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价值、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方法对61例子宫肌瘤患者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造影确认供血动脉后,选用碘化油与平阳霉素混悬液及明胶海绵颗粒行子宫肌瘤栓塞治疗。结果 61例子宫肌瘤栓塞治疗术后随访1~12个月,子宫肌瘤体积均有缩小,3个月后肌瘤体积缩小平均约50.2%,6个月后缩小约59.2%。16例轻、中度贫血患者12个月后贫血完全改善,2例重度贫血患者明显改善,临床压迫症状不同程度的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创伤小,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子宫动脉栓塞(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UAE)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50例子宫肌瘤患者用PVA颗粒(500~700pm)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术后3~12个月随访复空,观察临床症状改善、肌瘤体积变化厦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超选择插管及栓塞成功率均为100%,无严重并发症。随访3~12个月,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术后6个月子宫体积平均缩小38.5%,肌瘤平均缩小62%。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微创性的治疗手段.能保留患者的子宫。对控制症状、缩小肌瘤体积有显著的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 (uterinearteryembolizationUAE)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 ,并对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32例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 ,经超选择性插管双侧子宫动脉内注入PVA微粒栓塞治疗 ,术后 6个月随访复查 ,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和子宫及肌瘤体积变化情况。结果 :UAE术后患者子宫出血症状改善最为明显 ,栓塞后 6个月肌瘤体积平均缩小 5 5 .6 %,肌壁间和黏膜下肌瘤的临床症状改善和体积缩小较浆膜下肌瘤明显。结论 :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其疗效与栓塞术后肌瘤血管的重新构建 ,肌瘤类型 ,血供状态 ,子宫动脉单双侧栓塞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刘彦军 《吉林医学》2010,31(2):147-148
目的:探讨症状性子宫肌瘤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观察术后症状缓解情况和肌瘤缩小情况。结果:46例栓塞双侧子宫动脉,2例栓塞单侧子宫动脉。随访3~12个月,47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1例超大肌瘤者8个月后复发,手术切除,1例肌瘤术后脱落、超声复查消失。B超显示瘤体缩小43%~92%。最主要的并发症为术后下腹部疼痛。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52例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方法,进行造影并应用聚乙烯醇栓塞。栓塞治疗后观察患者症状变化,超声定期复查肌瘤大小改变。 结果:子宫动脉造影显示子宫动脉增粗及肿瘤实质染色,所有肌瘤均由双侧子宫动脉供血,双侧等同优势供血30例(57.7%),单侧优势供血22例(42.3%),子宫动脉卵巢支显影3例(5.8%)。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操作成功48例(92.3%),出血症状术后立即消失42例(81%),疼痛多样但易控制。栓塞后3个月肌瘤体积平均缩小30.2%,6个月平均缩小54.8%,12个月平均缩小70.2%,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创伤性小、痛苦少、恢复快且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并对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对36例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经超选择性插管双侧子宫动脉内注入PVA颗粒栓塞治疗,术后3、6、12个月随访复查,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和子宫肌瘤体积变化情况。结果 UAE术后患者子宫出血症状改善最为明显,栓塞后3、6、12个月肌瘤体积平均缩小分别为50.5%,56.3%,61.8%。肌壁间和黏膜下肌瘤的临床症状改善和体积缩小较浆膜下肌瘤明显。结论 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其疗效与栓塞术后肌瘤血管的重新构建,肌瘤类型,血供状态,子宫动脉单双侧栓塞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行超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插管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患者32例,术后3月、6个月随访复查患者临床症状及子宫肌瘤体积改变情况。结果32例患者子宫肌瘤均由双侧子宫动脉供血。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子宫肌瘤血供完全阻断,肿瘤血管消失。术后3月、6个月随访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肌瘤体积明显缩小。结论超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微创、安全、疗效显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李弟章  李晓芸  郑大勇 《吉林医学》2006,27(11):1354-1354,1356
目的:评价经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24例子宫肌瘤患者均采用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注射聚乙烯醇及中药白芨栓塞。结果:所有病例随访4~12个月,总的症状改善率92%,表现为月经增多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下腹部胀痛消失,栓塞后肌瘤不同程度缩小,B超提示瘤体缩小1/3或以上者达到78%。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自制Dextran微球栓塞治疗子宫肌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Dextran微球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初步疗效。材料与方法 从1999年4月~2002年6月对38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自制Dextran微球行超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结果 超选择插管及栓塞成功率均为100%。随访l~6个月,B超显示术后1月肌瘤体积平均缩小25%;术后6月,5例肌瘤消失,肌瘤体积平均缩小68%。并均伴有月经量的明显减少和临床症状的改善。结论 Dextran微球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肯定,是子宫肌瘤临床治疗的又一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选择性子宫动脉血管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了解其临床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方法 我院对52例以月经过多、经期延长为主要症状,经B超、CT、MRI扫描确诊的子宫肌瘤患者,子宫肌瘤平均大小约8.45cm,经股动脉穿刺,用5F导管及超滑导丝引入至髂内动脉并行髂内动脉造影,了解子宫动脉开口,通过超选择性双侧或单侧子宫动脉插管,用直径300-500μm的PVA微粒或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8mg左右(PLE)将子宫动脉栓塞.结果 51例栓塞成功,无严重并发症.随访3-12个月,所有病例月经恢复正常,贫血病例,血红蛋白升至正常范围.术后6个月经B超、CT扫描复查,肿瘤平均缩小2.35cm(72.2%),其中肌瘤大小经测量(与术前比较)缩小62.5%以上者22例,缩小45.6%者19例,基本消失的10例,1例出现栓塞反应,经药物治疗后栓塞反应消失.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操作简单、创伤小、能保留子宫生育功能、并发症少、临床效果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股动脉穿刺插管对46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栓塞剂用碘化油加平阳霉素混合乳剂(IPE)及明胶海绵颗粒。结果插管成功率100%,均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子宫肌瘤血供可完全阻断。治疗后3~6个月随访。结果肌瘤缩小50%~75%;月经量及月经期恢复正常;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子宫肌瘤的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临床疗效肯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皮股动脉穿刺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疗法36例临床症状均为月经量过多,不同程度贫血、盆区疼痛,术曲检查临床诊断为子宫肌瘤,行双侧子宫肌瘤供血动脉的俭塞治疗,栓塞剂为海藻酸钠微球,结果栓塞成功率97%,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3~12个月,B超示术后12月肌瘤平均缩小45%,均伴有月经量的明显减少,结论UAE是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方法,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经股动脉穿刺应用Seldinger技术引入导管鞘 ,将导管超选择性插入双侧子宫动脉 ,经导管注入PVA及明胶海绵颗粒 ,阻断肌瘤血供。结果 经子宫动脉DSA发现 ,子宫肌瘤血供丰富 ,均有双侧子宫动脉供血 ,栓塞双侧子宫动脉后 ,可以完全阻断子宫肌瘤的血供。栓塞后随访结果表明 ,肌瘤及子宫体积明显缩小 ,月经量及月经恢复正常 ,疼痛缓解 ,临床治愈。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 ,是一种创伤小、临床疗效良好、简单安全的新方法 ,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4.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附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术 (TUAE)治疗子宫肌瘤技术的方法 ,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 用直径为 35 0~ 5 0 0 μm的聚乙烯醇微粒 (PVA)及自制 1mm左右的明胶海绵颗粒对 17例诊断明确的子宫肌瘤进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 ,术后观察子宫体积及肌瘤体积的变化 ,月经量及月经周期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 6~ 12个月 ,术前子宫平均体积 4 35 18cm3 ,术后为 2 2 2 5 1cm3 ,缩小 4 8 87% (P <0 0 1) ,术前肌瘤平均体积 10 2 4 7cm3 ,术后为 5 2 10cm3 ,缩小 4 9 16% (P <0 0 1) ,所有病例临床症状都得到缓解 ,彩超检查子宫肌层及病灶内血流信号明显减少。总有效率 88 2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TUAE能有效地消除临床症状 ,缩小肿瘤体积 ,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 ,易被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平阳霉素碘油乳剂灌注。术后随访6m,主要观察临床症状及肌瘤大小和子宫体积的变化。结果:术后2m,14例患者月经量明显减少。术后6m,22例患者月经周期均恢复正常,5例合并压迫症状者症状完全消失,合并严重痛经的9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22例患者的血红蛋白含量均在100g/L以上;子宫体积平均缩小了52.1%,肌瘤体积平均缩小了60.8%。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栓塞(UAE)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UF)的临床疗效和副反应。方法:对40例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超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用PVA微粒栓塞,随访12-24个月,复查观察术后症状缓解情况和子宫肌瘤缩小程度。结果:除2例仅完成单侧操作外,其余均治疗成功,完整随访复查术后瘤块缩小30%-70%。所有病例,月经恢复正常,贫血病例,血红蛋白升至正常范围。副反应主要为术后下腹部疼痛(12/4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为非手术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的较好疗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21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Seldinger‘s方法作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经股动脉穿刺,将导管插入子宫动脉,造影,再经导管注入真丝线段,栓塞子宫动脉。结果 造影发现子宫肌瘤血供丰富,部分肌瘤血供来自肌瘤侧子宫动脉,部分肌瘤双侧子宫动脉均参与供血。栓塞肌瘤供血侧或双侧子宫动脉后子宫肌瘤血供可完全阻断。定期随诊结果月经量及月经周期恢复正常,肌瘤和子宫体积明显缩小,临床有效率达95.24%。结论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微创伤、临床效果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前后的MRI表现。方法对87例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于术前3d~14d,术后3个月~6个月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观察肌瘤数目、部位、大小、MRI信号、强化幅度及子宫肌层信号改变。结果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肌瘤体积平均缩小约64.3%,175个(94.6%)瘤体T2WI信号下降,增强扫描175个(94.6%)瘤体无强化,4个瘤体消失。结论MRI可以监测栓塞术后肌瘤体积变化、坏死及血供情况,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5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术后分别于1、3、6、12、24个月观察瘤体缩小情况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栓塞后6个月和2年子宫体积缩小分别为58.4%和70.3%,肌瘤体积缩小分别为54.5%和77.3%.月经周期无改变,经期显著缩短,月经量减少至术前的44.9%,贫血状况及痛经、压迫症状改善.所有病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贫血,减少月经量,缩小瘤体,保全子宫,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行超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插管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患者 2 8例 ,术后 3月、6月随访复查患者临床症状及子宫瘤体改变情况。结果 :血管造影发现子宫肌瘤为富血管良性肿瘤 ,均由双侧子宫动脉共同供血。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 ,子宫肌瘤血供完全阻断 ,病理血管征象消失。术后 3月、6月随访患者月经量及月经周期恢复正常 ,贫血改善 ,肌瘤和子宫体积明显缩小。结论 :超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