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伤寒微旨论》是宋代医家韩祗和代表作。《四库全书提要》云:"祗和实北宋名医,以伤寒为专门者。特《宋史·方技传》不载,其履贯遂不可考耳。"历来医家对其作者都不能详释,但对《伤寒微旨论》却多有褒扬。有学者指出:"韩氏的伤寒学术思想可概括为:论伤寒之病机,以经络释六经;重脉象之辨证,言  相似文献   

2.
《伤寒微旨论》(以下简称《微旨》)系北宋名医韩祗和所撰,大约成书于公元1086年(哲宗元年)。比庞安常《伤寒总病论》早十四年,比朱肱《类证活人书》早二十二年,是现存的第一部《伤寒论》发挥本参考书。原书早已散佚,后人根据《永乐大典》中散见的内容采掇荟萃复辑成书,清代至民国年间曾多次刊印。微者,不明也;旨者,意也。韩氏以微旨命题立论,以示其书重在阐发《伤寒论》未尽之义。《微旨》分上下两卷,每卷七篇,从伏气温病、伤寒辨脉、汗下温中大法,以及蓄血、阴黄、  相似文献   

3.
论寒温一体     
伤寒、温病学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术派别中的两个流派,其学术思想是千古之龟鉴、后学遵循之圭臬。为伤寒、温病导流引源,伤寒出源于《内经》,温病亦布委于《内经》,其发展经历两个阶段,即寒温未分化阶段与寒温分治阶段。《内经》关于伤寒、湿病的论述,散见于《素问》的“热论”、“刺热论”、“评热病论”、“六微旨大论”、“阴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迄今已近两千年,虽饱经风霜,其全貌已难得一见,然其仅存部分也足已名垂青史,载入史册。《伤寒论》宗内难之旨,开辨证论治之先河,极大的发扬和继承了内难的六经理论。仲景阐释六经病证理论之慎思缜密,前后一贯,一气浑成,字字珠玑,言之凿凿,犹如道之一以贯之,而浑然天成。六经实乃《伤寒论》之魂、之根,凡读伤寒者,无不于此致力,凡注伤寒者亦不于此致力。为学问者当做到正本清源,六经好比《伤寒论》之根本源流,最需精研深思,融会贯通,不可走马观花,不求甚解,否则最终只得窥其皮毛,不明精旨。后世虽经诸家论辩,终未能尽善人意,虽穷经皓首,亦难领略其真谛哉!以诸医之大贤,尚且如此,则吾岂敢妄论。故严守《内经》、《难经》精旨,立足《伤寒论》原文,以期极近仲景原义,旨在探析与《伤寒论》密切关联的诸多要素,仿孔圣之"述而不作",摆事实,讲道理,力求客观准确,于医中圣人之本旨,心向往之。  相似文献   

5.
近代名医张锡纯,勤于实践,博学多闻,虽非治伤寒之大家,然对于仲景学说精心研读,推崇备至,理论遵仲景之旨,治法多所创见,临证灵活变通,颇启后学。兹就其治伤寒之学之特色,浅析于后。1推崇仲景,首发伤寒要义张氏治伤寒之学,既非名家,亦无专著。其对《伤寒论》的研究和临证心得,主  相似文献   

6.
探讨宋代医家韩祗和今本《伤寒微旨论》之外的佚文。其内容散见于明代刘纯《伤寒治例》、朱橚《普济方》、王肯堂《伤寒证治准绳》、汪机《伤寒选录》、张卿子《张卿子伤寒论》、清代陆懋修《伤寒论阳明病释》、沈金鳌《伤寒论纲目》等医著中。经比较对照有些确属韩氏佚文,从内容看有些是对《伤寒论》原文的注释,故不能排除韩祗和或著有除《伤寒微旨论》之外医著的可能。沈金鳌《伤寒论纲目》所谓的韩氏注文,大多为张冠李戴需要正本清源。有些文字尚无出处需进一步考证。  相似文献   

7.
韩祗和名考及其伤寒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祗和是北宋时期的医学家 ,也是现存宋代研究仲景伤寒学说著作之中最早、成就最突出的医学家 ,他的学说对其后的庞安常、朱肱、刘河间、王好古等伤寒大家 ,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伤寒微旨论》在明清之际曾经一度失传 ,《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之中将其辑出。其后 ,《伤寒微旨论》才又在医学界流传开来。因而韩祗和对伤寒学术的贡献 ,研究的学者与论著均较少。笔者初步探讨如下。1 韩祗和的生平里贯在历代有关北宋名医韩祗和姓名的多种文献记载中 ,将其名字或写作“祗 (zhi支 )和” ,或写成“礻氏 (qi其 )和” ,未能统一。如 …  相似文献   

8.
“温病”之名,首见于《内经》。考《六元正纪大论》即有“民疠温病”“温病乃作”诸论。而《难经》则阐发《内经》之旨,提出“伤寒有五”,将多种热病统于广义伤寒之内,张仲景继承内、难之旨,著《伤寒论》,虽涉及温病、风温之名,但欠详尽。其后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后人根据实践所得,把温病、热病、湿温,从伤寒范畴中分离出来,  相似文献   

9.
吐法亦名撩痰,其主治正如《内经》云:“其高者,因而越之”,①王冰曰:“上盛不已,吐而夺之”,②又曰:“上盈不愈者,吐而夺之,此病乃瘳。”③例如汉代张仲景用葱豉汤引吐,治伤寒头痛;用栀子豉汤引吐,治伤寒发汗吐下后的虚烦不得眠、反复颠倒、心中懊憹;用瓜蒂散引吐,治宿食在上脘及中暍、酒疸等证。张子和遵《内经》之旨,继前贤之法,擅长汗、吐、下三法。  相似文献   

10.
标本中气和伤寒六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兹就标本中气和伤寒六经的关系论述如下:《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又:“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本标不同,气应异象。”《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少阳太阴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虽以“伤寒”二字名其书,但其中不仅论及伤寒,而且论及中风、温病、风温、风湿、痉、湿、暍病等,可见它是包括六淫疾病在内的。一般认为,六气为正,人赖以生;六淫为邪,人感则病。但六气(淫)有内外之别,必须明确。如《素问·五运行大论》:“寒暑燥湿风火,在人合之奈何?”《素问·六微旨大论》:“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太  相似文献   

12.
广东近代名医苏世屏的《金匮要略原文真义》发扬仲景杂病学术,是重要的《金匮》文献。其学术特点有如下几点:逐节串注,直贯全论;对比串解,贯通前后明经义;论《金匮》与《伤寒》为虚邪与正邪之异;悟仲景言外之旨,举一反三论病。  相似文献   

13.
叶天士既是温病大家,又是伤寒大家,其在遵循经方原旨的基础上,结合地域特点、气候运气及病证等灵活变通,又与仲景有异,用药亦别具特色。本文通过分析《临证指南医案》中叶氏化裁应用乌梅丸规律,窥其思求经旨,演其所知之特色,以期为现今临床运用乌梅丸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伤寒例》一卷,究竟为孰所作,至今仍是悬而未解,聚讼不休。自明·方有执侈言错简,删去《伤寒例》;清·喻昌“爱礼存羊”取之以一一驳正,详辨叔和之伪,多数医学家以为《伤寒例》出自叔和手笔,非为仲景原文。但亦有特异说者。今不论《伤寒例》为南阳之旧,还是叔和所补,仅对《伤寒例》在“伤  相似文献   

15.
<正>葛根汤源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具有解肌发表功效。长久以来,大多医家将该方视为麻黄汤、桂枝汤之类方,然伤寒之方并非专为伤寒而设,若仅从太阳伤寒着眼,将本方视为解表之剂,其应用则窄矣。该方配伍巧妙,有疏通经络、调畅经脉血气、润燥生津之功,经后世医家探求发挥,主治病症之多、适用病证之广,远超太阳伤寒病之范围。笔者临证喜用《伤寒论》方治疗内科杂病,尤以葛根汤为最,且遵仲景之旨,灵活化裁,将其用于治疗  相似文献   

16.
韩祗和在《伤寒微旨论》中指出伏气温病的病机为"内伏之阳被寒毒所折于骨髓",从病因学角度突出外感疾病的温热特性,并创辛凉透表之治则。用药主张辛凉宣透、清解郁阳;辛苦寒并用、表里双解;益气滋阴、扶正解表。其学术思想在温病学萌芽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温病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喻嘉言对伤寒学术的贡缺,集中反映在《尚论篇》中。喻嘉认为 《伤寒论》历遭劫火,其篇先后差错不全,故在条文绝序方面,偶三纲之说:对仲景原文的阐释,明辨详尽,类证汇聚,深透仲景之旨,且富有创见。喻嘉在临床用药方面亦得心应手,遵循“法随证立,方随法出”。  相似文献   

18.
喻昌,字嘉言,明末清初著名医家,因新建曾名西昌。故晚号西昌老人,其传世之作主要有《尚论篇》、《寓意草》、《医门法律》,后世合称《喻嘉言医学三书》。《尚论篇》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喻昌治伤寒的思想,分为两部分。即《尚论张仲景伤寒论三百九十七法》和《伤寒尚论后篇》。本文意欲从尚论少阴经证治以窥喻昌治伤寒之旨。  相似文献   

19.
《素问·六微旨大论》讲五运六气之旨。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天人相应,于人体亦是如此,脏腑五行,相互关联,无克亦无生,亢害承制,制则生化,即"动变制化",其维持着机体内在机制平衡。此思想利于我们临床更好地辨证施治疾病,启迪治病思维,洞开疾病辨治思路。要道必行,以求桴鼓相应。  相似文献   

20.
万晓刚 《国医论坛》1996,11(1):38-39
庞安时,末·扶州袂水(今湖北稀水)人。少时即喜医方,名顾谁甫请医。担研伤寒,炒得长沙遗旨。其学术思想,上承《内》、《难》,分涉诸家,阐发伤寒,推论温病,每多灼见.其著述有《伤寒总病论》及《难经群》,后者已快.今据《伤寒总病论》浅论其温病学术思想,以就教于贤达之士。且对江病病国的认识庞氏对温病病因的认识,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方面。1.1庆气致病《素向·生气通天伦》“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说.乃湿病伏气病因学说之滥施。《备急于金要方》载列、品》文:其毒成于肌骨中,至春变为温病,至更变为暑病……是以辛苦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