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外孕手术患者术前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干预,为心理支持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10月在笔者所在科室行宫外孕手术的54例患者进行术前心理状况评估分析,并对其实施护理干预。结果:通过对宫外孕手术患者心理评估,为其提供了心理支持,消除了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能积极配合治疗。结论:及时掌握宫外孕患者术前心理状态,针对性地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宫外孕患者的成功救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接受手术的患者心理特征和心理护理措施。方法:通过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缓解患者对手术的紧张和恐惧心理。结果:患者入院时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对手术充满恐惧。经积极给予心理干预后患者消除了恐惧,能积极配合治疗,信心增加。结论: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担忧进行心理护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术后更快、更好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口腔癌患者的心理调查及围手术期心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口腔癌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手术前后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60例口腔癌患者进行心理分析,根据患者的危机心理及分析其可能产生的原因,制定手术前后干预措施,为促进癌症患者的康复提供参考。结果通过对口腔癌患者的心理分析并于手术前后实施干预措施,消除了患者焦虑、恐惧等心理障碍。结论通过心理干预可使口腔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好转,针对围手术期病人实施常规治疗的同时,不能忽视心理干预,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可以消除患者的各种不良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为治愈疾病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影响其心理反应的因素,积极给予护理干预,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方法:对108例老年重症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进行分析、评估,针对不同的心理反应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多数老年重症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后,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结论:只有了解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才能使其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与护理,从而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胆囊内窥镜手术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32例胆囊内窥镜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按传统围术期护理,实验组在术前及术后实行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术中配合、相关手术知识掌握、术后恢复等情况。结果:实验组实施心理干预后,患者术后的焦虑程度、手术知识的掌握、术中配合、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使患者由被动治疗变为主动配合,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提升了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病人的心理护理意在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解除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按照性别及文化层次不同分为两组,针对围手术期不同的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有效地降低了髋部骨折老年病人的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老年人具有独特的心理特征,而髋部骨折患者因创伤突然、适应能力差,对疾病存在特殊的心理应激。这些心理特征直接影响手术的预后,疾病康复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没有特定的模式及特定的护理过程,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必须贯彻于治疗始终,穿插渗透在各项治疗护理操作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7.
宫外孕病人术前心理特征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翠霞 《海南医学》2009,20(2):128-130
目的探讨宫外孕病人的术前心理特征及护理干预。方法对70例宫外孕病人术前心理特征进行剖析并对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消除了病人的不良情绪,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结论及时掌握宫外孕病人术前心理状态,针对性地给予护理干预,有利于宫外孕病人的成功救治。  相似文献   

8.
心理干预对口腔癌手术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口腔癌手术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9例口腔癌住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45例,对照组44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手术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生存质量指标得分。结果干预组生存质量指标得分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口腔癌手术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提高手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门诊行多波长激光术治疗眼底疾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并给予有效的心理干预,使患者在激光术中情绪平稳,积极配合治疗以取得良好效果。方法将110例门诊行多波长激光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干预组55人,对照组55人,收集其心理问题及心理需要,分析其心理特征,总结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结果干预组55例患者中有48例情绪平稳,能积极配合医生顺利、安全地完成多波长激光术。结论了解门诊行多波长激光术患者的心理状况并给予有效的干预,能使患者以最佳的身心状态配合医生完成激光术并获得最佳疗效,同时也能提高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胸腰椎骨折伴截瘫患者的常见心理问题及干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胸腰椎骨折伴截瘫患者的常见心理问题并进行护理干预,帮助患者保持良好心态配合治疗,促进康复。方法:注意观察患者,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掌握患者心理状态并及时给予正性疏导。结果:本组32例患者均在良好心态下接受手术并在术后积极配合康复训练,促进了功能恢复。结论:掌握胸腰椎骨折伴截瘫患者的心理问题并给予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及护理,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患者的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和护理措施,使患者树立配合治疗和护理的信心。方法:针对1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患者的心理问题,采取护理干预并观察效果。结果:通过护理干预起到手术和药物治疗无法替代的作用。结论:针对心理问题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使患者治疗、护理依从性增加,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干预治疗.方法 对自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本院肿瘤内科化疗的肺癌患者32例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积极的心理干预治疗,90%的患者精神状态好转,情绪稳定,适应环境,积极配合治疗,并接受后续化疗,能够勇敢的面对疾病和生活.结论 心理干预治疗对于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心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邵艳文  卜淑霞  张静 《吉林医学》2012,(10):2174-2175
目的:通过实施心理干预,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消除患者对全脑血管造影术的焦虑及恐惧心理。让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手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明确诊断及治疗。方法:对48例行脑血管造影术患者在常见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在手术前48 h。术中及术后24 h实施全方位心理干预。结果:通过对48例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采用耐心细致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造影成功率100%。结论:积极的心理干预措施,能减少患者躯体及心理应激反应的发生,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是提高脑血管造影质量,提升诊疗手段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状态,积极进行早期干预,加强护理,配合治疗,促进康复。方法对98例脑卒中(其中脑出血30例,脑梗塞68例)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结果使患者消除心理障碍,积极配合治疗护理,达到预期康复效果。结论及时发现及掌握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变化,进行相应的干预和心理疏导,配合医生用药,可显著提高恢复效果,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35例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临床护理及康复指导实践经验分析,以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35例患者均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和生活,配合治疗和护理,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能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白血病患者的心理特征,讨论有效护理措施,提出护理要点,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生存质量以及延长病患生命。方法:通过查阅资料,与白血病患者深入沟通,了解掌握患者心理特征。根据患者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通过行之有效的心理护理,促使病患对白血病以及自身的心理问题有全面的认识,减轻焦虑恐惧心理,建立治疗的信心。结论:白血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心理护理起到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正确掌握肿瘤患者的心理特点,提高肿瘤患者的治愈率及生活质量。方法对不同肿瘤患者进行心理特征分析,采取个性化心理护理。结果肿瘤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调整,积极配合治疗。结论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肿瘤患者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及时掌握急诊患者的心理特征并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各类就诊病人的心理特征进行归类总结,并分别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通过针对不同的急诊病人的心理特征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化解医患矛盾,使患者的满意度提高。结论:护理人员积极有效地针对各类急诊患者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对避免医患纠纷及医疗事故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手术患者由于对疾病和将要施行的手术缺乏认识,往往会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如紧张、焦虑、恐惧不安、担心手术是否成功,手术意外和术后的功能恢复。对医务人员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渴望有技术高明的麻醉医师和手术者为他施行手术。因此,掌握手术患者的心理特征,加强适当的心理护理,解除思想顾虑,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对术后的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吴雅华 《吉林医学》2014,(17):3882-3883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口腔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应用语音性和非语言性沟通技巧对口腔癌手术患者实施护理。结果:应用护患沟通技巧后的口腔癌手术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对护理的满意度100%。结论: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够促成健康稳定的护患关系,有效地满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