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2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2004—05/2008-10采用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20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I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50例,女70例,年龄14~82(平均49.53)岁。CT或MRI检查示L2~3、L4~5、L5S1多节段突出3例,L4~5、L5S1双节段43例,  相似文献   

2.
胡婵 《医学临床研究》2013,(8):1662-1663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索其最佳护理方案。[方法]对1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消融术患者,加强术前准备及心理支持护理,术后指导正确体位、严密护理及健康教育,出院后进行临床疗效及主观满意度等方面的随访。采用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系统(VAS)分别在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进行评价,对比计算改善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时VAS评分为(2.13±3.18)分,明显低于术前的(7.93±1.16)分,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1例患者中“优”79例,“良”36例,“可”14例,“差”2例,优良率87.8%。[结论]严密观察、正确的康复护理是确保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4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病变节段分布及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的疗效。方法:对行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的14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病变部位好发于L4~5和L5~S1,以单节段为主,其次是双节段,三节段和四节段很少见。L3~4、L4~5和L5~S1发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57.0±2.0)、(46.4±2.9)和(42.8±2.8)岁。中央型、后外侧型、突出型、脱出型、游离型和合并侧隐窝狭窄者好转率分别是70.0%、74.1%、69.1%、74.7%、77.9%和76.0%。结论:LDH大部分发生在低位腰椎,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向高位发展的趋势。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对各种类型的LDH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2003-09~2006-12我院共行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70例,辅以正确、合理的功能锻炼,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0例,男44例,女26例,年龄22~55岁,病程3个月~4 a。均经CT或M R I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均经保守治疗效果欠佳。本组均有腰痛伴一侧或双下肢痛,直腿抬高试验均<60°。臀肌、腓肠肌等不同程度萎缩18例,脊柱侧弯14例,本组均在手术后24 h开始实施功能锻炼,住院时间22~41 d,平均31 d。治愈58例(占82.9%),好转12例(占17.1%)。1.2功能锻炼指导1.2.1功能锻炼原则先慢后快,先小幅度后大幅度,先局部,后整体,先轻后重,…  相似文献   

5.
侧后路经皮椎间孔内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侧后路经皮椎间孔内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方法]总结25例侧后路经皮椎间孔内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的护理配合,包括围手术期护理,术前准备,术中护士的配合,术后仪器和器械的清洁、保养与灭菌.[结果]全部手术顺利,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认为做好充分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准备、熟练掌握专科...  相似文献   

6.
人工髓核假体置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已在临床初步开展起来的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远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分析其对策。 方法:纳入2002-02/2004-08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脊柱骨病外科采用单枚人工髓核假体置换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8例,获得24~48个月随访患者75例,按平均随访时间达24,36,48个月,分为24个月组(n=30),36个月组(n=23),48个月组(n=22)。选同期采用单纯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评估各组术后临床疗效,主观症状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0%表示正常,越接近100%则功能障碍越严重)和Prolo功能评分表(小于或等于5分为差,6~7分为中等,8~10为优)评价,分析术后影像学检查并测量手术节段活动度和椎间隙高度变化情况,同时观察假体位置情况,腰椎MRI观察假体位置和软骨终板的信号变化情况。腰椎活动度=(腰椎中立角度-前屈角度)+(后伸角度-腰椎中立角度)=后伸角度-前屈角度;为消除X射线放大率的影响,椎间隙高度变化情况采用病变椎间隙后缘高度与上位椎体中部矢状径的比值表示。 结果:75例获得24~48个月随访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48个月组2例、36个月组1例发生假体脱出,二次手术取出。其余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疼痛消失。②24,36,48个月组及对照组术后末次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14.2%,52.1%;15.5%,55.2%;15.1%,53.6%;15.5%,51.5%;P〈0.05)。③24,36,48个月组及对照组术后末次Prolo能评分均较术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8.5,4.6分;8.6,4.5分;8.7,4.3分;8.4,4.2分;P〈0.05)。④24,36,48个月组同期手术节段腰椎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⑤24个月组手术节段椎间高度较术前降低约4%、36个月组降低约12%、48个月组降低约18%、对照组较术前降低约25%,各组术前和术后椎间隙高度比值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⑥主要并发症:早期出现术后一过性腰痛24例,假体脱出3例。中、远期发现假体下沉32例,软骨终板损伤39例。 结论:单枚人工髓核假体置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远期随访临床疗效肯定,但存在较严重并发症,应慎重开展此项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根据椎间盘突出部位与程度,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26例。结果 26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4个月,优良率92.3%。结论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复杂,强调早期手术及术中注意保持脊柱稳定性,术中仔细探查椎管和切除突出的髓核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PLD是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手段,在临床上取得了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1994-2005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2例实施了该项技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MAST QUADRANT可扩张管通道微创手术系统是一种新型的脊柱微创手术操作系统,我科2008-02-2009-12运用MAST QUADRANT可扩张管微创手术系统辅助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6例,现将围手术期护理的一些心得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椎间盘摘除术(PLD)联合椎间盘热修补术(IDET)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共治疗276个椎间盘。分析临床疗效以及适应证和禁忌证。结果:术后3个月随访,显效率85.3%,有效率9%,无效4.8%。结论:两种介入技术的结合,互补其不足,既能开口减压又保持保持脊柱的稳定性。创伤小,安全性高,住院时间短,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51例经CT或MRI检查证实为腰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在CT引导下在突出间盘内及神经根周围注射臭氧。结果:51例患者治疗后随访3-6个月,总有效率达85.71%,显效14例(27.45%),有效29例(56.8%),差9例(17.6%),无任何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CT引导下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简捷、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并不少见,但在磁共振成像检查问世以前,较难发现,其表现类似冠心病,通常表现出神经根症状,而不是脊髓压迫症状。我院1995—05~2004—05选择性地应用后路小开窗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28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显微椎间盘镜与小切口椎板间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疗效进行分析比较,探讨更理想的手术方式.[方法]随访2000~2002年2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术前随机分成内镜组和传统开窗组,对两组远期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按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及其评分标准随访,结果显示内镜组优于传统开窗组.[结论]显微椎间盘镜手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更为理想的微创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自本院于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6.11%)高于对照组(63.89%)(P<0.05);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快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VAS评分术后3d、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下降(P<0.05);观察组VAS评分术后3d、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JOA评分术后3 d、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增加(P<0.05);观察组JOA评分术后3 d、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我院2000-10/2007-10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90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22例,女68例,年龄18-72(平均42)岁,有损伤或重体力劳动史者占70.3%,病程3个月-3 a。单纯椎间盘突出140例,合并侧隐窝狭窄50例,腰椎滑脱2例(L5-S1滑脱)。本组病例患者腰痛伴下肢放射痛,小腿外侧或足背麻木140例,两下肢交替痛后又固定单侧痛32例,腰痛伴骶尾部、会阴部皮肤感觉异常4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者185例。患肢踝关节肌力下降并跟腱反射减弱160例。腰椎正侧位X线片均有不同程度突出椎间隙狭窄,部分患者腰椎生理前凸变小、消失,腰椎侧弯等。高龄患者有腰椎退行性改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腹穿刺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与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特制腹部压迫器,在CT引导监控下经腹穿刺行髓核摘除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8例。结果:治愈78例,显效22例好转8例。无1例出现腹部及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CT引导监控下经腹穿刺髓核摘除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经皮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晖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3):2301-2303
目的:评价经皮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等离子髓核成形术对78例临床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97个椎间盘(L3/4 13个、L4/5 65个、L5/S1 19个),在x线监视下行经皮穿刺.对髓核进行汽化、减压。采用Williams疗效评定标准对术后疗效进行观察分析.并对比手术前后患者疼痛视觉模糊评分(VAS)。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20个月(14~36个月)。疗效评估结果为优13例(17%),良48例(62%),可15例(19%),差2例(3%),优良率为79%。VAS疼痛评分,术前7.0~9.2分,平均(8.2±0.5)分;术后3d0.0~7.3分,平均(3.5±0.8)分:术后12个月1.0~8.5分,平均(4.2±1.0)分。术后3d及术后12个月疼痛症状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无一例出现脊髓、神经及大血管损伤或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结论:经皮等离子髓核成形术能有效地缓解轻中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我院2000~2005年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病例26例,就其复发原因进行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8例,女8例,年龄24~56(平均42.6)岁.病程两次手术间隔为3个月~6 a,平均2.4 a.其中首次手术采用全椎板切除4例,半椎板切除6例,椎板开窗10例,各种微创手术后6例;其他如手术节段错误或多节段突出手术遗漏4例,术中髓核除不彻底6例,侧隐窝狭窄减压不充分11例,术后椎管内瘢痕形成或神经根粘连4例,椎间隙感染1例.  相似文献   

20.
杨立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3):8254-8254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的多发病,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常规外科手术治疗创伤较大,并发症多。C型臂引导下采用小关节内侧缘穿刺胶原酶溶核、臭氧、射频热凝术三联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疗效良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