研究。结果在上颌磨牙的治疗过程中需注意上颌磨牙的解剖结构的变异。结论对于牙齿解剖结构多样化的掌握,是成功进行牙髓治疗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根管预备方法对老年人磨牙根管治疗期间急症发生率的影响,为临床推广提供事实依据。方法将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408例来本院口腔科行磨牙根管治疗的老年患者,分为研究A组和对照B组,每组204例,A组采用改良双敞法预备根管,B组采用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记录相关因素,比较各组EIAE发生率。结果研究A组EIA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磨牙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比例高于上颌磨牙,死髓牙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比例高于活髓牙。结论采用改良双敞法进行根管预备能一定程度上降低老年人磨牙EIAE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